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

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淨修
图书标签:
  • 危害物質
  • 化學安全
  • 職業安全
  • 環境保護
  • 風險評估
  • 法規
  • 管理
  • 第六版
  • 化學品
  • 安全衛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分為九章,第一章先闡明危害物質管理之重要性;第二章介紹危害物的定義、特性、分類、標示及通識規則;第三章說明各項安全資料及急救、滅火等措施;第四章講述危害性化學品的健康風險評估;第五章及第六章分別引導讀者認識危害鑑定以及危險物質、毒性物質的管理;第七章及第八章分別闡述特定化學物質及有機溶劑之危害及預防;第九章探討製程危害分析及風險評估。全書就危害物質的特性、管理、相關法規、防範措施、分析技術及對人體的健康風險評估等項目均加以討論,架構嚴謹,內容完整實用,同時以淺顯易懂之文字搭配圖片解說,能幫助讀者理解並達到融會貫通之效。

  各章章末提供相關檢定試題,讓讀者可以輕鬆歸納、整理出內文的重點並加以複習,來有效增進對於危害物質的各項認識。書末附錄最新110年3月的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術科題解,同時掃描目錄頁QR Code,即可下載101~104年考古題,以供讀者更進一步的練習。

  第六版依最新法規與資訊修訂相關內文及專有名詞,新增各章例題練習,並附錄110年3月最新的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術科題解。

  近年來,職場上的意外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其中有極大的比例與未妥善管理危害性化學物質、人為疏失或防護措施不當有關。因此,各大學相關科系也越來越重視此一課程,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危害物質管理觀念、知識與技能,將來進入相關職場能更有效降低職場災害事故。

  本書係專為大專院校相關課程編寫之教科書,各章章末習題不提供解答,讀者選購時請知悉留意,出版公司與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給讀者。
 

 
探索现代工程与实践的基石: 《高级结构设计与优化原理》 —— 跨越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解析 本书旨在为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侧重于基础规范条文或传统材料特性的教材,《高级结构设计与优化原理》将目光聚焦于当前工程实践面临的最前沿挑战,以及支撑这些挑战的深层理论基础。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深度适中,力求在严谨的数学推导与直观的工程理解之间架起坚实的桥梁。我们摒弃了对已成型、成熟方法的重复罗列,而是将重点放在“为什么”和“如何创新”上,引导读者建立起批判性的分析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第一部分:高级材料行为与本构关系(The Advanced Constitutive Modeling)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工程结构中所用关键材料在极端载荷、复杂环境下的非线性响应。 第一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力学 本章不再满足于常见的层合板理论(Laminate Theory),而是详细探讨了纤维与基体之间界面脱粘、微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计算方法。重点阐述了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 CZM)在模拟冲击载荷和疲劳损伤演化中的应用,包括不同界面本构关系(如幂律、指数律)对宏观响应的影响。引入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验证界面应力场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土体与岩体的高阶蠕变模型 针对地基工程中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本章超越传统的线性粘弹性模型。我们引入了广义蠕变定律(Generalized Creep Laws),特别是将温度和应力历史耦合到蠕变速率中的模型(如Norton-Bailey模型在高温下的修正形式)。重点讨论了时效场理论(Time-Dependent Field Theory)在深层隧道和高坝基础沉降预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黏土的微观结构演变来校准宏观蠕变参数。 第三章:混凝土的损伤与老化理论 本章核心在于理解混凝土在受压和受拉状态下的不可逆变化。详细介绍了内聚力软化模型(Cohesive Softening Model)在模拟混凝土开裂过程中的优势,并对比了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CDM)与离散元法(DEM)在捕捉裂缝尖端应力集中方面的差异。对于老化效应,着重分析了环境湿度与温度对长期强度折减的耦合作用,并展示了如何将老化参数集成到有限元分析的材料子程序中。 --- 第二部分:非线性动力学与极端载荷响应(Nonlinear Dynamics and Extreme Load Response) 本部分聚焦于结构在非预期、高能量输入条件下的瞬态响应分析,这是现代抗灾工程设计的核心。 第四章:结构冲击响应的显式积分方法 本章深入探讨了高速冲击分析中显式有限元求解器(Explicit Time Integration Schemes)的原理、稳定性和效率优化。对比了中心差分法、Newmark-$eta$法在处理高度非线性(大变形、接触、材料屈服)问题时的收敛性差异。重点介绍了接触算法(Contact Algorithms),如Penetration-based methods和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s在高动态问题中的适用性。 第五章:结构系统的颤振与稳定性分析 本章主要针对柔性结构(如高层建筑、桥梁和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气动弹性问题。详细推导了Floquet理论在线性化颤振判据中的应用,并扩展到非线性气动力的影响。引入了模态空间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ing, ROM)技术,用于快速评估结构在强风或地震中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显著降低计算成本。 第六章:爆炸载荷下的近场与远场响应分离 爆炸模拟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本章详细解析了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在爆炸冲击波传播中的作用。对于近场(结构破坏区),强调使用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方法来准确捕捉流体动力,并使用光滑粒子流体力学(SPH)模拟破碎过程。对于远场响应,则侧重于如何构建高效的压力波加载模型,以避免全耦合计算的资源消耗。 --- 第三部分:结构优化、可靠性与人工智能赋能(Optimization, Reliability, and AI-Enabled Design) 本部分面向未来工程设计理念,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算法和计算智能提升结构性能和鲁棒性。 第七章:拓扑优化与多目标性能驱动设计 本章超越传统的基于应力约束的拓扑优化。重点讲解了密度法(SIMP)、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s)在生成复杂边界和孔隙结构中的优势。引入了多目标优化(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框架,例如同时优化刚度、质量和自然频率。通过Pareto前沿分析,指导工程师在相互矛盾的设计目标之间做出最优权衡。 第八章:基于性能的可靠性分析(Performance-Based Reliability) 本章强调从“保证不破坏”到“保证特定性能水平”的设计范式转变。详细介绍了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和二阶可靠性方法(SORM)的几何意义与计算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构建。重点讨论了不确定性传播技术,特别是如何利用蒙特卡洛模拟(MCS)和随机响应面法(SRM)评估高维随机变量对结构寿命的影响。 第九章:机器学习在结构健康监测与逆向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探讨了如何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革新结构维护。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处理传感器数据(如振动、应变)以识别微小损伤的模式。重点在于模型修正(Model Updating),即利用实时监测数据,通过贝叶斯推理(Bayesian Inference)框架,迭代优化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实现对结构真实状态的精确估计。此外,还涵盖了如何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代表极端载荷工况的合成数据用于设计验证。 --- 结语:面向复杂系统的集成思维 《高级结构设计与优化原理》并非一本独立的规范手册,而是一套思维工具箱。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结构力学基础,并敢于挑战现有的设计边界。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能够驾驭高度复杂、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下一代结构工程师,使他们能够在确保安全与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材料与能源效率的最大化。本书中的所有案例和方法均力求与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同步,为读者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结构设计视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淨修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歷:
  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專任副教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綜合計畫處、空保處 技正

  專長:
  氣象、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及管理

  現職:
  嘉南藥理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兼任副教授

  著作:
  《物理性作業環境監測》、《化學性作業環境監測》、《危害物質管理》、《職業衛生技師歷年經典題庫總彙》、《工業安全技師歷年經典題庫總彙》、《生命教育》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危害物質管理之重要性
1.1 臺灣地區歷年化災事故分析
1.2 危害性化學品評估及分級管理辦法
習題

第二章 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
2.1 全球化學品分類及標示調和制度
2.2 危險物之定義
2.3 有害物之定義
2.4 化學性危害
2.5 物理性危害
2.6 危險物之特性
2.7 聯合國對危害物之分類
2.8 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重要內容
2.9 物料火災危險標誌
習題

第三章 安全資料表
3.1 物品與廠商資料
3.2 危害辨識資料
3.3 成分辨識資料
3.4 急救措施
3.5 滅火措施
3.6 洩漏處理方法
3.7 安全處置與貯存方法
3.8 暴露預防措施
3.9 物理及化學性質
3.10 安定性及反應性
3.11 毒性資料
3.12 生態資料
3.13 廢棄物處置方法
3.14 運送資料
3.15 法規資料
3.16 其他資料
習題

第四章 危害性化學品健康風險評估
4.1 健康風險評估
4.2 健康風險評估進行步驟
4.3 致癌物風險評估
4.4 非致癌物風險評估
習題

第五章 危害物質管理
5.1 危害鑑定及評估
5.2 預防及改善措施
5.3 計畫效益評估
5.4 事業單位安全衛生管理實務缺失
5.5 危險物質安全處置一般原則
5.6 危險物品之貯存
5.7 火災形成原理及滅火方法
5.8 易燃性氣體
習題

第六章 毒性物質管理
6.1 前言
6.2 基本觀念
6.3 常見毒性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之影響
6.4 毒性化學物質種類
6.5 不同行業可能暴露之有害物質及其作用部位
6.6 影響毒性作用強度之因素
6.7 毒物吸收代謝
6.8 毒化物之改善防範對策
6.9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
6.10 毒性化學物質洩漏與不當排放之原因
6.11 毒性化學物質發生洩漏或不當排放之設備裝置及因應措施
習題

第七章 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
7.1 前言
7.2 丙類第一種物質及丁類物質之危害預防
7.3 特定化學物質作業管理措施
習題

第八章 有機溶劑之危害及預防
8.1 前言
8.2 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
習題

第九章 製程危害分析及風險評估
9.1 前言
9.2 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分類及申請期限
9.3 甲類工作場所之審查事項
9.4 乙類工作場所之檢查事項
9.5 甲類及乙類工作場所審檢資料之法定內容
9.6 製程危害分析辨識方法
9.7 意外發生之災害型態
9.8 製程危害風險評估
習題

附錄
110年3月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試題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08200
  • 規格:平裝 / 330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六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六版序

  職場中之意外事故,有極大比例來自化學性危害,由於危害化學物的運作過程中,極易因人為疏失、管理不當或防護措施失效,而導致危害物之漏洩,逐而產生火災、爆炸等之工安意外或對人體健康造成急、慢性傷害等職衛問題,顯見防止意外事故發生之重要前題,是做好危害物質管理,尤其危害物質管理是歷年甲安衛考試出題之重點之一,值得讀者注意。

  危害物質管理涉及範圍很廣,限於篇幅,本書僅就危害物質之特性、相關法規之規範、防範措施、實務管理、危害分析技術及健康風險評估等加以討論,盼能提供讀者對危害物質管理有更深之認識。本書第一章應用歷年發生之意外事故,強調危害物質管理之重要性,同時於本次改版新增「危害性化學品評估及分級管理辦法」法規說明;第二章介紹「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主要內容包括危害物特性及標示;第三章依序說明安全資料表16項內容;第四章討論有害物之健康風險評估;第五章則詳述如何進行危害物辨識評估及管理;第六、七、八章分別介紹「毒性物質管理法」、「特化物質危害預防標準」及「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藉以了解該等法規對於危害物質管理措施及相關規定,最後於第九章特別對危險性工作場所所要求之製程安全評估等方法逐一討論,並略述製程危害風險評估方法,盼能提供讀者風險評估之概念,此外每章末皆附有相關檢定考試試題,並於附錄增加最新110年3月的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術科題解供為練習之用,以期熟能生巧。

  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不僅重在物質、環境、設備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為疏忽的防範,亦即人的觀念、習慣及情緒管理皆會影響安全衛生工作的成效,與職災之降低有相當密切之關係。有鑑於此,本書特於每章之後,附上一些心靈小語或故事,盼對讀者之 EQ 能有提醒、啟發及省思之空間,創造更和諧美麗的人生。

  本書雖已盡力改正校對,然匆促付梓,疏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望期諸賢達先進繼續不吝指正是幸。
 
陳淨修 謹識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第六版的編排風格,相較於舊版,給人一種更具現代感和國際視野的感覺。它不再只是著重於傳統的工廠化學品控管,而是大幅增加了對奈米材料、生物危害物質的初步介紹和風險考量,這對於我們這種正在嘗試導入新材料研發的製造業來說,簡直是走在時代尖端。書中對於「安全文化建構」的章節論述,也讓我印象深刻,它強調了管理階層的承諾與基層員工的參與如何共同編織成一張堅固的安全網,而不是單純的制度堆疊。那種從「被動遵守」轉向「主動預防」的思維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還特別喜歡它在每個單元結尾處設計的「實務檢核表」,這些表格可以直接影印出來在現場使用,幫助我們快速盤點現行措施是否到位,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可追溯性,擺脫了以往那種只做表面工夫的窘境。

评分

拿到這本《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我最驚豔的是它在風險評估那一章節的深度。坦白說,市面上很多書籍都只是蜻蜓點水帶過風險矩陣的計算,但這本卻花了相當篇幅去探討定性與定量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用時機、數據的取得與不確定性分析。對於我們公司目前正導入更嚴謹的製程安全管理(PSM)體系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理論基礎和實務指引簡直是雪中送炭。作者群似乎很了解第一線管理者的痛點,他們不只是告訴你「該怎麼做」,更深入分析了「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科學原理,這讓我在向高層報告風險分析結果時,能更有說服力,不再只是搬出SOP條文而已。而且,書中對於暴露評估的章節,引入了更先進的電腦模擬工具的應用範疇,雖然我們目前還沒全面導入,但光是知道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對我們規劃未來的設備升級和人員培訓方向,都有極大的助益。這本書的深度絕對超過了一般教科書的層次,更像是一本專業顧問的手冊。

评分

這本《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實在是讓我對職業安全衛生這塊領域的認知更上一層樓。書中對於化學品的分類、標示以及安全資料表的解析,真的是非常詳盡,對於我們在工廠現場操作的工程師來說,這些都是實務上最常接觸也最關鍵的知識。特別是它對於不同法規體系(例如GHS的國際標準與台灣現行的法規要求)的比較和整合,讓我能更清楚地掌握到法規的演進脈絡,避免因為法規更新而產生的疏漏。以前總覺得法規條文很枯燥,但這本書把它們拆解得很有條理,結合許多實際案例說明,讓原本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而且,第六版顯然是緊跟著最新的國際趨勢在修訂,很多新型態的危害物質處理流程都有納入,這對於需要不斷精進專業技能的我們來說,是非常及時的參考資料。如果你是從事環安衛管理,或者剛踏入這個領域的新鮮人,我真心推薦這本,它絕對是工具書架上的必備良伴。

评分

從一名資深安衛主管的角度來看,《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在應急管理與事故調查方面的內容,提升到了近乎專業救援的層次。以往的教材多半只教你如何灑中和劑、如何疏散,但這本書詳細分析了不同類型化學品火災的特性、洩漏擴散模型的選擇,甚至還納入了供應鏈安全的概念,討論運輸途中的風險管控。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的應變計畫不能只停留在工廠圍牆內,還必須考慮到外部社區的連動效應。書中對於事故調查的「根本原因分析」(RCA)方法論介紹得非常透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透過多個跨行業的案例對比,讓我們理解如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膚淺結案方式。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法規的彙編,更是一套完整的、與時俱進的危害物質生命週期管理戰略指南,對於想把安全管理做深做實的企業來說,絕對物超所值。

评分

說真的,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麼厚的書會不會太學術化,畢竟我們現場的同仁很多都是技術出身,對理論比較頭痛。但《危害物質管理(第六版)》在章節安排上的用心,完全打消了我的疑慮。它非常貼心地將基礎概念、法規要求、實際操作指南以及緊急應變處理,做了很清晰的區隔。例如,當我們在處理化學品儲存設施設計時,可以直接跳到相關章節,找到符合國家標準的規範細節;等到需要進行員工教育訓練時,也能輕鬆從「危害溝通與訓練」的部分提取教材重點。這種結構上的彈性設計,讓它在不同層級的使用者之間,都能發揮作用。我尤其欣賞它在「廢棄物清運與環保聯單申報」這塊著墨不少,這部分在台灣常常是管理上的灰色地帶,但書裡引用了許多實際的申報範例與常見的錯誤解析,對於我們環保部門的人員來說,簡直是救命的及時雨,大大降低了誤觸法規地雷的風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