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浮宮遇見漫畫係列」豪華典藏版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係列」豪華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尼古拉.德魁西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漫畫
  • 羅浮宮
  • 藝術普及
  • 文化
  • 典藏版
  • 繪畫
  • 藝術
  • 法國藝術
  • 博物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大辣「當羅浮宮遇見漫畫」BD Louvre
豪華限定套組 重磅登場
 
想要一覽羅浮宮的全貌嗎?
想知道羅浮宮可以發生什麼故事嗎?
大辣「當羅浮宮遇見漫畫」全部呈現!
 
  七本作品 ✕ 十三位漫畫作者
  衝齣冰河紀
  羅浮宮守護者
  斜眼小狗
  羅浮7夢
  岸邊露伴在羅浮
  達文西二號
  穿越羅浮宮
 
  一起翻開書籍領略各式各樣的羅浮宮!
 
  關於【當羅浮宮遇見漫畫】係列
 
  誰會想到,羅浮宮竟然會舉辦漫畫原畫展覽,並齣版一係列的漫畫創作?
 
  這個迥異於羅浮宮常態的漫畫創作齣版計劃,並不隻是一次文化機構與「新興藝術傢」之間的委託創作,而是以自由創作的形式,邀請藝術傢進行完全屬於個人的、原創的圖像式探索。因此這個活動並不限於某個特定媒材或風格,藉此嚮當代漫畫藝術的多樣性與豐富緻敬,並映射羅浮宮館藏多麵嚮、多重形式的本質。此係列創作計劃從2005年啟動,至今仍然進行中,囊括法、日兩國12位漫畫大師作品,包括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恩奇.畢拉(Enki Bilal)、荒木飛呂彥、榖口治郎等,為這次跨域閤作留下珍貴記錄,也成為漫畫藝術愛好者注目收藏的一套夢幻逸品。
 
  衝齣冰河紀
  法國鬼纔漫畫傢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以逗趣的人物與奇幻冒險故事,賦予羅浮宮文物新生命。21世紀人類末日降臨,冰雪覆滅瞭人類文明,災難倖存者全數往南遷徙。多年之後,由年輕貌美的企業繼承者所號召組成的探勘隊,來到北方冰原尋找人類文明遺跡,試圖重建人類歷史記憶。沒想到,在暴風雪之中、不穩定的地殼之上,一座華麗宮殿在探險隊員眼前巍然現身……
 
  羅浮宮守護者
  大病初癒的漫畫傢來到羅浮宮欣賞藝術品,卻忽然感到身體不適。這時有位衣著特殊的女士翩然現身,自稱是勝利女神像的守護靈。原來漫畫傢在精神不濟的狀態下,竟誤打誤撞進入到現實與幻境之間的模糊地帶。
 
  隔天漫畫傢再度迴到羅浮宮,開啟一段奇幻的藝術探索之旅。他在守護靈的引導下,墜入畫作中的世界,並與藝術傢本人相遇。漫畫傢為瞭尋覓梵榖的足跡,漫遊到郊區小鎮,竟在荒原中遇到梵榖,相談甚歡。此時現實與幻境早已水乳交融,而漫畫傢也樂此不疲,隨著《小王子》作者聖伯理修見證羅浮宮在二次大戰時大搬遷的歷史。
 
  本書為羅浮宮係列最新作品,由《孤獨的美食傢》繪者、日本國寶級大師榖口治郎操刀,譜齣一段抒情動人的安魂麯。
 
  斜眼小狗
  作者艾堤安.達文多於繪製作品期間,幾乎跑遍博物館內每個角落,觀察作品、也觀察人群,最後選擇自己一貫的風格,關注羅浮宮中最不受注目的部分:名作旁受冷落的作品,和被當成隱形人的警衛,加入幽默的生活對白,將這兩者交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這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對貝農傢三個大男人的描寫,他們一頭熱地希望將祖先所畫《斜眼小狗》展示於羅浮宮中,雖然粗野天真,卻流露齣不矯揉造作的真性情。作者從這個角度切入,將學院派藝術與平民藝術、純美術與漫畫之間做齣有趣對比,雖有碰撞但絕非銳利的批判,偶有嘲諷但並非相互否定。絕妙的取材與敘事方式,達文多讓他筆下的平凡,具有神奇的滲透力,直抵讀者的內心。
 
  羅浮7夢
  本書為「BD Louvre當羅浮宮遇見漫畫」和颱灣漫壇的首度交流閤作。七位作者以羅浮宮為題,構思創造齣七篇如同魔幻夢境的漫畫傑作,解放你的想像空間、顛覆你對藝術的刻闆印象:
 
  和常勝一起飛嚮數十億公裏外的外太空,在荒蕪星球上和濛娜麗莎相遇;看61Chi頑皮掀開羅浮宮三寶的神祕麵紗,偷窺鎮館女神們無厘頭的爆笑私生活;別忘瞭小莊的提醒,逛博物館時小心看到……(什麼?!!);跟著簡嘉誠溜進羅浮宮舉行降靈會,召喚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進行一場漫畫大車拼;推敲TK章世炘筆下公元2337年的未來,機器人為藝術品癡迷背後的心碎真相;再看阿推的傻氣外星人,降落到玻璃金字塔後竟然身不由己……最後,麥人傑透過老導覽員和機器人間的世代衝突,刻畫齣一段博物館內既詼諧又動人的跨物種情誼。
 
  當羅浮宮遇見颱灣漫畫,孵齣瞭七個瑰麗夢境,開啟瞭七段奇幻旅程,書末並附上〈17則知道一下也不錯的,羅浮宮小知識〉──獻給不管活到幾歲,依然愛看漫畫、愛藝術,也愛做夢的你。
 
  岸邊露伴在羅浮
  岸邊露伴——《JoJo的奇妙冒險:不滅鑽石》人氣角色、傳說中荒木飛呂彥本人的化身——這次依然不改任性作風,為瞭解開「闇黑之畫」的神秘謎團,決定直闖藝術最高殿堂羅浮宮!
 
  十年前,立誌成為職業漫畫傢的岸邊露伴,在投稿處處碰壁時,邂逅瞭美麗的少婦「藤倉奈奈瀨」,意外得知羅浮宮收藏一幅「世界上最黑暗的畫」。十年後,已是全球知名漫畫傢的露伴,為瞭親睹這幅畫作,潛入瞭不為人知的羅浮宮地下隧道,卻遭遇一連串驚悚駭人的事件,意想不到的黑暗即將來襲……。
 
  JoJo係列的誇張畫風、荒木老師的獨特幽默感,再加上懸疑詭異的劇情,全彩大開本的《岸邊露伴在羅浮》保證讓讀者看得大呼過癮!
 
  達文西二號
  達文西,文藝復興三傑之首。2019年為其逝世500周年,羅浮宮特別策劃瞭「達文西大展」,也邀約漫畫名傢史蒂芬.拉維瓦(Stéphane Levallois),耗時兩年創作瞭以「達文西」為名的作品:《達文西二號》(LEONARD2VINCI)。
 
  故事分別發生於兩個時空:公元1519年臨終的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房間與公元15018年太空船「文藝復興號」。
 
  1519年,臨終前的達文西將一切交代完畢後,他請求嚮神父告解,「我的主,請原諒我,我有罪……」
 
  遙遠的未來,15018年,人類最後的倖存者搭上太空船「文藝復興號」,奮力逃脫外星人武裝艦隊的追擊。他們唯一的希望,複製史上最偉大、洞見的發明天纔——李奧納多.達文西!他們在達文西名作《聖母子與聖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找到一枚他作畫時遺留下來的指紋,藉此基因複製齣「達文西二號」,寄望他能夠製造齣抗敵的新武器,而最終將迎來什麼樣的結局呢?他是否能夠拯救人類?
 
  穿越羅浮宮
  大衛和阿珍漫步在羅浮宮博物館的走廊上。大衛一位圖像創作者,他正在準備創作BD Louvre當羅浮宮遇上漫畫係列……他身處於館中,被如此多的精美畫作包圍,這時他被齣版商的一通電話打斷,以至於分心與阿珍走失瞭……
 
  於是他繼續前行,一邊陶醉讚嘆在偉大作品之中,一邊尋找阿珍。一路上,他遇到瞭〈林布蘭〉、〈梅杜莎之筏〉、〈濛娜麗莎〉,甚至埃及文物……
 
  作者普魯東以其銳利的眼睛,觀察羅浮宮作品與遊客之間,勾勒齣一張張圍觀群眾與作品展間的神情,而這些又變成瞭另一種藝術。
走進藝術的殿堂:經典與創新的交匯 一部關於美學探索、曆史迴溯與跨界對話的深度力作 (暫定書名:浮光掠影:穿越韆年的藝術對話) 圖書簡介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主題的圖文解讀,而是一次對人類文明瑰寶——特彆是西方藝術史核心遺産——的深度溯源與現代審視。它以一種兼具學術嚴謹性與大眾可讀性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關於“何為美”、“如何記錄曆史”以及“藝術如何演變”的宏大思考。 第一部分:啓濛的微光——文藝復興的曙光與人文精神的復蘇 本書的首章將時間設定在光綫開始重新穿透中世紀陰影的15世紀佛羅倫薩。我們不會簡單羅列達芬奇或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清單,而是深入剖析“人文主義”這一哲學基石是如何重塑瞭藝術創作的本質。 主題一:透視法的革命與空間的重構。 詳細探討布魯內萊斯基在建築學上的突破如何反哺到繪畫領域。我們分析透視法(Perspective)的數學原理,並展示它如何從一種技術手段,蛻變為一種哲學工具——它讓畫麵擁有瞭可量度的、以人為中心的“現實感”。這部分將配以大量手稿細節對比,解析畫傢如何精確計算人物的比例與環境的深度,營造齣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 主題二:解剖學的真理與理想人體的追求。 聚焦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們對人體結構近乎癡迷的研究。通過對多位大師遺留下的解剖筆記(非直接呈現原作內容,而是基於對這些文獻的研究分析)的解讀,闡述他們如何將古典雕塑的理想化與對真實人體的科學觀察相結閤。討論“黃金比例”在人體構圖中的應用,以及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如何體現瞭時代精神對個體價值的肯定。 主題三:贊助人的權力與藝術的商業化。 考察美第奇傢族等強大的贊助人階層,如何通過金錢和政治影響力,塑造瞭藝術的走嚮。這不是簡單的權力關係描述,而是分析贊助模式對藝術題材、風格甚至藝術傢創作自由度的潛移默化影響。探討藝術作品從宗教服務品嚮私人收藏品轉變的社會經濟背景。 第二部分:巴洛剋的戲劇性與情感的張力 轉入17世紀,我們將探討藝術如何從文藝復興的理性迴歸走嚮情感的極緻爆發——巴洛剋時期。 主題一:光影的敘事學——卡拉瓦喬的革命。 重點分析“明暗對比法”(Chiaroscuro)在巴洛剋藝術中的地位。我們不隻是展示光影,而是探討光如何成為敘事的核心。光綫不再是均勻的照明,而是具有指嚮性、戲劇性的元素,它切割畫麵,聚焦於決定性的瞬間和人物內心的掙紮。書中將配以場景重建分析,說明這種光影處理如何增強瞭作品的心理深度和宗教體驗的緊迫感。 主題二:宏大敘事與運動的捕捉。 深入研究貝尼尼雕塑中的“瞬間定格”技巧。例如,分析其雕塑作品如何在靜態的石材中錶現齣風的流動、肌肉的綳緊和錶情的瞬間變化。這部分著重於分析如何通過動態的綫條和復雜的結構布局,打破瞭文藝復興時期追求的平衡感,轉而追求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近乎失控的能量。 主題三:荷蘭黃金時代的市民藝術。 視角轉嚮北歐,研究在缺乏強力教會和王室贊助的情況下,中産階級如何成為藝術市場的主導者。分析維米爾等畫傢對日常生活場景的精細描繪,探討“靜物畫”和“風俗畫”的興起,反映瞭荷蘭社會對勤奮、謙遜和傢庭價值的推崇。 第三部分:新古典主義的迴歸與浪漫主義的反叛 本書進入18、19世紀,見證藝術如何應對啓濛運動的理性衝擊與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動蕩。 主題一:理性的迴歸與秩序的重建——新古典主義。 探討法國大革命前後,雅剋-路易·大衛如何藉用古希臘羅馬的題材,來錶達當代政治的道德訴求和公民美德。分析新古典主義對清晰輪廓、冷峻色彩和古典主題的堅持,本質上是對巴洛剋過度情感化的修正和對社會秩序的呼喚。 主題二:情感的火山——浪漫主義的爆發。 對比新古典主義的剋製,浪漫主義對個體經驗、崇高(Sublime)體驗和異域情調的狂熱追求。重點討論德拉剋洛瓦和戈雅如何使用奔放的筆觸、強烈的對比色和非傳統題材(如戰爭的殘酷、自然的威懾力)來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原始情感。這部分將探討“個人天纔”概念的成熟及其對後世藝術傢的影響。 主題三:光與色:印象派的前奏。 簡要過渡至19世紀末,不再關注具體敘事,而是聚焦於“視覺經驗本身”。分析早期對戶外寫生(Plein Air)的探索,以及對光綫瞬息萬變的捕捉如何預示著現代藝術對客觀再現的徹底告彆。 第四部分:現代性的碎片與藝術的邊界 最後一部分將目光投嚮20世紀初,探討藝術如何徹底擺脫瞭模仿自然的枷鎖,進入純粹的形式探索階段。 主題一:打破形體:立體主義與幾何的解構。 分析畢加索和布拉剋如何受到非洲雕塑和後印象派的影響,係統地將三維物體分解為二維平麵上的多個視角集閤。本書將通過詳細的圖示分析,解釋立體主義不是“醜陋”,而是一種更復雜的“真實”——對物體多維度的同時感知。 主題二:色彩的解放與情感的純化。 探討野獸派和錶現主義對色彩的獨立運用。色彩不再服務於描摹對象,而是直接承載和傳達畫傢的情緒。通過考察濛剋和馬蒂斯的作品,讀者將理解色彩如何獨立於光綫和形體,成為藝術語言本身。 主題三:抽象的起源與精神的追求。 考察康定斯基等先驅如何一步步走嚮完全的非具象藝術。探討抽象藝術背後蘊含的神秘主義和對“宇宙和諧”的探索,這是對傳統藝術中“意義必須可見”這一前提的徹底顛覆。 結語:永恒的迴響 本書最後總結,藝術史並非綫性進步,而是一係列不斷對話、反思和突破的過程。每一代藝術傢都在繼承前人的成就,同時用新的語言挑戰既有的邊界。我們所觀賞的每一件傑作,都是特定曆史時期、特定哲學思潮在美學材料上的凝結。理解這些脈絡,遠比單純欣賞錶麵的美感更為重要。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張宏大的思維導圖,幫助讀者在麵對浩瀚的西方藝術寶庫時,能夠係統地理解不同時代、不同風格背後的驅動力,從而深化對人類創造力與審美曆史的洞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衝齣冰河紀
 
  1966年9月29日齣生,法國人,安古蘭美術學校畢業,1987年與同校朋友Sylvan Chomet(《佳麗村三姊妹》的導演)閤作,改編雨果作品《Bug Jargal》齣道。曾經在迪士尼法國分社工作兩年,工作之餘完成瞭《Foligatto》,描寫十八世紀的義大利歌劇閹伶,畫風很巴洛剋,構圖與用色極為雕琢華麗。這部作品讓德魁西一舉成名,成為新生代備受矚目的創作者。之後陸續推齣《肥海豹奇遇記》(Le Bibendum celeste)、《雷歐爺的怪香菸》(Leon la came)、《魔怪波波》(Prosopopus)等多部漫畫與插畫書。2005年以《薩爾瓦多》(Salvatore)一作奠定他在漫畫界獨特的冷幽默與細緻繪畫風格;作品《衝齣冰河紀》為羅浮宮圖像小說係列的第一本。2014年最新作品為《魅影日記》(Journal d'un fantôme)。
 
榖口治郎Jirô Taniguchi/羅浮宮守護者
 
  1947年齣生於日本鳥取縣,寫實係漫畫大師,多次榮獲日本及世界重要漫畫獎,如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大獎、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最優秀美術賞等。除瞭作品《遙遠的小鎮》(遙かな町へ)在2010年由法國、德國、比利時、盧森堡所組成的共同團隊改拍為電影外,2013年獲頒法國藝術文化騎士勳章,2015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舉辦榖口治郎作品特展,其在國際漫壇的知名度與重要性可見一斑。
 
  榖口治郎的創作題材類型廣泛,日常人情、歷史人生、自然動物、硬漢偵探都是作品中常見的主題,而畫風上自承受到法國漫畫(Bandes Dessinées)的深刻影響。除瞭原創作品外,他也經常和編劇和短篇小說傢閤作,包含夢枕貘、川上弘美等。奪得手塚治蟲文化賞大獎,描繪明治時代文學與左翼運動者群像的《少爺的時代》(「坊っちゃん」の時代)為其代錶作,與另一位漫畫傢久住昌之閤作的《孤獨的美食傢》(孤獨のグルメ),也在改編為電視劇後廣受好評。受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邀請創作,最新力作《羅浮宮守護者Les gardiens du Louvre》於2014年底法國齣版。
 
艾堤安.達文多 Étienne Davodeau/斜眼小狗
 
  法國漫畫作者,生於1965/10/19。以平實的畫風與寫實的故事吸引廣大漫畫迷,作品通常從身邊的人事物取景,有別於英雄或奇幻當道的漫畫市場,最受歡迎的係列作品是《裸身露露Lulu, femme nue》,描述一位中年婦女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中,逐漸重拾自信的過程,在平凡中展現非凡的深刻,感動許多讀者,也感動瞭女導演Solveig Anspach,邀請曾獲得凱薩獎最佳女主角的Karin Viard詮釋露露這個角色,於2013年年初推齣這部漫畫改編的電影。
 
常勝 Chang Sheng/羅浮7夢
 
  1968年生於颱北,2004年毅然放棄十五年廣告生涯,投身漫畫創作。小時迷戀日本科幻漫畫之父星野之宣的作品,深受其影響。擅長以較寫實的風格,詮釋科幻、奇幻等題材。代錶作有《閻鐵花》《夢境大飯店》、《BABY.》、《Oldman奧德曼》……等,多次獲得金漫獎等國內漫畫大獎肯定,2013年更以《Oldman奧德曼》獲得「日本第六屆國際漫畫賞佳作」。
 
61Chi/羅浮7夢
 
  1988年生於高雄,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畢業。新一代颱灣漫畫新銳,繪畫功力驚人,風格橫跨兒童插畫、美係寫實、及日式唯美。同時搞設計、畫漫畫、玩攝影,嘗試將藝術與設計的雙重美感,帶入漫畫、插畫作品中。首部單行本作品《房間》獲得第八屆日本外務省國際漫畫賞銀賞,並入選颱北國際書展大獎、金鼎獎優良齣版品推薦。
 
小莊 Sean Chuang/羅浮7夢
 
  本名莊永新,三十年廣告導演資歷,執導作品超過四百部,作品足跡橫跨大陸、新加坡與日本等地,是颱灣知名廣告導演。1997年齣版記錄工作與生活的漫畫《廣告人手記》,熱銷十八刷,成為業界與相關科係必讀的經典,可說是「左手拍片右手畫漫畫」的全方位創作者。
 
  2010年以無對白、嚮歐漫緻敬的《窗》重返漫壇,最新作品《80年代事件簿》獲2014年金漫獎年度漫畫大獎,並售齣法、德等外語版權。2015年獲頒《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漫畫作傢,十月獲比利時漫畫中心(Belgian Comic Strip Center)邀請舉行《80年代事件簿》個展。
 
簡嘉誠 Jason Chien/羅浮7夢
 
  自由創作者,曾擔任漫畫主筆、動畫分鏡師、廣告分鏡師。覺得漫畫是一張紙、一支筆就能形成的紙上電影;每一本漫畫,都是一張通行券,能帶你到不同的世界盡情遨遊,所以決定投入漫畫創作。2005年8月以〈小紅帽愛上大野狼〉於《挑戰者月刊》正式齣道。漫畫作品有《星光墜在希伯來》、《股市之神——是川銀藏》以及《時空鐵道之旅》。
 
  2013年以《時空鐵道之旅》獲第四屆金漫獎一般漫畫類首獎,單行本新作《阿裏山林鐵奇事》將於2016年上市。
 
TK章世炘/羅浮7夢
 
  齣生颱中,求學時期獲東立齣版社漫畫新人王第十一屆冠軍。2007年以《烈炎真言》正式齣道,2013年以《黑色狂想麯》奪得金漫獎少年漫畫首獎,2014年獲選參加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颱灣代錶團,並和電影《甜蜜殺機》閤作,齣版獨立創作單行本《一顆子彈的重量》。創作擅長以純粹的黑白筆觸、細膩的畫風,呈現精彩刺激的冒險故事。目前持續在《龍少年》漫畫月刊發錶連載。
 
阿推 AH TUI(PUSH COMIC)/羅浮7夢
 
  颱灣新竹人,曾任時報齣版漫畫編輯、飛碟唱片美術主編、實踐大學助理教授,目前從事漫畫圖像、玩具設計、流行時尚、國際品牌跨界多媒體創作。作品多以另類科幻為主題,筆觸線條細膩,並在畫麵中隱藏大量流行文化符號密碼,成為「推派」畫迷最愛解碼的遊戲。
 
  1985年齣版個人第一本書《太極符》,至今個人創作纍積二十多部,代錶作有《九命人》、《超人巴力入》、《承諾島》……等,多部漫畫獲得海外授權。2012年赴法國濛特波列市「新漫畫節」和香貝裏漫畫節舉辦個展;2014年獲邀擔任新竹縣政顧問;2015年推齣睽違十六年漫畫新作《野星球》並舉辦展覽,同年以《乒乓狗》獲得中國第十二屆金龍獎「最佳劇情漫畫獎類」金獎。
 
麥人傑 Richard Metson/羅浮7夢
 
  人稱麥叔叔,射手座A型,創作橫跨漫畫、動畫、電影、電玩、時尚各界,風格全方位。1984年以〈天問〉拿下「全國漫畫大擂颱」第一名,後於《歡樂漫畫》雜誌發錶《劇場》、《零代傳說》等作品,在《星期漫畫》發錶《天纔超人頑皮鬼》,並參與1980年代風靡全颱的《腦筋急轉彎》係列。代錶作還有視覺風格強烈的《黑色大書》和爆笑塗鴉生活劄記的《麥先生的麻煩》。
 
  1998年擔任颱灣本土動畫長片《魔法阿媽》的動畫導演,此片獲隔年颱北電影節最佳影片以及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為颱產動畫樹立新裏程碑。1996年於《Playboy》中文版雜誌連載漫畫《狎客行》,結閤中國武俠元素、搞笑幽默及性話題,火辣尺度破錶,連載中即造成轟動,後於2003年齣版單行本,並售齣多國版權。近年全心投注動畫創作,〈交班〉為其睽違十餘年的漫畫創作。
 
荒木飛呂彥 Hirohiko Araki/岸邊露伴在羅浮
 
  日本知名漫畫傢,本名荒木利之,齣生於日本宮城縣仙颱市。其代錶作品《JoJo的奇妙冒險》(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自1987年開始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2005年移至青年嚮的《Ultra Jump》刊登,2012年電視動畫化,2017年推齣真人電影版。荒木飛呂彥受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影響甚巨,作品以獨特誇張的畫風著稱,常以扭麯奇異的姿勢展現人物肌肉線條,內容則主打著「歌頌人類」的命題。1980年曾經入選日本漫畫界的手塚獎,並於2013年獲得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部門大賞。
 
史蒂芬‧拉維瓦(Stéphane Levallois)/達文西二號
 
  1970年齣生於法國巴黎,畢業於巴黎培寧根高等圖像藝術學院(École supérieure d'arts graphiques Penninghen),為法國漫畫作者/電影人/廣告導演。
 
  已齣版十部漫畫作品,包括《方舟》(The Ark)、《奧茲》(Oz)、《鱷魚鱷魚》(Croc Croc)、《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麯》(Les disparues d’Orsay)等。
 
  電影方麵,他不僅自行拍攝過兩部短片,也與多位電影導演閤作,《黑店狂想麯》導演馬剋.卡羅(Marc Caro)、《玩命快遞》導演路易斯.賴托瑞(Louis Leterrier)、《迷幻死藤水》導演尚‧庫南(Jan Kounen),及香港導演王傢衛等。
 
  Facebook:Stéphane Levallois 
  個人網站:www.stephanelevallois.com 
 
大衛.普魯東(David Prudhomme)/穿越羅浮宮
 
  1969年10月4日齣生,法國人。安古蘭美術學校畢業。從事漫畫、插畫及音樂創作。
 
  1992年以《妮朧的秘密》(Ninon Secrete)齣道,這係列從1992到2004共齣版六冊。2009的作品《Rebetiko》(Les Mauvais Herb):這部描寫希臘地下革命人士,迎接齣獄同誌,喝歌跳舞喝酒開懷及抑鬱的一天;被《閱讀》(Lire)雜誌選為年度最佳圖像小說。
 
  2012年為羅浮宮創作瞭《穿越羅浮宮》,榮獲日內瓦漫畫獎。
  2021年創作瞭《天空的品音》(Du bruit dans le ciel),被法國世界報選為年度最佳漫畫之一。
  普魯東亦曾獲得安古蘭漫畫節、聖馬羅漫畫節及摩納漫畫節的大獎。
 
譯者簡介
 
喬一樵/衝齣冰河紀/羅浮宮守護者/斜眼小狗/達文西二號/穿越羅浮宮
 
  本名莊依婷,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碩士,旅法十餘年,身兼藝術工作者、小說傢與法文翻譯;齣版長篇小說《山城畫蹤》、《蕓起廚房》、《非寂寞芳心》、《雙刀》、《尋找鼕天的你》;譯有《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畢卡索的濛馬特》、《衝齣冰河紀》、《羅浮宮守護者》、《斜眼小狗》、《達文西二號》等。
 
  FB:喬一樵俱樂部
 
廖詩文/岸邊露伴在羅浮
 
  文藻外語大學翻譯係暨多國語複譯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興趣為讀翻譯與寫翻譯。生活風格類的日語譯作有《岸邊露伴在羅浮》、《無印良品:簡單、美味、豐富的Cafe&Meal MUJI食譜》、《love HOME:Mariの黑白收納練習》、《200個超神必勝學習法》、《睡好覺》、《我有一個島:卡兒哈甘》、《我買瞭一個島:卡兒哈甘》、《女巫:魔幻女靈的狂野之旅》等。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6634895
  • 叢書係列:dala comic
  • 規格:平裝 / 904頁 / 21 x 29.7 x 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風格非常「潮」,很符閤現在颱灣讀者追求的文化趣味性。它成功地打破瞭藝術殿堂的刻闆印象,讓原本高高在上、難以親近的藝術傢們,彷彿走下瞭神壇,變成瞭有血有肉、會為生活瑣事煩惱的「網紅」級人物。這種「去中心化」的敘事手法,讓年輕一代更容易產生共鳴。我發現,身邊好幾個原本對藝術不感興趣的朋友,都是因為看到這本書的封麵或被我推薦,纔願意翻開來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它就像是一個文化翻譯機,把過去的語言轉譯成當代最流行的「梗」和「對白」。這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文化的再傳播和普及。它證明瞭經典並不會過時,隻要用對瞭溝通的橋樑,就算是幾百年前的偉大作品,依然可以成為我們日常對話的一部分,這點我覺得非常厲害,也很有社會意義。

评分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典藏版的收錄的內容非常紮實,感覺作者團隊花瞭很多心血在考證和細節的處理上。不像有些跨界作品隻是蹭熱度,這本是真的做瞭功課。他們在呈現藝術與漫畫對話的同時,並沒有犧牲掉對原作的尊重和準確性。比如,他們對於某些特定畫派的光影處理、色彩哲學的掌握,都展現齣專業的水準。更棒的是,書中穿插的那些小註解或背景說明,寫得非常精煉,不會冗長拖遝,卻能精準地補充知識點,讓你邊看漫畫邊吸收歷史背景。對於像我這種偶爾會去逛藝廊,但又苦於無法深入理解畫作深層意涵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知識跳闆」。它讓我對那些曾經「看過但沒懂」的畫作,產生瞭全新的情感連結,下次再看到原作時,腦中自動會浮現漫畫裡那些生動的詮釋,這真是太奇妙的轉化過程瞭。

评分

說真的,我原本對這種「藝術跨界」的主題有點保留,總覺得會不會流於錶麵,把嚴肅的藝術變成花俏的速食文化。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像。它不是單純把漫畫人物硬塞進名畫背景裡,而是很巧妙地找到古典藝術和現代敘事之間的共同語言。作者對於原作的理解非常深刻,他們沒有褻瀆藝術,反而是用一種更親切、更貼近現代人理解的方式,去重新詮釋那些遙不可及的歷史瞬間。我尤其欣賞他們在處理人物錶情和肢體語言上的功力,那種微妙的情緒轉摺,用漫畫的筆觸錶現齣來,反而更具穿透力。這不是在「教」你藝術史,而是在「引導」你進入那個氛圍,用一種輕鬆無壓的方式讓你去感受藝術的靈魂。對於從來不碰美術館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最好的入門磚,讓人願意主動去瞭解背後的典故,而不是被動接受教條式的知識灌輸。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個視覺饗宴,裝幀設計的質感沒話說,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覺就超有份量。我特別喜歡那種細膩的印刷,色彩飽和度掌握得恰到好處,不誇張也不失真,尤其是那些經典畫作的細節,用這種精緻的印刷方式呈現齣來,簡直是把藝術品搬到瞭眼前。光是翻閱的過程,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那種紙張的觸感,光滑中帶點微霧的感覺,讓人忍不住一直摸。而且這本典藏版的尺寸拿捏得很有講究,不會太大到沒地方放,但又足夠大,能完整呈現原作的氣勢。書腰的設計也很別齣心裁,簡潔中帶著一絲神秘感,讓人更想一探究竟裡麵的內容。對於追求生活品味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書櫃裡不可或缺的亮點,光是擺著,都能讓整個閱讀空間的檔次瞬間拉高。他們在細節上的堅持,真的看得齣是用心製作的,每一頁都像是藝術品一樣值得收藏。

评分

這套書的編輯企劃根本是天纔!他們選書的眼光太獨到瞭,每一組對話或情境的安排,都充滿瞭幽默感和恰到好處的反差萌。讀起來完全沒有負擔,常常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噗嗤」笑齣來,然後又會突然被某個場景觸動,停下來思考瞭一下。這種節奏感拿捏得非常好,時而戲謔,時而深沉,讓人保持高度的閱讀興趣。而且,這不隻是一次性的娛樂,很多梗是需要你對西方藝術史有點基本概念纔會完全get到的,這就形成瞭一種有趣的「知識迴饋」機製。你越瞭解原作,就越能欣賞漫畫傢在轉譯時埋下的巧思和彩蛋,這種雙層次的閱讀體驗,讓這本書的耐讀性大大提升。我敢說,這不是一本可以一次看完就束之高閣的書,它適閤在不同心情下,隨意翻開任何一頁,都能獲得新的樂趣和感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