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元素週期表圖鑑百科(獨家附贈「週期表發展史典藏海報」):從電子到星星,從鬼火到可樂,透過趣聞歷史與現代應用,探索118個元素與宇宙奧祕

奇妙的元素週期表圖鑑百科(獨家附贈「週期表發展史典藏海報」):從電子到星星,從鬼火到可樂,透過趣聞歷史與現代應用,探索118個元素與宇宙奧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炳珉
图书标签: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
  • 科普
  • 科学
  • 趣味科普
  • 百科全书
  • 元素
  • 化学史
  • 宇宙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由碳、氫、氧、氮、硫、磷和鈣等60種元素所組成的嗎?
  你能想像,不是只有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都教授來自星星,而是世界本身就是從星辰中誕生的嗎?
  如果此刻的你、你的孩子、你的學生正在為學習元素週期表而感到頭痛,或就要崩潰了嗎?

  「請趕快翻開本書,放下對化學的偏見,一起突破瓶頸,不再迷惘探索!」──阿簡生物筆記‧阿簡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KOL人氣教師‧瘋狂理查,真心推薦!


  元素週期表是引導我們了解複雜世界和宇宙的地圖,
  每一格週期表都包含著無數動人的豐富故事,
  更是數百年來人類在發展及科技應用上最真實的紀錄!
  它不只是存在於實驗室或課本中,也正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探索「原子」和「元素」吧!

  【什麼是元素?】它是萬事萬物的基礎與根本,不只地球,整個宇宙都由元素組成!
  【什麼是化學?】它是一門探討「變化」的科學,是讓我們看清這個多變世界的專屬導航!
  【什麼是元素週期表?】它是連結科技過去與未來的地圖,同時也是全世界科學家的光榮印記。

  誰說化學只有難背到爆炸的元素週期表?跟難解到細胞都死光的化學算式?
  本書將最基本的元素/原子的階段與現代跨領域科學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不僅顛覆你的化學學習經驗與認知,更能讓你明白化學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
  對世界與萬物多一分理解,成功建構出專屬於你自己的化學觀!

  為了瞭解元素的起源,本書從觀察星星作為開端,
  把各個元素的功能與日常生活的交集,自然地融入書的脈絡中,
  輔以視覺化圖素為主的第二部分,可滿足讀完第一部分後所產生的好奇心,
  將元素的故事及科學多樣化的領域,寫成讓人容易閱讀的文字,
  即使不懂化學,也能毫無負擔的理解每一個化學變化的過程!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得到珍貴的回饋:
  ‧建立起不用背也能完整理解118個元素的演進原理
  ‧建立起對元素有更強大的認同感與好奇心
  ‧將本書中提到的概念,無縫銜接與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從此與化學相看兩不厭,帶給你免於恐懼的自由
  ‧克服學習化學的無感與無力
  ‧即使在理解這個世界的道路上走偏,也能找到自我修正的方法

  ◎本書適用對象
  ‧希望能幫到自己/孩子/學生,能有好成績的人
  ‧希望再也不害怕化學這個科目的人
  ‧喜歡學習科普知識的人,不拘年齡大小、不管現在幾歲 

本書特色

  特色1:入門化學首選!從「原子」、「元素」「宇宙」的概念出發,完整理解週期表形成的過程。
  特色2:故事趣聞兼備!詳述元素相關的歷史故事和發現趣聞,讓讀者能在閱讀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特色3:全彩解構元素!影響我們的生活的118個元素週期表,以百科方式呈現能隨查隨看。
  特色4:典藏海報附贈!獨家附贈「週期表發展史典藏海報」,讓你一次看懂元素週期表的發展史。

本書好評推薦

  「你有沒有好奇過元素週期表為什麼要排成這種不整齊的形狀?這些元素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它們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呢?讀完這本書可以讓你不再只是會背元素週期表的口訣!」──阿簡生物筆記/ 阿簡老師
 
  「週期表是外星智慧文明也必須理解的知識。」──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

  「從太空到地球,從生活到科學,從過去到未來,
  讀完這本書,你會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視野,你會得到一雙科學之眼。」──KOL人氣教師/ 瘋狂理查
 
宇宙的構造:解密物質世界的基石 一、 物質的起源與演化:從虛無到萬物 物質,這個我們感知、觸摸、構成生命與宇宙的實在,其本質究竟為何?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追溯物質世界最基礎的組成單元——原子與亞原子粒子——的誕生與演變歷程。 1.1 宇宙大爆炸的餘暉 我們的旅程始於約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在極高溫、極高壓的初始階段,能量如何凝結成最初的夸克和輕子?我們將探討早期宇宙的暴脹時期,以及基本粒子如何逐步結合形成質子和中子。這部分內容深入淺出地描繪了宇宙從一片混沌到物質雛形誕生的物理學圖景,闡述了宇宙膨脹與冷卻如何為後續元素的形成奠定基礎。 1.2 核合成的熔爐:恆星的生命與死亡 宇宙中絕大多數的物質並非誕生於大爆炸之初。真正將輕元素轉化為更重元素的熔爐,是那些在黑暗中燃燒了數十億年的恆星。我們將詳細解析恆星內部複雜的核聚變過程: 氫的燃燒(主序星階段): 太陽級恆星如何將氫轉化為氦,釋放光與熱。 紅巨星階段的氦聚變: 氦如何進一步融合成碳和氧,這是構成生命核心元素的關鍵一步。 重元素的鑄造: 質量更大的恆星,在生命終結之際,能否合成鐵、鎳等更重的元素?我們將解釋恆星內部不同層次的核反應,揭示元素合成的“階梯”。 1.3 超新星的謝幕禮:宇宙中最劇烈的煉金術 當大質量恆星耗盡核心燃料時,它們以壯觀的超新星爆炸告終。這次宇宙級的災難,卻是宇宙中鐵以上所有元素的“製造工廠”。本書將專門探討“中子捕獲過程”(s-process 和 r-process),解釋如何在短暫的爆炸瞬間,產生金、鈾、鉑等極重元素,並將這些新生的物質拋灑到星際空間,為下一代恆星和行星的形成播下種子。 二、 物質的組織結構:從原子到晶體 理解了元素的來源,接下來我們需要剖析這些基本單元是如何組織起來,形成我們所見的萬千物質的。 2.1 原子的精確結構與量子世界的規則 雖然我們通常將原子視為簡潔的模型,但其內部的電子雲和能級結構遵循著嚴格的量子力學規律。本書將避開艱澀的數學推導,轉而聚焦於量子行為對物質特性的決定性影響: 電子殼層與軌域: 探討電子在不同能量層級上的分佈,以及這如何決定了一個原子與其他原子結合的潛力。 電子排布的魔力: 解釋泡利不相容原理等基礎規則,如何塑造了物質的穩定性與多樣性。 2.2 化學鍵的舞蹈:分子與宏觀性質的聯繫 物質的宏觀性質——硬度、導電性、顏色——無不源於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即化學鍵。 離子鍵的靜電吸引: 探討鹽類晶體中電荷平衡的奧秘。 共價鍵的共享與穩定: 分析鑽石的堅固與水的流動性背後,共價鍵的結構差異。 金屬鍵的自由電子海: 揭示金屬為何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和延展性。 弱鍵的橋樑: 深入探討氫鍵和范德華力,這些看似微弱的力量如何支配生物體的結構(如DNA雙螺旋)和物質的相變(如水的沸點)。 2.3 固態物理學的奇觀:晶體的對稱與秩序 絕大多數的固體物質都以晶體結構存在,其內部高度有序的排列決定了材料的特性。 晶格結構的類型: 介紹面心立方、體心立方等常見晶格,以及它們在陶瓷和金屬中的應用。 缺陷的意義: 探討晶體中的位錯、空位等“不完美之處”,如何反而是工程材料性能(如塑性)的關鍵所在。 三、 物質的形態與轉變:相變與熱力學 物質並非靜止不變,它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不斷轉換形態,遵循著嚴格的熱力學定律。 3.1 三態的界限:固、液、氣的微觀解釋 我們將從微觀粒子的動能角度,重新審視固態、液態和氣態的區別: 熔化與沸騰: 能量如何克服分子間作用力,使物質從有序走向無序。 亞穩態與過冷現象: 探討物質如何在特定條件下“違背”常規,進入暫時穩定的非平衡狀態。 3.2 能量的守恆與耗散: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宇宙意義 熱力學定律是理解宇宙演化的基本框架。本書會闡釋能量在轉化過程中的不可逆性(熵增原理): 熵的增加: 解釋為何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以及宇宙整體趨向於無序狀態的必然性。 吉布斯自由能: 引入化學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判據,解釋了生命活動和許多自然界現象的驅動力。 3.3 物質的極端狀態與未來材料 人類對物質形態的探索從未停止,本書還將展望物質在極端條件下的奇異表現: 超導體: 在極低溫下,物質如何實現零電阻傳輸的量子效應。 等離子體: 宇宙中佔主導地位的物質形態,以及其在核聚變能源中的潛力。 四、 物質與生命:構成我們自身的化學 物質世界的知識最終要回歸到生命本身。我們自身就是最複雜、最精妙的物質結構體。 4.1 生命的基石:碳、水與有機化合物 生命離不開特定的物質基礎。本書將聚焦於生命體中最關鍵的幾種元素及其化合物: 碳的獨特性: 解釋碳原子如何能形成穩定、多樣的長鏈和環狀結構,從而支撐起複雜的有機分子。 水的非凡屬性: 探討水分子獨特的極性、高比熱容和表面張力,如何使其成為生命的理想溶劑。 四大生物分子: 簡要介紹蛋白質、核酸、脂類和碳水化合物這些由基礎元素構建的宏偉結構。 4.2 物質的循環與平衡 生命體與周遭環境的物質交換構成了生態系統。我們將討論重要的元素循環,如碳循環、氮循環和磷循環,解釋這些物質如何跨越生物圈、大氣圈和岩石圈,維持地球生態的動態平衡。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景式的視角,從宇宙的宏大尺度追溯物質的起源,深入到微觀粒子的量子行為,最後落腳於構成生命體的複雜化學,全面解讀我們周遭世界賴以存在的基礎法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金炳珉


  主修化工,開始研究奈米碳管後,逐漸對物質的本質有深刻的觀察,現在透過物質分子震動能量分析協助海內外各領域的企業、大學與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在大學擔任兼任教授教導晚輩,同時也透過演講及各種媒體專欄與大眾對話。喜歡畫畫,也是一名插畫家。著作有:《SCIENCE VILLAGE》、《SCIENCE VILLAGE:機智的化學生活》。

  作者認為:「想像力與好奇心是科學的起源。就連看似偶然的發現,其實也是在漫長時間中經歷許多的錯誤與失敗、在努力的盡頭所得到的結果,而那起源就是想像力與好奇心。忙碌的我們失去了想像力、好奇心與苦思,只是一味地背下結果或透過計算找出答案,從某方面來看,或許我們就像南太平洋上的貨物崇拜(Cargo Cult)一樣,製作著一架無法升空的木頭飛機。人的本能是會害怕未知的事物,並為了克服恐懼而努力加以說明。人類從一開始就是以科學的方式思考的,神話也是套上了科學的哲學性思考。好奇心、想像力與提問,是人類發展的起源與動力。小孩和大人若失去了這樣的本能,就會連讀書的時間都沒有,所以要小心地開啟已經關上的這動力開關。」

審定者簡介

陳建廷


  現任國立師大附中高中部化學專任教師

譯者簡介

Levi Wu


  曾任化學編輯,熟稔韓國在地文化及風土民情,喜歡接觸各種時事新知,譯有《700萬人評選!最想吃的氣炸鍋人氣排行料理》。

林坤緯

  通過韓檢六級與日檢N1,正在爬上翻譯的座座高山,擅長宗教、國際時事、娛樂等領域。譯有《植萃手工皂研究室》、《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等,現為新聞工作者與譯者,希望能帶華語圈讀者搞懂韓國這個神祕國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乘載宇宙的元素週期表
世界是由原子組成
來自星星的一切
元素的起源、大爆炸和星球的誕生
物質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
源自欲望的學問,煉金術
元素週期表的誕生
為何門得列夫成為了「元素週期表之父」
揭開原子的真面目
化學等同於人類的欲望

第二章 元素週期表的構築美學
原子被區別為元素的原因
每次看到洋蔥都會想到的電子組態規則
電子組態的週期表機制
元素的性質由剩餘的電子決定
為何週期表上面的元素那麼少
原子量為什麼取中間值
週期表直的、橫的差在哪

第三章 元素週期表的豪宅住戶
極易反應的鹼金族
高高在上的貴族,惰性氣體
週期表的交界處,過渡金屬
類金屬和非金屬
鑭系和稀土元素
錒系和超鈾元素
鹼土金族和游離傾向

第四章 元素屬性和元素週期表的未來
元素的物理性質中也有週期性
為什麼原子討厭獨自存在?
化學鍵Ⅰ
化學鍵Ⅱ
所有金屬都很堅固嗎?
金屬帶有光澤、可延展,還能傳導電和熱
週期表不是只有一種
來自星星,然後回到星星
只到118個元素就結束了嗎?

第五章元素週期表辭典
1.氫 2.氦3.鋰 4.鈹5.硼 6.碳7.氮8.氧9.氟10.氖
11.鈉12.鎂13.鋁14.矽15.磷16.硫17.氯18.氬19.鉀20.鈣
21.鈧22.鈦23.釩24.鉻25.錳26.鐵27.鈷28.鎳29.銅30.鋅
31.鎵32.鍺33.砷34.硒35.溴36.氪37.銣38.鍶39.釔40.鋯
41.鈮42.鉬43.鎝44.釕45.銠46.鈀47.銀48.鎘49.銦50.錫
51.銻52.碲53.碘54.氙55.銫56.鋇57.鑭58.鈰59.鐠60.釹
61.鉕62.釤63.銪64.釓65.鋱66.鏑67.鈥68.鉺69.銩70.鐿
71.鎦72.鉿73.鉭74.鎢75.錸76.鋨77.銥78.鉑79.金80.汞
81.鉈82.鉛83.鉍84.釙85.砈86.氡87.鍅88.鐳89.錒90.釷
91.鏷92.鈾93.錼94.鈽95.鋂96.鋦97.鉳98.鉲99.鑀100.鐨
101.鍆102.鍩103.鐒104.鑪105.𨧀106.𨭎107.𨨏108.𨭆109.䥑110.鐽
111.錀112.鎶113.鉨114.鈇115.鏌116.鉝117.Ts118.Og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6220494
  • 叢書系列:知識家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9 x 26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從小就對「歷史」和「演變」特別有興趣的人,這本書在介紹元素發現歷程這方面處理得相當細膩。它不只告訴你「這個元素是什麼」,更會深入探討「這個元素是怎麼被發現的」,以及發掘它的人背後的故事。這種時間軸的縱深感,讓整個週期表不再是一個靜態的表格,而是一個充滿動態歷史的演進過程。當你了解了科學家們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克服了多少困難才確認一個元素的特性,你會對這個知識產生一種更深層的敬意。這遠比單純記憶數字要來得有意義多了,讓整個科學發展史活靈活現了起來。

评分

這次能獨家附贈那張「週期表發展史典藏海報」,簡直是大大加分!老實說,我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買,但看到有附贈品,而且還是跟發展史有關的,就覺得一定要收藏。現在很多科普書的附錄都只是隨便印印,但這張海報的質感看起來很不錯,很適合裱起來掛在書房或工作區。這不僅僅是贈品,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輔助工具,讓你隨時可以抬頭看看,複習一下元素演變的脈絡。這種實體回饋的設計,讓整個購買體驗變得完整又超值,讓人覺得物超所值,也更願意珍惜這本百科。

评分

說真的,台灣現在的科普書市場競爭很激烈,要找到一本能真正「有趣」又「有料」的不容易。我之前也買過幾本號稱有趣的元素書籍,結果內容還是偏學術,看沒幾頁就想睡覺了。但這本「奇妙的元素週期表圖鑑百科」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不是單純羅列知識點,而是用一種很生活化的方式切入。像是講到一些常見的元素,它會連結到我們生活周遭的東西,比如我們喝的可樂、甚至是一些奇特的自然現象。這種「情境式」的介紹,對我這種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它讓我們能立刻理解這些抽象的元素,到底在現實世界裡扮演什麼角色,而不是只停留在課本上的理論。

评分

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在文字敘述上真的下了很多功夫。我特別喜歡那種有點幽默,又不會流於膚淺的筆法。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像是跟一個很懂行的朋友聊天一樣。你知道那種感覺嗎?就是作者把複雜的科學概念,用非常生動的比喻或小故事包裝起來,讓你不知不覺中就把知識給吸收了。有些書會為了強調專業性而使用過多術語,讓人卻步,但這本顯然找到了平衡點,讓科學變得平易近人,卻又不會犧牲掉知識的深度。光是為了這些流暢的文字表達,就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提升了不少。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實在是太吸睛了!我一看到那個彩色的、有點復古又有點未來感的排版,就忍不住想把它帶回家。身為一個對科學有點興趣,但又怕太過艱澀的讀者,這本書的視覺呈現給我的感覺非常親切。它沒有那種傳統教科書的嚴肅感,反而像是一本充滿驚喜的探險手冊。你知道嗎,以前總覺得化學元素週期表就是死記硬背一堆符號跟原子序,看起來冷冰冰的,但這本書光是從封面設計,就讓人感覺到每一個元素背後都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讓人很想翻開來一探究竟。那種設計巧思,真的讓人忍不住想在圖書館或書店多看幾眼,而且很適合放在書架上當作一個很有品味的擺飾,隨時都可以翻閱一下,不會有壓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