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的壞毛病,從消除腎上腺疲勞開始:只要調整飲食與日常作息,孩子便脫胎換骨!(二版)

改變孩子的壞毛病,從消除腎上腺疲勞開始:只要調整飲食與日常作息,孩子便脫胎換骨!(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間良子
图书标签:
  • 育儿
  • 儿童健康
  • 行为矫正
  • 肾上腺疲劳
  • 饮食
  • 作息
  • 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学
  • 健康生活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良飲食會累垮腎上腺
過度運動反加重腎上腺疲勞
以為在吃補,卻是刺激大腦興奮
腸道環境惡化,造成注意力渙散
從飲食跟作息改善孩子過動沒定性、
懶散不起勁、無法專注、情緒焦躁
 
  「又粗心錯!考試題目看仔細!同一句話可以不要讓我說這麼多遍嗎?」
  「老師又寫聯絡簿了!為什麼她的話你都沒在聽?」
  「筷子又掉了!吃飯坐好!要說幾次才懂?」
 
  身為爸媽的你是否經常為了孩子的沒定性、坐不住、上課不專心、考試粗心、錯字一大堆、經常發呆、樣樣嫌麻煩、愛賴床、體態姿勢差等問題傷透腦筋甚至爆血管?本書作者想告訴你:孩子會如此惹人操心,問題或許不在於個性懶散粗心、天生程度不佳,也不是心理素質不良,更不是教養出了問題,而是「腎上腺疲勞」的緣故。
 
  值得慶幸的是,要改善腎上腺疲勞一點都不困難,不用花太錢,不需勤跑醫療院所,只要在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和環境上稍做調整,就能看到孩子驚人的改善和進步。
 
  ▌老師說小孩一整堂課無法好好坐著,不是扭來扭去就是玩手玩腳,偶爾還跟同學講話
  爸媽擔心:小孩躁動沒定性,難道真有過動傾向?
  合理懷疑:孩子不願專心、無法專心,也許是因為沒有吃對!
  事實真相:「麩質蛋白」、「酪蛋白」、麩胺酸會傷害小腸黏膜和身體,使其發炎,進而讓孩子躁動。為抑制發炎,腎上腺全力加速分泌可體松,最終導致腎上腺疲勞。
  解救良藥:少吃麵包、拉麵、披薩、蛋糕、甜甜圈、餅乾、炸物、牛奶、優格、調味醬、零嘴等食物。
 
  ▌小孩注音符號和英文字母記不熟,國字寫得歪七扭八還經常左右顛倒,朗讀時會掉字跳行
  爸媽擔心:這麼基礎的東西都學不好,八成沒在專心念!還是難道有閱讀障礙?
  合理懷疑:孩子粗心、學不會、教不會的背後,或許是真菌毒素和原始反射在搞鬼!
  事實真相:腸腦互通,真菌素傷害腸胃道健康,有害物質也順勢進入大腦,引起發炎,造成「腦霧」,使孩子學習不力。為產出可體松抑制發炎,腎上腺不停趕工,最終導致腎上腺疲勞。
  解救良藥:減少義大利麵、水餃皮等小麥製品,奶油、起司等乳製品和碳水化合物與甜食的攝取。並多做「馬兒轉頭式」操,消除體內殘留的「不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
 
  ▌小孩每天都喊累,經常無精打采,朋友找也懶得出門,什麼都說沒興趣
  爸媽擔心:小孩不都活蹦亂跳、喜歡玩伴?我家這個是不是心理生病啦?該不會有憂鬱問題吧?
  合理懷疑:孩子真的就是累。但要注意,不當飲食習慣會導致孩子容易疲勞,失去朝氣活力!
  事實真相:人體的所有活動必須依賴粒線體生產的能量驅動,而粒線體需要維生素B群帶動工作效率,但大量攝  取碳水化合物會消耗更多維生素B群,讓人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而掉入惡性循環。
  解救良藥:少吃飯糰、麵包、紅豆餅、豆沙包、蛋糕、甜甜圈、餅乾等食物。
 
  本書根據最新醫學資訊和臨床現場所見,歸納分析多種小孩的常見問題,並給予誠懇切實的建議。如果你正為了孩子常寫錯字、專注力很差、容易分心、早上爬不起來、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等問題困擾不已,歡迎跟著本書用不同的角度了解孩子,明白他們「做不到」、「做不好」的真正原因,並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擺脫困境,讓孩子重拾快樂與自信!
  
  (原書名: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疲勞!)
 
本書特色 
 
  ●各界推薦:李政家(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林俐岑(營養師)、林郁雯(職能治療師)、莎莎醬(親子部落客)
  ●根據醫學資訊和臨床所見,提供打破傳統的養生保健新知
  ●收錄臨床現場案例,方便讀者「對號入座」,快速找到所需資訊
  ●不只紙上談兵,更有解決方案,看完就能馬上實行
  ●解決方案平易可行,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做到
改变孩子的坏毛病,从消除肾上腺疲劳开始:只要调整饮食与日常作息,孩子便脱胎换骨!(二版) 导读: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面临着同一个挑战:如何应对孩子日益增长的“坏毛病”?无论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攻击性强,还是学习动力不足、睡眠质量差,这些看似源于教育或性格的问题,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生理根源。本书正是为那些寻求根本解决方案的父母和教育者而写,它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领域——孩子的生理健康与行为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肾上腺疲劳”在儿童行为管理中的关键角色。 本书核心理念:行为的根源在于生理平衡 我们深知,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智慧,但如果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任何教育方法都可能事倍功半。本书的基石在于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许多我们视为“问题行为”的特质,实际上是孩子身体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特别是肾上腺功能失调(在儿童中常表现为“肾上腺疲劳”或功能失调)的外在信号。 肾上腺,这对微小的腺体,是人体应对压力(无论是身体的感染、情绪的焦虑、还是睡眠不足)的“总指挥部”。它们负责分泌皮质醇等激素,帮助身体维持平衡。然而,在现代社会,从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到不规律的饮食,再到学业竞争的压力,孩子的肾上腺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当它们最终“疲惫”时,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下降,直接反映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上:易怒、过度兴奋或极度疲倦、对新事物缺乏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过敏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套系统、实用的“身心同调”方案,旨在帮助家长识别并缓解孩子体内的慢性压力反应,从而从根本上“重置”孩子的生理状态,让那些顽固的“坏毛病”自然消退。 内容深度剖析:构建孩子的健康基石 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将复杂的生理学知识转化为家长日常可操作的指南。它主要围绕三大支柱展开工作:识别信号、优化营养、重塑作息。 第一部分:揭开“坏毛病”背后的生理面纱 什么是儿童的“肾上腺疲劳”? 我们将详细解释肾上腺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以及长期压力如何导致其功能从“过度活跃”转为“功能低下”。这不是一个医学诊断,而是一种功能状态的描述,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看起来“精力过剩”或“反应迟钝”。 行为症状的“解码”: 深入分析一系列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从挑食、睡眠障碍、情绪爆发,到学习困难——如何与皮质醇水平的紊乱息息相关。例如,为何有些孩子在傍晚特别兴奋,这可能与夜间皮质醇分泌失衡有关。 环境压力源的识别: 教导家长如何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隐形压力源,包括家庭气氛、学校环境、甚至是某些食物添加剂,它们都是消耗孩子肾上腺能量的“隐形小偷”。 第二部分:餐饮的力量——从餐桌开始的疗愈 饮食是修复身体、稳定情绪的第一线战役。本书强调,修复肾上腺疲劳绝非节食,而是提供身体高效运作所需的燃料。 稳定血糖,安抚神经: 详细阐述了稳定血糖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建议,确保食物组合能够持续提供能量,避免“血糖过山车”引发的情绪崩溃。 关键营养素的补充策略: 聚焦于B族维生素、镁、维生素C、优质脂肪(如Omega-3)和蛋白质对肾上腺的支持作用。我们不仅会告诉你“吃什么”,更会教你如何通过食物的天然形态来获取这些关键营养素,避免过度依赖人工补充剂。 警惕“消炎食物”与“兴奋食物”: 识别并逐步排除那些加剧体内炎症反应、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食物(如精制糖、人工色素和某些乳制品或谷物在特定状态下的影响)。提供具体的“替换清单”,让家长在不牺牲美味的前提下,为孩子打造抗炎、修复的饮食结构。 第三部分:作息与节奏——重建身体的内在时钟 肾上腺功能与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紧密相连。一个混乱的作息,足以让再健康的饮食效果大打折扣。 重建优质睡眠的仪式感: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肾上腺“充电”的黄金时间。本书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睡前程序设计指南,从光线管理、睡前活动的选择,到如何循序渐进地调整入睡时间,确保孩子能够进入深度修复阶段。 运动与放松的精准配比: 运动对缓解压力至关重要,但过度的、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进一步消耗肾上腺能量。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疲劳程度,设计出既能释放精力又不会过度刺激的“恢复性运动”。 压力管理与正念入门: 针对儿童,我们介绍了简单易懂的放松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感官游戏和“五分钟静心法”,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感到压力时,主动调节自己的神经系统。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承诺: 本书并非倡导速效或魔术,而是提供一套基于生理学原理的、可持续的家庭生活方式变革方案。我们相信,通过系统地支持孩子的身体功能,那些看似顽固的“坏毛病”——如易怒、无法自控、持续的疲倦感——会自然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稳定、更专注、更有适应力的孩子。 这不是一本纯粹的育儿书,它更像是一本儿童生理健康指导手册,它赋予家长科学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让您不再将孩子的行为视为“性格缺陷”,而是理解为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改变,始于理解身体的智慧。 翻开本书,您将为孩子的未来健康和心智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本間良子
 
  ˙ 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服務於該大學附設醫院綜合診療內科,擔任內科醫師。為協助其罹患腎上腺疲勞的夫婿早日康復,累積豐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並且運用於美國所學之抗老化醫學新知,為病患進行營養指導。
 
  ˙ 共同著作有《善用「腎上腺」終止老化》、《不癡呆的人消除腦部斑塊的生活習慣》等。
  ˙ Square Clinic官網www.squareclinic.net
 
本間龍介
 
  ˙ 醫學博士。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暨評議委員、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該大學醫學研究所修得博士學位。為原因不明之重度疲勞感所苦,開始跟隨腎上腺疲勞治療權威詹姆斯.L.威爾森博士(James L. Wilson)學習。隨後開設了日本首創的「腎上腺疲勞門診」,致力於普及腎上腺疲勞的衛教與診療。
 
譯者簡介
 
胡慧文
 
  ˙台灣台南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
  ˙曾任出版社主編與企劃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譯有《孩子的能力,決定在爸爸的小習慣》、《帶著孩子去旅行》等暢銷書。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如何分辨孩子是發展遲緩或腎上腺疲勞? 林郁雯
孩子過動、學習障礙,是腎上腺疲勞! 李政家
協助孩子逆轉飲食習慣,找回自信可以很簡單! 林俐岑
依循本書重點,煮頓孩子愛吃的媽媽味吧! 莎莎醬
 
前言 有氣無力、躁動沒定性,這些都不是孩子的本性
 
第一章 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累壞了孩子的腎上腺!求好不成反遭害的反效果
 
★腎上腺疲勞的孩子越來越多
‧來自腎上腺製造的「壓力荷爾蒙」
 
【案例1早上賴床不起】
★花式麵包加點心零食,不良飲食習慣累垮腎上腺
‧無法上學並非心理因素
‧腎上腺疲勞與「上咽喉炎」的驚人關連
 
【案例2要死不活、喜歡搞自閉】
★服用抗憂鬱劑和從事運動,反加重腎上腺疲勞
‧藥物無法根本解決心理症狀
‧徜徉在陽光下,有效補充維生素D
‧沒活力的孩子飲食都有共通點
 
【案例3過動、沒定性】
★以為在吃補,卻是過度刺激大腦興奮!?
‧更換家常菜單後,孩子立即判若兩人
‧被誤認為有益健康的成分引發過動
 
【案例4 錯別字詞多(識字障礙)】
★當心食物帶來的「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注意力渙散!
‧腸道環境惡化如何導致粗心大意
‧再怎麼留意仍會粗心犯錯的真正原因
 
【案例5容易緊張焦慮】
★並非心理素質差,而是缺乏鋅元素
‧多吃甜食,養成「情緒化體質」
‧腿腳痠痛可能是草酸鹽堆積大腦的徵兆!?
 
【案例6過敏體質(異位性皮膚炎、花粉症等)】
★皮膚是大腦的鏡子!當心甜點零食與油炸物的油脂
‧過敏的孩子為何總是情緒焦躁?
‧便當的常見食材成為致癢過敏原
‧孩子飲食好惡多,並非只因為愛使性子
‧頭痛腹痛也是過敏症狀
 
【案例7胃腸虛弱(慢性便祕、腹瀉)】
★既不是纖維不足,也不是運動不足,而是「腸道黴菌」作怪!
‧吃優格治「腸道黴菌」適得其反
 
【案例8夜尿(尿床、漏尿)】
★不是教養不力,也不是水分攝取過量,改善飲食習慣自然治癒!
‧花式麵包、甜點零食含有「真菌毒素」,傷害大腦!
 
第二章 我家治療腎上腺疲勞的七大習慣,用「減法保養」解放身心!
照顧腎上腺的基本守則很簡單!
1.節制攝取拖累腎上腺的食物!
‧新知!從腸道治療大腦!
‧三種食物一定要注意!
‧喜歡吃麵包、牛奶的你務必要知道!
‧甜點零食餵養腸道裡的黴菌
‧腦腸互通!飲食如何影響學習與專注力?
‧「吃乳酸菌健全腸道」是錯誤解讀
 
2.吃原形食物更勝加工食品
‧現代人與毒物為伍
‧培根、火腿、香腸不如鮮肉,魚罐頭不如鮮魚
‧不使用加工食材的「原味便當」,為何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最愛的垃圾食物餵養黴菌毒素,成為孩子學習的絆腳石!?
‧最新科學破解愛因斯坦大腦的秘密
‧拒絕毒素進入家門的要領
 
3.保護孩子不受環境毒害的排毒法
‧無法自行排毒的危險體質
‧你家的寢室衣櫃裡放了除濕劑嗎?
‧當心除臭劑、染髮劑、化妝品裡的「經鼻毒」!
‧認識防曬劑、面霜、洗髮精的「經皮毒」
‧現在立即可行的排毒習慣
‧用排毒食材為身體排毒
 
4正確攝取水分,促進身體排毒
‧飲用檸檬水、大麥茶、鹽水,好過果汁、運動飲料
‧想吃拉麵、點心零食,是「鹽分攝取不足」的訊號
 
5.攝取補益腦力的良質蛋白質與脂肪
‧攝取好油防止腦部發炎
‧想吃人造奶油、香酥油炸物,是「腦部缺油」的訊號
‧蛋白質攝取不足引發情緒障礙
 
6.腎上腺及腦細胞所不可欠缺的礦物質和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不足,腦細胞容易「缺電」!
‧「葉酸」是腦部的大力丸!
 
7.睡前避開光源刺激
‧睡前不看電視與手機
‧睡眠不足引發便祕
 
第三章 歡樂親子遊戲,孩子大受啟發,小遊戲讓孩子成長大躍進
‧去除「原始反射」,學習和運動能力飛躍成長
‧腎上腺疲勞與原始反射的因果關係
1.蒙洛氏反射
2.手掌抓握反射(palmar reflex)
3.脊椎加蘭特反射(Spine Galant reflex)
4.張力迷路反射(TLR)
5.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STNR)/不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ATNR)
6.恐懼麻痺反射(FPR)
 
特別附錄  消除原始反射體操
後記養成「保養腎上腺」的好習慣,親子都開心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17524
  • 叢書系列:新醫學保健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有氣無力、躁動沒定性,這些都不是孩子的本性
 
  「我們家妹妹老是躁動坐不住」、「還說呢,我家哥哥的口頭禪就是『我好累喔!』,沒有一點孩子該有的朝氣活力」、「我家弟弟呀,考試粗心大意,總是錯得好冤枉!」媽媽們的「我家也是」,出乎意料地引發強烈共鳴。
 
  有氣無力、不能專注、躁動坐不住,或是動不動喊「我好無力」、「人家好累」,總是心情差、考試答題失誤連連,還有的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小小年紀卻老態龍鍾……這樣的孩子,在筆者的門診越來越多。
 
  「給我打起精神」、「要我說幾遍你才懂」、「為什麼老師說話你都沒在聽」……你是否經常這樣怒斥孩子?孩子會如此惹人操心,問題或許不在於個性懶散,也不是心理素質不良,而是「腎上腺疲勞」的緣故。
 
  關於腎上腺疲勞的細節說明,在此暫且不表,爸爸媽媽請先幫孩子看看左列選項,自家孩子中了哪幾項?
  ⼝早晨喜歡賴床。
  ⼝躁動坐不住、有過動傾向。
  ⼝樣樣嫌麻煩,老是提不起勁。
  ⼝考試容易粗心犯錯,常寫錯字。
  ⼝經常抱怨頭痛、肚子痛,卻檢查不出毛病。
  ⼝專注力差,經常發呆。
  ⼝膽小畏縮、容易害怕。
  ⼝好惡特別多。
  ⼝尿床或漏尿一直改不了。
  ⼝過敏體質,容易情緒焦躁。
  府上小寶貝包辦了以上幾項呢?
 
  「嗄,不會吧,這些表現都和腎上腺疲勞有關?」你或許感到無法置信。別懷疑,一旦陷入腎上腺疲勞狀態,當事人即使想要振作,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切換到「啟動模式」,所以專注力差;一早起床渾身倦怠,毫無這年紀孩子應有的朝氣活力;無論如何糾正,還是讀錯音、寫錯字……
 
  想想看,這些孩子在家中和學校會遭遇哪些狀況呢?可以預料,就是成天被周圍的大人斥責、糾正。比方說,孩子經常抱怨頭痛、肚子痛,卻三兩下又沒事了,大人不免懷疑孩子是故意裝病不想上學,因此責怪他們偷懶、愛說謊。又例如說,早上要死不活起不了床,入夜後卻目光炯炯、精力十足,大人於是歸咎孩子「就喜歡熬夜,才會日夜顛倒」、「線上遊戲打昏頭,生活全亂了套」!
 
  爸爸媽媽再三耳提面命,但是有心無力的孩子始終難以扭轉自己的行為,於是又被氣呼呼的大人教訓「要我說幾遍你才懂」、「簡直把我的話當耳邊風」!
 
  成天受責罵的孩子逐漸喪失自信,缺乏自我肯定感。不只是被否定的孩子如此,有的媽媽也因為孩子表現不佳而遭到「連坐」,讓人議論說「沒把孩子教好」,內心受到傷害。
 
  你知道什麼是「腎上腺疲勞」嗎?
 
  你聽說過「腎上腺疲勞」 (Adrenal Fatigue )嗎?「腎上腺疲勞」如同字面的意義,就是「腎上腺處於疲勞狀態」。
 
  「腎上腺」這個器官,素有「荷爾蒙工廠」之稱。望文生義,從字面推想,「腎上腺」一詞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輔助腎臟功能的相關器官,但事實並非如此。「腎上腺」是生產製造與分泌荷爾蒙的內分泌器官。它和腎臟都是左右各一,安坐在腎臟上方 (請參照第二十三頁圖 )。「腎上腺」約莫只有一顆核桃大小,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臟器。
 
  人體負責生產製造與分泌荷爾蒙的內分泌器官,除了腎上腺以外,還有甲狀腺、睪丸、卵巢、胰臟、位於腦部的下垂體與松果體。內分泌器官分泌的荷爾蒙,彼此間都有相互影響的連帶作用,而腎上腺的功能是所有荷爾蒙分泌的基石,角色吃重可想而知。
 
  身為全身荷爾蒙分泌基石的腎上腺,倘若無法正常運作,人體整身的內分泌都將失去平衡。腎上腺雖只有核桃般大小,卻左右著全身的荷爾蒙運作,影響力絕不容小覷。不說不知道,腎上腺生產製造的荷爾蒙多達五十種以上,密切關乎著一個人的活力、專注力、學習力、記憶力、情緒控制等表現。
 
  「腎上腺疲勞」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大人疲勞不稀奇,如今就連孩子都廣受牽連。值得慶幸的是,只要處置得法,腎上腺疲勞是可以改善的 (關於腎上腺疲勞問題,請見第一章詳述)。
 
  焦躁好動、粗心大意、心神不寧、缺乏耐力……至今一直被歸咎為「個性問題」、「心理因素」、「教養問題」,許多人總是拿「腦部功能缺失」大作文章,但只要以本書所介紹的「腎上腺保養要領」妥為呵護,許多問題都能獲得有效改善。
 
  我和夫婿十多年前開設「腎上腺疲勞門診」之初,全日本對「腎上腺疲勞」一詞還十分陌生,沒幾個人聽說過。會接觸「腎上腺疲勞」相關治療,始自診所的副院長,也就是我的夫婿龍介,長期為腎上腺疲勞所苦。
 
  夫婿龍介並非罹患憂鬱症,對工作也充滿熱情,卻總是不明原因的渾身疲憊,整個人彷彿深陷沒有出口的迷宮而痛苦不堪。就在不斷摸索解決辦法之際,在網路上意外邂逅了「Adrenal Fatigue」 (腎上腺疲勞 )這個陌生的字眼。這是我們與美國醫師詹姆斯.L.威爾森博士(James L. Wilson)的初會。他正是全球率先提出「腎上腺疲勞」概念的第一人。
 
  夫婿當時遠赴美國接受治療,三~四年期間多次往返美日兩地,相當於如今門診的三個月到半年療程,症狀逐漸獲得改善。自此,我們夫妻便一同拜入威爾森博士的門下學習。
 
  近來,「腎上腺疲勞」一詞在日本終於為人所知,資訊也跟上國際的腳步。我們仍經常赴美,交流最新醫療資訊,至今學習不輟。最近這些年,醫學界將腎上腺疲勞的治療,應用於失智症、自閉症等腦部相關疾症,都看到顯著成效。
 
  只是稍微調整飲食習慣,孩子便脫胎換骨!
 
  我們的門診並未對外特別強調兒童發展遲緩或自閉症治療,但是自然而然的,上門求診的發展遲緩兒日漸增多。
 
  我們認為有必要繼續深入探索,因此又多次前往美國取經,累積臨床經驗,成為日本人首度獲得「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 (Medical Academy of Pediatric Special Needs,通稱MAPS )授予之研究員資格。
 
  MAPS是全球最頂尖之自閉兒治療醫學組織,對於學習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等兒童發展遲緩問題的治療與衛教推廣不遺餘力,貢獻十分卓著。日本為發展遲緩兒所做的,至今仍停留在療育 (支持性服務 )階段。反觀美國,始終廣泛的積極發展各方面治療途徑。
 
  要成為MAPS的研究員,必須進行全方位學習,包括本書稍後談到的真菌毒素 (Mycotoxin )及有機化合物、有害重金屬、肝臟養護、遺傳基因保護、原始反射等的專門知識,並通過資格考試。美國對於從事生物治療的醫師,還要求必須實際接受臨床的現場指導。
 
  我們既要在日本為病人看診,又要在美國繼續進修,兩地奔波勞苦萬分。但是如今想來,十分慶幸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我們的門診並非完全照搬美國所學,而是配合日本的風土與民情特性,靈活調整應用。然後——「老是無精打采的孩子,竟然變得活潑有朝氣」、「孩子有如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沉穩下來」、「原本對這孩子已經不抱希望,沒想到竟然通過入學考試,真叫人喜出望外!」類似的驚喜反饋紛至沓來。
 
  本書是根據最新醫學資訊與臨床現場所見,分享如何在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上稍做調整,即可造就孩子驚人的進步。
 
  每個孩子天生活力十足,而且必定具備了獨特的能力。原本充滿潛力的孩子,卻因為學習障礙,不善寫國字而變得討厭讀書;英文學不會,開始視上學為畏途;在家中和學校不斷遭斥責「為什麼不用心」、「這麼簡單也做不好」,被罵到失去信心,自我評價低落……幾年下來,別說是潛力無從發揮,甚至因而偏離正軌,怎不叫人深深惋惜。
 
  明白孩子「做不到」的真正原因,父母也能放下壓在心中的那塊大石頭,與孩子一同面對問題。祈願本書成為府上轉變的契機,讓周遭的大人們懂得察覺孩子發出的SOS,身、心、腦同步健康大變身,增進融洽的親子關係。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就很吸引人,尤其那個副標題「只要調整飲食與日常作息,孩子便脫胎換骨!」簡直是給所有焦慮的家長打了一劑強心針。我最近因為家裡那個小魔頭簡直快要被他折騰瘋了,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簡直是個活脫脫的小惡魔。看著他這樣,我心裡也挺難受的,總覺得是自己沒教好。但這本書的切入點很特別,不是一味地指責父母的教育方式,而是從生理層面去探討孩子的「壞毛病」,這讓我耳目一新。以前總覺得都是心理層面的問題,要嘛是寵壞了,要嘛是管教不當,沒想到竟然跟飲食和作息有這麼大的關聯。書裡對「腎上腺疲勞」的描述,雖然聽起來有點學術,但作者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解釋了,讓人茅塞頓開。像是孩子為什麼常常無故發脾氣、莫名其妙地累,原來都跟身體的壓力反應有關。我趕緊翻閱了幾頁,發現裡面提到的很多細節,像是咖啡因、糖分對孩子情緒的影響,家裡真的都有這些「地雷食物」。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覺得或許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們用錯了方法。

评分

家裡有兩個小孩,老大比較穩重,老二簡直就是個不定時炸彈。我一直以為老二的頑皮是天性使然,誰知道這本書讓我開始懷疑是不是他體質比較敏感。書中對壓力荷爾蒙累積的解釋,讓我對孩子平時的「過度反應」有了更深的同理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雖然主題是科學的,但文字卻不生硬,像是一個有經驗的長輩在跟你娓娓道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在說教。它提醒我們,在要求孩子「表現好」之前,是不是該先確保他的身體處於一個能「好好運作」的狀態。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睡眠債」的論述,作者強調積累的睡眠不足對孩子認知功能的傷害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睡飽一點就能彌補的。這讓我開始重視週末的補眠,而不是放任他熬夜。這種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思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一般市面上的育兒指南。

评分

我這人比較偏向理性分析,對於那些動不動就講「愛與接納」的書比較難有深刻的共鳴,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光是應付孩子一天的需求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哪還有多餘的心力去「接納」他的無理取鬧。這本書恰好滿足了我這種需要「有根據、有邏輯」的讀者。它把行為問題拆解成生理機制,這讓我感覺掌握了「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在表象上打轉。書裡對於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生理需求差異也有所著墨,這點非常貼心。我兒子是小學階段,正處於精力旺盛但情緒極不穩定的時期,書中針對這個階段的建議,像是如何設計運動量來幫助釋放壓力,就非常實用。而且,它不只針對「壞毛病」,也涵蓋了如何「提升專注力」和「建立自信」。看到它把這些都串聯起來,我忍不住會想,原來我們家長期以來的困境,可能真的不是出在「教養態度」上,而是身體的「燃料」沒加對。

评分

其實,我對「二版」的出現本來是抱持懷疑態度的,想說是不是只是換個封面再撈一筆?但翻閱後發現,內容的更新和深化確實很有誠意。尤其是在面對現今社會更多元的誘惑,像是更多隱藏在零食裡的添加物,以及更普及的3C產品對作息的衝擊,作者顯然有針對性地做了修正和補充。書中對於「儀式感」的建立,特別是在睡前的十分鐘如何成為孩子身心靈的「重啟鍵」,寫得非常到位。過去我們都太急著讓孩子「快點睡」,卻忽略了這個過渡期對他們緩解一天累積的皮質醇有多重要。我開始嘗試用書裡推薦的輕柔音樂和閱讀方式取代睡前的新聞轟炸,真的有感覺到孩子入睡前的焦慮感降低了不少。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規律」的真正意義,它不是限制自由,而是給予孩子一個穩固的內在基石,從而讓他們真正有能量去面對外界的挑戰。

评分

老實說,現在坊間講親子教養的書多到爆炸,每一本都說自己是「終極寶典」,看得人眼花撩亂。但這本《改變孩子的壞毛病》讓我感受到一股務實的清流。它沒有過度渲染恐慌,也沒有販賣焦慮,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動手做」的方案。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描述如何調整飲食和作息時的細膩度。不是叫你一下子把所有東西都戒掉,那樣只會引發更大的家庭革命。書裡的方法是循序漸進的,像是從調整早餐內容開始,或者調整睡前儀式,這些小改變聽起來很容易執行,但潛在的效果卻很大。我試著在書中提到的幾個小技巧應用在我們家,比如提早半小時關掉電子產品,然後用溫和的引導取代強硬的命令。效果雖然不是那種「一夕之間」的戲劇性轉變,但的確能感覺到孩子的情緒波動比較平穩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讓你相信,改變是可以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開始扎根的,而不是空泛地談論大道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