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感覺有點奢侈的植物筆記
作傢/黃瀚嶢
《植物學傢的筆記》是個相當樸素的書名,但讀者首先必須知道,當代植物研究者,絕少會做圖文筆記,更遑論在筆記之外,額外思考關於生命的課題—因此,這書名或可讀齣更複雜的意涵。
隻要稍加翻閱,就會知道本書同時呈現瞭作者許多極精緻的科學插畫(事實上,每幅插畫,都隻是其原畫作的一小部分而已),本書的圖與文對我而言,絕對是需要等量齊觀的。
兩年前,從一本設計雜誌上,我再次看到HyeWoo Shin(本書翻作申惠雨)這個名字,以及她高辨識度的植物繪圖作品。通常在標注為「植物藝術」(Botanical art)這類型的繪畫中,繪者都會盡量呈現一株植物最燦爛的時刻,可能是盛花、盛果的枝條,或者結滿孢子的蕨葉,旁邊頂多補充一些細節特寫—然而申惠雨的許多作品,是將一朵花從花苞、初綻、盛開乃至凋萎與結果的整個過程,畫成連環圖;從種子萌芽到孢子釋放,她總選擇將這些精細繁複的過程,一絲不苟地呈現在觀者眼前,甚至整棵遠觀的樹形,草花的生長環境,也常淡淡地描繪在一角,彷彿意圖看盡這種植物的所有細節,與每個時間切麵。
在雜
誌的訪談中,申惠雨曾說:「與其說我畫的是靜物畫,不如說是我在創作『肖像畫』。」真正好的肖像畫,遠不止描繪外觀,而是要能呈現對象的整個生命歷程、社會關係與生活環境,那是嘗試道盡一切的繪圖。本書前言中,作者自述其每一幅植物繪圖,都至少經歷一年的深入調查,纔能蒐集完所有的細節,成為最終的圖版—我相信這是真的,她所操作的,是相當純正而古典的博物學式繪圖,這種不隻極有企圖,也極有耐心的繪畫方式,每次看到的第一反應都是,啊,多麼奢侈啊。
這種欽羨,除瞭是針對作品的極緻精細,與態度上極緻的專注執著外,也是對於,她竟能有這樣的時間精力,如此認真對待這單一種植物。身為第一線的研究者,據聞作者實際參與的研究項目,除瞭植物的形態分類,也包含發育、基因體與生態學等麵嚮,這種全麵式的觀察,確實是「博物學傢」的態度,不得不說,許多當代研究者,尚擔不起這樣的稱號。
這是我以圖像與短短的專訪所理解的申惠雨,因此當收到《植物學傢的筆記》書稿,並再次一眼認齣她的圖之後,我得以重新用文字再次認識這位植物學傢。
本書的章節段落呈現瞭不同層次,除瞭植物形態適應的概論性介紹外,也包含瞭植物生長發育的細節,有時帶入最新的科學研究,或與其他的科普文本進行對話(例如反駁「植物的祕密生命」)。申惠雨的文字沒有過度奔放的渲染,呈現一種科學的內斂態度,這跟她的圖畫是一緻的。每篇文章最末,通常會有一段從植物中獲得的思索—這些素樸的,像剛從土中長齣的話語,有時會讓我錯以為是十九世紀的文字,像老派博物學傢的日記,帶著純真與輕盈,這又再次迴應瞭其繪畫的古典質地。
申惠雨還說過非常博物學的另一句話:「人們常問我是如何同時勝任植物學研究和插畫兩件事⋯⋯但對我而言,我一直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也就是植物學。」
我必須再次強調,此處的植物學,未必是學院中的研究日常,或許這種帶著輕盈與藝術性的「植物生活」,是重新提煉齣瞭植物另一個價值,與其說那是美感,不如說是一種生命狀態。那狀態或許曾在某個時代,是學者麵對自然的主要態度,然而當代這麼多人想將其召喚迴來,或許正就因為,這種「植物筆記」背後的生活質地,在追逐進步的現代,感覺實在是有點奢侈的事。
作者序
地錢草(Androsace umbellata)開瞭。小小的葉子簇集成團,從地上冒瞭齣來。即使這樣,一束葉子也不過是硬幣大小。如果隻是透過照片來看地錢草,很難在田野上找到它,甚至要趴在地上纔能看到,因而它的樣子比想像中更為可愛。從圓圓的葉子中間,爬上細如絲的花柄,如雨傘一樣地展開。每個花柄的末端都結著點狀的花托,白色的花朵倏然地綻放開來。這是它耀眼的開始。一如其名地迎接著春天。今年春天,地錢草依然以同樣的姿態盛開,在陽光下光彩奪目,讓我心動不已。
童年時代的記憶非常深刻。也許那時遇到的植物,也為我決定瞭一生誌業。雖然我是進入大學之後,纔正式以做學問的方式研究植物,但是在那之前,我便已開始穿梭於林野之間,或者在母親的庭院和陽臺上仔細觀察植物。有時候在研讀專業書籍或圖鑑之前,總會先感受到一些東西。除瞭感到美麗或神奇之外,我度過瞭對植物充滿好奇的童年時期,也曾希望生而為植物,因為我覺得它們獨自站在陽光和雨中的原野上,似乎也不覺得孤單,而且植物也是地球上唯一能生產能量的生產者。雖然植物總是活在同一個位置上,卻是佔領地球的堅強夢想傢。
有時候人們因為我專攻植物學,說我看起來像棵植物,或者是個像植物的人。然而我終究是人類,是生物學上歸類為哺乳綱之下的智人種(Homo sapiens),所以隻能以動物的視角來理解植物。即使學習瞭植物的形態、演化、係統、遺傳、生態等多方麵的植物學領域,可能還是永遠也無法正確地理解植物。不過,幼年時期對植物的好奇心越來越大且有增無減,所以我一直在鑽研植物學。
另一方麵,在學習植物的過程中,身而為「人」所要經歷的痛苦和睏難,若在大自然中以「人」的角度麵對植物的話,也可以加以剋服。最近追求療癒和舒適的人們曾感嘆說,植物正被大量消費瞭。但是我從植物那裡得到瞭很大的安慰。在社會上身而為「人」地生活,我一直飽受傷害而關上心門,顛顛簸簸地走在人生旅途中。某一天,感到工作堆積如山,想不齣究竟為誰所愛時,我想起瞭獨自站在原野上的植物,而且它們的影像立即浮現在腦海,我再次明白瞭身而為「人」該如何生活、何謂幸福,並重新思考瞭前行的道路。
比起擔心我所愛的人在茫茫人海中隱沒,我更擔心對方離開人世。然而,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來說,消失不僅僅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當我看到花草凋謝之後,堆成瞭乾枯而破碎的植物碎片時,明白瞭逝者已逝不復相見;又或者碰見活瞭數韆年的樹木,就會理解到我將比它先消失的道理。在植物標本室見到的數韆、數萬個標本,最終都是死去的植物。所以,遇到活生生的植物時,我就會感謝自己和植物曾經在地球上活著,這種相聚在一起且仰天而立的事情,是多麼彌足珍貴。
很多人退休之後走在路上會說齣:「哇!花又變得好漂亮」「叫什麼名字呢?」等話來。我認為如果這些人在幼年時期與自然多親近,也許就能更早一些,或者一輩子都能從植物那裡得到安慰,一起幸福的瞬間也會更多。
植物畫則是我對於所畫的植物物種進行深入調查,並觀察其一生後,至少歷時一年製作而成。畫的時候,我曾做過文獻調查和長時間觀察,仔細看過很多植物標本,這是段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如果錯過需要觀察的重要部分,經常要等到第二年。如同這般辛苦的過程,在完成所有內容集結成一幅畫時,我會感到無比欣慰。對我來說,許多畫作的採集就像做完科學實驗後完成的論文一樣重要。人類會去定義和解釋其他生物,科學傢們常被視為製定對自然的規定和規則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代錶。但是對我而言,植物學是從植物的立場去理解並學習如何解釋它的過程。相較於以人類的立場去呈現造型上的美麗,我是站在植物的立場上,透過畫作來呈現地球生存的形態、生態及進化等。這是我透過科學的訓練,勾勒齣對植物的熱愛。相信這種植物畫可以提供任何看這本書的人,分享愛護植物的機會。
地球上有許多植物的種類,有各種美好的故事。本書中所包含的植物故事雖然過於簡短和不足,但是希望成為讀者站在植物的立場思考、瞭解植物心靈的瞬間。一如演員獲得體會別人的人生,而非自己人生的樂趣一樣,我總是思考人類在認識和經歷其他生物的過程中,獲得無限想像力和喜悅的情形。我相信在我們試著努力去理解各種生物的過程中,將會重新認識到在我們身邊的生物是多麼珍貴的存在。此外,我也希望人們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熱愛植物的心,並且守護大自然。
我把在SERICEO網站(www.sericeo.com)兩年八個月期間,每月刊載一篇的《植物學傢的筆記》內容加以整理,並且收錄在本書中。最初的十五篇稿子是一口氣寫完及拍攝影片,連載瞭一年三個月;現在迴想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懂,就覺得可以挑戰這個目標似的。當初原想說每個月寫一、兩篇稿子,然後拍攝,最好每個月都調整一下,由於有個去美國研究的行程,所以隻好短時間內一次製作瞭十五篇,然後就去瞭美國。之後因為是每月刊載一篇,這纔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當我每個月看到這些連載的影片時,都會覺得可以做得更好,或是感到內容過於艱深,可以用更準確的方式錶達,雖然有這種遺憾和體悟,但都是在刊登之後的事瞭。
不過,我還是感謝那些讓我和植物變得親近的人。這十五篇文章連載完成之後,我迴到韓國,再次接到撰寫另外十七篇的提案,我每個月寫一、兩篇文章,然後拍攝,花瞭兩年八個月的時間完成。雖然原以為會比剛開始一無所知時好上許多,然而隻是再次確認瞭自己的文筆和口纔並沒有多少長進。我一直苦惱著是否要提及常見的內容,專業的內容要包含多少?以及我喜歡的東西,別人也會喜歡嗎?如今迴想起來,我好像很草率地說明瞭植物所蘊藏的故事,覺得很對不起植物。
我六歲時第一次看到植物圖鑑而得知地錢草的名字,如今記憶猶新。由於不斷發現植物的新麵貌,而一再感到驚訝,覺得它們又可愛又讓人心動。希望讀完這本書後,讀者們能夠在看到植物時,也體會到這種感受。
雖然身為新進的科學傢,有感於自己學識不足,無法與資深研究員(senior researcher)相提並論而一再婉拒,但是感謝給予我機會,並說服我寫作的孫仁淑(譯音)製作人和SERICEO公司的相關人員。在寫書的過程中,我單純地認為隻要把當初為瞭拍攝影片而寫的稿子,原封不動地收錄進去就可以,但是拍攝影片和寫作真的是兩碼事。我的笨拙和不足就像製作影像時一樣,在開始寫作的時候也反覆齣現,即便如此,感謝金英士(譯音)編輯和薑智慧(譯音)編輯還是循序漸進地激勵著我。
小時候,誰也沒想到我會選擇植物學,因為我在鄉下曾經以擅長繪畫而聞名。由於想同時學習植物和畫畫,所以選擇瞭時裝設計當成輔修,不論是哪個學校的美術係,我都曾經去打聽瞭一番,也曾獨自整理和調查畫傢們的作品。由於有瞭解我對美術的熱愛的植物學教授和前輩們,我纔能開始畫植物。多虧瞭教授們和前輩們,我學會瞭在生活中帶著各式各樣的夢想去挑戰。此外,透過專業書籍和圖鑑,我也瞭解瞭很多植物,從教授植物分類學的許多教授和前輩們、一起學習的同事和後輩們那裡也學到瞭很多,由衷地謝謝大傢。
最後,非常感恩父母讓我擁有愛護植物的心,並且給予我持續學習和畫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