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貫徹本真的照顧理念與方式,讓意識重構
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係退休暨兼任教授
李維倫教授在《存在催眠治療》的論述有著諸多層麵:
第一、區別與深化艾瑞剋森的催眠治療。
第二、參照幼兒鏡像、榮格心理治療、氣的身體經驗、甘德林的澄心法、禪境經驗、阿德勒學派、亞隆的存在心理治療諸學理與治療方式,來賦予存在催眠治療理論與操作的特殊意義。
第三、以存在催眠治療是本土心理學運動的一條路線。
第四、指齣這條路線是屬於本土心理學運動的「當下生活」的模式,而別於「傳統文化」的模式。
第五、在同樣是以「當下生活」的模式為本土心理療法方麵,存在催眠治療開齣瞭「做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而別於餘德慧所關注的「心性與倫理的複閤式療法」。
第六、這裡所說的倫理主要指在麵對倫理受苦去做心理的治療,可統稱為「倫理照顧」。
第七、而之所以為「當下生活」的模式的本土心理學,因為西方的現象學理論與方法被引用於建立本土心理學的論述中,因而本土心理學亦可與普世性相搭接。
我之所以做著和此書論述的順序有些顛倒的抽絲剝繭,事實上欲將這本以較具實務性與方法性為名的書,其背後所蘊含的諸多意涵顯題齣來。我也在提醒讀者對於整本書要有耐心的期待。因為讀者或會問,為什麼存在催眠治療從前麵繞瞭好幾個章節的彎——本土心理學運動、存在現象學、倫理受苦、以及餘德慧的柔適照顧等等——纔迴過頭來成為討論的主題,而且爲什麼討論當中又參雜這麼多東西方的心理學派,以及哲學甚至宗教的思維於其中。
其實,當我翻閱全書後,靜靜地對於「存在催眠治療」的整個概念做瞭反思:是不是一個比較細心的讀者就可以從「存在」兩字去吮嚼所蘊含的諸多層麵意涵呢?故我又從書中去找為何名為「存在」?
最適切的答案是在第六章近結尾處:
存在催眠治療之所以以「存在」為名,是依循存在現象學的視野,認為人是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而不是閉鎖於內在心靈深處;經驗不是心理過程,而是存在過程;意識不是內在運作,而是存在狀態的變化。留意求助者活齣的樣態,而非推測其內心,是治療師理解與貼近求助者的方法。
在第十二章也有這樣的定義:
存在催眠治療不僅是一心理療法,也具有做為存在哲學的潛能,對自我、世界、空間性、時間性以及互為主體性等存有論結構有其體會與論述。這也是本療法以「存在」為名的根據。
存在催眠治療師所麵對的並非隻是求助者的苦痛,所從事的並非隻是問題解決,而是經驗生成與人類存在可能性的親身見證。這是一種「與存有同行」(being with Being)的意識運作樣態。
故存在催眠治療已提升到人與人的——套用海德格的用詞——共同此有(Mitsein; Being with)或共同此在(Mitdasein; Dasein-with)的層次。再記得海德格對於人的「共同此在」提到彼此照顧(Fürsorge; solicitude)的關係,並指齣本真的照顧是照顧者不應對於被照顧者的、屬於每個人本己的「牽掛」(Sorge; Care)能力及行為越廚代庖。我以為存在催眠治療仍貫徹著這種本真的照顧理念與方式,但將海德格的哲學論述以催眠的心理治療方式去落實。
但對我而言,作為本書主軸的論述落實瞭海德格存在現象學更深厚的一麵,它貫穿並奠基著全書的理論與方法,我必須對此做更多的說明,而它是我對此書推薦的最主要理由:
在這方麵,為本書譽為首次將存在思考帶入颱灣心理學界的餘德慧是功不可沒的。《詮釋現象心理學》(1998)裡餘德慧將齣自海德格的兩個存有論的層次揭示齣來,一是「大地存有」,另一是「文化世界」。前者是前言語的、具深淵性的、讓人時或明白但又不能完全接近的、讓我們盤根錯節地深植其中的、從其中汲取生命活水與養分的大地。後者是為語言論述所建構的、為我們所依靠而不緻生活在漂浮中的、但又不時會僵化地規定我們生活的文化。這裡除瞭海德格所給齣的兩個存有論層次概念之外,另外還吸取呂格爾在《詮釋理論》(Interpretation Theory)所提齣的如何從前語言、言說、語言,到書寫的過程,以及文本的地位與意義。這是餘德慧較早所強調的以敘事為主的語言性倫理治療方式的立論基礎。但基於大地的活水,以至於可源源不絕地產生齣新的言說、語言、文本,特別是故事,以對於受苦者做解厄的工作,適可對照於實務敘事大師如麥剋‧懷特(Michael White)所強調的:從受苦者的生活世界中產生齣綿綿不絕的、取代主線故事的支線故事,更能對於當事人療傷止痛。
但存在催眠治療之所以和餘德慧晚期所著重的身體撫觸性的柔適照顧相對照,因為兩者雖仍未直接地迴到大地存有,而是間接地——在餘德慧方麵是在「經驗者返迴人與物交接的初始」之下,透過「影像、聲音、氣味」的「擬象空間」或「身體人文空間」,在李維倫方麵是透過貫穿書中的「語意意識、圖像意識及體感意識的『意識三重構作』模式」其中的「圖像意識」來做中介——讓「文化世界」與「大地存有」做連結。這是現象學式地從「文化世界」還原到「大地存有」,再從「大地存有」發生學地構成「文化世界」,但兩者不斷地往返運作著。
按照本書,還原與構成的兩端分別是「語意意識」與「體感意識」,催眠治療師引導著受助者脫離語意意識的運作,讓圖像意識與體感意識活躍起來。特別是治療師引動受助者的迴憶、想像、故事等圖像意識,其中的內容再引動受助者的體感意識。治療師進而能對受助者的這兩種意識感同身受,以緻在對所感受的圖像意識組織過程的描述言說中,讓語意意識得以從體感與圖像意識裡獲得活水而重構;惟這還原與構成的過程應該也是往返運作的。但誠如前麵對「存在」的說明所示,這些意識不是閉鎖於心靈內,而是人在世存有的生活狀態。受助者的意識或生存狀態產生變化,這歸功於催眠治療師的引導。我以為這裡就顯示存在催眠治療落實瞭海德格本真的照顧理念,因為以引導方式讓這些意識的運作或活躍,從而再獲得重構,並不是齣於治療師的支配,治療師更沒有以照顧者的姿態對於被照顧者的意識去越廚代庖。
鑒於「意識三重構作」的模式為李維倫教授論述的主軸,我們就可明白,書中所涉及的鏡像說關聯到圖像意識;榮格則提供瞭圖像意識的技術;氣的身體經驗是將語意意識懸浮,從而讓圖像與體感意識湧現;甘德林的澄心法顯示從語意到圖像再到體感意識的過程;禪修著眼於「脫除語言作用後的身體與心理的體驗」,同時顯示「圖像意識具有將體感意識狀態帶入與周遭事物的連結關係之中,進而在語意意識中形成意義的脈絡理解」。至於提齣阿德勒與亞隆,以及相對照的餘德慧關於存在的思維,旨在一方麵顯示真正存在的苦或衝突要從在文化世界或語意意識層麵的人情事理往大地存有、體感意識或反麵置身所感受之苦去迴溯,另一方麵對照齣存在催眠治療也在理解死亡、意義、關係與世界之下,幫助存在的受苦者獲得解脫。最後,我們看到艾瑞剋森的催眠治療如何被存在催眠治療深化的問題:艾瑞剋森的矛盾現象正可藉意識的三重構作清楚地說明。
李維倫教授的《存在催眠治療》給予瞭我們這麼深刻且寬廣的意涵,很值得讀者細細地吮嚼。
推薦序二
願「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黃素菲/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李維倫開宗明義說《存在催眠治療》是「本土」的第二次啟濛,從「傳統文化」到「當下生活」,從「言詮產物」還原到「言說化成」的現象學方法,從「巫術」到「巫現象」聚焦巫活動的蘊生機製。他強調這是一門颱灣本土文化與療癒現象為基礎的心理療法,以現象學方法將颱灣在地經驗現象進入到人類心理普遍結構的理解。他認為倫理的受苦要從存在雙重結構來理解,以「意識三重構作」及談話行動做為倫理行動的指引,並透過促發圖像意識與體感意識,讓受助者進入不同存在狀態的移置與穿梭,達成「倫理性自我的契入與疏通」。
作者深知本土的心理治療,不能僅是本土心理學裡的一項學術運動,必須紮根在臨床實務的鍛鍊,也必須與目前心理諮商與治療專業接軌,纔有機會成為當代心理治療的一個穩固的支脈。這本書為「深入淺齣」做瞭最佳詮釋,書中涉及的理論概念繁多,都不是能輕易入口即化。然而維倫以係統化、條理性的論述,描繪齣「本土催眠治療」多維度的理解剖麵,有如玲瓏剔透的琉璃作品,既理性又熱情。
一開頭的源起「本土心理學運動中的存在現象學思考」中的文字,我就深深被吸引,因為我學習心理學的歷程,根本就是一場學術文化的戰場,我淪落其中撕殺搏鬥十數年,遍體鱗傷。我童年缺乏多元文化刺激,直到接觸A B C纔知道世界上還有個A B C。國小、國中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好學生」,高中成為「留級生」,大學成為「重考生」,又從輔大應心係到颱大心理係成為「轉學生」。作為學生身份的「我」像鏡子般映照齣當時的我無法明白的道理。首先,小時候的名列前茅,顯示我不需要剋服太大的睏難,以「自然我」就能輕易契閤學校的學習;其次,高中留級顯現齣我對西方科學知識學習上的頓挫,含「二元方程式」、「物理」、「化學」等;接著,閉門自修重考大學是帶著符閤社會的麵具身分,硬是把自己擠進去「專業分工」的科層體製中;最後,終於透過苦讀似乎搞懂心理學的堂奧「成功的」把自己送進颱大心理係的殿堂。作者把這個殿堂描述為:「颱灣的心理學不再是三心二意的散漫學生,而是要努力跟上『歐美先進國傢』的好學生。」
然而,我坐在颱大心理係的教室,似乎聽懂老師說的、看懂教科書上寫的,卻有一種遙遠的距離。大四,我好心慌,怎麼會有一種「讀心理係越久,離心理越遠」的疏離感?於是我又發揮「苦讀」的能耐,應屆考上颱大心研所,噩夢並未停止也沒有減輕。楊國樞先生是我碩論指導教授,他問我想做什麼題目,我說瞭一生最大的、也是最重的提問:「我想知道心理學如何幫助人,活成他想活的樣子?」至今我仍在迴答這個問題。楊先生果斷的直接給我定調論文方嚮:「那你做生活目標吧!」於是我經歷所有「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編題、分析研究工具的信、效度、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我碩一時餘德慧博士班三年級,有接觸但不熟稔,何況我正陷溺在那個強勢「科學語言」的世界,跌入深淵、自顧不暇。我仍然寫瞭博士論文計畫希望楊先生繼續指導,還好,當時楊先生拒絕瞭我!有時候看似殘忍拒絕竟是最大慈悲。與其說這是我正式告別科學心理學,不如說是我整個專業生涯認識論的轉嚮,我得以從邏輯實證論離開,走嚮人文敘事典範。
本書第二三四章談到「倫理療癒」、「存在性雙重結構」、「心性與倫理的複閤式療法」、「柔適照顧」、「倫理行動」、「存在催眠治療」都很精彩、值得細讀。其中「意識轉換」作為臨床實踐可能還有諸多的治療步驟需要細緻化。例如第四章:
SU幾乎是哀求著說:「我要迴到像以前一樣。」但我告訴她:「妳是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瞭。」SU頓時沉默,眼淚潸然而下。除瞭直接指齣她所謂的「迴到過去」的不可能性,我也與SU的「陌生之處」經驗進行連繫,並指齣此一新的經驗平麵對她雖是陌生,但卻絕非孤單之地。
如果治療技術無法細緻化操作達到以交談、對話來開啟與牽引,隻是說一句「妳是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瞭。」恐怕大多數受苦者掉下去的不是「反麵置身」的陌生之處,也無法連結到受苦者的體感意識或語言複多意義的發端處,不但無法到達倫理照顧想要與受苦者的本心之我的位置,恐怕會掉入更大的失落的深淵。還好,第五六章實例提齣「多重隱喻嵌入結構模式」、「經驗共構體結構」,看來有些譜瞭。如果完成一個治療學派像是蓋一棟房子,我認為目前深厚地基與鋼筋混凝土都已經成形,但是還是胚屋可以交屋,但無法入住。
第七章的關於「意識三重構作」的鋪墊,說明圖像意識與體感意識的理論基礎,我認為是本書的關鍵重點。作者以梅洛--龐蒂(Merleau-Ponty)的「幼兒經驗還原」分析,說明鏡像階段顯露瞭意識三重構作的形式,並以拉岡(Lacan)的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說明人類主體性的發展。接著,更展開繁複的意識論述,以圖像意識的鏡映運作與榮格心理治療的對話;以氣的身體經驗映襯體感意識與空間;以甘德林的澄心法呼應體感意識的療癒運作;以禪境經驗的意識樣態來連結語意意識的運作特徵,完成圖像意識、體感意識以及語意意識的勾畫。最後總結,作者提齣以「行動、理論、存有論視野與意識運作樣態」作為存在催眠治療師的鍛鍊之道。後麵還有跟阿德勒學派、存在取嚮心理治療、艾瑞剋森催眠治療的對話與重構。讀完有一種氣勢滂薄的震撼感,關於「存在催眠治療」理論大綱與治療機製,本書已臻完整。
「存在催眠治療發展計畫」是個遠大的方案,作者從開課、做研究、成立學會到寫書,按步當車、穩健嚮前。本書問世,有如「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又譯《星空奇遇記》、《星際迷航》)發行,《星際爭霸戰》是美國電視劇,1966年九月八日首次於NBC播齣,陸續還有許多電影、影集、動畫、遊戲等衍生作品,2001年推齣《星艦前傳》。根據維倫的寫作計畫,這本書問世之後,還有兩本「前傳」孕育中,尚未推齣。本人以「星迷」(Trekkies)之姿引領期盼。僅誌《星際爭霸戰》中最為知名的臺詞:「生生不息,繁榮昌盛」(Live long and prosper),作為由衷的祝福。
於2022年七月四日,農曆六月初六「天貺節」
自序
撰寫本書時我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在我身上發生的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的」這件事,就是讓一個新的心理治療取嚮以存在催眠治療之名齣現在這個世界上。它為何浪漫?在佛洛伊德提齣精神分析超過一百二十年後的今天,在已經百花齊放的心理治療園地裡,還能夠參與到一個新學派的誕生,這事豈不浪漫!如果從我赴美求學時算起,這件事起碼進行瞭三十年。好長的一段時間!但有關這個成長於颱灣社會文化土壤的心理治療的一切,對我來說,仍像第一天聽聞般新鮮。是的,我並非創建人,而是聞道者。
為何說是參與聞道?因為這個經驗就好像我以「現象學」與「本土心理學」買到一張門票,讓我得以進場站到人類受苦與療癒劇場的第一排,與眾多心理治療的前輩探索者肩並肩,見證相同的現象並獲得教導,再以自己的文化語言說齣。在人類心靈的廣袤大地上,我是一名信使。
有朋友問我,何故以「催眠」為名?也有人說,「催眠」一詞的聲名狼藉,如何能夠與饒富人文氣息的「存在」共同做為療癒方法之名?然而,我們真的瞭解何謂「存在」,何謂「催眠」嗎?就我所獲得的教導所見,「存在」指嚮人類理智裂解後的深淵底部,「催眠」顯示的是經驗創生的祕徑。「存在」與「催眠」二詞所言說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苦痛由之而生,療癒也由之而得。
其實,催眠如同房間裡的大象,隻是學者們一直加以迴避。在精神分析誕生之始,催眠現象就參與其中,並且一直沒有從心理治療事業中消失。另一方麵,在學術與專業殿堂之外,如颱灣的民間宗教療癒場域,各種意識轉化催眠技術不斷地獲得演繹,用於撫慰人們的痛苦。對我來說,探究催眠就是探究意識存在,就是探究人類受苦與療癒的根本由來。
為瞭說明存在、催眠與心理療癒,本書安排瞭四大部,共十五章。每一部的開始都有主題說明,於此就不再贅述。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心理治療涉及細緻精密的經驗過程,需要相應的細緻描述來揭露。因此,本書的每一章都包含瞭相當份量的經驗歷程描述。我期待讀者能夠放慢腳步,視我的書寫如同經驗風景的導覽,而非進行迅速的概念捕捉。如此我們將同行,共同領會心理治療路途上的動人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