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Focus 英語閱讀 3:活用五大關鍵技巧  (16K彩圖+寂天雲隨身聽APP)

In Focus 英語閱讀 3:活用五大關鍵技巧 (16K彩圖+寂天雲隨身聽APP)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Owain Mckimm
图书标签:
  • 英语阅读
  • 阅读技巧
  • 词汇
  • 语法
  • 阅读理解
  • 教材
  • 学习
  • In Focus
  • 彩图
  • APP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符合108課綱素養教學,涵蓋跨領域學科多元議題與素養,
用50篇內容豐富多元的文章,打造核心素養的閱讀力!

  本套書依程度共分四冊,專為初中級讀者編寫。以國中2000字為範圍,內容架構切合108課綱素養精神,文章主題涵蓋跨學科領域多元議題,包羅萬象,貼近年輕讀者日常生活經驗,以30餘個活潑多樣的生活化體裁,寫成50篇閱讀文章,文後並精心設計五題閱讀理解測驗,訓練讀者解讀文意、文意推論、上下文猜義,及看懂影像圖表等技巧,有效整合鍛練閱讀能力,從閱讀中培育扎實的核心素養能力!

  每冊分級主要針對字數、字級、文法、句子長度來區分
  字數
  (每篇)    國中1200
  單字(每篇)    國中1201-2000 單字(每篇)    高中7000
  (3, 4, 5級)
  (每篇)    文法    句子最長字數
  Book 1:
  120-150    93%    7字    3字    (國一)
  first year    15字
  Book 2:
  150-180    86%    15字    6字    (國二) 
  second year    18字 
  Book 3:
  180-210    82%    30字    7字    (國三)
  third year    25字
  Book 4:
  210-250    75%    50字    12字    (國三進階)
  advanced    28字

  本書架構及特色
  閱讀文章
  .主題多元化

  收錄大量題材多元且生活化的短文,範圍囊括青少年生活、家庭、教育、娛樂、健康、節慶、動物、藝術、文學、科學、文化、旅遊等三十餘種,主題多元化,跨學科領域且貼近生活經驗,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習不同領域知識,並能加以統整運用。

  .體裁多樣化
  廣納各類生活中常見的實用體裁.包含短文、詩、對話、廣告、部落格、行事曆、宣傳手冊、雜誌文章、新聞短片等三十餘種,以日常相關的生活經驗為主設計編寫,幫助加強基礎閱讀能力,提升英語溝通能力,為生活英語紮根。

  .閱讀測驗
  以左頁文章、右頁測驗的設計方式,每篇短文後,皆有五題閱讀理解選擇題,參考會考題型設計,評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訓練108課綱最重視的閱讀技巧,包括:

  1.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主題(Subject Matter)
  不死背文章,而要能掌握明辨文章主題,歸納要旨。

  2.細節閱讀(Supporting Details)
  學會根據找出文章細節,以找出文章主旨。

  3.從上下文猜測字義(Words in Context)/文意推論(Making Inferences)
  訓練從上文推測字義,在遇到不懂的單字時,仍能從上下文推敲文意,正確作答。

  4.看懂影像圖表(Visualizing comprehension)
  教導讀者看懂影像圖表,學會從表格、折線圖、長條圖等視覺資料中,快速掌握重要資訊。

  搭配寂天雲APP聆聽訓練聽力最有效!
  掃描書封QR Code下載「寂天雲」App,即能下載全書音檔,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輕鬆聽取專業母語老師的正確道地示範發音,訓練您的聽力。

  功能特色:
  ● 透過本App,可下載每本書的音檔,即點即播。
  ● App 內建掃描器,掃描書本內頁QR Code ,可直接對應到書本內容,播放音檔。
  ● 可根據自我學習狀況,設定循環播放、單曲重複播放、前進後退10秒播放。
  ● 有多段語速可供選擇播放,可依學習情況調整快慢語速,逐步強化聽力訓練。
  ● 可設定[星號書籤],標示重點複習音檔,重複播放。
  ● 提供背景播放,讓您無論開車、坐車通勤、跑步或行進間,訓練聽力不間斷。
  ● 可設定播放時間,讓您睡前也能預設關閉時間,把握淺眠期的黃金學習時段。

  透過「寂天雲」App,書本與聲音的連結更自由、更多元,讓您隨時隨地都能輕鬆學習,更方便!更有效率!
书名: 探索未知:科幻与现实的边界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的作者名,例如:李明哲]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入虚构的出版社名,例如:星火文化] ISBN: [此处可填入虚构的ISBN号,例如:978-986-XXXX-XX-X] --- 内容简介: 《探索未知:科幻与现实的边界》 是一部深入探讨人类文明未来、科技伦理与宇宙奥秘的重量级作品。本书汇集了十余位跨领域专家的深刻见解,以极具思辨性的视角,剖析了当代最引人瞩目的科学前沿,并将其与经典及新兴的科幻叙事进行精妙的对话与映照。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未来会怎样”的预测集,更是一部关于“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行动指南。 第一部分:超维度的思维漫步 本部分聚焦于人类心智与认知边界的拓展。我们首先将考察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突破,例如记忆编辑技术与意识上传的可能性。作者群并未停留在技术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自我”的定义将如何被重塑。如果记忆可以被精确修改,那么个体身份的连续性是否还成立?意识是否可以脱离生物载体而独立存在? 接着,我们将进入量子计算的奇点。本书详细阐述了量子纠缠、叠加态等核心概念,并对比了经典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在处理复杂问题上的代际差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了“量子霸权”对现有加密体系的颠覆性挑战,以及各国在构建抗量子加密技术方面所做的努力与面临的困境。这部分内容结合了理论物理学家的严谨论述和信息安全专家的前瞻分析,为读者勾勒出即将到来的信息革命的宏伟蓝图。 第二部分:生命工程学的伦理迷宫 “我们能否设计我们的后代?”这是生命科学发展至今,最引人深思的道德拷问。《探索未知》用大量的篇幅审视了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飞速发展。书中收录了多篇伦理学家的深度访谈,探讨了“增强型人类”与“自然人”之间可能产生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是否应该允许为了提高智力或消除遗传疾病而进行胚胎基因修改?如果各国标准不一,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的人口流动与社会公平? 此外,本书也关注了合成生物学在资源危机中的潜力与风险。从利用微生物生产燃料、塑料到人造器官的培养,这些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但同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干扰、生物武器的滥用风险,以及对“生命”本质的重新定义,都使得我们必须在创新与审慎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第三部分:星际移民与文明的延续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但载人深空任务的成本与风险一直是巨大障碍。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未来——星际旅行与地外文明的构建。 我们详细分析了推进技术(如核聚变驱动、反物质引擎)的理论可行性与工程学挑战。书中引用了多份NASA和ESA的内部报告摘要,评估了火星基地建设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及建立“奥尔特云”采矿站的可能性。 更引人入胜的是,本书邀请了天体生物学家来讨论“费米悖论”的新解读。在探索系外行星数据(如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的基础上,书中提出了几种新的“大过滤器”假说,并试图回答:如果宇宙中生命普遍存在,为什么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明确信号?对于地球文明而言,成为多行星物种是否是确保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本书对戴森球、环星体等宏大工程进行了现实性的推演,试图描绘出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上的可能形态。 第四部分:人工智能的觉醒与共生 人工智能(AI)已从理论走向实用,本书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强人工智能”(AGI)和“超人工智能”(ASI)的深刻剖析。我们邀请了机器学习领域的顶尖专家,解析当前深度学习模型的局限性,以及迈向真正通用智能所需的突破点。 本书特别关注“对齐问题”(Alignment Problem):如何确保超级智能的目标与人类的福祉保持一致?书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图景:一种是人机深度融合(Cyborgization),人类通过神经接口直接扩展计算能力,实现“智力增益”;另一种是AI的“统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类在决策权上被边缘化。书中批判性地审视了现有的AI治理框架,强调在算法透明度、偏见消除以及“AI权利”的初步讨论上,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结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锚点 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们回归到哲学层面,探讨了技术进步对人类意义、艺术和情感体验的冲击。在面对永恒的生命、无限的计算能力以及可能的外星智慧时,人类引以为傲的“人性”将如何被重新定义? 《探索未知:科幻与现实的边界》 是一部适合所有对未来、科学、哲学和思辨性阅读感兴趣的读者的著作。它要求读者不仅要拥有科学素养,更要有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对伦理边界的敬畏之心。本书以其丰富的案例、严谨的论证和极具启发性的想象力,成功地在科幻的浪漫与现实的约束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清晰的桥梁。 --- 本书特色: 跨学科对话: 汇集物理学、神经科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权威见解。 前沿案例解析: 深入剖析最新的科研进展,如类脑芯片、时空曲率研究等。 思辨性强: 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进行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 图表丰富: 包含大量专业绘制的理论模型图、技术流程图及未来场景设想图,帮助复杂概念的理解。 附录: 包含一份“未来科技时间线”的简要参考资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Owain Mckimm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國語文學系學士。曾任英文老師,同時也是一位自由作家。在台灣撰寫過無數出版品,包括旅遊與文化雜誌、英語教學雜誌、網路雜誌等。目前為專職英語教材作者。

Zachary Fillingham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in Toronto)國際關係學士(BA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英國倫敦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 African Studies)中國文學碩士(MA in Chinese Studies)。人生哲學是「以熱忱之心學習」(a passion for learning)。曾於台灣任職英文老師,也撰寫英語教科書,經歷包括自由作家、翻譯、政治網站總編輯,及全球知名大型商業公司顧問。

Shara Dupuis

  從事英語教育17年,第二語言教學與心理學榮譽學士(Honours Bachelor of Arts degre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Psychology)、教育學士(Bachelor of Education degree),擁有專業英語教學執照(TESOL certificate)。於亞洲及北美出版過各類電腦英語教學軟體、多益考試準備用書、小學至大學程度英語教學書籍。現居加拿大,為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公會(Ontario College of Teachers)會員。

Richard Luhrs

  美國紐約出生,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英語寫作學系與哲學系(BA in English Composition and Philosophy)雙學士。曾於紐約蘭登書屋等知名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1992年加入和平隊(Peace Corps),外派至泰國從事英語教學志願服務。之後二十餘年間曾於日本、南韓、中國、台灣、印尼、沙烏地阿拉伯、緬甸、寮國等地從事英語教學。如今以台灣為家,曾替LTTC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及各出版社編寫英語教材。

譯者簡介

劉嘉珮


  2004年跨入英翻中全職筆譯的領域。翻譯經驗包括歐美系美妝保養大廠、旅遊、時裝精品、3C電子、文化藝術、食品、親子育嬰、醫藥生技保健等網站、各類文件與影片字幕,並譯有《愛玩美!美容美體英文》、《英語閱讀技巧完全攻略1》等書。
 

图书目录

1. A Day at the Movies  看電影的一天  
2. What Makes a Good Friend?  好朋友的定義
3. English Forum  英文討論區
4. Get Home Safe  安全返家
5. Jane's Notebook  珍的筆記本
6. After-School Classes  課後才藝班
7. Love and Divorce  相愛與離婚
8. How Low Is Enough?  薪資門檻多低才能過關?
9. My Greatest Fear   我最大的恐懼
10. Assembly Instructions   組裝說明
11. She's Out of This World   她與眾不同
12. Teatime for Class 3B  3B班的午茶時間
13. What Job Is Right for you?  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你?
14. Remembering Aunt Pat  追思派特阿姨
15. Let's Play Ball!  來打球吧!
16. What’s a Berry?  何謂莓果?
17. Soccer Commentary    足球實況報導
18. Magic Trick: Video Tutorial  魔術技法:教學影片
19. A Writer’s Best Friend   作家的摯友
20. Short Story Competition  短篇小說比賽
21. Black Gold   黑色黃金
22. Korea’s Boryeong Mud Festival   韓國保寧美容泥漿節
23. Bike Rentals  租借自行車
24. Cleaning Your Teeth: A History   潔牙方式的古往今來
25. Mothers in the Animal Kingdom  動物王國的母性光輝
26. How to Tell If Someone Is Lying   辨別說謊的表情
27. Planet Gamer    遊戲玩家概況
28. Weather Forecast   氣象預報
29. Daily Horoscope   每日星座運勢
30. Skin Glow Sheet Mask    晶透亮膚面膜
31. Can Cockroaches Survive Without their Heads?  蟑螂斷頭後還能存活嗎?
32. Lost and Found Notice  失物招領公告
33.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The Most Useful Books Around   
《大英百科全書》:世上最實用的套書
34. Ice Queen  冰雪皇后
35. The Khan Academy   可汗學院
36. Time to Disconnect   該是離線的時候了
37. Mark Twain   馬克‧吐溫
38. Everwood Science Fair   長青科學展
39. What on Earth Is Fish Paste?  魚漿到底是什麼?
40. Blue Gold   藍色黃金
41. The Two Sides of "Checking In" on Facebook  臉書「打卡」的利弊
42. Are Knock-Offs Really Worth It? 名牌仿冒品真的值得購買嗎?
43. Job Application Email   電子求職信
44. Earth Day  世界地球日
45. Half Man, Half Bird  半人半鳥
46. Buying a Book Online  網路購書
47. The Glowing Mountain   耀眼的山景
48. Breathable Roads   會呼吸的道路
49. The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馬
50. Bike Thief Notice  自行車竊賊公告
 
中譯
解答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001510
  • 叢書系列:Ready for Reading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9 x 26 x 0.6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套書的設計理念看起來是鎖定在進階學習者的。光是「活用五大關鍵技巧」這個標題,就暗示了它不會對新手太過友善。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對英文閱讀的底子不夠穩固的人拿起來,會不會因為內容的深度而感到挫折。不過,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程度,但總是感覺閱讀效率無法再突破的人來說,或許這就是我需要的「臨界突破點」。我個人比較重視學習的連貫性,希望這本第三冊能承接住前面兩冊建立的基礎,而不是突然跳躍到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另外,我很期待它在「時間管理」上能提供什麼建議。閱讀測驗或學術閱讀,時間壓力都是一大魔王,如果書中有針對不同文章長度設計的練習節奏或心法,那實用性就大幅提升了。那個APP的附加價值也很吸引人,如果它能針對書中的重點文章提供不同速度的朗讀版本,讓我可以模擬考試時的緊急情況,那就太完美了。

评分

我最近開始試著用這本教材,初步感覺是排版真的很用心,看得出來出版社下了不少功夫在視覺層面。不像以前讀的有些英文書,內容擠得密密麻麻,眼睛看了很快就累。這本的留白處理得不錯,重點單字或句型的標示也很清晰,讓人在閱讀長篇文章時,比較不容易迷失方向。而且,或許是「16K彩圖」的關係吧,整體視覺的舒適度蠻高的,即使是比較枯燥的學術文章,讀起來也不會那麼痛苦。我對它在不同文體(例如新聞報導、學術摘要、評論文章)上的切入點特別好奇。畢竟不同類型的文章,你需要具備的閱讀策略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這本書能針對這些差異提供具體的應對心法,那它就超越了一般泛泛之談的閱讀指導書了。隨身聽APP的音質我也測試了一下,非常清晰,語速適中,對於矯正發音和提升語感都有幫助。只是希望後續的練習題設計,不要只是單純的單選題或填空,最好能有更多開放式的引導,讓我能真正動手運用那些「五大技巧」去分析文本。

评分

坦白講,我對圖書的「附加價值」越來越看重,這也是我會留意《In Focus 英語閱讀 3》的原因之一。現代學習工具的整合度已經成為一個隱形的門檻了。光是「16K彩圖」這個規格,在視覺導覽和重點標示上就佔了優勢,能大幅降低閱讀時的認知負荷。我期望裡面的圖表或結構分析圖能把複雜的閱讀模型視覺化,讓抽象的技巧變得具體可操作。至於那個雲端APP,重點不在於聽朗讀,而在於它是否能提供一個「行動學習」的平台。例如,我能在通勤時快速複習書中提到的五大技巧的重點摘要,而不是必須把整本書帶在身上。如果這個APP能做得更智慧化一點,比如能根據我的練習錯誤率,自動推送相關的複習單元,那這本書的投資報酬率就高了。我希望這套書真正能讓我從「被動接受資訊」轉變為「主動引導閱讀」,將那些技巧內化成我自己的直覺反應,而不是每次閱讀都要刻意去套用公式。

评分

這本《In Focus 英語閱讀 3:活用五大關鍵技巧》的包裝設計真的讓人眼睛一亮,那個16K的彩圖規格,拿在手上很有質感,不像有些參考書印得灰灰濛濛的,看起來就讓人提不起勁。我特別喜歡封面那種簡潔又專業的風格,給人一種「這本書絕對有料」的預感。更別提那個寂天雲隨身聽APP的搭配,簡直是現代學生救星嘛!現在大家誰不是手機不離身,想練聽力隨時隨地都能塞進耳朵裡,不用再特地開電腦、找光碟片那種老派做法。這種數位化整合做得這麼到位,真的很加分。不過說實話,光是漂亮的封面和方便的APP還不夠,內容才是王道。我還在觀望它裡面提到的「五大關鍵技巧」到底有多實用,希望不是那種老生常談、講了等於沒講的理論。畢竟市面上主打「技巧」的書多如牛毛,真正能讓人功力大增的鳳毛麟角。希望這套書的編排邏輯是循序漸進的,能真正把複雜的閱讀策略拆解成我們可以操作的步驟,而不是一堆術語堆砌起來的學術論文。我個人對閱讀速度的提升很有興趣,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快速掃描、抓取主旨的方法,那就太棒了。

评分

說真的,現在台灣的英語學習資源爆炸,要挑一本「對味」的真的需要花時間比較。我會選擇這本《In Focus 英語閱讀 3》的一個潛在原因,就是它強調「活用」,這代表它可能不只是教你怎麼「讀懂」字面意思,更著重於「讀透」作者的意圖、論證結構等等深層次的理解。這對我這種已經過了背單字、記文法基礎階段的學習者來說,才是真正需要的升級。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閱讀教練,告訴我面對一篇結構複雜的社論時,應該先看哪裡、後看哪裡,如何辨識轉折詞來掌握文章的論點走向。如果書裡有大量的範文解析,而且解析的深度能達到「庖丁解牛」的境界,我會非常滿意。我個人對批判性閱讀特別有需求,希望這套書不只是停留在理解層面,而是能引導我們去質疑、去評估作者的觀點是否合理。否則,只是讀得快、讀得懂,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根本不夠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