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簡明六法

月旦簡明六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榮堅
圖書標籤:
  • 法律
  • 六法
  • 法規
  • 法律法規
  • 月旦
  • 簡明
  • 法律參考
  • 法律工具書
  • 法學
  • 法律普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法規適中,體係分類
  考量讀者使用頻率及攜帶便利性,增刪法規;並重新調整法規順序,以期符閤法體係要求。本書收錄法規共計190種,依其性質分為:憲法、行政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商事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及法律倫理九大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401至813號解釋文、憲法法庭判決至10號判決文,俾供參考。本書異動法規如下:
 
  .法院組織法(111.6.22)
  .少年及傢事法院組織法(111.6.22)
  .行政訴訟法(111.6.22)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6.22)
  .公務員服務法(111.6.22)
  .公務人員保障法(111.6.22)
  .土地法(111.6.22)
  .法官法(111.6.22)
  .行政罰法(111.6.15)
  .強製汽車責任保險法(111.6.15)
  .著作權法(111.6.15)
  .企業併購法(111.6.15)
  .法院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111.6.9)
  .國傢安全法(111.6.8)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6.8)
  .地方製度法(111.5.25)
  .公務人員任用法(111.5.25)
  .稅捐稽徵法施行細則(111.5.23)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5.11)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11.5.4)
  .毒品危害防製條例(111.5.4)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1.5.4)
  .專利法(111.5.4)
  .商標法(111.5.4)
  .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4.7)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111.2.21)
  .中華民國刑法(111.2.18)
  .刑事訴訟法(111.2.18)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111.2.18)
  .陸海空軍刑法(111.1.28)
  .司法院組織法(111.1.19)
 
  二、立法動態,迅速掌握
  為使讀者瞭解立法、修法之原由,及新舊條文之差異,擇要摘錄近年之立法、修正、增刪理由及舊條文附於相關條文之後,並收錄重要法規之立法、修正草案,俾供讀者參考。
  
  ◎立法、修正、增刪理由
  .法院組織法(111.6.22)
  .行政訴訟法(111.6.22)
  .企業併購法(111.6.15)
  .著作權法(111.6.15、111.5.4、108.5.1)
  .專利法(111.5.4、108.5.1)
  .商標法(111.5.4)
  .公司法(110.12.29、107.8.1)
  .民事訴訟法(110.12.8、110.1.20)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4.30)
  .民法債編(110.1.20、108.6.19)
  .民法親屬編(110.1.20、108.6.19)
  .民法總則編(110.1.13、108.6.19)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1.13)
 
  三、實務見解,查詢便利
  為便利讀者查找條文相關判決、判例、決議、釋字等實務見解,本書針對主要法規遴選重要條文,輔以實務見解要旨及相關字號分類整理。
 
  四、解釋要點,一目瞭然
  本書就大法官會議解釋文整理並擇要以不同字體標示重點,俾供讀者迅速掌握解釋文要點。
 
  五、簡目索引,檢索快速
  針對本書內容設計「主要法規簡目」及「法規筆劃索引錶」,搭配內文法規分類色塊,便利讀者迅速查找法規。
  
  六、條理分明,閱讀舒適
  法規條文以楷書編排;其他相關資料則以細明體編排,層次分明且閱讀舒適。
 
  七、西式橫排,與時俱進
  配閤行政院推動公文書橫式書寫計畫,及「公文程式條例」、「中央法規標準法」之修正,本書重新排版改為西式橫排,冀能與時俱進並與國際接軌。
《古籍重光:清代法律選粹與判例研究》 導言:法製史的微光與現代視角的重塑 本書並非對既有法律匯編的簡單羅列,而是聚焦於清代中晚期,尤其是在社會轉型期對司法實踐産生深遠影響的若乾關鍵法律條文、判例以及司法理念的深度挖掘與剖析。我們試圖搭建一座橋梁,連接古代的法律條文與當代的法律精神,探討傳統司法體係在處理復雜社會矛盾時的邏輯脈絡與局限性。全書以嚴謹的史學考證為基礎,輔以精細的法律文本分析,旨在為研究清代法律史、社會史乃至比較法學提供一個細緻入微的觀察窗口。 本書的選取標準高度聚焦於那些體現瞭清代“律例”相濟、人情與法理並重的司法智慧,同時又反映齣製度在特定曆史階段所承受壓力的案例與律例。我們避開瞭過於宏觀的法律製度概述,轉而深入到具體的法律條文的釋義、曆史沿革及其在實際判決中的應用細節,力求展現法律條文背後鮮活的社會麵貌。 --- 第一部分:刑罰的哲學與實踐——以《大清律例》的個案解讀為中心 本部分聚焦於《大清律例》中那些最具爭議性或最能體現清代刑罰哲學的部分,結閤清代刑科題本(如《刑案匯覽》)中的實際判例進行深入研讀。 一、 親屬關係的邊界與“違製”的量刑藝術 清代法律對五服之內的親屬關係有著極為細緻的界定,這直接影響瞭“不孝”、“不睦”、“妻離子妹”等罪名的量刑輕重。本書將選取數則涉及傢庭內部矛盾激化引發的命案,分析審判官如何在“盡孝”的儒傢倫理壓力下,對《名例》中的“謀叛”、“謀逆”進行類推和解釋。特彆關注“義父母”、“認養子”等非傳統血緣關係下的法律適用難題,揭示律法在維護宗法製度穩定方麵的精妙平衡術。 二、 經濟犯罪與地方吏治的關聯性分析 清代對貪汙、受賄、盜竊等經濟犯罪的懲治,往往與地方吏治的清明程度緊密相關。本章將剖析“侵吞公款”、“闌占錢糧”等罪名的具體數額標準(如“杖一百,徒三年”與“徒五年”的界限),並引入地方官吏的“自首”、“檢舉”機製在量刑中的作用。通過對幾起涉及鹽業、漕運或地方稅收的重大案件的分析,展示經濟犯罪如何觸動整個清帝國的財政根基,以及法律如何試圖以嚴刑峻法遏製地方腐敗的努力與睏境。 三、 涉及“巫蠱”與“妖言”的治理邏輯 在清代法律體係中,涉及迷信與思想控製的條目曆來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具。本書將細緻梳理關於“惑眾”、“聚眾疑詐”以及涉及“巫蠱之術”的律例。我們考察瞭乾隆年間至嘉慶年間,官方對於民間秘密結社或帶有迷信色彩的群體活動的法律定性過程,分析官方如何區分“邪教”與“尋常迷信”,以及在特定時期(如白蓮教起事後)法律解釋的趨嚴趨勢。 --- 第二部分:民事糾紛中的“情理”與“典製” 清代的司法審判,尤其在民事領域,對“情理”的考量遠大於純粹的成文法條文,這構成瞭清代法律實踐中極富特色的部分。 一、 土地産權的確認與邊界的模糊性 土地買賣、典當、遺囑繼承是清代民事糾紛的重災區。本書將集中探討“立契與否”、“有無正當人證”在確權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我們深入分析瞭“田土不容虛價”、“永佃權與典當的區彆”等關鍵概念,並考察瞭在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聚居區,當地習慣法與國傢法律的衝突與融閤。特彆關注因“私自圈占”、“侵占荒地”引發的群體性訴訟,以及地方官府如何運用“調解”、“和息”的方式來平息事態,而非僵硬地執行判決。 二、 婚姻與傢庭中的財産分割與收繼爭議 婚姻糾紛在古代司法實踐中占據瞭重要地位。本書著重分析瞭以下幾類復雜情況: 1. 嫁妝的返還與夫傢債務: 在“和離”或“休妻”的情況下,嫁妝的處置權如何界定,以及嫁妝是否能用於清償夫傢的共同債務。 2. 寡婦的再嫁權與守節的利益權衡: 探討清廷鼓勵守節的政策如何在實際的財産繼承中與寡婦的生存需求産生張力,以及對“失節”行為的法律懲戒力度。 3. 納妾與正室的地位差異: 細緻比對不同等級傢庭中,妾室所生子女的繼承份額與法律地位,以及納妾行為對正妻的“損害賠償”在審判中的考量。 三、 債務糾紛中的“人身依附”與追償限製 古代的債務往往與人身依附關係(如質押、抵押、佃農關係)相互交織。本書選取瞭涉及“高利貸”、“販賣人口抵債”的案例,分析法律如何限製對債務人的暴力催收和變相的奴役行為。我們考察瞭“人身歸屬”與“財産債務”分離的司法努力,以及官員在處理涉及底層民眾因災害或疾病而陷入的債務泥潭時,所采取的“體恤”措施與法律規定的互動。 --- 第三部分:法律的運行機製與司法人員的考量 本章超越瞭法條本身,探討清代司法體係的運作環境,以及地方官員在理解和適用法律時的個人判斷與外部壓力。 一、 司法文書的格式與審判的程序性約束 本書對清代審判文書(如“供詞”、“判詞”、“批示”)的結構進行瞭細緻的解構,展示瞭格式化書寫如何確保審判的規範性,即便是在“人情”因素介入的情況下。重點分析瞭“三堂會審”、“會同審議”等製度設計,如何在理論上製約地方大員的權力濫用,並在實踐中形成瞭對審判結果的集體背書。 二、 律例的“僵化”與司法解釋的靈活性 清代的法律體係錶現齣“律”的穩定與“例”的變通的復雜關係。本書研究瞭“會奏”、“引例”的形成過程,它們是如何在皇帝的意誌和地方的實際經驗之間進行調和的。通過對比不同省份在處理同一性質案件時齣現的細微差異,揭示瞭中央的法律精神是如何被地方官的“體察民情”或地方的特定社會結構所“修正”的。 三、 司法中的“保舉”與“迴避”製度的實踐檢視 司法公正的實現,離不開對審判人員的約束。本章考察瞭清代對地方官員的“迴避製度”(如不審理親屬或熟人的案件)在實際操作中的執行情況,以及地方官員通過“保舉”優秀司法文員、胥吏來提高審判質量的努力。通過分析某些案件的“復審”或“改判”記錄,探討外部監督力量(如上級衙門、巡撫或都察院)對地方司法實踐的矯正作用。 --- 結語:曆史的遺産與當代的反思 本書的收尾部分,將不再羅列具體案例,而是從宏觀角度總結清代法律實踐中的核心矛盾:即儒傢倫理(宗法社會結構)與國傢公權力(中央集權官僚體製)之間的永久性張力。我們總結瞭清代法律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麵的巨大功績,同時也審視瞭其在麵對近代化衝擊時,法律體係內在的僵化與解釋的睏境。這些曆史的經驗與教訓,為我們理解現代法律體係如何處理傳統與變遷的關係,提供瞭寶貴的參照。全書緻力於通過對曆史細微之處的精準刻畫,展現清代法律這一復雜有機體的生命力與局限性。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黃榮堅
 
  學歷:德國波昂大學法學博士
  主要研究領域:刑法
 
許宗力
 
  學歷: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司法院院長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領域:憲法、行政法
 
詹森林
 
  學歷:德國法蘭剋福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司法院大法官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領域:民法、消費者保護法
 
王文宇
 
  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主要任教科目及研究領域:商事法、金融法

圖書目錄

壹、憲法及其相關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36.1.1)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111.3.25)
預算法(110.6.9)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107.11.21)
立法院議事規則(105.11.11)
立法委員行為法(91.1.25)
司法院組織法(111.1.19)
憲法訴訟法(108.1.4)
法院組織法(111.6.22)
國民法官法(109.8.12)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109.1.15)
少年及傢事法院組織法(111.6.22)
法律扶助法(104.7.1)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節錄)(110.12.15)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節錄)(110.12.15)
公民投票法(108.6.21)
國籍法(110.12.15)
入齣國及移民法(111.1.12)
國傢安全法(111.6.8)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6.8)

貳、行政法及其相關法規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111.1.19)
地方製度法(111.5.25)
行政法人法(100.4.27)
中央法規標準法(93.5.19)
行政程序法(110.1.20)
行政執行法(99.2.3)
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99.6.15)
行政罰法(111.6.15)
政府資訊公開法(94.12.28)
個人資料保護法(104.12.30)
政府採購法(108.5.22)
政府採購法施行細則(110.7.14)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107.11.21)
請願法(58.12.18)
訴願法(101.6.27)
行政訴訟法(111.6.22)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6.22)
國傢賠償法(108.12.18)
國傢賠償法施行細則(109.6.8)
財政收支劃分法(88.1.25)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105.12.28)
稅捐稽徵法(110.12.17)
稅捐稽徵法施行細則(111.5.23)
地方稅法通則(91.12.11)
所得稅法(110.4.28)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111.2.21)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106.6.14)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施行細則(107.6.25)
遺產及贈與稅法(110.1.20)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110.4.26)
土地稅法(110.6.23)
人民團體法(節錄)(110.1.27)
集會遊行法(110.1.27)
社會秩序維護法(110.5.26)
警察職權行使法(100.4.27)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11.5.4)
環境影響評估法(92.1.8)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104.7.1)
土地法(111.6.22)
土地法施行法(100.6.15)
土地登記規則(110.7.13)
土地徵收條例(101.1.4)
全民健康保險法(110.1.20)
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107.9.19)
勞動基準法(109.6.10)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108.2.14)
勞動事件法(107.12.5)
性別工作平等法(111.1.12)
勞資爭議處理法(110.4.28)
長期照顧服務法(110.6.9)
勞工保險條例(110.4.28)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110.4.30)
勞工退休金條例(108.5.15)
公務人員任用法(111.5.25)
公務員服務法(111.6.22)
公務人員保障法(111.6.22)
公務人員考績法(96.3.21)
公務員懲戒法(109.6.10)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107.6.13)
公務人員協會法(95.5.17)
教師法(108.6.5)
公平交易法(106.6.14)
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4.7)

參、民法及其相關法規
民法 第一編 總則(110.1.13)
民法總則施行法(110.1.13)
民法 第二編 債(110.1.20)
民法債編施行法(110.1.20)
民法 第三編 物權(101.6.13)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99.2.3)
民法 第四編 親屬(110.1.20)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1.13)
民法 第五編 繼承(104.1.14)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102.1.30)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108.5.22)
消費者保護法(104.6.17)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105.12.28)
財團法人法(107.8.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5.1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94.11.16)
動產擔保交易法(96.7.11)
動產擔保交易法施行細則(104.12.17)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99.5.26)
人工生殖法(節錄)(107.1.3)

肆、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法規
民事訴訟法(110.12.8)
民事訴訟法施行法(110.12.8)
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事項(110.12.29)
傢事事件法(108.6.19)
強製執行法(108.5.29)
辦理強製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108.5.31)
破產法(107.6.13)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110.6.16)
提存法(96.12.12)
非訟事件法(107.6.13)
非訟事件法施行細則(102.6.19)
公證法(108.4.3)
公證法施行細則(108.7.11)
仲裁法(104.12.2)
鄉鎮市調解條例(98.12.30)

伍、商事法及其相關法規
公司法(110.12.29)
有限閤夥法(104.6.24)
金融控股公司法(108.1.16)
金融機構閤併法(104.12.9)
銀行法(108.4.17)
證券交易法(110.1.27)
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101.11.23)
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103.6.4)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106.12.6)
期貨交易法(108.1.16)
信託法(98.12.30)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106.12.27)
信託業法(107.1.31)
貿易法(108.12.25)
企業併購法(111.6.15)
商業登記法(105.5.4)
商業會計法(103.6.18)
票據法(76.6.29)
票據法施行細則(75.12.30)
海商法(98.7.8)
船舶法(節錄)(107.11.28)
保險法(110.5.26)
保險法施行細則(97.6.13)
強製汽車責任保險法(111.6.15)
商業事件審理法(109.1.15)
著作權法(111.6.15)
專利法(111.5.4)
商標法(111.5.4)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110.12.8)
營業秘密法(109.1.15)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91.6.12)

陸、刑法及其相關法規
中華民國刑法(111.2.18)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1.5.4)
反滲透法(109.1.15)
陸海空軍刑法(111.1.28)
組織犯罪防製條例(107.1.3)
懲治走私條例(101.6.13)
貪汙治罪條例(105.6.22)
聯閤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104.5.20)
洗錢防製法(107.11.7)
槍砲彈藥刀械管製條例(109.6.10)
毒品危害防製條例(111.5.4)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04.12.23)
性騷擾防治法(98.1.23)
跟蹤騷擾防製法(110.12.1)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製條例(107.1.3)
傢庭暴力防治法(110.1.27)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110.1.20)

柒、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法規
刑事訴訟法(111.2.18)
刑事訴訟法施行法(111.2.18)
刑事妥速審判法(108.6.19)
法院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111.6.9)
軍事審判法(108.4.3)
少年事件處理法(110.12.15)
羈押法(109.1.15)
提審法(103.1.8)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107.5.23)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104.12.30)
證人保護法(107.6.13)
監獄行刑法(109.1.15)
刑事補償法(100.7.6)

捌、法律倫理
法官法(111.6.22)
法官守則(88.12.18)
法官倫理規範(101.1.5)
檢察官倫理規範(110.1.13)
律師法(109.1.15)
律師倫理規範(98.9.19)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99.7.30)

玖、國際法
維也納條約法公約(VCLT)(1969.5.23)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1966.12.16)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1966.12.16)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98.4.22)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87.1.21)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110.1.27)
條約締結法(104.7.1)

拾、附 錄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彙編
憲法法庭判決彙編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5118105
  • 叢書係列:法規工具書
  • 規格:精裝 / 2096頁 / 17 x 23 x 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瞬間,新世紀已悄然來臨。元照齣版公司懷抱齣世之精神,為實踐淑世理想,孜忔不輟貢獻心力於專業法學齣版事業忽焉已歷經數載。
 
  法律規範廣涉現代人生活之各個領域,其影響之深遠實無待縷述。惟綜觀坊間俯拾可得之六法全書,收錄條文雖包羅甚廣,然在設計上未盡妥善顧及讀者查閱效率,內容上亦不無流於龐雜之憾!是故,如何知所取捨,避免因篇幅冗贅,導緻使用者檢索、引述上之繁瑣或不便,誠係輯纂法典者首應奉行不渝的圭臬。
 
  有鑑於此,元照齣版公司乃多方考量法律係學生、實務工作者、學術研究者及廣大民眾使用上的實際需求,兼顧「大六法全書」的完整性與「小六法」的便利性,編纂此部詳盡又切閤實用的《月旦簡明六法》,祈使國人針對一般常用法令,均能藉本書得其索解。
 
  本書特色,請讀者詳參「凡例」所作之說明。我們深刻瞭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至理名言的真諦,也期待國人在本書的每一頁、每一處,字字句句體察我們的認真、努力與信心!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市麵上這麼多強調「簡明」的法學書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總覺得簡明通常意味著犧牲瞭深度。但《月旦簡明六法》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簡明」並不是流於錶麵,而是經過高度濃縮與提煉的智慧結晶。這本書最讓我讚賞的是它對「體係化思考」的培養。颱灣的法學教育往往偏重於單一法條的解釋,但真正的法律實務是跨領域、多層次的。這本書巧妙地將六大法律領域串聯起來,讓你清楚看到不同法條之間的連動關係。例如,在討論行政法如何影響到民事訴訟結果時,書中清晰的邏輯脈絡,讓我這個習慣瞭傳統教科書思維的人,瞬間打通瞭任督二脈。我感覺自己好像從隻會看樹木的狀態,一下子躍升到能俯瞰整片森林的層次。對於準備高普考的學生來說,這本可能比純理論的參考書更有幫助,因為它教會你如何「應戰」,而不隻是「應試」。

评分

對於一個在非法律科班齣身,卻因為工作需求必須鑽研法條的上班族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救星。我的背景是金融業,過去跟法律打交道多半是簽約跟閤約審閱,但現在業務範圍擴大,牽涉到更多複雜的消費者保護法規和公司治理問題。一開始看那些專門的教科書,我常常看到一半就想闔上瞭,因為裡麵充滿瞭外行人難以理解的術語和假設。但《月旦簡明六法》的行文風格非常「接地氣」。它並沒有預設讀者是法律係的學生,而是用一種像是經驗豐富的學長在跟你一對一指導的口吻在講解。書中大量的圖錶和條文對照,對於視覺學習者來說,簡直是量身打造。它讓我體會到,法律並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學問,它就是規範我們日常生活的準則。這本書讓我第一次覺得「懂法」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一種壓力。

评分

這本《月旦簡明六法》對我這個在法律路上摸索多年的法律從業人員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的一盞明燈!我還記得我剛開始接觸法律實務的時候,麵對那一疊疊厚重的法條和判例,常常感覺自己像是迷失在迷宮裡的小白兔。尤其是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對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天書。但是,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卻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法條堆砌,而是用非常生活化、貼近實務的角度去闡述複雜的法律問題。舉個例子,關於侵權行為的章節,它不是單純地羅列民法第184條的條文,而是用好多個真實案例來解析,讓你看得懂「為什麼」會這樣判,以及在實務操作上該如何主張權利。這種「以戰養戰」的寫法,讓我對法律的理解從死記硬背,轉變為真正能融會貫通的應用。尤其對我這種需要頻繁接觸不同類型案件的律師來說,它就像是我辦公室裡必備的隨身工具書,隨時翻閱都能找到新的啟發。

评分

我是在好幾次重要的法庭攻防戰中,纔真正體會到這本《月旦簡明六法》的厲害之處。我記得有一次麵對一個棘手的物權爭議,雙方對於占有與所有權的界線爭論不休。當我在法庭上被對方律師拋齣好幾個陳年舊案的判例時,我心裡其實有點慌。幸好,我前一晚剛好溫習瞭這本書中關於「公示原則與實質所有權競閤」的章節。書中雖然隻是寥寥數語,卻精準地指齣瞭關鍵的判決脈絡與立法精神的演變。這種「見微知著」的能力,讓我在法庭上能夠迅速抓住對方的論述漏洞,並且提齣更有力的對抗論點。說真的,這本書不是讓你「變聰明」,而是讓你「變更有效率」。它把那些藏在艱澀文字背後的核心精神,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讓你在關鍵時刻能迅速調用,這纔是對一個實務工作者最大的幫助。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在**文本編排的細膩度**上,遠超過我過去接觸過的任何法學叢書。我們都知道,法律條文的解釋往往取決於標點符號和上下文的連貫性。但很多書籍在排版上就是一團亂麻,讓你抓不到重點。這本《月旦簡明六法》在視覺上做瞭非常聰明的處理。它運用瞭不同粗細的字體、顏色標示,甚至在重要爭議點會用特別的邊框區隔齣來,這些小細節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疲勞感。而且,它對於「最新修法」的跟進速度非常快,這點對實務工作者至關重要,畢竟法律修正後,舊的見解可能馬上就失效瞭。我特別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計的「實務爭議Q&A」,那不是製式的問答,而是針對一般人最容易混淆的實務操作難題給予精闢的解答。總之,這是一本可以帶著它跑法院、跑客戶,隨時都能翻開來獲取即時支援的實用指南,而不是隻能供在書架上積灰塵的理論大部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