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以粉、糖、油詮釋豐潤層次,在糕點酥頂、酥底、內餡、裝飾體現真滋真味

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以粉、糖、油詮釋豐潤層次,在糕點酥頂、酥底、內餡、裝飾體現真滋真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地利寶盒(傅寶玉)
图书标签:
  • 烘焙
  • 甜点
  • 奥地利
  • 酥皮
  • 家庭烘焙
  • 糕点
  • 食谱
  • 美食
  • 甜品
  • 烘焙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生活中,
加點甜,加點愛。

  年度百大暢銷之作,「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全新篇章──
  以蘊藏美味、瀟灑自成的「酥菠蘿」糕點,伴你領會日日常在的幸福滋味

  ──你說Crumb,我說Streusel,說的都是我們喜歡的酥菠蘿。

  「酥菠蘿」在德語中為Streusel,北美區亦稱Crumb,
  泛指「以搓揉粉糖油而成的碎麵團屑,完成的各式甜點、蛋糕、糕點」。
  溫潤而醇厚的醉心口感、層次、風味,是家宴、節日與慶典中最受喜愛且不可或缺的美食。

  製作酥菠蘿,僅僅需「麵粉、糖、油脂」三種基礎食材,
  以酥菠蘿完成的糕點,卻擁有千姿與萬貌。

  無論以酥頂、夾餡、酥頂,還是酥烤裝飾的呈現,酥菠蘿代表的就是美味承諾。
  將「核桃肉桂酥菠蘿」製成酥頂,襯托地瓜香的「地瓜肉桂捲」;
  在內餡中完美融合「香料核桃酥菠蘿」與新鮮李子的「黑李子蛋糕」;
  以「香草酥菠蘿」作為酥頂與酥底,夾入芝麻餡而成「黑芝麻酥餅」;
  透過「酥烤榛果酥菠蘿」增添風味層與妝點的「煙燻海鹽焦糖甘納許塔」。

  從歷史中走來的酥菠蘿,源自電力與機械都不存在的年代,
  心手相傳的美味,無需仰賴繁複工法或特殊器具,
  而是依憑心感與手感,決定材料比重、適度增添風味,融入手工溫度,成就真滋真味,
  簡易如斯,淺顯如斯,酥菠蘿的溫甜酥美因此雋永而悠遠。

  第一本全方位的《酥菠蘿》烘焙食譜書。
  集結異鄉烘焙人奧地利寶盒二十多年來的家庭烘焙經驗與心得,
  帶著30款摯心珍愛的酥菠蘿風味提案,走入你的廚房,你的日常,
  邀你一同踏進酥菠蘿的世界,在生活中加點甜,加點愛。

本書特色

  特色1. 深植人心的美味,絕無僅有的「酥菠蘿專書」

  擁有四百多年歷史,充滿溫度與暖度的酥菠蘿糕點,在台首度成書。居住奧地利多年的寶盒老師,將自身對酥菠蘿的摯愛與鑽研濃縮成冊,從食材工具、基本組成、風味變化談起,輔以烘焙原理、技巧提點、應用方式,爬梳酥菠蘿的美味關鍵,逐步成就恰如其分的真滋與真味。

  特色2. 高執行度,為「家庭烘焙人」打造的實用食譜
  在奧地利,酥菠蘿糕點代表家的味道。容易取得的食材、烘焙常用的工具器材、適合小家庭的製作份量、方便保存的成品、大眾喜歡的口味……用最樸簡的「粉糖油」架構美味基礎,分工漸進,逐一鋪陳,以潤美而純實的家傳美味,深深觸動我們的心。

  特色3. 以食材真味為本,應用層面廣泛的全方位經典
  不論貪酸,不論喜甜,酥菠蘿糕點具有多樣性搭配與多元化組合兩大特點,適合每個年齡層。在經典的奶油酥菠蘿中帶入辛香料、果蔬,風味獨特的糖蜜、鹽花,可以撒在蛋糕表層創造酥脆口感,也可以直接製成餅乾底或塔派皮,抑或拌入餡料,增添口感、風味層次,任意以喜歡的方式,造就讓心口同受感動的美味。

  特色4. 符合不同階段學習需要,穩定性高的教學示範
  本書以烘焙工具書的概念編輯而成,集結寶盒老師多年來實際操作的心得筆記。不跳步驟、不省工序、解說完整、細節透明,以「分段撰寫」搭配步驟大圖輔助說明,只要掌握按部就班、依序操作的原則,便能完成一如書中照片的可口酥菠蘿糕點。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的书籍的图书简介,内容力求详实,但严格避免提及原书中的任何具体内容(如酥顶、酥底、内馅、装饰、粉、糖、油等烘焙元素),同时确保语言自然流畅,富有吸引力。 --- 图书简介:《金色年代的秘境:探索失落的家庭食谱与生活美学》 一部关于传承、情感与风土的深度食谱文化史诗 你是否渴望一种味道,能够瞬间穿越时空,将你带回到某个阳光充足的午后,耳边回荡着古老钟声的低语? 《金色年代的秘境:探索失落的家庭食谱与生活美学》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制作食物的指南,它是一扇通往中欧腹地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之窗。本书深入挖掘了一个被时间温柔覆盖的家庭世代相传的烹饪哲学,聚焦于如何通过日常的准备与创造,维系家庭的纽带,并抵抗时代的洪流。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转化”——如何利用最基础的材料,通过耐心的打磨和恰当的组合,创造出超越其简单构成的复杂体验。它探讨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感知和尊重”食材的本性及其转化的过程。 第一部分:时间的纹理与记忆的烙印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一段追溯家族起源的旅程。我们聚焦于文化地理学与地方风俗的交汇点。 重塑记忆的媒介: 作者细致描绘了那个时代家庭厨房的功能性与仪式感。厨房不仅仅是烹饪的场所,更是教育、社交和情感交流的中心。我们不会介绍具体的配方,而是侧重于那种渗透在空气中的“准备的艺术”。例如,如何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知来判断一个过程是否完成,如何通过特定的声音或气味来确定最佳的介入时机。 风土的无形馈赠: 本卷详述了特定地域环境中,影响日常饮食习惯的季节性变化、传统节日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结构。这些外部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们对“完美口感”或“理想结构”的集体想象。我们探讨的是,当资源有限时,智慧如何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简单的日常食物所能承载的丰富性与满足感。重点在于对“物质的尊重”——一种不浪费、力求物尽其用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反映在了对每一种基础元素的精细处理上。 第二部分:结构的构建与感官的交响 本书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传统食物制作中对于“结构”和“平衡”的极致追求,这是一种近乎建筑学的思维方式。 材料的交响乐章: 我们将重点探讨制作过程中,不同基础元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最终成品质地的决定性影响。这是一种关于“体感重量”的哲学探讨。例如,如何通过精妙的比例调节,创造出在口中既有稳定支撑感,又能在接触舌面时迅速瓦解的复杂体验。我们研究的是“形态的稳定与易变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感官的深层体验: 本部分带领读者超越单纯的味觉,进入多重感官的维度。我们研究的是“触觉在品鉴中的作用”。食物的内在结构如何影响咀嚼的节奏?这种节奏感如何反过来影响我们对味道的接收速度和深度?书中对“内部纹理的层次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性分析,这种层次感并非简单的堆叠,而是渗透与融合的结果,它要求制作者对物质的物理特性有深入的洞察力。 第三部分:现代生活中的古老智慧 在快速消费的现代社会,《金色年代的秘境》提出了一种回归本源的实践方案。 慢工出细活的现代意义: 本卷将传统制作过程中所需耗费的时间与耐心,重新置于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作者论证了“等待本身就是一种调味品”。通过详细分析传统制作步骤中那些看似多余的“停顿”或“养护”阶段,揭示了这些时间投入如何有效地提升了最终风味的复杂度和持久性。 器具的选择与人机交互: 我们将探讨特定工具和容器在塑造食物特质中的独特作用。不同的搅拌方式、不同的温度控制媒介,如何微妙地改变了基础材料的分子结构。这不是关于购买昂贵设备的指南,而是关于理解“工具与手的配合”如何成为创造卓越口感的必要环节。 情感的复刻与未来: 最终,本书汇集了所有关于传承的思考。它鼓励读者,在理解了背后的哲学和结构后,以自己的方式去“续写”这份家族故事。它旨在激发读者对家中那些被遗忘的、或者从未被记录下来的日常烹饪习惯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 --- 《金色年代的秘境》献给所有相信食物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最佳载体的探索者。这不是一本关于完美主义的教条,而是一部关于热情、耐心和对日常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颂歌。 翻开它,您将收获的,是对“制作”这一行为的全新敬意与深刻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奧地利寶盒︱傅寶玉


  以父母親授予的寶字,啟程
  抱持人間所有的寶貝,慢行

  曾經裡,遊歷42個國家,背包行腳累積超過1萬5千公里步程
  曾經是,媒體人,科技人,經理人……

  為了在甜蜜糕點中長大的先生,成為家庭烘焙人
  為了回施有情大德,2013年底以奧地利寶盒之名,走入人生焦距中的另一段景深

  2018年出版《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預售期中兩度再版,上市後長據網路書店暢銷排行榜
  2020年出版《愛。司康》,榮獲「2021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銷售排行榜100大:飲食類榜第二名

  九年立於同一份願心中,耕耘
  九年懷抱著善德的深意,前行

  祈願,心如初始,自始至終

  Facebook︱奧地利寶盒
  www.facebook.com/austriabox

  著有
  《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2018年出版
  《愛。司康》2020年出版
  《酥菠蘿》2022年出版
 

图书目录

序言|為酥菠蘿回家
前言|我們的酥菠蘿──你說Crumb我說Streusel
食譜導讀
烘焙模具的替換與材料換算

CHAPTER 1 酥菠蘿的起點
酥菠蘿糕點製作的基本配備
酥菠蘿糕點的必備材料
酥菠蘿糕點的風味世界
從粉糖油比例瞭解酥菠蘿
酥菠蘿的手工與機械操作方式
常備酥菠蘿──冷藏、冷凍、烘焙全熟
酥菠蘿的應用
酥菠蘿診療室

CHAPTER 2 走過歲月的酥菠蘿──蛋糕
經典奶油酥菠蘿 青蘋果乳酪蛋糕
燕麥花生酥菠蘿 花生果醬乳酪蛋糕
榛果椰子酥菠蘿 芒果黑莓蛋糕
紅糖酥菠蘿 紅栗南瓜香料蛋糕
香料核桃酥菠蘿 黑李子蛋糕
肉桂多多酥菠蘿 酸奶油午茶蛋糕
酥烤酥菠蘿 蘋果杏仁鑲蛋糕
胡桃酥菠蘿 香蕉胡桃蛋糕
芝麻酥菠蘿 黑芝麻櫻桃蛋糕
肉桂酥菠蘿 肉桂核桃蘋果鬆糕
奶油酥菠蘿 黑李與罌粟籽優格蛋糕
開心果酥菠蘿 抹茶與馬斯卡彭蛋糕
大理石酥菠蘿 巧克力乳酪布朗尼
專欄|杏仁

CHAPTER 3 酥菠蘿的美好時光──酥餅。塔派
阿爾卑斯山傳統果餡薑餅
黑芝麻酥餅
蜂蜜核桃酥菠蘿 南瓜慕斯方塊
椰子酥菠蘿 椰蓉果醬酥餅
蘋果罌粟籽酥餅
杏仁酥菠蘿 紅柿格雷派
胡桃酥菠蘿 巧克力花生乳酪塔
酥烤開心果抹茶酥菠蘿 開心果塔
榛果肉桂酥菠蘿 林茲蘋果塔
酥烤榛果酥菠蘿 煙燻海鹽焦糖甘納許塔
專欄|海鹽焦糖醬
專欄|甘納許巧克力醬

CHAPTER 4 日日常在的酥菠蘿──麵包。司康
榛果奶油酥菠蘿烤盤麵包
杏仁膏酥菠蘿 黑芝麻酥菠蘿麵包捲
奧地利酥菠蘿奶油餐包
椰蓉酥菠蘿 葡萄乾椰蓉奶酥麵包
水蜜桃乳酪夾心酥菠蘿切片
核桃肉桂酥菠蘿 地瓜肉桂捲
橙皮酥菠蘿 橙橙司康
專欄|海綿中種    

SPECIAL 烘焙廚房的添味法寶
自製香草糖
自製薑餅綜合香料粉
蘭姆酒葡萄乾
海鹽焦糖醬

結語|從毀損中重建──以另一個角度看待失敗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305561
  • 叢書系列:生活風格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9 x 26 x 1.4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為酥菠蘿回家


  酥菠蘿的四季與童年
  ──遊子與他的酥菠蘿蘋果派


  曾問過背背包走天涯多年的我家先生M,聽到酥菠蘿Streusel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M說,「酥菠蘿」之於他,是家的另一個代名詞。

  在M的成長年代裡,他對四季的記憶,總是伴隨著外婆與媽媽的手工糕點,依序從有著榛果與蘋果的春天,走入櫻桃掛樹與藍莓滿林的夏天,再來到有南瓜也有栗子的秋天,最後進入整間屋子充滿肉桂或薑餅香料粉香味的冬天。

  盛產水果的夏秋時節,他的外婆與媽媽會利用從院中採得的新鮮水果做蛋糕、熬果醬,適合搭配不同水果的酥菠蘿蛋糕,幾乎週週成為週末午茶的主角;入冬前,他會跟著他的父親採收核桃與蘋果,再賴著媽媽烤個他所喜歡的,有著濃濃肉桂香的酥菠蘿蘋果派。

  M說,只要媽媽在家烤酥菠蘿蘋果派的日子,彎過上坡的回家路,遠遠的,他就能聞到肉桂的氣息,然後,他會放開步子,一路跑回家。
 
  背起背包,離開家,走入他嚮往的世界時,M才不過二十來歲。他從奧地利啟程,遊歷歐洲各國,經北美洲,走訪亞洲各國,抵達澳洲時,他離家已近兩年。

  停留於澳洲期間,曾在父親的童年友伴,他尊稱為叔叔,的家裡短居。早年移民的叔叔在澳洲結識來自奧地利的嬸嬸後,就在澳洲安家與立業,再也沒有回過奧地利。

  那年一月裡的一個週末,他記得,他從長途登山旅行回到叔叔家。進門時,嬸嬸說她特別烤了蛋糕要幫他補過生日⋯⋯走入廚房,當他看到餐桌中央的酥菠蘿蘋果派時,對家,對親人與朋友的思念,以及許多與家人同聚的記憶一併蜂擁而至⋯⋯他告訴我,那天,在叔叔一家人環繞中的他,縱然強抑情緒,還是說不出話來。

  那是M離家後,第一次想家。

  幾週後,M取消了飛紐西蘭與斐濟島的機票與行程,從澳洲轉台灣再直飛酥菠蘿蘋果派的家鄉,奧地利。

  我們倆談起往事時,問他是否曾為自己的決定後悔?

  他說當時的自己所以決定踏上歸途,是因為離開叔叔家後,所到之地,所賞之景,再美再壯觀,都已無法撼動那時開始瘋狂想家的他並阻止他的歸心。

  他只是從沒想到,早已與家緊緊相連的味覺記憶,竟轉化成對家與家人的想念,成為決定回家的肇因。

  吃了一輩子的食物,自然會成為一輩子都喜歡的食物;家庭的料理與烘焙,在其中,有媽媽的手工溫度,有媽媽製作時加入的愛,有全家共享的親密,還有時光為相聚留下的記憶。

  因廣受喜愛而傳世
  ──歷史中的酥菠蘿糕點


  酥菠蘿糕點,是指由不規則而散落、類似麵團碎屑的酥菠蘿搭配不同類型的基底,例如蛋糕麵糊、甜味酵母麵團、乳酪與植物油麵團、甜味塔派麵團等,進而完成的蛋糕、甜麵包、塔派與小西點等。歐洲德語區將所有與酥菠蘿組合的蛋糕點心統稱為「酥菠蘿糕點Streuselkuchen」。

  最早有關酥菠蘿糕點的紀錄,出現在西元1584年德國出版的Nawe Zeitunge文獻上;隨著時間,酥菠蘿糕點成為德國的薩克森省Sachsen,以及,現為波蘭屬地的西里西亞Schlesien地區,最負盛名的手工蛋糕。酥菠蘿糕點並以其無可替代的美味而廣為流傳,舉凡宗教節日,婚禮,洗禮,豐年祭等,酥菠蘿成為慶典中最受人們喜愛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美食。

  試想,在物資不豐又缺乏製作工具與設備的當時,頂著香酥味美酥粒的酥菠蘿糕點,製作上完全仰賴手工,僅能以柴窯烘焙,卻依然能將真滋真味深植人心,並依憑心手相傳讓食譜留傳直至四百多年後的今天。

  在奧地利,眾多倍受喜愛的傳統家庭糕點中,酥菠蘿糕點類應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家庭點心之一,之所以深受歡迎,除了它的特殊性與多元性之外,也因為:
  1. 隨手可得的家庭常備食材
  2. 婆婆媽媽的無食譜手感糕點
  3. 無關複雜的操作步驟與工序
  4. 搭配與組合的變化性強
  5. 多數食譜能夠快速製作並立即享用
  6. 沒有苛刻的保存條件
  7. 適合於家宴與慶典中共享,份量可依家族成員調整
  8. 無模具限制並可藉簡單的製作工具完成
  9. 以真滋味取勝的零裝飾糕點
  10. 從孩童到銀髮族都熟悉與喜歡

  家傳的美味,真正牽動的是我們的心,將帶著感情的滋味傳家,是此而成經典。

  在生活中
  加點甜,加點愛


  無論酥菠蘿的正名與別稱是什麼,無論它在時光裡進行著什麼樣的旅行,造訪過哪些城鄉,路過哪些人家,經過多少雙手,停駐過多少心港,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餐桌上的酥菠蘿糕點,永遠帶著情感的聚合力。

  去年中旬送出酥菠蘿食譜書企劃案,當新食譜書提案通過時,M的開心不下於我。有什麼能比自己的太太,把代表自家文化的美食,介紹給中文世界裡的家庭烘焙人,更值得高興與驕傲的事?

  擁有400多年歷史,充滿著溫度與暖度的酥菠蘿糕點,隨著時間與地域變遷,隨著人們的口味偏好,演變至今。現代的酥菠蘿糕點有著更多樣的搭配與組合,更完整的風味與層次,並始終保有質樸外觀,以豐富的食材真味為本,成為一直以來最受人們喜愛的甜點之一。

  將酥菠蘿應用於糕點製作的品項與範圍非常之廣,可寫的食譜實在太多;經篩選後,捨棄需要特定材料的食譜(主要因為食材本身的風味特殊性,無法藉由替換食材而複製滋味)。書中所囊括的酥菠蘿食譜,均屬各大類中最受喜歡,最為經典的美味食譜,百分之九十的材料屬家庭常備食材,小部分較為特殊的材料,或能以屬性類似的食材替代,或可在材料行購得。

  特定的風味香料,例如,用於製作「阿爾卑斯山傳統果餡薑餅」所需的「薑餅綜合香料粉」,可依書中提供的食譜,在家調配完成。即使在世界不同角落,一樣有機會品嚐藏於阿爾卑斯山中的傳統美味。

  書中同時收錄德語區與波希米亞Bohemia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酥菠蘿罌粟籽蛋糕」。罌粟籽在台灣等地取得不易,而在其他區域並不受限。如有機會,非常推薦嘗試以罌粟籽結合酥菠蘿的難忘風味魅力。

  這本以《酥菠蘿》為名的食譜書,紀錄的,不只是酥菠蘿應用於蛋糕、塔派、麵包、點心等的製作方法與技巧,也囊括我二十多年來的家庭烘焙經驗與心得。

  整本食譜書依據家庭烘培人的需求而設計,以烘焙工具書的概念編輯而成,除了食譜、材料細節、分段步驟圖、操作解說、重點提示之外,另外還匯集糕點製作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法、心得筆記、風味組合提案等。

  全書食譜均以「不跳步驟、不省工序、配方確實、解說完整、細節透明、重點精要」完成,符合不同階段的自學人士與家庭烘焙人的學習需要。掌握按部就班、依序操作的原則,只需留心步驟與烘焙的重點,即使選擇工序較多,難度較高的食譜嘗試,一樣能順利完成一如書中照片的酥菠蘿糕點。

  陪伴我走夢想的你
  在我心田中留下芳香的你


  在整段酥菠蘿糕點的企劃與製作過程中,我的身邊,我的遠方,都有著陪伴我走夢想的好人。他們保留生命中一部份珍貴的時間與力量,願意成為我的夢想的贊助人,沒有干涉,沒有批判,沒有阻擋,沒有懷疑,只是一直以支柱般的存在,為我的夢想站崗。

  這其中,包括不萊嗯。他不只是在他的庭園裡栽滿花朵,他也不斷在我的心田裡留下芳香。很幸運的,在高峰與低谷期都能有他為伴,與他同行。正因如此,更能感知其中的不易。

  無論何時,製作人Pierre總讓我知道,在他的屋頂下,可以找到我所需要的休憩與停靠。每一次,在充滿關切與鼓舞的視訊裡,他一定都會再次邀請我重回他蒙特婁的家裡客居。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隨時為友人,打開他的家門,敞開他的心門,並願意像棵大樹,成為一片庇蔭。

  因籌備酥菠蘿食譜書的緣故,與我家先生Manfred,因此共同度過了一段既難得也難忘的甜蜜時光。我們在一起,品嚐了很多酥菠蘿糕點,說了很多話,牽著手走了很長的路。他的誠實建議幫助我重新審思,他用默默陪伴幫助我度過困境,並在每個我需要他的時候,邁步向前伸出援手,毫無保留的做太太的啦啦隊長。

  還有,我的台灣與奧地利友人,社團的前輩與朋友們,出版社的編輯與設計同仁,熟識多年卻從未謀面的烘焙人⋯⋯寫書時期得到許多支持協助,許多關心問候,都記得,都感謝。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擁有他們的陪伴與信任,更幸運且更幸福的事。

  也因為這樣,每則酥菠蘿食譜書的糕點能夠在充滿愛與期待的靜好心緒中完成;是因為他們,每個酥菠蘿中都揉入了足夠的愛,並有著讓人動心,讓人動容的溫度。

  我希望,藉這本食譜書,能將酥菠蘿糕點中所蘊藏的美好,一併帶進你的世界裡,帶進你的廚房裡,帶進你的日常裡。並期望,經由您的好手藝,酥菠蘿糕點特有的溫甜酥美,也能成為你的所愛,你的甜蜜,你日日常在的幸福滋味。

  並深深希望每則酥菠蘿食譜,都能為你換得一段無可替代的珍貴記憶。

  讓我們繼續在生活中,加點甜,加點愛。

寶盒

用户评价

评分

光看這本書的封面配色和設計感,就已經能感受到一種極致的「對比美學」。酥菠蘿的特色就在於那種粗獷、像是碎石子堆砌成的頂層,與底下細膩的內餡形成強烈的口感和視覺反差。我猜想,書中對於「酥頂」的製作一定有獨到的見解。是使用打發奶油?還是採用冷卻法?不同的手法會決定酥皮的酥鬆程度和烘烤後的色澤。而且,既然提到了「真滋真味」,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處理「糖」的部分。是使用二砂、細砂糖、還是糖粉?它們對於酥皮的延展性和最終的脆度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好的烘焙師傅,懂得運用糖來調控質地,而不僅僅是帶來甜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藏私地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那「一點點」的差異,讓我們的成品能達到鄰居鄰居稱讚、自己看著都心滿意足的境界。

评分

收到這本書時,我立刻翻閱了目錄,發現內容編排非常流暢,從基礎知識到進階應用,循序漸進,邏輯性很強。尤其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書中似乎對「家庭烘焙」這三個字有著深刻的體悟。它明白家庭廚房的烤箱不像專業設備那樣控溫精準,所以配方中一定會考量到這些變數,並提供相對應的調整建議。這種體貼的設計,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不只是在寫食譜,而是在陪伴讀者成長。我最期待的是那些關於「內餡」的篇章,酥菠蘿的靈魂往往藏在內裡。是酸甜平衡的水果餡?還是濃郁滑順的奶油餡?書中是否會提供如何自製高品質果醬或卡士達的方法?如果能結合當季食材來變化餡料,那就更棒了。總之,這本書散發出來的是一種紮實、溫暖、充滿匠心製作的氣息,非常值得每一個熱愛親手製作美好事物的朋友們收藏。

评分

這本書的「奧地利寶盒」這個副標題,其實讓我感到非常好奇,它似乎暗示著這不只是一本關於單一糕點的教學書,更像是一場文化之旅。我猜測作者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酥菠蘿在不同地區的變體,或許會介紹幾種傳統的餡料搭配,或是不同節慶時節的特殊做法。我對歷史和文化背景的東西一直很有興趣,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關於這種點心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演變成現在這個樣貌的故事,那肯定會大大提升閱讀的趣味性。畢竟,吃甜點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慾,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儀式感。如果能一邊享用著自己烤出來的酥脆點心,一邊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那份滿足感絕對是無可取代的。我希望書裡能多放一些關於「裝飾」的章節,因為好的烘焙作品,視覺呈現是成功的關鍵,那種簡單卻能凸顯食材本味的點綴,才是真正考驗功力的地方。

评分

翻開這本《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光是書名就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種,在冬日午後,陽光灑進廚房,空氣中瀰漫著奶油與香草交織的溫暖氣息。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色彩飽滿卻不失優雅,那種法式宮廷的華麗感,彷彿已經能透過紙張傳達到指尖。雖然我還沒深入研究裡面的配方細節,但光從排版和攝影風格,就能感受到作者對細節的執著。每一個步驟圖都像是藝術品般精緻,不是那種只求「拍到就好」的敷衍了事,而是真正用心去捕捉食材轉化的魔力。我看過很多烘焙書,有些是強調速度與效率,有些則是過度追求複雜的技巧,但這本給我的感覺是,它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它不只是教你怎麼做酥菠蘿,更像是在邀請你進入一個專屬於你的甜點劇場,讓你在親手揉捏麵團的過程中,重新找回那份純粹的快樂。我特別期待看到書中對於不同油脂種類的運用探討,畢竟,那層次豐富的酥鬆口感,絕對是靠對「油」的理解才能達成的,光是想像那種入口即化的細膩,就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定價。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烘焙書市場,要找到一本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不容易。很多時候,食譜寫得落落長,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狀況百出,不是烤箱脾氣不同,就是材料比例出了差錯。然而,這本《酥菠蘿:奧地利寶盒的家庭烘焙》給了我一種很不一樣的踏實感。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只屬於專業級烘焙師傅的聖經,而是非常貼近家庭廚房的實戰指南。從食材的選購,到器具的準備,每一個細節的描述都非常到位,讓人感覺作者真的站在初學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尤其欣賞那種「為什麼要這樣做」的解釋,而不是僅僅告訴你「該怎麼做」。例如,對於麵團溫度的控制,或是過篩的意義,書中都有非常深入且易懂的說明,這對於想把烘焙當作一輩子嗜好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訓練的不僅是你的雙手,更是你的「烘焙直覺」。我已經開始在規劃,等週末有空時,要先從書裡介紹的基礎酥皮開始練習,希望能掌握那種外觀完整、切開後層層分明的完美結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