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企業管理2.0

ISO.企業管理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喜龍
图书标签:
  • ISO9001
  • 质量管理
  • 企业管理
  • 标准化
  • 持续改进
  • 流程优化
  • 管理体系
  • 卓越绩效
  • 领导力
  • 战略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到底怎樣才能把公司做得更大更好?」
  企業的成功,關鍵在於「管理系統」。

  一流的管理,不是靠點子、靠熱情,而是靠系統(system)!
  ISO國際標準系列,正是現今世界最有效、最受認可的管理系統。

  對於還未通過認證的企業,這本書可助你輕鬆通過標準審核;對於已獲認證的企業,這本書亦可助你將管理系統升級至更高層次,令企業做大做好,取得進軍世界市場的「通行證」。

  在《ISO.企業管理2.0》一書中,擁有30年企業管理顧問經驗的作者黃喜龍,逐一拆解ISO六大國際標準的最新版本(ISO 9001、14001、50001、45001、22000、13485),以及世界六大認受性高的行業國際標準 (FSC森林認證、HACCP 、FSSC 22000食安系統、CE Marking、 RJC鑽石認證、TAPA保安系統認證), 是企管人必備的管理系統天書。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ISO:企业管理2.0》的图书的详细内容简介,重点突出其不包含的内容,同时保持自然、深入的叙述风格,避免任何技术或模板化的痕迹。 --- 图书内容侧写:《ISO:企业管理2.0》 导读:跨越范式的转型与核心聚焦 本书《ISO:企业管理2.0》旨在对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一次深层次的解构与重塑,但其叙事核心紧密围绕新一代ISO标准框架下的精益化、敏捷化和数字化转型展开。因此,为了清晰界定本书的实践范围和理论前沿,我们必须明确指出本书不触及或不深入探讨的领域。这种明确的“边界划定”,是确保读者能精准定位本书价值的关键。 第一部分:明确不涵盖的传统管理范畴 《ISO:企业管理2.0》并非一本关于基础管理学或已被充分探讨的“旧范式”的再论述。本书的基石在于“2.0”所代表的范式跃迁,因此,以下内容被有意地排除在核心讨论之外: 1. 基础质量管理与传统PDCA循环的深度复盘 本书不侧重于对ISO 9001:2015标准中基础质量管理体系(QMS)的逐条解释或历史沿革的详尽梳理。例如,对于经典的戴明环(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的纯理论定义,以及如何建立最初级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控制等入门级操作指南,本书仅作快速回顾或引用,而非深入论述。读者若寻求关于“如何编写一份标准的质量方针声明”或“记录控制的物理归档流程”,本书并非首选。我们假定读者已经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并已将其视为企业运营的“最低要求”。 2. 专注于硬件、产品检验的传统方法论 本书的视野聚焦于“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服务化转型,因此,严格意义上的物理产品检验、实验室校准的计量学细节,以及特定行业(如化工、重工业)的生产现场安全操作规范(OHSAS/ISO 45001的某些具体实施细节),均不在本书的分析范畴内。我们关注的是管理系统如何支持决策和流程的优化,而非具体工具的物理操作手册。例如,关于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早期阶段应用细节,或者关于精密仪器校准的误差分析,这些技术层面的硬核内容,本书并未提供具体的操作流程图或参数设定指南。 3. 传统的、僵化的组织结构理论 《ISO:企业管理2.0》对组织结构的探讨是基于敏捷团队、网络化协作以及基于价值流的组织设计。因此,书中不会出现对“职能型组织”、“事业部制”或“矩阵式结构”的僵硬图解和优缺点列表。本书不会详细分析1970年代的管理学大师(如法约尔、韦伯)对组织层级划分的经典理论,也不提供如何绘制传统层级组织架构图的教学。我们的重点在于权责的动态分配和跨职能的赋能机制,这些是支撑ISO 2.0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的关键。 第二部分:数字化转型叙事中的“非焦点”领域 “2.0”的内涵必然涉及数字化,但本书的视角是战略管理视角,而非技术实施细节。因此,以下技术层面的深度讨论被排除在外: 4. 纯粹的IT基础设施与技术架构讨论 本书不涉及具体的技术选型、软件开发语言、云服务提供商(如AWS、Azure的特定服务)的对比分析,也不探讨具体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如SQL或NoSQL的选择)。例如,关于如何部署ERP系统的中间件、如何编写特定的API接口来打通不同系统的数据孤岛,或者如何进行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配置,这些都是IT运维或软件工程师的专业范畴,与本书探讨的“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管理流程的战略性应用”有所区别。 5.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模型构建与算法优化 尽管本书强调基于数据的决策,但它不提供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实操课程。书中不会展示如何利用Python或R语言构建回归模型、如何调整深度学习网络的层数,或者如何进行特征工程。关于“预测性维护”的讨论,仅停留在管理层面对风险的认知和流程的建立上,而非模型训练的数学细节。复杂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和算法效率的对比分析,被明确排除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外。 6. 网络安全合规的深度技术规范(侧重管理而非技术控制) 虽然安全(如ISO 27001的某些概念融合)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但本书不深入探讨具体的网络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例如,关于零信任架构(Zero Trust)的具体实施步骤、防火墙的ACL配置规则、加密算法的选择标准(如AES-256的具体实现细节),或渗透测试的方法论,这些属于信息安全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规范,本书仅从“风险管理”和“合规性审计”的角度提及,而非提供技术手册。 第三部分:管理实践的边界限定 本书致力于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基于ISO框架的集成管理系统(IMS),但它也有明确的实践限制: 7. 纯粹的财务会计与税务处理规范 《ISO:企业管理2.0》的“管理”范畴侧重于运营效率和体系有效性,而非严格的会计准则或税务法规。因此,书中不会详细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具体科目处理,也不会提供各国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或增值税的申报流程。关于成本核算,我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流程优化降低非增值活动的成本,而非传统的作业成本法(ABC)的复杂计算模型。 8. 人力资源管理的个体员工福利与劳动法务细节 本书对人员管理的讨论集中于“能力开发”、“组织文化适应性”以及“绩效驱动的激励结构设计”。它不包含关于具体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起草、员工薪酬福利的精算细节、或者特定国家/地区劳动争议的法律诉讼指导。关于员工满意度调查(eNPS)的数据分析,也仅服务于管理体系的改进反馈,而非社会学或心理学的深度研究。 9. 市场营销、品牌公关的创意与战术执行 本书的焦点是后台管理体系的稳定与前台业务流程的敏捷。因此,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引人注目的广告活动、如何进行社交媒体的内容营销、如何制定产品的定价策略,或者如何处理突发的品牌危机公关事件,这些属于市场营销领域的战术和创意范畴,均不在《ISO:企业管理2.0》的考察范围之内。我们关注的是市场需求的输入如何被管理系统高效地转化为可交付的价值,而不是如何“推销”这个价值。 总结:本书的核心价值定位 《ISO:企业管理2.0》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面向结果导向的思维框架,它指导管理者如何运用现代ISO思想(如风险导向思维、过程方法)来驾驭数字化浪潮,实现管理体系的“轻量化、智能化、协同化”。通过明确排除上述的入门级、纯技术性、或非核心管理职能的内容,本书得以将笔墨集中于如何构建一个能持续适应市场变化,且能被审计和验证的下一代企业运营中枢。它是一份为寻求体系升级的决策者和高阶管理者准备的蓝图,而非操作手册或技术词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喜龍(Thomson Wong)


  BPI 企業管理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顧問
  2021 最佳企業管理顧問大獎
  2006 年度亞洲十大企業培訓師
  2008 Who’s Who世界名人錄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劉耀輝先生:香港食品委員會榮譽會長
盧耀博士工程師:香港專業審核師學會會長
陳心愉女士:香港董事學會副主席
廖子豪先生 :GE Healthcare China 港澳台地區維修部營運經理
石慧怡女士:奧林巴斯(Olympus)香港中國有限公司事業部長
尹嘉豪先生:莎莎化粧品有限公司高級優質管理經理
鄒鳳賢女士:必維工業部認證服務大中華區總經理
李展鵬工程師:曾任職多間大型建築公司,包括包括協興建築、新世界建築、禮頓(亞洲)、新昌建築等
梁俊偉先生:香港亮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自序
導言:想提升300%營業額  你只欠一個管理系統
 
第1章 全球最多企業認證的質量管理系統 ISO 9001
1.1  你想把公司做大做好嗎?快餐店的煩惱
1.2  百萬間企業都在用ISO 9001你還在等什麼?
1.3  新版ISO 90001助你邁向世界500強
1.4  輕鬆掌握ISO 90001: 2015的4個重點
1.5  或許你會問……
 
第2章 學識環保 公司生意無難度    ISO 14001
2.1 「環保」二字 就是Tesla成功關鍵
2.2  了解ISO 14001三大概念
2.3  透徹掌握ISO 14001:2015的5個重點
2.4  或許你會問……
 
第3章 慳電節能 利潤驚人 ISO 50001
3.1 用ISO 50001幫你賺10億美金
3.2 你必須知道的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
3.3 ISO 50001的6個重點
3.4 或許你會問……

第4章 保護森林  生意得益        FSC森林認證
4.1 消費者都愛FSC 你不要再猶豫不決
4.2 什麼是FSC
4.3 五大要點輕鬆掌握FSC認證
4.4 或許你會問……
 
第5章 保障企業及員工平安 ISO 45001 : 2018
5.1 老闆最怕見到什麼?當然是員工受傷
5.2 為什麼ISO 45001對企業如此重要?
5.3 三大原則 迅速掌握ISO 45001職安健新思維
5.4 超級簡單 5個步驟做好風險評估
5.5 或許你會問⋯⋯
 
第6章 吃得安心 賺得放心 ISO 22000及HACCP
6.1 從日本的食品安全事故說起
6.2 最受歡迎及全世界認可的食品安全系統
6.3 馬上掌握ISO 22000:2018的四大精粹
6.4 用3點1圖 帶你輕鬆認識HACCP
6.5 或許你會問⋯⋯
 
第7章 全球最高級最全面的食安系統 FSSC 22000
7.1 FSSC 22000比ISO 22000與HACCP更高層次
7.2 全球任我行 FSSC 22000與GFSI
7.3 FSSC 22000的七大重點 全面提升你的食安系統
7.4 總結FSSC 22000 vs ISO 22000 vs HACCP
7.5 或許你會問⋯⋯
 
第8章 邁向全球的醫療儀器管理系統 ISO 13485與CE Marking
8.1 如何辨別醫療儀器級別的口罩
8.2 想將產品推向全球 快來認識這兩個標準
8.3 更上一層樓 ISO 13485:2016版
8.4 歐盟醫療儀器指令與CE Marking的更新
8.5 或許你會問⋯⋯
 
第9章 鑽石恆久遠 純潔方能傳 RJC認證
9.1你要知的新名詞—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s)
9.2 獲取RJC的巨大利益
9.3 助你拆解RJC認證的六大主題
9.4 輕鬆詳談六大主題的重要細則
9.5 或許你會問⋯⋯
 
第10章 打造世界級的保安系統 TAPA認證
10.1 你的貨倉一定要有TAPA
10.2 帶你認識TAPA 物流保安的代名詞
10.3 三大面向輕鬆認識FSR:2020的秘訣
10.4 助你逐條擊破FSR標準內容
10.5 或許你會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88599776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這本書最大的好奇點在於「人本」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很多時候,為了追求ISO標準的完美執行,流程會變得異常繁瑣,導致員工的創造力和主動性被大量扼殺。我希望《ISO企業管理2.0》能夠打破這種「為標準而管理」的舊思維。它是否提供了一套方法論,可以讓組織在維持高度一致性的同時,仍能鼓勵員工提出改善建議,甚至允許在特定邊界內進行「受控的實驗」?我想像書中會探討如何運用像是OKR(目標與關鍵結果)這類靈活的管理工具,來輔助或取代傳統的KPI體系,並將這些結果與既有的品質管理流程進行掛鉤。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強調集體和諧,有時會掩蓋掉實際的績效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策略,讓管理者能夠在不破壞人際關係的前提下,精準地識別和解決流程中的「隱藏性浪費」(Hidden Waste),那它對基層主管的指導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這需要極高的洞察力和實戰經驗才能寫出來,遠非一般理論書籍可比擬。

评分

坦白講,市場上關於管理系統的書籍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淪為教科書或參考手冊,讀完後放著積灰塵的機率非常高。《ISO企業管理2.0》若想脫穎而出,它的敘事角度必須非常獨特。我個人期盼看到它如何處理「永續發展」(ESG)與「數位韌性」(Digital Resilience)這兩個當代顯學,並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企業管理的框架中。例如,在新版的ISO標準中,如何量化和報告碳足跡,以及如何確保在遭受網路攻擊或自然災害時,企業的關鍵營運流程能夠迅速恢復。在台灣,特別是高科技製造業,供應鏈的連續性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我猜測這本書會提供一套模組化的設計,允許不同規模的企業,從剛起步的新創公司到擁有數千名員工的上市集團,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實施路徑。如果它能像「搭樂高積木」一樣,讓管理者根據自身的需求去組合、增減管理模組,而不是提供一個一體適用的死板架構,那這本書才真正配得上「2.0」的稱號,成為一本能引領企業邁向未來營運模式的實用手冊。

评分

說真的,對於像我這種在傳統產業摸滾打爬多年的老鳥來說,管理學的東西常常讀起來很空泛,一堆術語堆砌起來,最後還是要靠經驗和人脈去跑。但《ISO企業管理2.0》這個書名,讓我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它似乎想把「管理」這門玄學,拉回地面,用更務實、更接地氣的方式來闡述。我猜想,作者群可能花了很多心思去收集台灣本土企業的成功與失敗案例,而不是單純翻譯國外的管理大師理論。例如,書中會不會提到,在台灣的勞動環境下,如何設計出既符合ISO精神,又不會讓員工感到壓力過大的工作流程?或者,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面對兩岸三地的複雜關係,如何運用這些標準化的工具來確保貨物流動的順暢與合規性?我特別關注的是「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的部分,因為對台灣企業而言,最大的難關往往不是技術,而是「人的抗拒」。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有效的溝通策略,教導基層主管如何向員工解釋推動ISO 2.0帶來的實際好處,而不只是用「這是總部規定的」來搪塞,那它的實用價值就高得嚇人了。它需要展現出對台灣產業文化特性的深刻理解,而非只是生硬地套用國際規範。

评分

如果這本《ISO企業管理2.0》真的如我所推測的,是一本著重於「操作實務」的指南,那麼我會非常期待書中對於「知識傳承與培訓」部分的著墨。在台灣,人力資源流動率相對較高,如何確保新進員工能夠快速理解並遵循複雜的管理標準,同時又不需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重複性的內部培訓,是許多企業主頭痛的問題。我猜測,書中可能會建議採用更視覺化、更互動式的培訓模組,或許是透過虛擬實境(VR)或擴增實境(AR)來模擬標準操作程序(SOP)的執行場景。此外,對於跨部門協作的效率提升,這本書是否提出了結構化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設計跨職能團隊的權責矩陣,確保在符合品質要求的同時,溝通成本能夠降到最低。畢竟,在現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管理系統的價值不再是靜態的合規證明,而是動態的、能夠持續自我優化的引擎。一本真正優秀的2.0版本,必須能幫助企業建立起這種「持續學習與迭代」的組織能力,而不僅僅是提供一份檢查清單。

评分

這本《ISO企業管理2.0》聽起來就像是現代管理學的聖經,專門針對台灣這塊快速變動的市場脈動所量身打造的。光是看到「2.0」這個數字,我就知道這不只是老掉牙的ISO標準條文複述,而是結合了數位轉型、敏捷思維(Agile)和在地化實務的升級版指南。我猜測,書中一定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過去那種僵硬、重文書作業的品質管理系統,是如何在AI與物聯網(IoT)的浪潮下,被徹底解構與重塑。特別是在台灣,很多中小企業(SME)面臨轉型陣痛期,他們需要的不是理論,而是可以直接套用的框架,如何讓ISO不再是「給稽核員看的」,而是真正能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成本、甚至成為競爭優勢的工具。我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數據驅動決策」如何在標準化流程中落地,例如,如何用即時儀表板取代每季的冗長報告,讓管理層能更快速反應供應鏈的潛在風險。對於身處競爭激烈代工環境的製造業來說,如何將這些管理優化與客戶的特定要求(如特定行業的標準,如IATF 16949對汽車業的嚴苛要求)無縫整合,會是衡量這本書價值的重要指標。如果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路線圖,讓台灣企業從「符合要求」跨越到「創造卓越」,那這本書絕對是辦公室必備的工具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