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扭蛋模型師教你做!肉嘟嘟的石粉黏土小動物

日本扭蛋模型師教你做!肉嘟嘟的石粉黏土小動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もんとみ
图书标签:
  • 石粉黏土
  • 扭蛋
  • 模型
  • 手作
  • 黏土
  • 动物
  • 日系
  • DIY
  • 教程
  • 萌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與日本知名扭蛋公司STASTO 合作的超人氣動物模型師もんとみ
  【不私藏公開】
  只要會黏土基本功:揉捏→搓圓→切削塑型→表面研磨→上色
  就能作出 ♥ 融化你心的Q萌桌面小夥伴 ♥
  壓力大時‧煩躁時‧沮喪時,
  看一看、摸一摸,補充滿滿的溫暖能量吧!

  想要DIY可愛又逗趣的動物模型?
  POINT1──使用職人也愛用的素材:石粉黏土
  以石頭的粉末為原料加工製成,自然乾燥即可硬化。因質地細膩,乾燥後可如陶器般滑順,硬化後的強度也相當優秀,特別適合製作擺飾等小物。是即使不教授使用方法,也能輕鬆上手的素材。就算過程中稍有失誤或覺得不滿意,只要將黏土沾水貼上就能調整或恢復原狀,無需擔心造型時切削過頭,大膽地開心創作就OK!

  POINT2──無敵可愛的掌上小動物!
  動物一直都是手作人喜愛的主題。
  本書特選貓‧狗‧鼠‧鳥‧刺蝟‧海豹‧大貓熊等人氣動物為主角,
  但不講求精緻的寫實感,
  而是在角色創作初期,就開始從動物的角度去思考「身處何地、動作當下在想什麼」,
  儘可能地帶入故事感,使動物表情&動作造型更加具體有說服力,
  以輕鬆的手作感&引人喜愛的神韻姿態,傳遞出動物最迷人的溫柔氛圍。

  POINT3──圓潤滑順的手感&剛剛好的分量感很重要!
  ●圓潤
  圓弧的線條總能令人放鬆,
  頭、肚子、腳、尾巴……所有部位都以曲線構成,
  令人柔和愉悅的曲線,是打造可愛小動物的第一訣竅!
  ●凹凸分明
  不論是真胖還是毛蓬(笑),
  只要確實刻出身形輪廓、頭部四肢、動作角度的交界線,
  就能以收緊、隆起處的對比,表現出膨脹般的Q彈肉感。
  看一眼那肉嘟嘟的Q萌身形及純真的表情,
  心情與表情都會不自禁地柔和&面帶笑容了!
  ●平滑
  取粗砂紙、細砂紙,反覆研磨表面至如陶器般滑順的手感。
  在你忍不住伸手摸一把&賞玩時,
  著迷於令人愛不釋手的滑順觸感,享受++級的療癒力吧!

  POINT4──完成作品後,擺設情境&拍照分享也不能少!
  若能從繪製草圖時起,就已有鮮明的情境&動作表情,不僅能創作出生動傳神的作品,更方便延伸出除了簡單擺飾之外的玩賞性。書中收錄了一些作者的作品分享,如:運用保麗龍板、砂紙、吸管等簡易加工製作街道場景,在軟木塞玻璃瓶中配置小物件打造故事情景,以UV膠製作北極熊的冰原、小鴨的池塘。或將動物模型混入日常情境,如:相近大小與外形的食物中、自然陽光灑落的場景中,拍攝出有趣畫面感的好照片等。大家在完成作品後,不妨參考書中的分享,更進一步地自由發揮吧!

 
雕塑时光:粘土创作的无限可能 引言:从指尖到世界的微观构建 当我们谈论艺术创作时,常常会联想到宏大的画布或冰冷的金属。然而,有一种媒介,它以其独特的柔软、可塑性和亲和力,将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那就是粘土。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肉嘟嘟”动物造型,而是将视野拓展至粘土艺术的广袤领域,深入探讨使用各种粘土材料进行塑形、纹理处理、上色及最终固化的全过程与核心技巧。 第一章:粘土材料的奥秘与选择 粘土的世界远比单一概念丰富。本章将详细剖析市面上主流的粘土类型,帮助创作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1.1 基础形态与化学特性 油基粘土(如雕塑蜡、油泥): 强调其永不干燥的特性,适合需要长时间精修、反复修改的大型或复杂结构作品。我们将探讨其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如何通过添加特定介质(如松节油、矿物油)来调节其硬度和延展性。 水基粘土(陶土、瓷土): 介绍其依赖水分保持塑性的特点。重点分析含水量的控制对塑形精细度的影响,以及烘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缩与开裂问题。详述气干陶土的便利性与局限性。 聚合物粘土(如超轻粘土、烤箱固化粘土): 阐述这类材料的化学固化原理。超轻粘土的快速干燥与易染色性,以及聚合物粘土在达到所需硬度后如何通过烘烤实现永久定型,使其具备玻璃般的质感或媲美陶瓷的强度。 1.2 介质的组合与适应性 探讨不同粘土混合使用的可能性,例如在油基粘土中加入颗粒材料增加内部支撑,或在水基粘土中加入纤维以增强抗拉强度。本章将通过对比实验,展示不同配比对最终作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工具箱:从基础到进阶的雕塑利器 成功的雕塑离不开顺手的工具。本章将详细介绍一套完善的粘土工具配置,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不同的创作阶段选择和保养工具。 2.1 基础塑形与切割工具 木质与金属工具套装: 重点讲解球形工具、尖头工具、扁平刮刀在创建凹陷、突出、平滑表面的应用技巧。演示如何利用不同直径的球形工具打磨出自然流畅的曲面过渡。 切割与分离: 介绍钢丝切割器、刀片工具的使用规范,特别是处理大块粘土分离和精细边缘切割时的安全与精度控制。 2.2 纹理与细节刻画 印模与雕刻笔: 探讨使用专业雕刻笔尖(如V型、U型、铲型)来模拟毛发、鳞片、皮肤皱纹等自然纹理的方法。同时,介绍如何利用日常物品(如旧牙刷、蕾丝布料、沙纸)作为临时纹理工具,创造出独特的表面效果。 挤压与塑形模具: 对于需要重复几何形状或复杂结构的部件,介绍挤压器械的使用,以及如何自制硅胶或石膏模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2.3 辅助设备 讨论工作台面的选择(防粘与吸湿性)、转盘(用于360度观察和打磨)的重要性,以及加热灯或吹风机在加速干燥或软化粘土时的适度使用法。 第三章:形态构建与结构力学 粘土作品的持久性往往取决于内部结构。本章专注于如何从零开始构建稳定且富有表现力的形态。 3.1 骨架支撑与内部框架 金属丝与骨架搭建: 详细讲解铝线、铁丝在构建人体结构、动物四肢或复杂姿态时的布线技巧。强调如何根据粘土的重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骨架直径,避免因支撑不足导致作品坍塌。 填充材料的应用: 介绍使用泡沫球、锡箔纸或轻质粘土芯作为内部填充物,以减轻作品整体重量、减少材料消耗并控制固化后的收缩率。 3.2 动态与解剖基础 虽然不特指“肉嘟嘟”的风格,但本章会普及基础的动态理解。通过简单的几何体抽象,学习如何将复杂的生物形态简化为可控的体积块,确保在塑形过程中维持体积的和谐与比例的准确性。探讨如何通过关节部位的挤压和拉伸来表现运动感和张力。 3.3 表面处理与细节雕琢 从粗坯到精修的渐进过程。讲解如何利用湿润手指或软刷消除指纹和工具痕迹,如何通过“打磨”和“添加”两种手法来最终确定作品的平滑度或粗糙度。 第四章:色彩与质感的升华 粘土的物理形态完成后,色彩和表面处理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关键步骤。 4.1 颜料的兼容性与应用 针对不同粘土的选择: 区分水性颜料(如丙烯)在水基粘土上的附着力与油性颜料在聚合物粘土上的表现。 分层上色技术: 介绍打底色(Base Coat)、中间调(Mid-tone)和高光(Highlight)的层次叠加法,以增强体积感和真实感。探讨“干扫法”(Dry Brushing)和“稀释涂刷法”(Washing)在强调纹理细节中的应用。 4.2 模拟自然肌理 哑光与高光效果的对比: 如何通过清漆或光油来模拟湿润、油亮或干燥、粗糙的皮肤质感。详细解析不同光泽度的光油对视觉效果的决定性影响。 旧化与风化效果: 介绍使用稀释的深色颜料或矿物油来“脏污”作品,模拟时间流逝或自然环境下的磨损痕迹,增加历史感和深度。 4.3 植毛与附加元素 对于需要增加毛发、纤维或眼球等复杂配件的创作,本章将指导如何安全有效地将这些外部材料固定到粘土主体上,并确保其与主体的视觉连贯性。 结语:持续探索的艺术旅程 粘土创作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发现的过程。本书旨在提供一套扎实的技法基础和广阔的思维框架,鼓励创作者打破既有风格的束缚,探索粘土材料带来的无限可能性。掌握材料的脾性,理解工具的作用,你便能将心中所想,从指尖延伸至一个坚实而充满生命力的微观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Q萌動物造型作家 もんとみ


  從孩提時期起就熱衷於以動物及自然為創作主題,目前作為造型作家,以扭蛋動物的原型創作為主活動。

  堅持「觸感具有療癒力、令人放鬆心情的造型、日常的趣味性」等三大要素,持續地創作讓人噴笑、放鬆心情的動物擺飾。

  Twitter:@shigemochi_kun Instagram:@shigematsu_kun
 

图书目录

前言 4
基本材料&工具 18
基本作法流程 20
肉嘟嘟的Q萌造型技巧22
 
擺設出微縮情景吧! 36
搭配UV膠這樣做! 48
拍攝可愛動物的訣竅!62
 
1豎琴海豹的寶寶
作品欣賞 p.6 作法p.26
2企鵝寶寶
作品欣賞  p.7 作法 p.28
3嘴巴塞滿竹葉的大貓熊
作品欣賞  p.8 作法 p.30
4睡翻的鸚鵡
作品欣賞  p.8 作法 p.32
5蓬鬆蓬鬆的銀喉長尾山雀
作品欣賞  p.9 作法 p.34
6微微笑的刺蝟
作品欣賞  p.10 作法 p.38
7偷吃中的哈姆太郎
作品欣賞  p.11 作法 p.40
8想被紙箱套住的貓咪
作品欣賞  p.12 作法 p.42       
9坐下的貓咪
作品欣賞  p.12 作法 p.44
10打著滾的愉快貓咪
作品欣賞  p.13 作法p.46
11累到回程不走路的黃金獵犬寶寶
作品欣賞  p.14 作法 p.50
12舒適趴著的柴犬
作品欣賞  p.14 作法 p.52
13散步到不想回家的柴犬
作品欣賞  p.15 作法 p.54  
14等放飯的博美
作品欣賞  p.16 作法 p.56
15面迎強風的博美
作品欣賞  p.16 作法 p.58
16跑向主人的柯基
作品欣賞  p.17 作法 p.60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623902
  • 叢書系列:趣.手藝
  • 規格:平裝 / 64頁 / 21 x 26 x 0.5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筆者從小就喜歡畫畫、做手工、發想故事並創作繪本,能以一起生活的動物們為主角發展創作更是無比快樂之事。

  不管何時都陪伴在身邊的動物們,給予了我滿滿的溫暖情感。若能將從這些孩子們身上得到的幸福,藉由美術的立體造型表現出來,並傳達到許多人的心裡……我就這樣懷著報恩的心情開始製作擺飾。

  除了以Q萌感十足的肉嘟嘟模樣,突顯動物們的溫度及柔軟感,為了盡可能地兼顧形狀簡單&能藉由觸摸獲得療癒的目標,仔細打磨作品表面至滑順尤為重要。

  此次以個人愛用的石粉黏土製作了9種動物,共16件模型,並將作法仔細收錄於本書之中。

  石粉黏土,是即使不教授使用方法,也能憑感覺輕鬆上手的素材,相當推薦給剛開始接觸手作的入門者。

  起初不免會有感到困難的步驟,但做得不漂亮也沒關係,不論是怎麼樣的形狀,只要投入心意去做就很棒。感受專心揉捏黏土時的沉靜時光,享受相信自我感性&自由創造的樂趣吧!

  以如家人般重要的動物、住家附近能看見的可愛動物,或吸引你的動物為主角都很好,想像這個孩子身處的情景、動作及表情來捏黏土,搓圓或切割形狀……當能從手中逐漸感受到姿態動感時就完成了!

  立體動物模型有著能隨心觸摸&讓人忍不位盯視著的存在感的魅力。完成後,也可以為它取名、撫摸、帶它一起外出、擺拍美照,請好好地疼愛它唷!
 
もんとみ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講,現在市面上的手工藝書籍多到讓人眼花撩亂,但真正能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的,其實沒幾本。我個人對那種畫風超級精緻、步驟又超細膩的教學書情有獨鍾。重點是,它不能只是一堆漂亮的成品照,重點是要能真的教你怎麼「做」。我希望這本書在材料的選擇上能給出很明確的建議,畢竟不同廠牌的黏土特性差很多,新手很容易搞混。如果還能提到一些上色的小撇步,像是怎麼做出漸層感、或是怎麼讓小動物的臉頰紅潤起來,那就太棒了。日本的模型師在處理細節上的堅持,真的是教科書等級的,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讓作品更生動的小地方。總之,一本好的教學書,就是要讓你從頭到尾都覺得「學到了」,而不是只停留在「看過了」。

评分

哎呀,最近在書店看到好多那種超可愛的手作書,光是書名就已經心動不已了!我特別喜歡那種看起來軟綿綿、圓滾滾的風格,好像一捏下去就會發出「啵」一聲的感覺。這種手作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會讓你覺得「哇,我好像也可以做到!」就算你從來沒有接觸過黏土,看了書裡那些步驟分解圖,都會覺得好像有信心可以挑戰一下。而且,看到成品那種療癒的感覺,簡直是無價之寶。日本的模型師在設計這些作品的時候,真的很有他們獨到的眼光,總能把動物的特色抓得又Q又討喜,讓人一看就想帶回家擺著。書裡如果能多分享一些塑形的小技巧,像是怎麼讓耳朵更挺、怎麼做出水汪汪的眼睛,那就更實用了。我最期待看到的是那種「從無到有」的過程,一步一步教你怎麼把一塊泥巴變成栩栩如生的小東西,那種成就感真的是沒話說!

评分

最近迷上手作的那個朋友,跟我強力推薦某幾本黏土書,說是什麼「入門必備款」。她特別提到,選書的關鍵就是要看它是不是真的把「疑難雜症」都考慮進去了。例如,黏土乾掉之後會不會太容易裂開?作品的結構穩不穩固,會不會一碰就塌?這些都是新手最常遇到的挫折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多分享一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大家可以少走點冤枉路。畢竟,手作的樂趣就在於不斷嘗試和進步,如果一開始就遇到太多無法克服的困難,很容易就想放棄了。而且,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模型師的創作小故事,分享他們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突破,那閱讀體驗就會豐富很多,感覺更有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教學流程。

评分

說到日本的手作風格,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他們特別擅長把平凡的東西做出「靈魂」。我特別喜歡那種看起來傻傻的、有點呆萌,但又充滿生命力的角色設計。這種「萌」的感覺,是很難用文字去準確描述的,它需要透過視覺和觸覺才能完全體會。因此,這類書籍的排版和照片質量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希望這本書在照片的呈現上,能多用一些不同角度的特寫,讓我們能清楚看到紋理和結構的細節。另外,如果能提供一些基礎形狀的變化練習,比如說,怎麼把一個圓球變成各種不同動物的頭部,那種系統性的訓練會更有幫助。畢竟,萬變不離其中,掌握好基礎,後面的變化就會得心應手了。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想放鬆心情、遠離3C產品的人來說,黏土手作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出口。它不需要太複雜的工具,準備材料也相對簡單,非常適合在悠閒的下午時光動動手指。我比較在意的是,這本書所推廣的創作主題,是不是足夠多元化?如果內容都是單一的動物類型,看久了難免會膩。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能涵蓋不同類型的「肉嘟嘟」動物,不管是森林系、海洋系還是奇幻生物,只要掌握了基礎的圓潤感處理技巧,就能融會貫通。而且,如果書裡最後能教大家怎麼為這些小動物設計一個簡單的底座或場景,讓作品的完整性更高,那就太加分了!這樣做出來的東西,不僅自己玩得開心,拿來當禮物送人也超級體面,收到的朋友肯定會愛不釋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