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新世代的野鳥生態攝影
自從1973年臺灣第一個野鳥社團—臺北賞鳥俱樂部﹙臺北鳥會的前身﹚成立之後,國內賞鳥風氣逐漸普及,賞鳥人口也不斷增加,1994年是臺北鳥會的全盛時期,會員數大約有1500人,若加計各地方鳥會的會員數,全臺的鳥會會員數大約只有3000人左右。近年來大家雖然普遍重視生態保育,然而全國賞鳥人口卻有逐漸遞減的趨勢,令人好奇的是,在一些熱門賞鳥據點卻經常可以看到上百支大砲對著野鳥拍攝,且往往歷經數星期人潮依舊不減,尤其當野鳥目標出現,大砲陣地的相機快門齊發,劈啪作響,氣勢可說是非常驚人。
不是說賞鳥人口已經逐漸減少了嗎?為何還可以到處看到這麼多熱情如火且不畏風雨的拍鳥人,我認為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是許多賞鳥人觀鳥多年後認為單單透過望遠鏡看鳥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好奇心,因此想進一步將美麗的野鳥影像長時間保存下來而投入野鳥攝影的行列,且賞鳥人之間經常會互相較量看鳥種數、辨認技巧,這些都會讓新進鳥友產生壓力,不如自己一個人或三五好友蹲在隱密處拍鳥來得輕鬆愉快;第二個因素是近年來攝影器材的進步神速和數位影像普及,讓拍攝野鳥生態的門檻降低,花費也相對減少,許多男女老少紛紛投入記錄野鳥生態影像的行列,使得野鳥攝影宛如全民運動般的盛行。
筆者從事野鳥觀察和生態攝影已經超過四十年,經歷過好幾年純粹以望遠鏡觀察野鳥的歲月,後來拿起相機透過觀景窗來記錄野鳥生態,發現自己就好像增加一隻天眼,可以從不同的視野角度觀察記錄野鳥生態,從那時候起,我也就一直與野鳥攝影相伴至今。我的野鳥攝影經歷了漫長的底片相機時代,在當時,許多周邊支援的設備不足,大多需要自己動手改裝,而拍好的底片有時還需寄到國外沖洗,在等待好幾個星期後才看得到拍攝成果。
約在西元2001年左右,筆者購入第一臺數位單眼相機 FUJIFILM S2PRO,開始了野鳥數位攝影。當時的數位相機除了價格貴、連拍速度慢、畫素也不高,但縱使如此也已經很讓人驚豔了。隨著相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數位儲存技術提升,現在的野鳥數位攝影已經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相機也由傳統的單眼反光鏡數位相機進化到目前更輕巧的無反光鏡數位相機,硬體設備的快速變化讓野鳥攝影師有些無所適從。儘管硬體設備推陳出新,但對野鳥攝影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對野鳥生態的熱情及對大自然永恆的關愛,所以筆者在編寫這本書時,拍攝野鳥的技術層面內容並不是最主要的重點,反而是在臺灣野鳥知識和野鳥攝影的倫理方面有較多一點著墨。另外,數位攝影時代和底片相機時代最大的差別就是使用底片拍攝野鳥時,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就決定作品成敗,但數位攝影的按壓快門動作只能決定作品50%的成敗,另外50%則要靠數位後製編修調整,因此我在本書安排了關於後製編修方面的基本編修觀念和技巧說明,希望對廣大喜愛野鳥攝影,特別是剛接觸野鳥攝影的鳥友們會有些許幫助。
本書原稿大約完成於三年前,由於時程安排的關係至今才出版,其間有經歷相機系統的改變和新機功能的提升,因此本書內容也跟著做了多次修改,這期間承蒙劉小如、楊德良、饒仁炫、傅宏仁、賴珮茹等多位好友的協助和指正才能順利完成本書。另外,要特別感謝敬愛的李平篤教授在內容及用詞方面不厭其煩的指點,才讓本書內容更加順暢易於閱讀,最後要感謝內人潘永珠長期包容我四處拍攝野鳥並辛苦校對文稿,妳才是本書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