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全球擴散ing!台式潮流正式來襲:帶你用心感受最道地的台味,世界唯一的台灣

台風全球擴散ing!台式潮流正式來襲:帶你用心感受最道地的台味,世界唯一的台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聞凱
图书标签:
  • 台湾文化
  • 台式潮流
  • 美食
  • 旅行
  • 生活方式
  • 文化观察
  • 风土人情
  • 设计
  • 创意
  • 台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味爆棚!席捲全球!

珍珠奶茶、鳳梨酥、護國神山台積電、鮭魚之亂…
「台風」暴風圈半徑日漸擴大、
隨著峰面正逐漸往世界中心移動!
近年來,台灣頻頻躍上國際舞台,
在世界中形成一股台灣風潮。

  作者透過自己的社會觀察,從不同層面切入,
  細搔你癢處,喚醒你體內的最台記憶!
  更是外國人一定要認識的台灣風格!

  你是正港台灣人嗎?給你三秒,
  耳朵裡聽見哪些道地台灣的聲音?鼻腔中聞到幾種專屬的台灣味?
  腦子裡浮現什麼讓你會心一笑的台式幽默?
  別說你答不出來!!

  「吵到呼~厚呷ㄟ臭豆腐~」、「修理玻璃、紗窗、紗門~」、「土窯雞、土窯雞,厚呷ㄟ土窯雞來囉!」
  日常生活中的專屬台味,沒吃過肯定也聽過。
  希望大家能以全新的角度,了解台灣的獨特性!
  重新認識台灣、發現台灣、愛上台灣!
  台灣不只Number one!台灣更是Only one!

本書特色

  你夠台嗎﹖心目中的台式風格是什麼﹖
  如何一眼分辨出台灣人?—
  台灣味,代表台灣的靈魂食物到底有哪些﹖—珍珠奶茶,當之無愧啊!
  台客文化很土嗎﹖—日本都有暴走族,我台客我驕傲啦!
  時下的台灣年輕人怎麼說話﹖—想要我教你?Duck不必~
  規組害了了,是什麼意思﹖—阿嬤教的台灣狗蟻,你怎麼沒『港結』?

  一切都再理所當然不過的日常,現在也開始擴散漫延到全世界了!
  從這個『模門特』起,將要大肆揭露會令大家會心一笑、最具台味的台灣社會現象!
  落地生根在這地瓜上的你,或許早已習慣見怪不怪。
  但是對於長年旅居在外的台人及外國人而言,這些數不盡的獨特台灣味,是別的地方沒有的。

  ✓耳朵裡的記憶—聽見台灣的聲音
  ✓台灣人的驕傲—Taiwan No.1 世界看見台灣
  ✓舌尖上的感動—食在台灣
  ✓台人習以為常—台式生活、台味現象
  ✓抓住台人特徵—一眼認出台灣人
  ✓入境就要隨俗—教你講台語,台灣人如是說
  ✓特有台式文化—台灣流行語言

各界專家強力推薦

  鄭圓鈴 專文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 
  薛憲文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系主任.特聘教授
  陳邦富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
  許澤宇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台灣慢遊協會理事長
  蕭登元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學院院長.教授
  陶韻智 Sting  
  悠遊卡公司董事.鴻海集團香港富智康公司獨董.LINE 與 LINE PAY 前董事暨總經理
  盧志宏
  行家旅行社董事長特助暨電商部協理.大學講師.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
  浦漢龍
  德語領隊、導遊.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前國科會研究員
探索未知的世界:一趟横跨古今的文化寻根之旅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深入人心的文化探索之旅,旨在揭示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独特光辉与复杂肌理。我们不会专注于某个特定岛屿或地域的当代潮流现象,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人类迁徙、思想碰撞与艺术演变的长河。 第一部:文明的河流与最初的浪花 第一章:史前的低语与地理的塑造 本章聚焦于人类文明的起源阶段,探讨早期人类如何适应极端多变的环境,以及地理因素——山脉的阻隔、河流的滋养、海洋的屏障——如何预先设定了不同族群的发展轨迹。我们将审视工具的演变,从简单的石器到冶金术的兴起,这些物质基础如何支撑了早期社会的复杂化。这不是关于某地特定的农业技术,而是关于人类如何学会与自然“谈判”,将荒野转化为可居之所的普适经验。我们会分析考古学证据,侧重于那些能揭示早期社会结构、信仰体系的共同特征,例如对天体的崇拜、对祖先的敬畏,以及对生育与丰收的仪式化表达。重点在于理解“家园”概念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中被构筑起来的,而不是某个现代国家概念下的边界划分。 第二章:轴心时代的思想觉醒 当我们进入轴心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精神觉醒的阶段。本章将比较解析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同时出现的伟大思想流派——例如,东方的诸子百家与西方的希腊哲学。我们关注的是这些思想如何尝试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什么是正义?”、“宇宙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根本性问题。重点在于分析其哲学逻辑的结构、对社会秩序的构建意图,以及这些思想体系如何跨越时间和地域,持续影响后续的文明发展。我们将细致剖析概念的形成过程,例如“道”与“逻各斯”在本质上的异同,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各自的伦理规范。我们不会涉及任何地方性的小众哲学分支,而是聚焦于那些具有普适性的、定义了人类理性探索方向的宏大理论。 第二部:帝国的兴衰与文化的交融 第三章:连接世界的丝绸之路与海洋贸易网络 本章将展开一幅描绘古代全球贸易网络的宏大图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更是思想、宗教、技术和瘟疫传播的动脉。我们探讨的重点是长途贸易如何迫使不同文化理解和接纳彼此的差异。从长安到罗马,商人、僧侣和使者在旅途中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人类互动的早期范本。我们将分析香料、金属、纸张等关键物品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刺激了沿线城市的经济繁荣和技术创新。我们不会详细描述任何单一港口或集市的特有风貌,而是着眼于连接这些节点的系统性运作机制,如信用体系的萌芽、航海技术的突破,以及帝国如何试图控制和征税这些流动性。 第四章:信仰的扩张与神圣的叙事 宗教和信仰体系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本章对比分析了主要世界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本土化过程。这种本土化并非简单的“翻译”,而是信仰核心教义与当地原有文化习俗的深刻融合与冲突。我们将研究圣地的概念如何塑造了信徒的心理地图,以及文本的诠释权如何成为社会权力的象征。例如,当一种外来的信仰体系被接受时,它如何重塑了当地的艺术风格、音乐形式和家庭结构。本章着重于理解“神圣叙事”在稳定社会、提供终极意义方面的作用,以及这些叙事在面对科学挑战或世俗化浪潮时的适应与抵抗。 第三部:现代性的冲击与身份的重塑 第五章:启蒙的火花与科学的革命 本章将时间推至近现代,重点关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不是关于某个特定欧洲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而是关于一种普世的、基于理性和经验的知识观的诞生。我们将分析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别是观测、实验和可重复性原则如何系统性地挑战了传统权威。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启蒙思想(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在不同政治体中引发的连锁反应,它们如何被用来合理化革命,同时也如何被用来巩固新的统治结构。本章的视角是全球性的,考察这些概念是如何被翻译、误读,并在非西方世界引发反思和模仿的。 第六章:工业时代的全球化动力与反作用力 工业革命是人类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其影响超越了工厂和机器本身。本章探讨的是工业化如何重塑了世界资源分配的格局,以及技术进步如何加剧了地域间的不平等。我们将分析能源的获取(如煤炭、石油)如何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如何创造了全新的社会问题——贫困、阶级分化和环境污染。我们不会具体描述某一民族对西方工业化的抵抗或学习过程,而是抽象地分析现代技术本身的内在逻辑,以及它如何普遍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劳动的感知。反作用力部分则关注早期环境运动和工人权利运动的普适性诉求,它们是对工业化野蛮扩张的一种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 结语:记忆的碎片与未来的构造 本书的结尾将回到对“记忆”这一主题的探讨。文化遗产的保存、历史的叙事权、以及集体记忆的构建,是每一个现代社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思考的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如何筛选、记忆和传承那些真正构成我们身份基石的经验。这不是关于某一个民族如何面对历史遗留问题,而是对所有文明共同面对的“如何铭记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哲学追问。本书最终希望引导读者建立一个更具纵深感的历史视野,理解我们今日所处的境地,是无数次跨越地域、跨越思想的复杂互动所共同塑造的结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聞凱


  年過半百,工作經驗豐富,從送報小童、餐廳服務生、報紙記者、股票期貨基金經理人、大學講師、作家,到國際領隊導遊的帶團出國旅行,歷練多元。對台灣社會觀察角度獨特,幽默又趣味橫生,值得細細咀嚼!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碩士 。
  ◆專業國際領隊:日語、法語、華語領隊執業證,多國帶團10年經驗,橫跨多國,經驗多元豐富。
  ◆日語導遊。
  ◆能聽會說,中、英、日、韓、法、德等多國語言。
  ◆勞動部「充電再出發」專案講師。
  ◆金融證券期貨業15年經歷,曾任基金經理人、管理多檔基金。金融專業資格證照 : 期貨分析師、證券分析師,理財信託人員等。現為專業投資人。
  ◆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系講師。
  ◆國立中山大學海工系講師
  ◆著作「領隊帶團的7堂先修課」

  FB粉絲頁: 台風 即將襲捲全球

图书目录

第一章、聽見台灣的聲音
1.    叫賣車:磨剪刀、磨菜刀
2.    汽車會說話:前方有測速照相
3.    垃圾車播放古典音樂
4.    MRT台北捷運會說話 : 請緊握扶手,站穩踏階
5.    飲水機小姐:請用溫開水
6.    銀行櫃檯叫號:216號請來7號櫃台辦理,謝謝
7.    電視廣告最洗腦 : 你累了嗎?
8.    台灣國語
9.    費玉清的打烊神曲,晚安曲

第二章、Taiwan No.1 世界看見的台灣
10.    台積電tsmc
11.    台灣矽島
12.    台灣全民健保制度
13.    機車瀑布
14.    誠品書店
15.    有山有水台灣好美
16.    101大樓
17.    民選總統,言論自由
18.    世界的佛教團體
19.    媽祖遶境
20.    台灣棒球
21.    布袋戲
22.    夜市

第三章、食在台灣
23.    牛肉麵
24.    魯肉飯
25.    小吃類
26.    刈包
27.    台灣茶
28.    珍珠奶茶
29.    鳳梨酥
30.    台灣汽水國家隊
31.    台灣零嘴代表隊
32.    台式酒吧、熱炒店
33.    台式早餐
34.    素食餐廳
35.    辦桌文化

第四章、日常生活、社會現象
36.    便利商店
37.    馬路三寶交通不安全
38.    你是台灣哪裡人?
39.    手搖茶飲
40.    開店一陣瘋
41.    我家房子叫「金城舞」
42.    台北市裡有中國地圖
43.    不好意思
44.    注音符號
45.    台灣人不愛台灣貨
46.    全民瘋炒股

第五章、台灣特殊文化
47.    台灣的名稱有夠多
48.    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
49.    偉大的蔣總統
50.    成功嶺上的大專生
51.    台灣的中國○○公司
52.    紅綠燈小綠人    
53.    台灣人的禁忌
54.    台灣原住民
55.    宮廟文化
56.    選舉文化
57.    檳榔西施
58.    鋼管女郎    
59.    行騙天下的台灣詐騙集團

第六章、如何分辦出台灣人
60.    中文繁體字
61.    台語、國語鬧笑話
62.    台女的特徵
63.    台男的特徵
64.    人民不怕台灣警察
65.    人民很會罵總統
66.    你好台!台客穿搭
67.    愛買房地產
68.    你是哪一族?
69.    台灣人的數字觀

第七章、教你講台語,台灣人如是說
70.    QQ的
71.    妳就水
72.    台灣Oh my God
73.    年輕世代流行語1
74.    年輕世代流行語2
75.    台灣俚語1
76.    台灣俚語2
77.    常用台語名詞
78.    常用台語動詞

第八章、有趣的台灣流行文化、流行語
79.    電視頻道有夠多
80.    無限循環的周星馳
81.    政論節目出名嘴
82.    電視購物很會賣
83.    試吃1元的小販騙局
84.    房子有鐵窗
85.    秀場天王豬哥亮
86.    計程車叫小黃
87.    檢舉達人
88.    老司機是哪位?
89.    鮭魚之亂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11294
  • 叢書系列:Orange Travel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以時空旅人之眼凝視家鄉


  聞凱是我三十年前中正高中的學生,記得上課時他總是安安靜靜地坐著,不太引人注意,但一打開他的作文簿,他卻立刻化身為吸睛的魔術師,用文字創造一幕幕讓人驚呼連連的表演,讓我沉醉其中。幾十年的悠長歲月,聞凱在各專業領域間悠遊,同時保持著理性與專注,而這份冷靜與客觀,竟逐漸轉成一道道認識自我的微光,並藉由這些微光的指引,他找到一條更契合內心呼喚的新道路,並迸出熱情的火花。

  成為旅行導遊後,聞凱開始用足跡實現人文探索的夢想,他方的人文地景開拓了他的眼界,也豐富了他的思考。接著,他開始用這個多元寬闊的旅人之眼,重新凝視這個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家鄉。旅人之眼帶來的陌生與距離,讓他重新面對家鄉的地景時,產生更豐富的意義。

  於是「費玉清的晚安曲」在旅人之眼的導覽下,不再只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儀式,而是一種讓人可以沈醉,可以懷念,可以感受生活美好的聲音。這個聲音帶領我們回味過去,並在駐足停留的片刻,享受那種清風拂面,所曾擁有的簡單、喜悅與滿足。

  我想四、五、六年級生,在聞凱旅人之眼的帶領下,可以從宛若剪影的回憶中,享受故人重逢的喜悅。而七、八、九年級生,在熟悉的聲光世界中,乍見這位面容素樸的陌生人,或許也能在剎那的靜默中,嗅觸到一種彷彿並非全然陌生的清新。於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跟隨著這位旅人導覽的小旗,安靜的聆聽他一個個關於家鄉的故事,並讓故事帶來的驚喜,豐富他們對家鄉日漸貧乏的想像。

  在書的字裡行間,我與過去那位清秀沈默的小男孩產生了新的連結,重新回味小男孩過去在作文簿裡創造的魔術奇蹟。帶著喜悅與驚奇,相信他在書中為我們所導覽的台灣人文地景,會讓每個台灣人都覺得「對啊!這就是專屬我們的台味」,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
鄭圓鈴  二○二二年九月

作者序

  本人在台北出生長大,到高雄讀大學、左營當兵,是正港在地在台灣生活了五十年的台灣人。這幾年出國帶團,看了很多異國風光,反思故鄉台灣的情況,發現很多台灣獨有的特色。雖然隨著時代的潮流在演變,很多東西也許一去不復返,但這些事物,承載著我們對台灣的在地回憶。

  相信長年在國外工作、旅行的台灣人,難免都會懷念起台灣的食物,念念不忘的家鄉「台灣」,指的到底是什麼﹖是人情味﹖是好山好水﹖倒底什麼可以代表台灣﹖台灣味、台灣的代表美食又是什麼﹖

  台灣人民教育程度高、素質高、夠勤勞、所得高;到處都有醫院,全民健保,讓看病很方便;有人情味;有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新住民,我們大家都是台灣人。

  人民很大,根本不怕警察;可以罵總統、嗆縣長;官做不好,下次換掉;有立法委員、議員、媒體、名嘴監督政府;人民當家、民主自由、治安良好;有社會賢達,促進工商民生;人人安居樂業,工作有錢賺。

  雖是島國,但有山有水,適合居住、旅遊;有山中的溫泉、有比基尼女郎的海灘;保留中華傳統、兼具文化創新;在地美食多,豐富的小吃文化,又是水果王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就是台灣的最佳註解!

  感謝恩師鄭圓鈴教授三十幾年來的教誨,至今仍歷久彌新;感謝母校中山大學海工系教授們的指導;二十幾年同窗情誼,研究所及大學同學陶韻智、蕭登元、許澤宇的推薦與協助。以及感謝本書完成的過程中,給予幫忙的每一位貴人,因為你們促成本書的問世。

  將本書獻給我的父母、祖父母;獻給這塊美麗的台灣寶島;獻給居住在此土地上以及所有關心台灣的人!

林聞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個人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處理文化差異時展現出的那種高度的自覺性與自信心。很多時候,我們在向外介紹台灣時,總是不自覺地用「對比其他國家」的方式來定位自己,好像少了比較,就顯不出優勢。但這本書完全擺脫了這種「他者目光」,它堅定地站在台灣自身的脈絡裡,自信滿滿地告訴世界:「這就是我們,而且我們是獨一無二的。」這種「唯我獨尊」的氣場,透過作者精準的用詞和流暢的敘事風格,散發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光芒。例如,當他談論到台灣人對於「人情味」的執著,並非簡單地美化,而是深入分析了這種情感連結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社會運作模式,甚至是商業決策。這種由內而外的剖析,讓讀者(尤其是像我一樣的台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確認並強化了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同。它不是在討好誰,而是用一種極度真誠、甚至有點「任性」的態度,向世界展示台灣的本色。

评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那大概就是「被重新教育了一次如何『看見』台灣」。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我們很容易陷入「習慣性失明」,把那些最獨特的風景和行為模式視為理所當然的背景噪音。但作者具備一種近乎「外來者」的敏銳觀察力,同時又擁有「在地人」的深厚情感基底,這種奇妙的平衡點,讓他的觀察得以穿透表象,直達核心。他筆下的台灣,是一個充滿矛盾卻又和諧共存的有機體,那種在快速變遷中仍努力抓住傳統核心的姿態,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的文字功力極高,語言充滿畫面感,許多句子讀起來簡直像是絕妙的廣告標語,充滿力量和記憶點。它不是一本靜態的文化檔案,而是一份活生生的、持續向外傳遞能量的文化邀請函,讓人由衷地為這位作者的洞察力與表達能力喝采。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地人量身打造的!翻開第一頁,我就被那股熟悉的「台味」給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字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真摯的情感,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觀光客視角,而是真正深入到街頭巷尾、市井小民的生活哲學裡。光是描述那清晨市場裡的叫賣聲、空氣中瀰漫的鹹香氣味,就讓人彷彿又回到了記憶中那些平凡卻溫暖的日常。他捕捉到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卻從來沒想過要用文字細細品味的細節,像是騎車時突然響起的電子花車音樂,或是夜市裡攤販快速翻炒的鍋鏟聲。這些元素,組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文化符碼,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發出「對!就是這樣!」的會心一笑。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成功地將這些「在地人限定」的幽默感和人情味,以一種既新潮又懷舊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讀完後,不只是對台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新點燃了身為台灣人的那份驕傲感。那種感覺,就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用最輕鬆、最貼近的方式,跟你訴說著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讓人讀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處理得極為巧妙,它並沒有採取傳統的文化論述那種平鋪直敘的寫法,反而像是在進行一場充滿驚喜的城市漫遊。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帶你鑽進哪個巷弄,遇到哪種意想不到的文化衝擊。作者對於「潮流」的理解非常開闊,它不僅限於時尚或設計,更滲透到生活哲學、甚至政治的隱喻之中。我可以感受到那種強烈的「動態感」,就像書名所暗示的,「擴散ing!」,它捕捉到的是一種正在發生、持續演變中的生命力。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適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節奏明快,資訊密度高,卻又不會讓人感到疲乏。它成功地將台灣的歷史縱深與當前的創新活力編織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既有厚度又不失輕盈的閱讀體驗。讀完後,我彷彿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在地升級」,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都產生了全新的審美角度,這絕對是近期讀過最具啟發性的一本作品。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談論台灣的書籍不少,但大多時候總覺得少了點「衝擊力」,總是在既定的框架裡打轉。然而,這本著作給我的感受完全不同,它有種難以言喻的「爆發力」,彷彿一場突如其來的午後雷陣雨,酣暢淋漓,洗滌人心。作者的論述角度非常犀利,他並沒有避開台灣社會中那些複雜、甚至有點「混亂」的面向,反而大膽地將其解構、重組,賦予它一種前衛的「潮流」標籤。讀著讀著,你會發現,我們過去可能視為理所當然的「草根性」或「韌性」,在作者筆下,竟成了引領世界風潮的關鍵密碼。尤其是他對於某些地方習俗或語言習慣的闡釋,那種邏輯跳躍卻又極度合理的推論,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這本書不只是在「介紹」台灣,更像是在「宣言」台灣,它強勢地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在地元素,提升到國際級的視野,讓人不禁思考,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潛力與創意的熔爐之中。這股「台式潮流」不只是風格,更是一種心態,一種面對挑戰時那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樂天精神的現代演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