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裝置劃時代經典發明套書(共二冊):507種機械傳動+2603種機械裝置

機械裝置劃時代經典發明套書(共二冊):507種機械傳動+2603種機械裝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湯瑪斯.沃特.巴柏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機械裝置
  • 機械傳動
  • 工程技術
  • 發明
  • 經典
  • 圖解
  • 科技
  • 工業設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造就今日科技、歷久彌新的專利經典機構設計集成

  • 20世紀初期機械設計智慧結晶:完整輯錄工業革命以來的創新發明專利與經典設計,例如二戰自由輪的三段膨脹引擎、自行車傳動鏈條齒輪,以及提升當代發動機燃油效率的阿特金森連桿結構。
  • 專業分類‧係統編纂‧全麵涵蓋:25年業界工程師蒐集史上經典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去蕪存菁,編纂分類成108個主題,全方位滿足不同條件需求的機械設計解決方案。
  • 珍貴機構示意圖開放式激發創意:數韆張機械裝置圖,精簡展示及解說機構關鍵、零件配置、運動方式,開放式啟發/優化創意靈感,簡單好用不受限。
     
    卓越的經典機械裝置,既打造今日文明,更昂首續航於智慧化的未來
     
    機械科技發展史上的重大發明改變瞭人類生活的方式,形塑今日文明的樣貌。工業革命至20世紀初期,工程師們馳騁想像、積極創新,在既有的基礎上不斷改良、修正,以追求速度更快、產量更大、效率更高的卓越設計。機械的性能突飛猛進,徹底將世界推嚮工業量產的時代,留下許多今日仍普遍使用的經典設計,更為後續的電氣化、自動化及智慧化生產鑄造瞭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由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具25年從業經驗的工程師湯瑪斯.沃特.巴柏,為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收集20世紀初大量珍貴的發明專利及設計圖並分類編輯而成。包括動力傳輸與控製、速度與方嚮調節、溫度控製等方案;應用在起降、輸送、壓製、鑽孔、潤滑、切削等各種需求。書中收錄經過實證與改良的經典專利;也不乏一些奇特、別具創意的特殊類型,皆蘊含前人的智慧與巧思。大量的設計圖稿,對照作者精要的說解,是現代工程師、技師、發明傢……等跨時空應用與創新優化的寶庫。
收錄英美超過40種專利發明

艾倫的調節器(43)、伊渥特傳動鏈(208)、格拉夫頓側麵傾卸貨車(244)、哈德遜傾卸車(248)、盧剋的離心磨碎機(253)、卡爾的碎解機(254)、阿迪曼的摩擦離閤器(287)、貝利的可變式補整天平(373)、特威德的平衡鉚接機(376)、伯內的麯柄裝置(395)、勒孔特的膨脹心軸(507)、摩爾和皮剋林的差速齒輪(550)、伯內的T形連桿雙汽缸引擎(574)、史蒂文森與梅傑的液壓增速齒輪(752)、格羅威的傾斜複閤式引擎(582)、羅伊爾斜麵萬嚮接頭(1078)、甘迺迪的活塞水錶(1092)、斯坦納的填料函(1102)、達維的直立複樑式礦用泵(1130)、凱澤的間歇式環形裝置(1148)、裏奇濛的差速器伸縮液壓升降機(1217)、契裏的自持齒輪(1218)、埃奇的穿孔軌條和鋸齒輪(1284)、梅勒的泵浦(1333)、尼柯森的反嚮齒輪(1437)、H.傑剋的可變式膨脹齒輪(1455)、摩爾的差速外擺線齒輪(1545)、哈斯第、諾維敦和愛德華的可變衝程麯柄銷(1584)、歐姆斯特的可變錐形摩擦齒輪(1588)、達剋姆液壓秤重機(1728)、喬伊的蒸氣引擎反嚮裝置用液壓偏心輪(1979)、查普曼的麯柄運動(2023)、巴柏分裂式刀架(2107)、鮑爾的管扳鉗(2113)、湯瑪斯楔形襯套(2163)、F.H.理查斯的可調整活塞閥(2357)、裏奇濛、維榖的液壓平衡升降機(2396、2397)、迪爾登的繩索拉緊滑輪(2415)、寇德的螺鏇塞式瓶塞(2544)等。

由機械傳動新技術領頭,
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序幕,
造就生產效率高速起飛的機器時代
揭密科技史上最經典、劃時代的機構與裝置發明
 

傳動就是傳遞動能,讓物件動起來。工業場域廣泛應用機械傳動機構來連結原動力和工作機,
為機械運動的核心環節,其設計優劣與機器性能錶現密切相關。

這本1868年編著完成的機械圖集,由紐約專利事務律師暨《美國藝匠》期刊主編亨利‧布朗
集結18世紀下半葉工業革命以來影響人類生產活動最钜的革命性發明。優異的新機械技術,
大大提升當時的生產質量,不僅帶領紡織、交通運輸、鋼鐵等產業往新的境界發展,城鄉發
展和社會結構更因此改頭換麵。

全書收錄 507 種從基礎、簡單到複雜精巧的機械傳動方式,概要呈現經典機構的原理和具體
運作過程、個別零件的功用及整體目的。正是這些偉大先行者的巧思,現代工業得以突飛猛
進、生生不息。

● 19 世紀流傳至今的機械設計寶典、涵蓋逾35 項重大專利成就
    蒐羅工業革命百年間推進量產、省力、精密度,改變社會形貌的創新技術,
    例如柯特左輪手槍、奧提斯升降機止動機構

● 多種動力類型,範例兼具技術與歷史層麵代錶性
    包括動力、水力、流體靜力、氣動式、蒸汽引擎、輾軋與齒輪、
    衝壓、鐘錶及各式當時最新且未曾發錶的機械設計

● 專利人員精心手繪細部構造圖,窺探機械奧妙
    簡要呈現機構全貌、零件配置與作用方嚮,複雜機製也豁然理解

打開本書,你將認識下列機構類型:
滑輪機構、凸輪機構、棘輪機構
麯柄機構、小齒輪與齒條機構、差速機構
擒縱機構、調速器、鐘擺機構
蒸汽引擎、升水裝置、周轉輪係等

特別收錄 1819 世紀超過 35 種專利發明
柯特的左輪手槍機構(277)
奧提斯的升降機止動機構(278)
皮剋靈的調速器(287)
亞諾的計時器(291)
穆奇與布羅薩的重力式擒縱機構(309 & 312)
哈裏森的轉式發條盒(321)
卡特萊的平行運動機構(328)
波倫伯格的陀螺儀(356)
懷特的測力計(372)
伍德沃斯的刨床進給裝置(388)
帕森的麯柄替代裝置(394)
威爾森的四動進給機構(400)
李德與根西的擒縱機構(396 & 402)
豪勒的可調式摩擦齒輪(413)
布坎南與萊特的滑動閥(418)
何利的雙橢圓鏇缸引擎(429)
福爾內隆的渦輪水輪(434)
張維爾渦輪(436)
巴剋式輾磨機(438)
孟格菲兄弟的衝擊起水機(444)
卡瑞的鏇轉泵(456)
費爾貝恩的撈勺(460)
羅伯森韆斤頂(467)
霍奇科斯的氣壓槌(471)
葛倫索的壓縮空氣槌(472)
貝瑞爾舶水抽射器(475)
蘭斯德爾的蒸汽虹吸泵(475)
霍德與威金的蒸汽疏水閥(477)
帕厄斯的氣體調節器(482)
波頓壓力計(499)
馬德堡壓力計(500)
弗格森機械悖論(504)等等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您提到的那套圖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工業革命的脈動:從蒸汽動力到精密儀器》 一部橫跨兩百年技術演進的恢弘史詩 書籍簡介: 《工業革命的脈動:從蒸汽動力到精密儀器》是一部深度探討近現代工程學核心思想、關鍵發明及其社會影響的專著。本書旨在超越單純的機械結構羅列,深入剖析驅動世界從農業社會邁嚮工業文明的底層邏輯與創新精神。我們將聚焦於那些定義時代的技術節點,從早期水車的智慧到蒸汽機的咆哮,再到材料科學與精密製造的崛起,全麵勾勒齣技術進步如何重塑人類生活、經濟結構與全球格局的宏大圖景。 核心章節與內容概述: 第一部:動力的覺醒——機械文明的基石 本部分著重於如何將自然界的能量轉化為可控的、持續性的機械功。我們將細緻考察早期機械的起源,特別是複雜齒輪係統和凸輪機構的發展,這些是將直線運動轉化為鏇轉運動的基礎。 1. 早期水力與風力係統的革新: 深入探討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如何透過改進水車的設計(如上射式、下射式水車)來提高能量轉換效率,以及對風力機械的空間應用探索。我們不僅關注結構,更探討這些技術如何影響地區性的農業生產和早期手工業的集中化。 2. 蒸汽時代的黎明與成熟: 這是全書最為關鍵的部分之一。我們將詳細分析從紐科門大氣蒸汽機到詹姆斯·瓦特改良型蒸汽機的演進過程。重點將放在連杆機構和飛輪在實現穩定、高效率動力輸齣中的關鍵作用。討論內容涵蓋瞭早期的鍋爐設計安全考量、壓力提升的技術障礙,以及蒸汽機如何從礦井抽水工具轉變為工廠的心臟動力源。此外,本書會探討早期內燃機理論的萌芽,雖然尚未成熟,但已顯示齣對更輕量化、更集中動力的追求。 3. 傳動與調速的藝術: 本章節專注於如何「駕馭」這些新獲取的動力。深入解析經典的蝸桿傳動、交叉軸傳動在不同機械環境下的適用性,以及皮帶傳動係統在工廠佈局中的角色。特別是,我們將詳盡闡述離心式調速器(甩球器)的精妙設計,它如何確保蒸汽機在負載波動下保持穩定的轉速,這對於早期織布機、車床等精密工具的運行至關重要。 第二部:製造的革命——標準化與精度化的追求 隨著動力來源的穩定,對更精確、更可互換部件的需求成為下一個技術瓶頸。本部分聚焦於機床的發展,這是工業革命得以深化和擴展的幕後推手。 4. 車床的進化與螺紋的標準化: 詳細追溯從簡易木工車床到亨利·莫茲利(Maudslay)的帶有複閤進給裝置的鋼製車床的飛躍。本書強調瞭絲槓(Lead Screw)的發明及其在製造標準化螺紋中的革命性意義。我們將分析「模數」與「螺距」的確立如何使得零件的互換性成為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瞭機械的修理與大規模生產模式。 5. 銑削、鑽孔與測量技術的突破: 除瞭車削,對平麵和複雜麯麵的加工同樣重要。探討早期的刨床(Planing Machine)和銑床(Milling Machine)如何從手工操作演變為配備精密導嚮機構的機床。在測量方麵,我們將分析遊標卡尺和韆分尺的發展如何將測量精度帶入「百分之一毫米」的時代,以及這些測量工具在保證蒸汽機部件公差上的關鍵作用。 6. 結構工程的力學應用: 工業革命不僅需要製造零件,更需要穩固的骨架來承載這些設備。本章探討瞭桁架結構、拱橋設計中的結構力學分析,以及鉚接技術在鋼結構建造中的應用。理解如何利用材料的抗壓、抗拉強度來設計更安全、更輕巧的機械框架和建築結構。 第三部:控製與自動化的雛形 本部分超越瞭單純的動力與加工,進入到早期控製係統與信息傳輸的領域,預示著現代自動化與控製論的到來。 7. 早期自動化邏輯的實現: 探討雅卡爾織布機中的穿孔卡片係統,這被視為最早期的可編程邏輯。分析這種「記憶」單元如何使得機器能夠執行複雜、重複的預設任務,而無需持續的人工乾預。同時,我們將比較性分析電力傳輸係統(如早期的直流發電機與電磁學應用)對遠距離同步控製的潛在影響。 8. 儀錶與監測的發展: 現代工程的基礎是對係統狀態的實時感知。本書詳細考察瞭壓力計、溫度計以及早期的氣壓計和流量計的設計原理。這些儀錶如何將物理現象轉化為可讀取的數值,從而使得工程師能夠對運行中的機械進行優化與故障預測。 總結:技術的疊加與社會的重塑 《工業革命的脈動》的結尾部分總結瞭這些分散的技術創新是如何相互疊加、形成閤力的。它分析瞭從手工藝到工廠製的轉變對勞動力結構、城市化進程以及全球貿易網絡帶來的深遠影響。這不僅是一部技術史,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運用智慧突破物理限製、重塑生存環境的社會經濟史。 本書適閤對工程原理、技術發展史、經濟史感興趣的讀者,以及期望從歷史視角理解當代高科技發展根源的專業人士。它提供瞭一個紮實、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框架,幫助讀者理解我們這個由機械驅動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建構起來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湯瑪斯.沃特.巴柏Thomas Walter Barber
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英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成員,從事橋樑、電車、卡車、鐵路等各種各樣的工程設計。他在1895年間擔任位於蘇格蘭昆斯費裏(Queensferry)的銀禧橋(Jubilee Bridge)設計總工程師;1909年為倫敦輕軌電車設計三軸列車,還有其他各類工程設計。本書是他從自身使用者的角度齣發,蒐羅史上最經典的機械發明與專利圖稿、細節圖、備忘錄等資料,並分門別類、去蕪存菁,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深受專業人士與愛好者的歡迎。

亨利‧布朗Henry T. Brown
19世紀紐約布朗與西華專利事務所(Brown & Seward)的資深閤夥人,也是擁有四十年豐厚執業經驗的著名專利事務律師。1864年編輯並發行《美國藝匠》(American Artisan)期刊,主要介紹新型機械發明,並大力推廣專利、商標等業務,協助客戶取得美國本地及歐洲、加拿大、墨西哥及南美多國的專利。1868年,布朗完成編撰機械圖錄《507種機械運動》(Five Hundred and Seven Mechanical Movements),獲得機械領域專業人士及愛好者極大迴響,討論度至今仍居高不下。

譯者簡介

牛羿築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際研究與外交碩士,目前為自由譯者,願望是在北歐雪國冷冽之氣中徜徉文字之海。

連聰政
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班,彰化師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擅長產業分析、外文翻譯、公司經營策略與問題診斷、國際行銷。曾任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產業分析師、汽車與化學行業上市公司國際行銷/企劃主管、企管顧問。現為大順興顧問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約聘科技與工商領域外文翻譯。

郭政宏
逢甲大學外文係畢業,開始從事翻譯工作後總是在機械名詞中打滾,以專業譯者為目標持續努力中。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 叢書係列:不歸類
  • 規格:平裝 / 496頁 / 23 x 17 x 3.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10歲~99歲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一個注重實務操作的工程愛好者來說,光有理論是不夠的,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能直接應用在實際項目中的細節。這兩冊書在圖示的細緻度上,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們的圖麵清晰度非常高,許多關鍵的連接點、受力分析的視覺化呈現,都做得相當到位。在閱讀關於「機械傳動」的部分時,我發現作者群對標準化設計的考量非常周全,這對於想將圖中結構「工程化」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許多發明書常犯的錯誤就是圖畫得漂亮但結構上存在物理悖論,但這套書裡展示的裝置,仔細推敲後都能發現其背後的力學原理是站得住腳的。特別是涉及到那些需要精確同步或相位控製的傳動機構,書中的示意圖往往能直接指齣關鍵的幾何關係。我個人會將這兩本書視為一本進階的「設計手冊」,每當我遇到一個棘手的機械問題時,我會先在書中尋找是否有類似的結構被應用過,往往能在歷史的智慧中找到解決當前難題的線索,這比單純上網搜尋零散的資料要高效得多。

评分

從裝幀和排版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設計也相當用心,雖然內容是偏嚮技術性的,但整體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流暢。我特別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種機械裝置時,會給予一個簡短的歷史背景或應用情境描述,這讓枯燥的零件組閤瞬間有瞭生命力。例如,當介紹某個特定的凸輪設計時,會提到它最初可能是為瞭某種織布機或印刷機而發展齣來的,這種連結感,讓讀者更能體會到科技發展的脈絡。對於想從事機械相關行業的年輕人來說,這套書絕對是必備的參考書目,它涵蓋的廣度,幾乎可以說是機械結構設計的「百科全書」。它不會過分強調高深的數學公式,而是將重點放在結構的可視化和功能性的闡述上,確保讀者能夠真正理解這些「劃時代」的經典究竟是如何運作的。我認為,這套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技術參考,它更像是一本關於人類工程智慧的編年史。

评分

這套書光看書名《機械裝置劃時代經典發明套書(共二冊):507種機械傳動+2603種機械裝置》,就讓人忍不住想把它帶迴傢。不過,坦白說,我真正感興趣的是它如何深入淺齣地解構那些看似複雜的機械原理。我對機械設計一直懷抱著一股好奇心,總覺得那些齒輪、連桿、凸輪的組閤,簡直就是工程學裡的魔法。翻開第一冊,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種紮實的圖解風格。你知道嗎,有些技術圖說畫得跟天書一樣,讓人望之卻步,但這套書的配圖卻是精準又易懂,像是直接有人在你旁邊,用手指著實物跟你解釋「這個連桿這樣動,就會產生那樣的效果」。書中對「機械傳動」的分類處理得非常細緻,從最基本的皮帶傳動到複雜的差速器,每一個案例都有對應的結構圖和功能說明。這對於想建立紮實機械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庫。我特別喜歡它將不同類型的傳動機構進行對比分析,讓我能清楚瞭解每種方案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而不是零散地記住一堆名詞。對我這種非科班齣身的機械愛好者來說,它提供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讓我能從宏觀概念逐步深入到微觀結構,那種融會貫通的感覺,真是太過癮瞭!

评分

說到《2603種機械裝置》,這簡直就是一本「萬能工具箱」的實體化呈現。我過去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玩意兒時,常常遇到創意卡住的瓶頸,腦袋裡就那些固定的結構,很難突破。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展示瞭數不清的、充滿創意的解決方案。它不隻是羅列那些常見的槓桿或滑輪,而是將許多非常規、甚至有些「鬼斧神工」的設計都收錄瞭進去。例如,書中對某些自動化機關的描述,讓我對「巧勁」的運用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甚至發現,有些看似複雜的自動化流程,其實可以用幾種簡單的機械原理巧妙地組閤起來達成目的。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我猜測應該是根據功能性來劃分的,所以當我需要尋找特定用途(比如如何實現單嚮運動、如何進行複雜的定時控製)時,很容易就能找到對應的參考範例。我甚至覺得,如果未來要開發任何需要機械結構支撐的產品,隨手翻開這本,裡麵一定能找到啟發靈感的雛形。它強迫你跳脫齣自己慣用的思維框架,去看看「原來還能這樣設計!」這纔是經典的價值所在。

评分

這套書帶給我的衝擊,不僅僅是知識上的纍積,更是一種對「發明精神」的重新體會。想像一下,這些結構是在沒有現代電腦輔助設計的時代被構想齣來的,那種純粹依靠邏輯推演和幾何想像力的能力,實在令人肅然起敬。在閱讀「2603種機械裝置」時,我經常會停下來,試著去猜測發明者當初是如何發想齣這個巧妙機關的。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不隻是展示「是什麼」,更隱含著「為什麼要這樣設計」的哲學。它讓我意識到,許多偉大的發明,往往不是憑空齣現的,而是對現有基礎元件進行不斷的組閤、優化和再創造的結果。這種層層遞進的設計思路,對我個人在構思新產品時,提供瞭極大的啟發。它鼓勵你不要害怕去模仿和改良前人的智慧,因為在對這些經典進行深入理解的過程中,你自己的創新思維自然就會被激發齣來,這比直接告訴你答案要來得更有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