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的書箋

清涼的書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盧勝彥
图书标签:
  • 清涼。書箋。文學。短篇小說。治癒。情感。青春。成長。日常。細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告訴所有的人:「我盧勝彥活在世間,太陽仍然從東方出來,我盧勝彥離開世間,太陽仍舊從東方出來,一切事情會自然解決。而且,彷彿是什麼事也沒發生,根本什麼事也沒有。」「在這人世間,根本什麼事情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他是箇「無事人」也!
 
  這本「清涼的書箋」,是作者回覆眾生之所問,本來是沒有什麼事的,給眾生一問,就彷彿多了事起來。他說此書,是多此一書,多此一事。他是「無事人」答覆「無事」事。
 
本書特色
 
  慈悲方便是「水」。
  智慧正見是「種子」。
  如果沒有了慈悲心的「水份」,智慧正見的「種子」是不可能發芽的。
  如果沒有了智慧正見的「種子」,那些慈悲心的「水份」也就失去了意義。
  智慧正見就在「清涼的書箋」裡!
 
  【本書附贈作者創作封面畫作複製畫一張】
墨痕未染:一份关于“风”与“静”的记录 引言: 世间万物,皆有其脉络与气韵。我们所能触及的,往往是喧嚣的表象,而真正的精髓,则隐匿于不易察觉的微尘与气息之间。《墨痕未染》并非一部宏大的叙事史诗,它更像是在时间长河中,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自然絮语与人文沉淀。它不关乎明确的故事情节,也避开了教科书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专注于构建一个供读者栖息的“场域”——一个可以让人暂时放下外界纷扰,沉浸于自身感官与内心对话的空间。 卷一:风的低语——自然的回响与形态 本书的第一部分,核心在于对“风”这一无形力量的细腻描摹与哲学反思。风,是流动的意象,是连接天地的媒介。作者从极微小的角度切入,记录了不同地域、不同时节下风的“性格”。 初识:林间微风的几何学 在茂密的古树林中,风不再是粗粝的冲击,而是化为了有规律的、近乎数学结构的摆动。这里记录了初夏拂过新绿叶片的轻柔,那种声音如同无数细小的丝绸被轻轻拉扯,带着湿润泥土与初开花朵混合的芬芳。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光影在树冠层中被风分割、重组的过程,如同观看一场无声的皮影戏。章节中探讨了这种微风如何影响昆虫的飞行轨迹,以及如何携带并散布植物的孢子,构建了一个微观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这不是简单的自然观察,而是在探究“运动中的稳定”。 中段:旷野之风的叙事诗 转入广阔的平原或荒野,风的尺度被放大。这里的风是狂放的、带着历史重量的。它卷起沙尘,描绘出瞬间即逝的沙丘纹理,这些纹理如同被神祇匆忙写下的文字,转瞬即逝。作者对比了西风带来的干旱与东风带来的湿润,它们带来的不仅是温度和水汽的变化,更是对土地上生命形态的塑造。有篇幅专门分析了在狂风中,人类建筑和古老遗迹所呈现出的“服从”姿态——它们如何选择性地抗拒或顺应风的雕琢,以及这种抗争与顺从在精神层面上留下的痕迹。这种风,是有“记忆”的。 终章:海边与山巅的风的哲学 在海洋与山巅,风达到了其纯粹的形态。海风带来了咸涩与无尽的泡沫,它的力量是持续且不带感情的,象征着永恒的循环与更迭。山巅之风,则清冽、稀薄,仿佛能穿透肉体的束缚,直抵意识的深处。作者在此处借风探讨了“空”的意境——风的本质是虚无,但正是这种虚无,才能承载万物。它让人思考,个体在宇宙宏大背景下的位置,以及如何与这种不可抗御的自然力量达成内在的和解。 卷二:静的沉淀——器物与光阴的对话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关于“动”,那么第二部分则是对“静”的深入挖掘。这里的“静”并非指声音的消失,而是指事物在长时间内保持其固有状态所蕴含的能量和时间维度。 器物的“宿命”:陶与木的内省 作者将焦点投向那些被时间打磨的器物——老旧的木桌、未经上釉的陶碗、被反复摩挲的石块。这些物品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时间的容器。例如,对一张祖传木桌的描绘,不仅仅是描述其年轮与裂纹,而是试图解读每一道划痕、每一处污渍背后所代表的家庭片段或某个瞬间的凝固。陶器在窑火中完成的蜕变,被视为一种痛苦而必要的重生,其粗糙的表面记录了火的温度和泥土的原始欲望。这里的文字风格变得更加凝重,带有对“物质不朽”的敬畏。 光线的几何:室内空间的呼吸 室内空间,在没有刻意布置的情况下,如何被光线定义?本书仔细描绘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纱窗,在木地板上投下的那条笔直的“光带”如何随着时间缓慢爬行、变形。这种光影的游戏是纯粹的、不受人类意志干扰的。作者通过光线的变化来标记一天之中,室内情绪的微妙转移——从清冷的黎明到慵懒的午后,再到黄昏时橘红色的温和包容。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在场感”的重要性,即如何在最平凡的空间中,发现超越性的美学体验。 无声的对话:留白与留空 在写作手法上,本卷大量运用了留白与断句,模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计白当黑”的构图方式。文字的密度时而高,时而骤然稀疏,引导读者在文字的缝隙中自行填补情感与画面。探讨了“未完成”与“未言明”在艺术与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认为真正的深度往往存在于被省略的部分。这是一种对过度表达的反思,主张回归到事物最纯粹的形态。 结语:存在的痕迹与呼吸 《墨痕未染》的整体基调是内敛而克制的。它不追求戏剧性的高潮,而是致力于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深度观察和缓慢感知的状态。全书通过“风”的动势与“静”的凝固这对矛盾统一体,探讨了时间、物质与生命体验之间的微妙关系。它是一本邀请读者进行一场私密“在场体验”的记录,而非提供既定答案的指南。它所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稍不留意就会被遗忘的、构成我们存在基底的微小而永恒的元素。全书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读完后,能以一种更为敏锐和温柔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所呼吸的空气和所触摸的物件。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盧勝彥
 
  蓮生活佛盧勝彥,西元1945年生於二戰下憂患的台灣,
  現旅居於煙雨微微的西雅圖,每日修行、寫作及繪畫,
  以實證和慈悲勾勒度眾的文字,如月河流水閃耀智慧的光環。
 
  是真佛宗創辦人
  平易親切、慈悲為懷的開解病難憂苦,獲得千萬弟子的景仰皈依。
 
  是一位演說家
  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闡述佛法哲理,具有獨樹一格的講演藝術。
 
  是一位畫家
  天賦異稟、微妙觀察的書畫自然景物,成就自在任運的揮毫創作。
 
  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
  多元題材、精勤撰寫的抒發心境體悟,紀錄親身經歷的數百冊文集。
  1967年第一本創作《淡煙集》問世。
  1992年5月完成《第一百本文集》。
  2008年5月出版第二百本文集《開悟一片片》。
 
  他是當代能將佛法與藝術結合的第一人,精進與毅力不同凡響。

图书目录

序 根本就是沒有事(自序)
001 做善事的確是佛法
002 如何分辨大善知識
003 人生是什麼? 
004 填不滿空虛的心
005 實有「蓮花童子」 
006 天堂地獄是不是「唬卵」的? 
007 「創造論」與「進化論」
008 佛是「外星人」嗎?
009 唯識論抨擊中觀應成
010 誰像誰
011 佛教不切實際? 
012 禪定重不重要? 
013 什麼事都是命中注定
014 「真如」不是修來的
015 巨大變故的發生
016 「眾生有病我有病」是什麼意? 
017 密教特重偶像崇拜
018 誰是誰的「粉絲」
019 什麼是無為法
020 為什麼不可「自殺」
021 厭世與樂世(戀世)
022 一名牧師的疑問
023 度眾生的菩提心
024 心好就好
025 佛教大論辯
026 「無我」是第一步
027 「隱居」確實有益
028 大法力?大神通?
029 「般若」是什麼東西
030 談一談「色」
031 斷淫與不斷淫
032 遺產爭奪戰
033 修行一定要吃素?
034 念佛念經是求保佑?
035 世界萬物都在變化
036 「空」「有」是矛盾?
037 密教四部法
038 「我」是見道?
039 懷疑「佛經」
040 可笑的人與事
041 能不能不修「禪定」
042 從「無相佈施」到「無相念佛」
043 佛像破碎了
044 對「佛法無邊」的疑惑
045 「真如」的答案
046 「佛母」是什麼
047 「學佛」卻不拜師
048 須彌山是那一座山?
049 「開悟」是什麼?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51865
  • 叢書系列:盧勝彥文集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9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根本就是沒有事
 
  有一天。
  有一家銀行的董事長及總經理,請我及蓮香上師在「凱悅」的頂樓吃晚飯。
  吃飯當中,董事長突然提起最近一架飛機失事的事件。
  董事長說:「我從來不同總經理坐同一架飛機。」
  總經理說:「我也從不同董事長坐同一班飛機。」
  (董事長及總經理是夫婦關係)
  不坐同一班機的理由是:
  如果飛機出了事,至少尚留有一人,可以處理銀行的大事。
  我們四人,會心一笑。
  (我當然理解,董事長及總經理的心思。)
  我有一名弟子,是富豪,他們全家四個人出遊,分搭乘四部飛機。
  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各坐各的飛機,到了目的地,再集合。
  回程也一樣。
  我的這名弟子,認為這樣各坐各的飛機,不管發生什麼事。
  他們家裏的錢,總會有人處理一切事宜,這樣會比較放心。
 
  ●
  
  在這方面,我和蓮香上師是不同的,我們始終坐同一班機。
  弘法,同一班機。
  旅行,同一班機。
  有人問我:
  「真佛宗,怎麼辦?」
  我答:
  「自然辦!」(涼辦)
  有人問:
  「兒女怎麼辦?」
  我答:
  「兒子女兒也是自然辦!」
  有人問:
  「師尊師母的一切事務怎麼辦?」
  我答:
  「怎麼辦就怎麼辦!」
  哈哈哈哈!
 
  我會告訴所有的人:
  「我盧勝彥活在世間,太陽仍然從東方出來,我盧勝彥離開世間,太陽仍舊從東方出來,一切事情會自然解決。而且,彷彿是什麼事也沒發生,根本什麼事也沒有。」
 
  我的意思是說:
  「在這人世間,根本什麼事情也從來沒有發生過。」
  我是箇「無事人」也!
 
  ●
 
  寫這本《清涼的書箋》,是回覆眾生之所問,本來是沒有什麼事的,給眾生一問,就彷彿多了事起來。
  此書,是多此一書,多此一事。我是「無事人」答覆「無事」事。
 
蓮生活佛盧勝彥聯絡處
Sheng-Yen Lu
17102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
U. S. A.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清涼的書箋》,光是書名就讓人感覺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涼意,特別是在這炎熱的夏天,簡直就是一劑及時雨。我拿到書的時候,立刻被它的封面設計吸引住了,那種淡雅的藍綠色調,搭配著手寫體的字體,給人一種非常文雅、寧靜的感覺,彷彿捧在手裡,就能感受到微風拂面的舒暢。一開始我還擔心內容會不會太過學術或深奧,畢竟書名帶點文言文的韻味,但實際翻閱後才發現,作者的筆觸是如此溫潤而富有生活氣息。讀起來絲毫不費力,反而像是在跟一位很有學養的朋友喝茶聊天,輕鬆自在中又蘊含著許多值得玩味的哲思。書中的文字,不追求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像晶瑩剔透的泉水,清澈見底,直達人心。它沒有那種強迫你接受某種觀點的壓迫感,而是提供了一個讓你靜心思考、自我對話的空間。每次讀完一段,我都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望向窗外,讓那些文字的餘韻在腦海中緩緩沉澱。這本書的整體氛圍,就是一種「慢活」的體現,提醒著我們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也要為自己保留一份清靜的角落。

评分

說實在話,我本來對這種標榜「心靈療癒」或「生活美學」的書籍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裡面充斥著過度美化的空話,讀完一輪後發現內容空洞無物。可這《清涼的書箋》徹底顛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清涼」並非指空泛的逃避現實,而是源自一種深刻的體悟與和解。作者似乎很懂得台灣這片土地上人們普遍的焦慮感,但她的處理方式不是一味地安慰,而是透過細膩的觀察,將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瞬間,像藝術品一樣精緻地呈現出來。比如說,她描述某個午後陽光穿過竹林的樣子,或是清晨市場裡魚販與顧客間那幾句簡短卻充滿人情味的對話,讀來讓人瞬間「回到」那個場景,那種瞬間的抽離感,比起單純的放鬆更具力量。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沉靜,讓人願意正視生活中的不完美,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寧錨點。

评分

我對於這本《清涼的書箋》的整體排版和紙質簡直是讚不絕口,這絕對是出版界的一股清流。現在市面上的書,很多為了節省成本,紙張摸起來又薄又滑,翻閱起來毫無質感可言,墨水也常常印得淺淺的,讀久了眼睛真的很累。然而,這本書的選紙相當厚實,帶有一點點米黃色的溫和色調,不僅保護了視力,拿在手上更有種實在的「份量感」。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字距和行距處理得極為恰當,視覺上非常舒服,讀起來一點也不擁擠。這讓閱讀的體驗從「消化資訊」昇華為一種「享受過程」。我特別注意到,在一些重要的段落旁邊,編輯還巧妙地留白,讓讀者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做自己的筆記或畫線標記,這點設計非常貼心,體現了對讀者個體體驗的尊重。一本好書,不僅內容要好,光是它「實體」存在的意義,就應該被重視。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面做到了極致,讓人願意一再翻閱,甚至捨不得折角。

评分

我會向我那群熱愛文學創作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清涼的書箋》,原因很簡單:它的語言結構和節奏感簡直是教科書等級的示範。身為一個長期與文字打交道的寫作者,我常常苦惱於如何讓自己的句子既有深度又不會顯得拖泥帶水。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靈活多變,有時是一段短小精悍的箴言,鏗鏘有力;有時又是一段綿長如溪流般的抒情散文,層次豐富,韻律感十足。特別是它在轉折處的處理,拿捏得非常到位,從一個微小的意象,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一個宏大的哲學思考,銜接得天衣無縫,毫無斧鑿痕跡。這不是那種「直白」的寫作,而是充滿了「暗示」與「留白」,它挑戰讀者去參與到文字的建構中,去填補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意境。對於想提升寫作功力的同好來說,光是拆解其中幾篇的句型結構,就已經是收穫滿滿了。

评分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雖然《清涼的書箋》看起來像是一本閒書,但它對於提升個人「美學素養」的幫助是潛移默化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快速消費的資訊,讓人們的審美疲勞。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慢賞」的觀點,它教會你如何去欣賞一件事物,而不僅僅是「看過」。例如,書中對古早物件的描述,不只是講述它們的歷史,更著重於它們在時光中留下的氣味和手感,這就提升了我們對物質世界的感知層次。我發現自己最近走路都會不自覺地留意建築物上的紋理、光影的變化,甚至是咖啡杯邊緣的釉色差異,這種對細節的敏銳度增加,顯著地改善了我對周遭環境的感受。可以說,這本書不只淨化了心靈,更像是為我們的「感官雷達」做了一次徹底的校準和升級,讓人對生活中的美好不再麻木不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