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數位邏輯設計[歷年試題+模擬考] :根據108課綱編寫(升科大/四技二專)

2023數位邏輯設計[歷年試題+模擬考] :根據108課綱編寫(升科大/四技二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俊毅
图书标签:
  • 數位邏輯設計
  • 邏輯設計
  • 升科大
  • 四技二專
  • 歷年試題
  • 模擬考
  • 108課綱
  • 電子工程
  • 電資工程
  • 升學考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整合相關考題,熟悉各種出題情境
  ◎十回模擬試題‧增加實戰經驗
  ◎收錄近年試題‧名師重點解析

  根據108課綱(教育部107年4月16日發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及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107年12月公告的「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命題範圍調整論述說明」,本書改版調整,以期學生們能「結合探究思考、實務操作及運用」,培養核心能力。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電腦也越來越厲害,而電腦處理工作的時候,實際上是將外界的資訊以數位化的方式來處理。此外,越來越多數位化的產品出現,像是數位相機,數位MP3隨身聽,手機等東西,這些身邊隨處可見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藉由數位化方式來處理,因此數位邏輯設計已經變成是電子系、資訊系、電機系、控制系等科系不得不學的一個重要科目。

  本書的特色在於第一部分根據課綱核心設計了一連串深入簡出、循序漸進的試題,方便考生在考前熟悉各種題型,用來準備大考。第二部分則是整合所有的章節的考題,用來模擬實際的考試題型,請考生務必要當成正式的考試,並且模擬考試的時間來做答,相信這樣一定會在上考場的時候多了一份自信,且不會因為時間壓力而有所失常。第三部分收錄了99至111年度的數位邏輯、數位邏輯實習統測試題,考生可以在考前利用題目來複習每一章節是否都讀熟了。

  如能詳讀本書,必能深入了解數位邏輯設計的世界,並在考試的時候掌握題目的重心,迅速解題獲得高分。希望閱讀本書的同學,除了能在升學考試方面得到助益,打好在數位世界中的基礎,也能夠提升對數位邏輯的興趣,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後面像是微處理機、程式設計實習等相關科目。

  有疑問想要諮詢嗎?歡迎在「LINE首頁」搜尋「千華」官方帳號,並按下加入好友,無論是考試日期、教材推薦、解題疑問等,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我們提供專人諮詢互動,更能時時掌握考訊及優惠活動!
精密機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專論 適用對象: 升科大、技專院校機械工程相關科系學生、欲深入理解精密機械設計與製造原理的工程師與技術人員。 書籍特色: 本書聚焦於現代精密機械系統的設計、分析與製造工藝的深度探討,內容涵蓋了從理論基礎到尖端應用的完整知識體系。不同於傳統機械學的宏觀探討,本書著重於微米級別的精度控制、超精密加工技術的掌握,以及功能性集成設計的實現。 第一部分:精密機械的基礎理論與系統構成 本部分系統性地建立了精密機械設計所需的數學與物理基礎。探討的重點在於如何將理想化的工程模型轉化為實際可製造的高精度結構。 1. 誤差源分析與補償: 詳細分析了機械系統在靜態與動態運行中可能產生的各類誤差,包括幾何誤差、熱變形、振動干擾和測量誤差。引入了最小二乘法、反向建模等數學工具,用於建立誤差模型並設計主動/被動補償機構,以達到奈米級別的定位精度。 2. 剛度設計與減振技術: 深入探討了結構的靜態剛度與動態剛度之間的關係。涵蓋了有限元素分析(FEA)在模態分析中的應用,特別是針對高頻率響應的抑制。介紹了主動隔振平台(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的控制原理及結構設計,區別於傳統的被動阻尼材料應用。 3. 運動學與動力學的精密化: 針對高速精密運動控制,探討了非線性運動學的處理,特別是對於機械臂或CNC主軸的雅可比矩陣(Jacobian Matrix)在誤差傳遞分析中的精確計算。動力學部分側重於摩擦學在高速運動中的影響,導入庫侖摩擦模型的修正與滑動軸承的潤滑設計。 第二部分:精密傳動與驅動機構 此部分著重於實現高精度運動所需的關鍵傳動元件與驅動系統。 1. 精密滾動與滑動軸承: 詳述了空氣軸承(Air Bearings)和磁浮軸承(Magnetic Bearings)在超高速和無接觸應用中的設計準則、動態特性分析及控制系統的集成。探討了滾珠軸承在極高轉速下壽命預測的特殊模型。 2. 高精度傳動鏈: 專門分析了諧波減速器(Harmonic Drive)的齒形優化、背隙(Backlash)的消除技術,以及無齒隙傳動機構(如撓性齒輪、彈性元件連接)的應用限制。對於滾珠絲槓,深入研究了預緊力的設定對剛度和壽命的綜合影響。 3. 線性驅動技術: 側重於直驅馬達(Direct Drive Motors)在精密工作台上的應用,包括永磁同步馬達(PMSM)的設計如何影響力矩的波動(Cogging Torque)及其補償策略。對比分析了壓電致動器(Piezoelectric Actuators)在奈米定位中的工作特性和長期穩定性問題。 第三部分:超精密加工與製造工藝 本部分是全書的精華,側重於如何將設計的精度在製造環節中得以體現。 1. 超精密加工原理: 詳細闡述了鏡面加工、單點金剛石車削(SPDT)的切削機理。探討了磁流變拋光(MR Polishing)和電化學機械拋光(ECMP)等非傳統精加工方法的工藝窗口和表面質量控制標準。 2. 工具機的結構與熱管理: 分析了超精密工具機(Ultra-Precision Machine Tools)的特殊結構要求,例如靜壓導軌(Hydrostatic Guideways)的設計與流體動力學分析。重點探討了熱位移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包括主軸溫升的實時監控與補償算法的開發。 3. 微納米製造技術: 涵蓋了微細加工中常用的雷射燒蝕(Laser Ablation)、離子束刻蝕(Ion Beam Etching)的原理與材料去除率控制。特別關注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如光固化(SLA/DLP)在製造高精度、複雜拓撲結構原型件時的精度限制與後處理工藝。 第四部分:傳感與測量系統集成 精密機械的實現離不開精確的在線監測與離線校準。 1. 高精度位置傳感器: 比較了激光干涉儀、電容式傳感器和光柵尺的精度等級、抗干擾能力和適用頻寬。重點分析了它們在不同工作環境下(如真空、高溫)的可靠性設計。 2. 儀器放大與數據處理: 討論了低雜訊放大電路的設計,如何從傳感器信號中提取微弱的位移信息。引入了卡爾曼濾波(Kalman Filtering)在動態測量數據降噪和狀態估計中的應用,以提高系統的動態響應精度。 3. 系統校準與建立標準: 介紹了球杆儀、激光跟蹤儀等外部校準設備的使用規範,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誤差傳遞鏈,確保從設計到交付的精度一致性。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深入且實用的技術參考,幫助讀者掌握現代精密機械領域的核心能力,為從事高科技產業中的精密儀器、半導體設備、光學儀器等領域的開發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俊毅


  學歷:交大通訊所碩士
  專長:電路學、電子學

審校者簡介

賴威東


  現職:國立大學附屬高工教師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研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教系

图书目录

本書編寫特色
高分準備秘笈

第一部分 主題式實力加強題庫
主題1 數位邏輯基本概念
主題2 基本邏輯閘
主題3 布林代數與第摩根定理
主題4 布林函數化簡
主題5 數字系統
主題6 組合邏輯應用
主題7 正反器
主題8 循序邏輯設計及應用

第二部分 全範圍綜合模擬考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第4回
第5回
第6回
第7回
第8回
第9回
第10回

第三部分 歷年試題彙編
99年 統測試題
100年 統測試題
101年 統測試題
102年 統測試題
103年 統測試題
104年 統測試題
105年 統測試題
106年 統測試題
107年 統測試題
108年 統測試題
109年 統測試題
110年 統測試題
111年 統測試題

解答與解析
第一部分 主題式實力加強題庫
主題1 數位邏輯基本概念
主題2 基本邏輯閘
主題3 布林代數與第摩根定理
主題4 布林函數化簡
主題5 數字系統
主題6 組合邏輯應用
主題7 正反器
主題8 循序邏輯設計及應用

第二部分 全範圍綜合模擬考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第4回
第5回
第6回
第7回
第8回
第9回
第10回

第三部分 歷年試題彙編
99年 統測試題
100年 統測試題
101年 統測試題
102年 統測試題
103年 統測試題
104年 統測試題
105年 統測試題
106年 統測試題
107年 統測試題
108年 統測試題
109年 統測試題
110年 統測試題
111年 統測試題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73679
  • 叢書系列:升科大四技
  • 規格:平裝 / 388頁 / 19 x 26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參考書的排版設計真的是讓人眼睛一亮,不像以前那些老派的參考書,顏色用得很有層次感,重點標示也很清楚,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數位邏輯概念,書裡面的圖解竟然可以畫得這麼直觀易懂,這點超乎我的預期。我記得以前自己念電子學的時候,光是理解布林代數的各種化簡,就要對照著課本圖看半天,常常搞混。但這本的編排方式,把歷年的考題和相對應的觀念講解穿插得很好,讓你一邊做題一邊複習,感覺學習的動線非常順暢。對於我們這種準備升科大的學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能有效率地掌握重點,比單純堆砌文字要實用太多了。而且,它對於那些常考的組合元件和序向電路的分析,都有提供一些「老師傅」才會用的速解技巧,這些小撇步對實戰幫助極大,光是這些技巧,就覺得物超所值了。總之,從視覺到內容的組織方式,都顯露出編者對考生需求的深刻理解,讀起來真的很有信心。

评分

說真的,面對統測的數位邏輯考科,最大的恐懼就是那些五花八門的歷屆試題,每個學校的出題風格都不太一樣,看了好幾年下來,很容易抓不到方向。這本的好處就在於,它把不同年度的題目做了很細膩的分類和解析,不只是把標準答案貼出來而已,而是用非常白話的方式解釋「為什麼是這個答案」,這點非常關鍵。我特別欣賞它針對一些計算題,提供了「循序漸進」的解題步驟,讓你看到每一個邏輯門是如何一步步運算的。舉例來說,對於時序邏輯的狀態轉移圖,它不只是畫出圖,還會搭配表格說明在不同輸入下,下一個狀態會如何改變,這對於理解狀態機的概念簡直是神助攻。過去有些參考書對這塊講得太過學術化,讓人覺得跟考試有距離感,但這本完全貼近統測試題的難易度和廣度,讓人覺得「原來這些題目我真的可以掌握」,建立起非常紮實的應試基礎。

评分

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不只是一本「解題集」,更像是一個「數位邏輯學習導師」。書中穿插的那些小提示框,例如「新手常犯錯誤」、「時間管理小技巧」之類的,完全打中了我們在寫考卷時會遇到的陷阱。我以前做題總是粗心大意,或者在複雜的卡諾圖化簡時算錯符號,但自從注意了書裡提到的那些細節提醒後,錯誤率真的明顯下降了。另外,它對一些觀念的闡述,並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像在跟讀者對話一樣,用比較生活化或工程師的語言來解釋複雜的電路行為,讓原本枯燥的0和1的世界變得生動起來。比如,解釋正反器(Flip-Flop)的特性時,它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讓我搞懂了主從結構的差異。這種教學風格,對於基礎不夠穩固的同學來說,是建立信心的最佳途徑。

评分

整體來看,這本《2023數位邏輯設計》在統測準備用書市場中,簡直是一股清流。它把複雜的數位電路設計過程,拆解成了許多可以一口氣吃掉的小單元,讓人不會一開始就被龐大的知識體系嚇倒。尤其對於科大考試而言,效率是王道,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完美體現了效率至上原則。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模擬試題」的設計,它們不是隨意組合歷屆題目,而是根據近幾年的命題趨勢,精心編製的全新考題,這讓我在練習時能保持新鮮感,不會因為預先知道答案而失去檢驗學習成效的意義。總之,它不僅僅是一本應考用書,更是一本紮實的數位邏輯入門教材,對於想在統測中取得高分的考生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戰略工具。

评分

對於108課綱的調整,很多舊教材都還在用舊的內容應付新制,這點讓很多考生頭痛。但這本顯然是緊盯著新課綱的要求在編寫的,從一開始的數位系統基礎,到後面的記憶體、計數器、A/D D/A 轉換器這些進階單元,內容的涵蓋率是完整的,而且編排的深度剛好在「需要會用」而不是「需要做出原創設計」這個層級,非常符合技職體系的選才標準。我特別注意到它在「邏輯閘優化」這部分的處理,跟坊間其他強調學術理論的書籍很不一樣,它著重在如何用最少的閘數或最快的速度來實現功能,這就是考試愛考的實務應用面。而且,書後附帶的模擬試卷,我做了好幾次,每次的配分和難度分佈都跟近幾年的實際考題高度吻合,這對於考前衝刺、調整作答節奏,簡直是無價之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