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抹醬:讓日常麵包美味升級的128款新鮮提案

手作抹醬:讓日常麵包美味升級的128款新鮮提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耀堂
图书标签:
  • 手作酱料
  • 抹酱
  • 面包
  • 烘焙
  • 食谱
  • 料理
  • 美食
  • 自制
  • 早餐
  • 下午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白吐司一抹就~超、好、吃!

  捨棄原味奶油和不草莓的罐頭草莓果醬吧!
  吃麵包,你還能有更棒的128種選擇。

  這本書的抹醬,全部都是運用天然油脂、高營養油品、真食物製作的「安心牌抹醬」,不僅不用擔心人工添加物的毒害,而且超、好、吃!這些抹醬不僅僅是用在塗抹麵包上,還可以當淋醬、沾醬、内餡,甚至還能做成飲品跟冰品,一醬多用途。

  書中食譜以基礎底醬為分類,有奶油醬、起司醬、焦糖醬、巧克力醬、奶酥醬、煉乳醬、果醬、薯泥醬、豆腐醬……等,先以Step by Step步驟圖仔細示範基礎底醬,再延伸各種不同口味抹醬。每道抹醬還有貼心標示賞味期、可用份量次數。更要教給你運用自製的天然手工抹醬,輕鬆做出最熱賣的三明治、抹醬吐司和時髦又吸睛的開放式三明治。簡單方便,絕對是你餐桌上的優質首選。

  百吃不膩的經典
  家中抹醬必備的香蒜奶油醬、克林姆醬、奶酥醬、巧克力醬、芝麻醬、花生醬、草莓果醬、酪梨莎莎醬……等,手作的精緻份量,不用再擔心買一大罐吃不完了。

  市面熱賣高人氣
  市場上熱門暢銷的抹茶牛奶醬、焦糖醬、榛果巧克力醬、威士忌蘋果醬、明太子奶油醬、法式雞肝醬、楓糖堅果起司醬……,自己做客製化的獨門口味,享受食物的原味。

  買不到也學不到
  蝶豆花奶香糖漿、金鑽鳳梨起司醬、茴香鮭魚奶油醬、油封香料起司醬、橙皮奶油醬、松露蘑菇奶油、煉乳蔓越莓醬……,光聽名稱就很迷人的抹醬,都是冠軍名師獨家配方,絕對與眾不同。

  省時省力免揉麵包
  塗抹醬料最適合不搶味的單純麵包。書中特別收錄--原味白吐司、全麥吐司、小餐包、原味貝果、蜂蜜貝果、南瓜籽油麵包、歐式牛奶麵包,都是快速簡單的免揉麵包,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本書特色

  ★保證安心

  全書抹醬均是運用天然油脂、真食材、質優好油製作,絕無反式脂肪、人工香料,可享受食物原味的「天然抹醬」。

  ★保證好用
  書中教的抹醬不只侷限在塗抹麵包,還可做成淋醬、沾醬、點心内餡、飲品、冰品……等多種吃法,一醬多用途。

  ★保證簡單
  分成17類基礎底醬,以步驟圖仔細示範,再延伸成各種不同風味抹醬,豐富多變,絕對可找到愛吃的口味。

  ★保證好學
  精選最適合&不搶味的7道免揉麵包,以超詳細圖解呈現,都是快速簡單品項,第一次做就會成功。

 
烘焙的艺术与魔法:面包与烘焙的深度探索 一、 历史的回响:面包的文明之旅 面包,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农业的兴起、宗教的仪式以及社会阶层的变迁。 1.1 古老的起源与演变 探索最早期的谷物加工与发酵过程。从古埃及人用野生酵母制作的粗糙面饼,到古希腊人对烘焙技艺的精进,面包的制作工艺是如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点阐述不同文明对发酵原理的早期理解和应用,例如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 1.2 跨越大陆的传播与本土化 面包是如何从地中海地区传播至欧洲大陆,并在不同地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品类?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黑麦面包、中欧的硬质面包以及法式长棍面包的诞生背景。分析气候、可获得的谷物品种(如黑麦、大麦、硬粒小麦)对地方风味和质地的决定性影响。 1.3 面包的社会意义 深入剖析面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角色:从宗教庆典中的圣餐,到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主食,再到现代社会中对手工制作的重新追捧。探讨“面包”一词所蕴含的经济学和社会公平的意义(例如“争取每日的面包”这一说法的由来)。 二、 科学的基石:面团的物理与化学 理解面包的成功,必须深入其内部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和物理结构变化。 2.1 谷物科学:面粉的秘密 详细解析小麦的结构(胚芽、胚乳、麸皮)及其对烘焙结果的影响。重点讲解蛋白质——面筋(Gluten)的形成机制。如何通过水合作用和机械揉捏,使面筋蛋白形成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三维网络,这是支撑面包体积和内部孔洞结构的关键。讨论不同蛋白质含量和磨粉精细度对面团性能的影响。 2.2 酵母的力量:发酵的艺术 深入探讨活性干酵母、鲜酵母以及天然酵母(Sourdough Starter)的作用原理。发酵过程中,酵母如何将糖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前者负责膨胀,后者在烘烤中挥发并产生风味。对比传统商业酵母和天然酵母在风味复杂度、酸度控制和保质期方面的差异。 2.3 烘焙的热力学 描述面包从生面团到成熟成品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烤箱内部的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对面团外部形成金黄外壳(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和内部组织定型(淀粉糊化)的关键作用。探讨蒸汽在烘烤初期的重要性——保持表皮湿润,以利于最大程度的膨胀。 三、 技艺的精湛:从基础到专业的手法 本书将聚焦于掌握制作完美面包所需的关键技巧,这些技巧超越了食谱本身。 3.1 揉捏与延展技术 区分不同揉捏方法(如法式揉面法、丹麦式折叠法)的应用场景。讲解如何通过“终点测试”(如薄膜测试)来判断面团揉捏的充分程度,避免过度揉捏导致面筋断裂。对于免揉面团,则详细说明如何通过长时间低温发酵来替代机械揉捏。 3.2 发酵的艺术化管理 详述“一次发酵”(Bulk Fermentation)和“二次发酵”(Proofing)的控制要点。如何根据环境温度和面团活力精确判断发酵时间?深入讲解“冷发酵”(Retarding)技术,如何通过低温慢速发酵来深化风味、改善组织结构,并为后续整形提供更稳定的面团状态。 3.3 整形与排气 整形不仅仅是塑形,更是对面团内部气体结构进行精确管理的步骤。讲解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法(如紧致包裹、搓揉)来建立表面张力,确保面包在最后烘烤时能向上膨胀而不是向外摊平。针对吐司、圆面包、法棍等不同形状,提供专门的整形教程。 四、 探索风味的广度:全球面包图鉴 本书收录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面包种类,并提供详细的制作指南。 4.1 欧陆经典系列 法式面包: 详述正宗的法棍(Baguette)的制作流程,重点在于高含水量、薄脆外壳的实现;巴黎之吻(Pain de Mie)的制作,追求均匀细腻的内部结构。 德式硬质面包: 以裸麦酸面包(Rye Sourdough)为例,讲解高比例黑麦面团的处理技巧,以及如何通过长时间酸面团培养来平衡黑麦的粘性和微酸风味。 意大利传统: 介绍佛卡夏(Focaccia)的油性处理与指压技巧,以及潘尼托尼(Panettone)这种高油高蛋的复杂甜面包的制作挑战。 4.2 新大陆的创新与融合 探讨美国本土面包,如新英格兰地区的蛤蜊面包(Clam Bread)的特色,以及多谷物和种子面包(Multi-grain & Seed Bread)中配料的科学添加比例,如何平衡面团的持水性与结构强度。 4.3 亚洲烘焙的精致与柔软 分析亚洲面包,尤其是日式和港式面包,追求极致柔软和湿润的特点。探讨“汤种”(Tangzhong)和“中种法”(Poolish)等预处理技术如何通过预先糊化淀粉来显著提高面包的保水性和保鲜期。 五、 故障排除与疑难解答 本章节旨在解决烘焙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现场指导。 5.1 常见问题分析 面包塌陷/顶部回缩: 分析是发酵过度、烘烤温度不足还是蒸汽释放过快造成。 内部组织紧实/孔洞过小: 探讨面筋未充分发展、排气不足或酵母活性低下的可能性。 外壳过硬或过焦: 如何调整烤箱的湿度和温度曲线。 5.2 进阶故障排除 针对使用天然酵母时可能出现的“面团无力”(Lack of Strength)现象,提供调整喂养频率和优化面团水合度的具体方案。 六、 工具与原料的深度选择 成功的烘焙依赖于对工具的理解和对原料的尊重。 6.1 基础与专业工具的选择 从基础的搅拌盆、刮刀,到进阶的重型搅拌机、石板(Baking Stone)和蒸汽喷射系统,分析不同工具对最终成品效果的具体影响。强调温度计和厨房秤在精确烘焙中的不可替代性。 6.2 探寻优质原料 详细介绍不同等级的特高筋、高筋、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差异和用途;讨论海盐、酵母、油脂(黄油、橄榄油)的品质如何微妙地改变风味轮廓。并介绍如何根据不同面包风格,选择最适合的糖类(如蔗糖、蜂蜜、糖蜜)和液体(水、牛奶、乳清)。 七、 创意与展望:面包的未来 展望现代烘焙的趋势,鼓励读者进行个性化的风味探索。包括如何利用蔬菜泥(如南瓜泥、红薯泥)和天然色素(如抹茶粉、可可粉)为面包增色增味,以及如何在家中实践更可持续和健康的“零浪费”烘焙理念。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耀堂


  【現任】
  南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專技助理教授
  瑞康屋烹飪老師
  烹飪節目常駐廚師

  【著作】
  日式素家常101、素餐桌調味帖、第一本素西餐料理書【升級增編版】、無油煙輕鬆煮(以上邦聯文化出版)

  米饌饗宴、素食好健康、原住民美食、健康美味豬、好男人愛下廚、神奇米飯力量大、五星級常備菜、蔬食共和國

  【得獎紀錄】
  2013韓國國際烹飪美食大賽個人展示菜金牌
  2013馬來西亞世界烹飪大賽金牌
  2012第一屆大甲媽祖[福佑平安]媽祖宴金牌
  2011第三屆海峽兩岸烹飪邀請賽金牌
  2010第六屆韓國國際美食養生大賽金牌
  2010 兩岸三地閩菜會馬祖料理競賽最佳創意獎
  2010 第一屆行政院客委會客家筵席料理比賽金牌
  2010 FDA行政院衛生署優良廚師
  2008第六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美食展檯金牌
  2007第一屆台北中華素食展金廚獎

 

图书目录

5作者序—在家享用無添加「安心牌抹醬」
6   好塗抹才是好抹醬
醬子吃抹醬
8  做抹醬前要知道的事
10做抹醬的好工具
12  醬做抹醬增加風味
17基礎底醬變化出絕品好味
16說說奶油醬
17香蒜奶油醬
18茴香鮭魚奶油醬
20番茄奶油醬、香草椒鹽奶油醬
22法國羅勒奶油醬
23明太子奶油醬
24 青蔥奶油醬、咖哩胡椒奶油醬
26辣味噌奶油醬
27黃芥末奶油醬、海苔香蒜奶油醬
28松露蘑菇奶油醬、檸檬奶油醬
30 蛋黃奶油醬、橙皮奶油醬
32杏仁奶油醬、百香果奶油醬
33椰香奶油醬、蜂蜜草莓奶油醬
34 說說起司醬
35洋菇起司芥末籽醬
36培根起司醬、起司青醬
37牛奶糖腰果起司醬
38咖哩起司醬、黃桃起司醬
39綜合蔬菜奶油起司醬
40卡布奇諾起司醬、酪梨馬斯卡邦起司醬
42楓糖堅果起司醬、金鑽鳳梨起司醬
44蜂蜜起司蘋果醬、地瓜起司醬
46菠菜起司醬
47說說巧克力醬
48  巧克力醬
50巧克力香蕉醬、榛果巧克力醬、巧克力花生醬
52蜜香白巧克力夏威夷豆醬
53抹茶檸檬白巧克力醬
54說說克林姆醬
55克林姆醬
56香草奶油布丁醬
57檸香克林姆醬
58棉花糖克林姆醬、鳳梨克林姆醬
60說說美乃滋
61原味美乃滋
62海膽美乃滋醬、塔塔醬
63梅干美乃滋醬、鮪魚沙拉醬
64說說奶酥醬
65奶酥醬
66杏仁葡萄乾奶酥醬、可可椰子奶酥醬
67伯爵奶酥醬、蜂蜜奶酥醬
68酒漬雙莓奶酥醬、抹茶香橙奶酥醬
69說說焦糖醬
70焦糖醬
71焦糖核桃醬、抹茶牛奶醬
72焦糖花豆醬、焦糖紅豆醬
74紅茶牛奶醬、香草拿鐵醬
76蝶豆花奶香糖漿
77烏龍茶牛奶醬
78說說蛋黃醬
79蛋黃醬
80檸檬蜂蜜蛋黃醬、芒果蛋黃醬、百香果蛋黃醬
82說說煉乳醬
83原味煉乳醬
84煉乳餅乾醬、煉乳蔓越莓醬、煉乳麵茶醬
86說說果醬
88鳳梨果醬
90芒果桔子醬、草莓果醬
92鳳梨百香果醬、雙莓果醬
94桑椹果醬
95冰糖梨子桂花醬
96威士忌蘋果醬
97果醬這樣做存放更久
98番外篇A:抹醬可以這樣用
製作簡易好吃的「果醬」甜點
果醬麵包布丁、綜合果香威士忌、鳳梨百香果凍
100番外篇B:抹醬可以這樣用
製作流行好喝的「抹醬」飲品
烏龍鮮奶茶、煉乳蔓越莓氣泡飲
冰淇淋威士忌蘋果果蘇打、香蕉堅果優格奶昔
102說說優格醬
103原味優格
104香草優格起司醬、優格黃瓜醬
106酪梨優格起司醬、雙莓優格醬
107百香果美乃滋優格、咖哩優格醬
108香蕉堅果優格醬
109說說豆泥醬
110豌豆泥醬、鷹嘴豆泥醬、毛豆燕麥醬
112說說薯泥醬
113奶香地瓜醬
114南瓜起司醬
115煉乳芋泥醬
116甜菜根醬、蛋香馬鈴薯醬、洋蔥南瓜酸奶油醬
118說說芝麻醬
119原味黑芝麻醬
120蜂蜜黑芝麻醬、柚香白芝麻醬
121說說莎莎醬
122泰式莎莎醬、番茄莎莎醬、酪梨莎莎醬
124說說油醋醬
125巴薩米克油醋醬
126油封香料起司醬、迷迭香橄欖油
128說說豆腐醬
129九層塔豆腐醬
130蜂蜜紫薯豆腐醬、火龍果豆腐醬、南瓜豆腐醬
132其他類:自己做手工無添加抹醬
132白木耳蓮子醬
133花生醬
134楓糖栗子起司醬、蜂蜜核桃醬、肉桂糖霜醬
136義式腰果鹹醬
137優格芥末籽雞肉醬
138法式雞肝醬
140原味菠蘿醬、抹茶菠蘿羅醬
141印度咖哩茄子醬
美味延伸:咖哩生蠔
142香椿抹醬
美味延伸:香椿花椰菜米
鮭魚慕斯醬
144咖哩肉醬
美味延伸:咖哩肉醬炒飯
145茄子醬
146咖椰醬、藜麥酪梨醬
148番外篇C:抹醬可以這樣用
製作時髦又吸睛的開放式三明治
藜麥酪梨開放三明治、煙燻鮭魚開放三明治
黃桃起司開放三明治、香蕉堅果開放三明治
150番外篇D:抹醬可以這樣用
製作人氣團購美食—抹醬吐司
152番外篇E:抹醬可以這樣用
製作人氣團購美食—抹醬三明治
 
搭配抹醬必備的7款免揉麵包
156免揉麵包基本製作流程
158原味白吐司、全麥吐司
162切吐司的技法&趣味吃法
164小餐包
166 南瓜籽油麵包
168歐式牛奶麵包
170原味貝果、蜂蜜貝果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88948
  • 叢書系列:滋味館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8.5 x 26 x 1.3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在家享用無添加「安心牌抹醬」


  打從我進職業廚房,就專注在歐式自助餐的領域中,「醬」對於餐檯上的菜色有加分效果;無論是冷菜、熱菜、炸物、甜點等,少了「醬」就枯燥乏味。很高興能把最愛的「醬」跟大家分享,我也想出很多經典、人氣、新口味抹醬,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味覺饗宴。

  本書中的抹醬除了基本用途外,用在可麗餅、鬆餅、春卷等都是可以加分,或當作餡料製作成包子、麵包、吐司等,讓烘焙多了更多口味的變化。所以要特別提醒大家,書中的抹醬千萬不要只局限在抹麵包、饅頭、吐司等用法,有的甚至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吃法,例如:果醬稀釋後可以當各式風味的飲品,或是將果醬加到夏天喜愛的剉冰中當淋醬,光聽心中就整個消暑,稀釋後的果汁做成冰棒,更是小朋友的最愛。這次新增訂,除了加入新研發和流行的抹醬外,特別提供多種簡易實用的運用方法,像是開放式三明治及團購熱銷的抹醬吐司、抹醬三明治,讓讀者在家享用一醬多用途的「安心牌抹醬」。

  這麼多年來,堅持出書除了讓讀者學到料理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給讀者正確的飲食觀念,所以在這本書中,都是使用天然的油脂及食材。甚至書中的油脂,也都是慎選對讀者健康有益的好油;為了避免吃下含添加物的食品,我也提供在家自己做濃縮果汁、果乾、風乾番茄及乾燥香草的作法,希望讀者在做抹醬的過程,使用的都是真食物。

  而且既然花時間親手做,就要使用好食材,才做得出最健康又安心的抹醬,也希望讀者在此書中得到很多知識,享受到做料理的樂趣。

李耀堂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味覺比較敏感的消費者,我最在意的就是「層次感」。很多自製抹醬,做出來的味道都很單薄,不是只有甜就是只有酸。我猜測這本《手作抹醬》裡頭一定有很多「隱藏版」的技巧,可能是關於如何煸炒堅果,或是加入不同種類的油脂來增加滑順度。例如,用不同的醋種來平衡甜味,或是用一點點檸檬皮屑來提亮整體風味,這些細節才是決定美味的關鍵。我期待看到書中能有多元化的基礎醬料介紹,比方說,除了常見的果醬,有沒有像法式奶油醬(Pâté)那樣,可以拿來搭配鹹食麵包的提案?或者是一些運用植物基底(如豆類或酪梨)製作的健康抹醬?如果能針對不同的抹醬特性,提供最佳搭配的麵包種類(例如,濃郁的堅果醬配歐式酸麵包,清爽的柑橘醬配奶油吐司),那就太貼心了。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拓展我對「抹醬」的想像,那它絕對是值得收藏的。

评分

這本食譜的封面設計就讓人眼睛一亮,那種溫暖又樸實的手作感,完全抓住了我這種熱愛家庭烘焙的煮婦的心。光是看著那些琳瑯滿目的抹醬照片,就忍不住開始幻想週末的早晨,一家人圍著餐桌,我端出一盤剛出爐的吐司,配上幾罐自己做的特色抹醬,那種幸福感是外頭麵包店怎麼也比不上的。我特別欣賞作者在食材選用上的用心,感覺她並不是只追求花俏,而是真正把「美味」和「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前買市售果醬,總覺得糖放得太多,吃起來很膩,但從這本書的氣氛來看,她應該會教我們如何利用天然的甜味,做出清爽又富有層次的風味。我很期待看到她如何處理一些比較少見的食材,像是用當季水果搭配香料,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味覺驚喜。坦白說,現在很多食譜書只是把流程列出來,但好的食譜是會帶著你進入那個創作的過程,讓你從動手做中體會到樂趣,這本看起來就有這種魔力。我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想把家裡的果乾、堅果全部翻出來,準備開始我的抹醬大業了!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食譜書多到爆炸,內容常常大同小異,但這本《手作抹醬》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好像更著重在「生活感」的提升。我常常覺得,雖然現在生活步調很快,但早晚餐那幾分鐘的儀式感是不能少的,而一個好的抹醬,絕對是讓平凡的麵包瞬間升級的秘密武器。我個人對那種「創意組合」特別有興趣,比如鹹的抹醬,如果能搭配一些烘焙香料或者煙燻風味,那拿來配貝果或司康,肯定會非常驚艷。這本書的排版和照片風格,我覺得很像我年輕時在國外雜誌上看到的,很有質感,不會過度修飾,讓人覺得「啊,這個我絕對做得到」。我特別在乎步驟的清晰度,畢竟我做菜是邊顧小孩邊進行的,如果步驟太複雜,一個分心就毀了。我希望書中能多提供一些關於「保存」的訣竅,畢竟一次做這麼多種抹醬,怎麼確保它們新鮮又安全地放在冰箱裡,是個很實際的問題。總之,它給我的感覺不只是一本食譜,更像一本提升居家生活品味的指南。

评分

最近迷上做早午餐給家人吃,但總覺得在抹醬這塊老是卡關,要嘛就是買現成的,要嘛就是隨便用優格或奶油打一下了事。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名強調「讓日常麵包美味升級」,我就知道這正中我的紅心。我真正需要的不是那種一年才做一次的華麗甜點食譜,而是能夠融入週一到週五生活的小確幸。我對那種可以利用剩餘食材或邊角料來發揮創意的食譜尤其感興趣,畢竟誰不想把家裡那些快過期的水果或快硬掉的麵包片變廢為寶呢?如果書裡有提到如何利用香草植物(像是迷迭香、百里香)來為抹醬增添一抹優雅的氣息,我會非常欣賞。而且,我期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吐司配果醬」的單一組合,也許用這些抹醬來做三明治的內餡,或是當作烤雞肉的調味基底,都能創造出新的可能性。這本書的實用性,在我看來遠超過它的裝飾性。

评分

光是從書名那種充滿生活熱情的語氣,我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她不是在教我們成為大廚,而是在鼓勵我們成為更懂得生活情趣的「生活藝術家」。我特別好奇的是,在這麼多款提案中,有沒有什麼是「零失誤」入門款?畢竟,如果一開始的幾次嘗試就屢戰屢敗,很容易就讓人失去熱情。我希望作者能用非常直白且溫和的筆觸,告訴我們新手在製作抹醬時最容易踩的雷區在哪裡,例如溫度控制、攪拌的時機點等等。我也很期待看到,書中是否針對不同季節的當令食材,給予不同的風味調配建議,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手作」與「時令」的完美結合。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對「早上塗抹醬料」這件事產生新的期待和動力,讓我願意花十分鐘時間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份充滿愛的早餐,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了標價。它賣的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堅持與熱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