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請小心提防異界領路人,一旦涉足,便難以脫身 螺螄拜恩
前言
Prologue 1 所謂「異界」,就是和我們不同的神與魔共存的黑暗世界
Prologue 2 異界概念初見於《古事記》,至江戶時代已發展成娛樂性文化
Prologue 3 與異界居民相關的傳承存在於全國各個角落
序章 透過故事解讀的異界世界
STORY 1 造訪異界「龍宮城」,進而超越時空的浦島太郎
STORY 2 桃太郎和鬼怪其實同樣都是異界的居民
STORY 3 讓整個京都為之恐懼顫慄的大江山酒吞童子
STORY 4 來自於月之都,輝夜姬的神祕之處
第一章 空間與異界
山:催生出山神與山岳宗教的聖地
海:海的另一頭是死後的世界
墓:能夠超越時空與亡魂相見
神社:眾神降臨此世時的居所
門:隔開俗界與異界的結界
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橋樑
十字路:現世與未來交錯的地方
水邊:神與妖怪共存的場所
宅邸:設置在家中的結界和驅魔物
方位:東北到西南是鬼的通行方向
時刻:誕生出怪異的時間邊界線
他界:靈魂最後抵達的死後世界
第二章 事物、生活與異界
言詞:由口中而出,帶有靈力
動作:保護自己遠離穢氣與邪祟
左右和符號:趨吉避凶,祛除魔物
女子:因穢物而生的性別結界
身體:隱藏在肉體當中的神祕
遊戲:召喚神靈的異空間
動物:活在現世的神祕生物
職業:驅趕魔物的特別儀式
顏色:顏色所擁有的神聖之力
聲音:呼喚神靈靠近的鈴鐺之力
香氣:更靠近神之領域的手段
第三章 例行活動與異界
正月:款待祖先的靈魂
節分:驅逐病魔的「滅魔儀式」
端午節:藉菖蒲的咒力避邪除穢
女兒節:使用替身淨身除厄的例行活動
彼岸:打開「那個世界」的門
夏越之祓:傳承神話的傳統例行活動
七夕:向星星祈願,去除穢氣的傳統例行活動
盂蘭盆節:祖先的靈魂從那個世界回來
祭典:向神明祈願,與神明交流的儀式
重陽節:以菊花的靈力避邪除厄
中秋節:對著滿月獻上祈禱與感謝
跨年:大掃除是清淨身心的儀式
第四章 表演藝術與異界
能樂:扮演神與精靈的幽玄世界
文樂:魂魄棲宿的傀儡人偶
舞:聯繫神與人的咒術儀式
雅樂:延續千年的古代樂音
茶道:以邊界區隔出的聖域空間
相撲:根據陰陽道打造的神聖土俵
Column 1 複合交錯混合而成的異界世界觀
Column 2 發生水患的地方容易有妖怪出沒
Column 3 不論是板羽球或放風箏,都含有呪術性相關意涵
Column 4 傳統競技流鏑馬,原本是除魔儀式
注釋
參考文獻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日本文化書多到氾濫,很多都只是淺嚐輒止,或是把網路上翻來覆去那幾則故事重講一遍,讀起來真的很膩。「博物誌」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很扎實,讓人覺得作者應該下了不少功夫去考證和整理。我特別關注那種「原來如此」的瞬間,就是當你對某個日本現象感到困惑時,透過閱讀能瞬間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這本書如果能把那些看似無厘頭的禁忌或堅持,都歸納到一個清晰的脈絡下,那就太厲害了。我希望能看到它不只是羅列怪談,而是深入探討這些信仰是如何滲透到日本人的集體意識裡,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畢竟,要真正理解一個文化,就得從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所不在的「靈性」層面著手,這本書看起來很有潛力做到這一點,而不是流於表面的介紹。
评分說真的,對於我們這種長期接觸日本流行文化的人來說,很多元素其實是似曾相識的,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無法真正理解其根源。這本書的「博物誌」風格,讓人聯想到一種系統性的整理和收錄,這比零散的資訊更有系統性,也更讓人信服。我期待它能提供的不僅僅是「日本有這個風俗」,而是「這個風俗如何從神怪信仰演變到今日的日常規範」。例如,在描述某些建築樣式或器物擺放的禁忌時,能不能帶到一些古代人對空間能量或靈體活動的想像?這種從物質世界回溯精神世界的路徑,往往最能揭示一個民族的深層恐懼與渴望。如果書中能將這些元素編織成一個龐大的文化網絡,讓讀者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日本異界地圖」,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般的好奇心滿足,而是成為了一種理解日本思維模式的鑰匙。
评分我對於這種結合了「民俗學」和「輕鬆科普」風格的書籍,一直抱持著很高的期待。身為一個對東方神秘學有點興趣的讀者,我最怕的就是那種寫得太學術、太枯燥的論述,一看就讓人想打瞌睡。但書名裡那股「原來這些習俗都跟妖魔鬼怪有關係!」的戲謔感,暗示著作者會用一種比較親近大眾的方式來解說。想像一下,讀著讀著,突然發現你以為只是健康考量或生活習慣的東西,其實都是幾百年前為了躲避某種「非人」騷擾而發展出來的生存智慧,那種衝擊感真的很迷人。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在解釋這些概念時,能多舉一些具體的、發生在日本各地的小故事或地方傳說作為佐證,這樣閱讀體驗才會更豐富、更立體,不會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能感受到那股真實的、充滿神秘色彩的氛圍。
评分現在很多書都主打「深度剖析」,但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趣味性,而這本《日本異界博物誌》的取向似乎更偏向於滿足我們對「獵奇」的好奇心。我個人對日本傳統的「怪談」和「陰陽道」體系很感興趣,但要從專業文獻中去挖掘這些內容,對一般讀者來說門檻太高了。如果這本書能有效地擔任起這個橋樑,用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將那些古老的咒術、對神靈的敬畏,或是對怪異現象的處理方式給「翻譯」出來,那就非常棒了。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工具書,隨手翻開任何一頁,都能立刻對應到生活中的某個場景,例如看到日本人在神社抽籤的行為,或是他們對待某些動物的態度時,心裡能馬上浮現出「啊,原來這背後有『那個』原因」的頓悟感,這種實用性的連結是閱讀這類主題書籍最大的樂趣所在。
评分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感覺是個尋寶圖啊!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日本的奇特習俗,總覺得背後一定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但又懶得自己去查那些密密麻麻的資料。《日本異界博物誌》這個標題,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覺得這不只是一本知識書,更像是一本帶你進入「幕後」的導覽手冊。我尤其好奇那些日本人從小聽到大,但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沒深究過的節慶、護身符,到底跟古代流傳下來的那些「非人」存在有多深的淵源。像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除厄運的儀式,或是某些食物為什麼不能混在一起吃?書裡如果能用生動的方式把這些民俗傳說和現代生活連結起來,那可真是太有價值了。期待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在地導遊,用輕鬆又不失深度的筆調,帶我們一窺日本文化深層的「魔法」面貌,讓人讀完後,下次再去日本旅遊或看日劇時,都能會心一笑,懂得更多別人不知道的「眉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