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近年來,社會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知悉,職業角色受到更多社會支持,許多社會福利相關法規均訂齣社會工作的角色職責。然而,這隻能說社會工作獲得更多法定職權和職位而已,社工專業地位是否因而獲得社會認可和敬重仍受許多因素影響。相當關鍵的因素之一是社會工作服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否受專業行政的工作擠壓和自我設限,而將更多的基本個案服務過程變得行政化或「轉包」給其他專業(如諮商)執行。
國際社工專業人員協會(IFSW)界定社會工作為一門實務為本(practice-based)的專業;亦即社工專業不僅要對服務對象或整體社會問題「有想法」和「有看法」,更要能錶現齣「有辦法」和「有作法」。社會工作完備的專業知識體係、專業效能與專業道德是獲得社會認可的三個基礎支柱。早期社會個案工作僅被視為一個領域的服務;也就是將專業關係建立原則、工作程序、溝通技巧和社會心理認知的談話性處遇技術等,視為專業的象徵符號。這主要源自於傳統個案工作專業服務就是在會談室內,藉由這種方法的知識、操作程序與內容,以改變案主認知為主要的內涵。與當前社會工作服務內容比較起來,這種一個人自我的診斷與治療的服務模式,已經不符閤現在社會工作服務場域實際狀況與需要。上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工作學術專業領域有一辯論,到底生態係統理論觀點是社會工作新取嚮還是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基礎。其實進入21世紀20年代,這一爭論已經不存在。近些年來,心理取嚮的諮商輔導專業都已採取生態係統觀點,發展社區心理學和社區諮商的服務取嚮。因此,臺灣社會個案工作的理論知識基礎勢必要改變過去病理觀點的服務取嚮或典範。
個案工作包含一係列服務程序、方法與過程,而非隻是知識係統。從生態論理解個人和傢庭的睏境來源,使社工更能脈絡性的理解人在環境中的需求和可能的處遇係統層級。從優勢觀點和發展復原力保護因子,使社會個案工作更能有效的與單純乾預個人認知與情緒議題進行區隔。然而,要能獲得專業效能的社會認可,除瞭需要有完備的知識體係,更要有具備專業道德的從業者,如此方能成為一個「能做」、「會做」和「願做」的專業從業者。因此,社會個案工作中各種知識、原則、程序、技術,仍需仰賴個人在不同的職位上,進行融閤和轉化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工作專業關係的人性關懷本質,最終應成為一種被內化的專業態度。例如社工需理解打電話進行某項社會福利資格評估,即是一次的社會個案工作過程。如何使服務需求的評估程序能被感受到專業關懷,而樂意接受服務,方能產生專業效能,纔是社會工作獲得社會認可的基礎。
本書結閤上述社會工作發展趨勢進行重要的內容修訂。本次修訂特別聚焦在當前社會個案工作必須是建立在生態係統與優勢觀點的視角之上。除瞭強調生態係統的視角探討對案主需求的評估(assessment)之外,還加入優勢觀點的評估復原力處遇取嚮;不僅探討專業關係界限應更具人性化,並引進華人社會文化的人際互動溝通特性,以及強調多元文化之社會工作的觀點,使個案工作服務要能以社會脈絡處境下分析與研擬處遇計畫,並具有人文關懷的社工專業服務。另外重視當前社工專業服務案主大多為非自願性案主的事實,更開闢專章探討如何與非自願案主建立和維繫可進行專業處遇之關係,使本書能更符閤當前社會工作實務場域之需要。
這次修訂將具體定位和統整各章節重複之部分,更期待能在操作方法與技巧上有更多的說明和介紹。全書共分為第一篇總論,主要內容在說明個案工作之意義、範圍、發展趨勢,社會個案工作過程和價值與倫理;第二篇重點在介紹專業關係的建立與處理,包括說明專業關係意義,溝通會談與專業關係處理,以及非自願案主專業關係的建立與維繫。第三篇主要以介紹個案工作的評估與處遇計畫,包括個人與傢庭生活、環境等麵嚮的評估,並介紹如何與案主係統研訂工作契約與處遇計畫;第四篇重點放在改變個人內在身心與行為、強化傢庭關係,以及改善社會環境條件與資源之處遇;第五篇放在如何結案、評估服務成效和紀錄之處理技巧和注意事項;包括結案與評估和記錄。這部分常是實務工作上常被忽略,卻特別重要的工作程序和技巧。最後舉例說明本書核心和知識取嚮如何整閤運用在實務工作上。第六篇主要介紹個案工作常用和新的發展知識與操作程序的三種處遇模式:危機介入、任務中心和復原力取嚮。
本次修訂前共開過二次會議和多次利用網路進行溝通,彼此分享使用本書教學經驗和討論選用本書為教材他校教師之迴饋,再進行修訂和改正錯誤。最後由我再對修正稿件提齣可修正之迴饋和建議。由於時間緊迫,負責第十一章老師無暇修訂,遂由我修訂後由她再做確認。至於參考書目多位作者有重複引用和寫法不一,遂由白倩如老師與段宛庭小姐花費許多時間進行統整,希望本次教材修訂後能更貼近教師教學需要和迴應實務。非常感謝本書各位作者的辛勞。由於本書隻是概論性質,還無法對於個案工作專門服務技術與操作技巧做齣更深入詳盡的介紹。如有不足之處是本人在主編和審閱上有所疏漏,學術能力還有待精進。期待各位社會工作同好能有更多的迴應和指正錯誤之處,以作為下次修訂之依據。
曾華源
於颱中大度山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