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務操作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套書」形式也蠻方便的。統測考試通常會分散在幾科上,如果每科都找一本獨立的參考書,那在攜帶和管理上會很麻煩。套書的好處是,至少在出版社的整體編排邏輯下,不同科目的題目難度和深度會比較一致,不會出現某一本寫得太淺、另一本又寫得太深,導致我們在分配時間上產生混亂。而且,這種專門針對「升科大/統測/四技二專」這個特定考試群體製作的題庫,在用詞和介面呈現上,應該會更貼近我們熟悉的考試語言,不像有些學術性太強的參考書,光是看題目敘述就要花很多時間去解讀。我希望這套書在題目的「新舊銜接」上做得好。畢竟考試是動態的,雖然課綱是基礎,但近兩年的統測試題趨勢變化很快,如果這套題庫能吸收近幾年最新的統測試題的風格(當然不能直接放考古題,但風格可以模仿),並將其融入到新的題目設計中,那它的價值就會是無可取代的。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這套書內容過於龐大,導致我無法在考前完整寫完,那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我會把時間規劃好,先針對比較弱的章節,用這套題庫進行深度練習,而不是平均分配。
评分坦白說,當我看到這套書的書名時,第一個反應是「哇,終於有人認真做這塊了」。過去幾年,我們科系的學生在準備升科大時,資源相對匱乏,很多參考書都是拿著高職的五專統整版或甚至是舊年度的考古題拼湊而成,根本無法精準對焦到我們現在面臨的評量標準。108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雖然在統測的申論題或計算題中體現得比較隱晦,但在題目的設計思路上,絕對跟過去的死背硬記有所區別。這套題庫版如果真的能做到「完全對應」評量範圍,那它應該會把那些比較偏向觀念理解、需要靈活運用的題目比例提高。這對我來說,代表的不只是複習材料,而是一種「戰略指導」。我需要知道現在的考試風向往哪邊吹,才能調整我的讀書策略。例如,如果它加強了某個比較少考但課綱明確標示的細節概念的題目,我就會知道,雖然這個點過去不常考,但現在出題者可能想藉此鑑別程度。這種及時的資訊反饋,是我們這些非頂尖學校畢業的考生,想在統測中殺出重圍的關鍵。我預計我會把這套書當作是我的「模擬考中心」,每次練習完就立刻對照詳解,找出我的知識盲區,然後再回頭去翻課本,形成一個高效的循環。
评分我跟幾個一起補習的同學聊過,大家對於這種「題庫版」的設計都有點又愛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愛的是,畢竟統測的題型是相對固定的,大量的練習的確能幫助我們抓到命題老師的出題邏輯和陷阱分佈。但怕的是,如果題目只是單純的「量大」卻缺乏「質精」,那寫完之後成績也只是虛高,遇到變化題還是會措手不及。不過,這套書的「依課綱主題分類」這個特點,讓我對它抱持著比較高的期望。我們都知道,升科大的考科,很多時候會跨越不同模組的知識點,如果沒有依照課綱的脈絡來組織題目,我們在複習的時候就會很難建立起系統性的知識網。假設它真的做到了完全對應,那就代表我只要把某個主題的題目全部掃完,就能確保那個主題的所有重要概念都已經被我徹底掌握了。這對於我們在考前快速地進行「地毯式掃描」複習,絕對是極大的助益。我特別關注的是它對「計算題」的處理方式,畢竟升科大很多科目都有複雜的計算過程,如果詳解寫得不夠清楚,或者直接跳過中間步驟,那這本題庫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希望它的詳解能像大學教授在講解習題一樣,把觀念再帶過一次,而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數字答案。
评分我身邊有些朋友是選擇補習班的師資來帶領,但也有不少人像我一樣,比較依賴自學和大量的練習來應戰。對於自學者來說,一本優秀的參考書就等同於一位在你身邊隨時待命的家教。這套書如果真的如它所宣稱的,能夠「依課綱主題分類」,那就意味著它試圖取代傳統課程的結構。也就是說,它不只是給你題目寫,它更暗示了「你應該用這種順序來掌握這些知識點」。這對那些找不到好老師,或者上課進度跟不上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我們在備考的焦慮感,很多時候來自於「不知道自己還漏了什麼」。當你面對一本結構嚴謹、涵蓋範圍明確的工具書時,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心理安慰是非常重要的。最後,關於價格,這類大型套書通常不便宜,但如果它能真正幫我省去購買其他零散參考書的費用,並且有效提升我的應試戰鬥力,那這筆投資絕對是值得的。畢竟,我們花費的不只是金錢,更是兩年多來最寶貴的時間,所以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帶來實質效益的武器。
评分這本教科書的封面設計,老實說,第一眼看下去還蠻「樸實」的,沒有太多花俏的圖案,就是很直白地把書名和科系對應關係列出來,給人一種「這就是你要找的實用工具書」的感覺。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在準備統測的這段時間,時間根本不夠用,看到這種一目瞭然的排版,心裡就比較踏實。畢竟升科大這條路,說真的,考科內容包山包海,要找到一本真正能緊扣「課綱主題」來分類的題目集,實在是難能可貴。很多坊間的參考書,題目東拼西湊,有時候題目本身都已經過時了,或者根本就不是升科大會考的範圍,唸起來就非常心虛。這套書的優勢,就在於它很明確地告訴你「這就是對應到108課綱的標準」,對於我們這種把所有時間都壓在最後衝刺的考生來說,能夠確保自己練習的題目都是在評量範圍內的,真的是省下太多找資料的時間了。而且,聽說它的題目量大到嚇人,這對需要大量練習來建立手感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光是光碟片的厚度,就讓人覺得物超所值,希望裡面的詳解也能跟題目一樣給力,畢竟光看題目寫對了還不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次才不會再犯,這才是備考的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