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朋友,妳說這本《素養檢定:國小數學素養題本》是「培養閱讀策略最佳入門書」?我聽了只能苦笑。我家那個寶貝女兒,現在連「桌子的長度」要用什麼單位去量都搞不清楚,我們還在為了教她認識「公分」和「公尺」而傷透腦筋。結果現在就推這種強調閱讀策略的數學本,我真的很懷疑這是不是教育單位在玩弄家長?素養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它是不是只是把原本簡單的數學題,包裝成一堆複雜的應用情境,讓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我們很進步」?對我來說,一年級的數學重點應該是建立數感,知道「多一點」、「少一點」是什麼意思,數到十或二十,知道排序的概念。如果連這些基本功都還沒紮穩,就急著去搞什麼「閱讀策略」,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嗎?我真的希望這些教育改革的專家們,可以下來多看看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的世界還很單純,不需要被這麼多「高層次思維」的理論給壓垮。
评分每當看到這種掛著「新課綱」招牌的參考書,我心裡就會自動拉起警報。深怕買了之後,發現它根本不適合我家那個皮猴子。這本《素養檢定:國小數學素養題本》主打的「閱讀數學」概念,聽起來就很像要考驗我們家長是不是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我承認,我是個比較傳統的家長,我還是比較相信「熟能生巧」的道理。數學的邏輯性是死的,不是靠「閱讀策略」就能突然開竅的。如果這本書真的強調閱讀,那我會懷疑它是不是把太多篇幅放在情境描述上,反而壓縮了實際計算和操作的練習量。一年級的孩子,專注力就是那麼一點點,如果題目要看半天才能理解它到底在問什麼,那中間消耗掉的時間,用來多算幾道基礎加法不好嗎?我真的希望教育回歸本質,讓數學成為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文學解析的對象。這種太過「文藝腔」的數學練習,只會讓愛數學的孩子變成討厭數學的學生。
评分哎唷,這本《素養檢定:國小數學素養題本 閱讀數學 一年級》聽起來就讓人覺得頭很大,畢竟現在的小朋友功課壓力已經夠大了,還要來個「素養檢定」,是想逼死誰啊?我記得我家那個小鬼,才剛學會加減法,現在又要開始搞什麼閱讀素養,數學題又不是在考國文,是在玩什麼文字遊戲?說真的,光是看到「新課綱」三個字,我就自動戴上老花眼鏡,深怕自己看不懂現在的教育方針。我比較希望看到那種,就是很傳統的、純粹就是數字和符號的練習本,讓孩子乖乖把基礎打好,不用搞這麼複雜的花招。這種標榜「培養閱讀策略最佳入門書」的書,我總覺得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了?閱讀策略跟數學有什麼關係?難道是要我們從題目敘述裡去猜老師想考什麼嗎?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會不會太抽象了一點?我寧願他回家可以多看幾本繪本,培養想像力,而不是被這些看似高深的「素養」給綁架了。唉,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真是什麼都要跟著學、跟著搞,搞得自己比孩子還累。
评分說真的,現在的教材設計真的是越來越花俏,重點是,真的有比較有效嗎?我最近看到幾本所謂的「素養導向」的參考書,內容豐富到我都快看不懂了,更何況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這本《素養檢定:國小數學素養題本》聽起來就是走這種路線,標榜「閱讀數學」,拜託,數學就是數學,如果連題目都看不懂,那一定是中文理解有問題,跟數學能力可能關係不大吧?我更擔心的是,這種設計會不會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排斥感?他們才剛開始對數字世界產生興趣,如果一開始就被一堆落落長的文字敘述給淹沒,那不是很可惜嗎?我們小時候學數學,就是乖乖背九九乘法表,算得快又準,現在搞這麼多花樣,最終目的是什麼?難道是為了應付未來的某種大考?如果真是如此,那對孩子來說未免太早了,他們應該擁有更快樂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從一年級就進入戰備狀態。我對這種「檢定」的說法也很有意見,學習不該是個檢驗的過程,而是一個探索的旅程,不是嗎?
评分嘖嘖,又是「素養檢定」,每次看到這兩個字,我都會忍不住嘆氣。現在的教育體系,是不是總覺得不弄個「檢定」或「素養」,就顯得不夠進步?這本《素養檢定:國小數學素養題本》如果真的是「最佳入門書」,那代表過去的入門書都不夠「好」嗎?我更想知道的是,這本書的編排邏輯到底是什麼?它是不是把數的概念,硬是跟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故事捆綁在一起?舉例來說,可能要先看完一個關於動物園的故事,然後才能開始算「有幾隻猴子比長頸鹿多幾隻」。這種設計對某些孩子或許是好事,但對我那個只需要直觀數字的孩子來說,那段故事完全是干擾。我們做家長的,最怕的就是買到這種「用力過猛」的教材,結果孩子學了一堆「花招」,卻忘了最基本的運算能力。教育應該是為孩子量身打造,而不是把所有孩子都塞進同一個「素養」的模子裡,這才是最讓人擔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