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氣味」很特別,讀起來完全不像是一本冷冰冰的法條彙編,反而帶有一種濃厚的「教學者視角」。我是在職進修,平時工作很忙,根本沒時間去參加補習班聽課,這本書對我而言,簡直就是一位隨身的私人導師。作者在處理爭點時,總是很貼心地加入一些「請注意,這裡很容易搞錯」或是「這是許多同學的盲點」這類提醒,這種語氣上的親和力,讓人在麵對那些拗口的訴訟要件時,心理壓力小瞭很多。 特別是關於「闡明義務」與「職權調查證據」的界線劃分,這在實務上是個極度考驗法官經驗的環節。書中用一個虛擬的案例情境,將兩者的界線描繪得相當具體,我甚至能想像法官在法庭上如何行使這些權力。另外,本書對於數位證據的採集與隱私權的平衡性探討,雖然篇幅不多,但也顯示齣作者跟上瞭時代的脈動,沒有停留在舊式的文書提齣製度打轉。如果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對於非訟事件的介紹略顯不足,畢竟在實務上,許多糾紛在進入訴訟前,已經透過公證或存證信函等方式進行瞭初步的處理,若能增加對這些輔助程序的著墨,整體結構會更趨完整。但整體來說,它成功地將理論與實務的操作細節做瞭良好的連結,是一本非常適閤「自學」的入門與複習用書。
评分說真的,要從一個資深法律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評價一本書,標準自然會比一般讀者來得嚴苛一些。這本《民事訴訟法概要》,如果用我十幾年的執業經驗來看,它確實具備瞭「概要」應有的廣度,但深度上,我認為仍有進步空間,特別是在處理一些比較細緻的程序瑕疵與救濟手段時。例如,在論述關於訴訟費用負擔的衡平原則時,雖然提到瞭相關條文,但對於法院在個案中如何權衡「全部敗訴原則」與「酌量減輕」之間的灰色地帶,缺乏更具體、更具批判性的實務操作指引。 我個人比較重視的是,作者如何處理程序法與實體法的交錯點。在描述關於撤迴之訴的規範時,雖然引用瞭最新的實務見解,但對於撤迴對將來再行起訴的實體效力限製,探討得不夠深入,沒有充分揭示其與時效中斷或消滅時效完成的複雜連動關係。當然,作為一本「概要」,要求涵蓋所有細節或許不公允。但對於希望藉此書準備更進階的司法官考試或是撰寫更精確的訴狀的同儕來說,可能需要搭配其他更專精的單行本或判例評析纔能補足。不過,我必須肯定它的編排結構非常清晰,條列式的整理讓初次接觸民事訴訟法的學生能快速掌握骨幹,這點無疑是加分的設計,它成功地避免瞭許多教科書常見的冗贅與旁枝雜生。
评分坦白說,我對颱灣法律教科書的編寫風格一直抱持著一種複雜的情感,太多書為瞭追求「完備性」而寫得像字典一樣厚重,讓人望而生畏。然而,這本《民事訴訟法概要》在篇幅控製上,展現瞭極高的拿捏藝術。它沒有陷入學術界對於某些邊緣爭議的無休止辯論,而是果斷地截取瞭「多數說」或「實務主流見解」進行闡述,這對於時間有限的學習者來說,是極大的福音。 舉例來說,對於訴訟上利益的計算,許多教科書會花費大量篇幅去探討不同類型的訴訟標的價值認定,但本書僅用簡潔的段落說明瞭基礎原則和常見錯誤,讓讀者能夠迅速掌握核心概念並將注意力轉移到更重要的「程序效力」上。它的敘述風格非常精煉,幾乎沒有贅詞,像是將一段冗長的條文解釋,濃縮成三句精準有力的結論,對於需要快速抓取重點的讀者,這種效率簡直無可挑剔。唯一讓我覺得略有不滿足的地方,是關於國際民事訴訟的章節,雖然有提到國際管轄權和外國判決的承認,但礙於篇幅,處理得較為錶麵化,或許這正是「概要」必須做齣的取捨吧。但就其核心的「國內訴訟程序」部分而言,它的精華度已經遠超同類型的其他書籍瞭。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和裝幀質感,讓我在書店看到時就忍不住翻閱瞭。現在很多法律書為瞭省成本,紙質和字體都很粗糙,讀久瞭眼睛非常纍,但這本的內頁選擇瞭比較柔和的紙張,加上恰當的字體大小和適當的行間距,閱讀體驗確實舒適許多。這點雖然看似是技術層麵的細節,但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的法律學習者來說,舒適度直接影響瞭學習的持久性。 再從內容結構來看,作者似乎特別重視「時間軸」的概念。在描述整個訴訟流程時,是嚴格按照起訴、準備程序、言詞辯論、判決、救濟等順序推進,每一步驟的銜接都處理得非常自然,就像在看一部情節連貫的法律劇,而不是一堆零散的法條堆砌。我尤其欣賞它在解釋「準備程序」的設計意圖時,不隻是解釋條文規定瞭什麼,而是闡述瞭「為什麼要引入準備程序」的立法價值——也就是避免訴訟的冗長化和戲劇化。這種「由價值導嚮程序」的論述方式,讓讀者在學習具體程序規則時,能更深刻地體會到法律的良善設計。雖然有些資深律師可能會覺得這些基礎概念過於基礎,但對於像我這種需要快速重溫基礎、釐清概念的讀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且愉悅的複習路徑,絕對值得推薦給所有重視閱讀舒適度和邏輯順序的法律人。
评分這本《民事訴訟法概要》真的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實用的一本法律教科書瞭。身為一個在準備國考的考生,我最怕的就是那種寫得過於艱澀、充滿著一堆我根本搞不懂的拉丁文術語的書。但這本不同,它就像是把一個經驗豐富的法官,拉到你身邊,用最白話、最貼近實務的方式,跟你講解那些看似複雜的訴訟程序。 特別要提的是,作者在解析那些判例和學說爭議時,不隻是單純地羅列齣來,而是深入分析瞭背後的立法精神以及不同見解的優缺點。像是關於訴訟標的的特定、既判力的界線這些在實務上經常卡關的地方,書裡都有非常清晰的圖錶輔助說明。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研究最高法院某個關於連帶債務人訴訟標的不能閤一確定時的見解,看瞭好幾篇期刊論文都還是霧裡看花,結果翻開這本書的相關章節,一下子就茅塞頓開。作者對於證據法的論述也相當到位,從傳聞法則的例外到鑑定證人的位階,都處理得井然有序。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民事訴訟程序不再是死背條文,而是真正理解瞭「為什麼要這樣走」的邏輯。對於初學者來說,它降低瞭學習門檻;對於已經有點基礎的人來說,它提供瞭深化思考的絕佳材料。總之,對於任何想在民事訴訟領域打好紮實基礎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首選工具書,推薦給所有法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