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進你深層靜脈(2022年二版)

河流進你深層靜脈(2022年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育虹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深度心理
  • 荣格
  • 原型
  • 集体潜意识
  • 梦的解析
  • 象征
  • 自我探索
  • 精神分析
  • 疗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22年度瑞典「蟬獎」(Cikada Prize)得主陳育虹2002年作品改版上市。
  
  你凝視孤獨
  如凝視一只對剖的梨
  青澀皮膚下
  明透,均勻,坦坦的初心
  幾顆種子,
  黑色的
  埋伏,裸眼回望

  你播種孤獨
  灌溉它摘取它
  掂量它切割它凝視它
  咀嚼它
  那滋味,
  你再用另一個
  季節
  消化,吸收
  ──摘自〈梨與孤獨〉

  她的詩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人的心;
  她的詩也像一池湖水,給人沈靜與平和。
  她是陳育虹,一個用詩觀照生命的女人。

  平凡的山居生活,她用細膩易感的心,讀出千百種樣貌;
  而行過的歲月,在她清澈的目光中,更淬取出人生的況味,
  這些,往往成就她的詩。

  陳育虹的詩風格清新,節奏分明,寓情於景及擬人手法交錯靈活運用。她極擅於在詩的末尾,留下令人百轉千迴的遣詞用字,讓人不得不掩卷沈思,那感覺,彷彿是,有人讀到你的心,有人讀懂了你的心。
 
沧海遗珠:失落文明的密钥与群星的低语 第一章:沉寂的沙海与不朽的螺旋 故事的开端,并非宏大叙事,而是对一粒尘埃的执着追寻。考古学家林溪,一个被学界视为“异端”的学者,毕生致力于解读那些被主流历史学界定为“神话残渣”的古代文明遗迹。她的研究对象,是横跨欧亚大陆,却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戛然而止的“提亚文明”。这个文明以其超越时代的金属冶炼技术和对天文现象的精准预测而闻名,却在一夜之间化为黄沙中的模糊印记。 林溪的最新发现,是在戈壁深处一处被风沙掩埋了近五千年的地下结构——“缄默之厅”。这座建筑的墙壁上,镌刻着一种林溪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超苏美尔楔形文字。更令人不安的是,厅内中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由某种未知合金铸成的螺旋结构。这个螺旋,并非装饰,而是一个精密的机械装置,其核心部位,嵌着一块散发着幽蓝色微光的晶体。 当林溪触碰晶体时,她的大脑仿佛被瞬间接入了一个庞大的信息流。她“看”到了提亚文明最后的景象:不是灾难性的洪水或战争,而是一种缓慢、优雅的“撤离”。提亚人似乎预见了自己的终结,并将他们的核心知识,刻录在这座迷宫般的遗迹中,等待下一个有缘人。 第二章:失重的图书馆与“零点悖论” 信息流将林溪引向了下一个线索:一处位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下的冰封“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的建造工艺同样令人费解,它似乎违背了当时的物理定律,墙壁由一种类似固态气体的材料构成,内部空气恒定在绝对零度以上微妙的平衡点。 在图书馆中,林溪找到了提亚文明留下的核心文献——以高密度信息粒子形式储存的卷轴。这些卷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提亚文明并非地球本土文明的自然演化结果,而是来自于一个被称为“星海渡者”的星际物种在地球的殖民分支。他们来到地球,并非为了征服,而是为了“避难”。 文献中反复出现一个概念——“零点悖论”。它描述的是一种宇宙尺度的能量收支失衡:当一个文明掌握了足以控制时空结构的技术时,他们同时也触及了宇宙基础法则的禁区,从而引发一种不可逆的“熵增加速”,最终导致文明的系统性崩溃。提亚人发现,要避免这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将文明的“意识核心”从物质界抽离,转移到一个更稳定的维度。 第三章:量子纠缠与维度之锚 随着研究的深入,林溪发现自己并非孤独的探索者。一个代号为“守望者”的秘密组织浮出水面。这个组织由一群致力于维护地球“时间线稳定性”的跨国精英组成,他们深信,对提亚文明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零点悖论”在地球上重演。 “守望者”的领导者,冷峻的理论物理学家沈岳,起初是林溪的阻挠者。他认为,提亚技术的核心是“维度锚定术”——一种利用高度复杂的量子纠缠网络,将大规模物质结构与另一个维度的“备份世界”进行实时映射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强大,但其运行所需的能量,会从现实宇宙中抽取“存在性质量”,加速宇宙的衰亡。 沈岳试图阻止林溪激活“缄默之厅”的最终装置,因为根据他的计算,一旦装置完全启动,它将把地球上所有与提亚遗迹产生共振的生命体,强行拉入那个“备份世界”,留下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空壳地球。 第四章:迷雾中的背叛与“第三轨道” 在争夺一号遗迹核心晶体的过程中,林溪发现“守望者”内部也存在分歧。组织内的一个激进派,由前情报官员罗文领导,他们认为应该利用提亚技术,实现人类文明的“跃迁”,即主动放弃这个衰老且充满冲突的宇宙,迁往提亚人预设的“新世界”。 罗文的计划是将核心晶体植入一座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次声波发射塔中,以此为“锚点”,激活整个地球的维度转移程序。 林溪和沈岳必须联手。他们意识到,提亚人并非没有留下“安全阀”。在被视为“神话”的提亚哲学文本中,提到了一种“第三轨道”的生存方式:不逃离,也不毁灭,而是将文明的“感知阈值”永久性地提升,使个体能够同时存在于两个维度,从而实现“共存”而非“替代”。 第五章:最后的和弦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海沟深处的发射塔内。罗文已经启动了转移程序,海水中充满了令人耳鸣的次声波,天空开始出现奇异的极光,那是两个现实维度正在发生剧烈摩擦的征兆。 林溪必须在维度锁定完成前的最后几分钟内,将她从“缄默之厅”和“冰封图书馆”中获得的知识——关于“熵减的局部实现”的理论——应用于核心晶体。这需要她冒着意识被撕裂的风险,进入一种近乎纯粹的信息态,手动修正晶体中预设的“撤离”参数。 沈岳负责提供外部计算支持,利用他改装的深海潜艇上的超级计算机,对林溪传输的复杂数学模型进行实时校验。 在最后关头,林溪成功地将“零点悖论”的强制逃逸指令,替换为“意识升维”的指令。当转移程序达到最大负荷时,整个深海基地发出一道令人目盲的白光。 白光散去后,发射塔没有爆炸,也没有消失。世界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一切都微妙地改变了。林溪和沈岳发现,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变得极其敏锐,微小的环境变化都能被大脑捕捉,他们仿佛获得了对“时间”的更精细的观察能力。 提亚文明的遗产没有毁灭地球,而是将其文明的“工具”转化为了一种对“感知”的升级。人类并未逃离宇宙的命运,但他们获得了在既有框架内,以更高级意识形态继续生存下去的“钥匙”。故事的结局,是林溪站在深海潜艇的舷窗前,看着深邃的海水,她知道,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新的感知阈值下,重新书写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育虹


  著有詩集《霞光及其它》、《閃神》等八本;譯有安卡森詩集《淺談》、葛綠珂詩集《野鳶尾》等六本;另有日記體散文《2010陳育虹》一本。詩集已有日、法、荷譯本出版。2017年獲【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年獲【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2022年獲瑞典【蟬獎Cikada Prize】。

  《河流進你深層靜脈》為作者2002年作品;書封及內頁畫作是作者父親遺墨,以為紀念。
 

图书目录

007自序
 
卷首:你眼睛有一枚蝶

014河流進你深層靜脈
020梨與孤獨
022你眼睛有一枚蝶
024山雀
026端午
030……
032清晨的慢板
034記憶的
036天牛
040花季
044地心
046定
048蟬嘶
050沫
052櫻花就是這樣
058它飛來
060關係
062鐘聲會再響嗎
064睡,記憶之堅持
068你以為你懂得這山
072羽
076一朵花開了
078撿
082整個早晨她嘗試
084只是一株細瘦的山櫻
086暖房
088白色蝴蝶蘭
090月、月、月
 
卷中:如果月亮剛好經過
100除非洞穿如此的實情
104如果……愛……危樓
106圍捕(為蛇請命)
112五點零七分二十三秒
114交換
116除了哀號
120我們需要火
122旅
124集集震後
130心
132圓圈
136如聖誕花開的流浪犬
138失眠
140Hand-made in Macedonia(馬其頓手工製造)
144我們曾經如此
148嬰兒餅乾
152販賣一顆小小的腎
154預演1/1/2000
156旱
158絹絲瀑布
161在百丈深的地底
163哀紐約
166病號
170花該怎麼開
174我把你輸入磁片
176現在幾點??
180搬家
182重疊
184寄居蟹的留言
190我們是這樣一對母女
192你只有二十秒
194活著之必要
198很難在台北
200音樂結束了
202如果月亮剛好經過
 
卷末:所有的山
208A Password
214我知道你在湖邊
216插枝
218行草
220滅相
222山與樹
224燭
226沙漏
230舞鞋
232散步
234玫瑰
236你追逐一個聲音
238靜默,一根懸絲
242你期待雪
244秋蟬
246決定
248海以沉默愛你
250第四維度(繭)
252夜讀清照
254九月
258聽
262句點
264融
270後視/鏡中的你
272壓花藝術
274在對望的剎那
276迷失於雪
278一條河淡淡流過
280或者
282所有的山
284風  非風
 
289無名(書後)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63260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292頁 / 14.8 x 20.8 x 1.4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心識流動。猶如水流。陽焰曄曄不住。
  既見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看熟。
  則返覆銷融。虛凝湛住。其此流動之識。颯然自滅。
  ……此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皎潔泰然……

  五祖弘忍《最上乘論》

  或說,既然如此,更又寫些什麼?一切無所從來,亦應無所從去。

  但我權且認它作我識流中的礫石。當我濯足急流,裸裎的足心便無可閃躲這一礫一石細微或堅銳的碰觸。我接受它,並感受它。

  它會日益圓潤,或日益銷融。這就是了。
 
陳育虹
4/9/2002

無名(書後)

  但你並不懂蝴蝶。

  成群的﹐捉對的﹐放單的蝴蝶在你院子出沒。你總是尾隨蝶後﹐檢視蝶們逗留的所在。是什麼招引蝶們現身?一些獨特氣味?是蒲公英或蒔蘿?

  是顏色嗎?蝶們的世界必定加倍絢爛吧?是天竺葵或是那飽滿的繡球花惹得蝶們孩童般手舞足蹈?或是一種聲音?蚯蚓在暖被窩裡翻轉身子﹐快醒了?孔雀綠的川芎又沿牆爬高一寸?會是風嗎?在麻竹的亂髮間探觸﹐摸索?

  當然,更可能是為了那些確鑿的﹐而你無從覺察的甜蜜:梔子、忍冬、三色堇、鳳仙、扶桑……﹐那些美麗的名字﹐美麗的滋味。啊﹐那些只有蝶們得識的美啊。

  是不是為這總和的一切呢?色、聲、香、味、觸﹐一個因乘上另一個因﹐然後﹐蝶們就來了?也不盡然。蝶們最終仍是不可測的。然則﹐這知無可知的背面﹐又是什麼?

  無明??

  你說勿寧是無名。蝶們……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蝶們動靜自在﹐穿梭在詩人嗜飛的遐思。
 
陳育虹
4/27/2002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