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大圖鑑:伽利略科學大圖鑑14

時間大圖鑑:伽利略科學大圖鑑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本Newton Press
图书标签:
  • 科学
  • 伽利略
  • 时间
  • 历史
  • 科普
  • 图鉴
  • 知识
  • 青少年
  • 教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伽利略科學大圖鑑系列第14冊★
★以物理、宇宙、生命科學、心理學探討時間是什麼?★
★推薦人 《時間之幂》、《霍金大見解》譯者  蔡坤憲★
 
  現在也正在不斷流逝的時間,是物理學、天文學、生命科學、心理學等眾多領域都想探討但仍無解的問題,時間有開始與終結嗎?時間的長度都是一樣的嗎?時間對生物有多重要?本書就以多種面向介紹,一探有趣的「時間」話題!
 
  在我們的世界,時間只會從過去往未來流動。因此古人認為整個宇宙中,時間都以相同的方式流動,但目前已知事實並非如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這個議題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時間成為科幻影視小說熱門的題材,如果真的可以進行時空旅行,又該怎麼做呢?
 
  而從歷史與曆法的角度來看,人類為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時間,發明了時鐘跟曆法,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能測量到更為精細的時間,約每300億年才會有1秒的誤差。為何需要如此精確的時間呢?除了對物理學的研究有其必要,現在所定義的1公尺也是由光行走的距離而來,即使出現僅100億分之1秒的誤差,1公尺的長度就會有3%的落差,可見時間的準確非常重要!
 
  最後一章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動物不但可以從時間推測最有利的生活方式,生理時鐘也影響我們一整天的作息,要如何打造良好的生理時鐘、有效利用時間呢?現在就輕鬆的心情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人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從黑洞、蟲洞到平行宇宙,本書以生動的插圖、淺顯的文字,向國高中同學介紹時間這個有趣而深奧的觀念。」──《時間之幂》、《霍金大見解》譯者  蔡坤憲
 
系列特色
 
  1. 日本牛頓出版社獨家授權。
  2. 主題明確,解釋清晰。
  3. 以關鍵字整合知識,含括範圍廣,拓展學習視野。
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演化:一部横跨星辰与微观的探索之旅 图书名称: 《宇宙深空:从夸克到黑洞的宏大叙事》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宏大而细腻的宇宙探索之旅。我们不会将目光局限于地球的边界,而是要跨越数十亿光年的尺度,深入到宇宙结构的最深层,同时也不放过物质世界最基础的构成单元。这是一部融合了前沿物理学、天体生物学、粒子物理学以及宇宙学最新发现的综合性科普巨著,旨在用清晰、引人入胜的笔触,揭示隐藏在自然规律之下的壮丽图景。 第一部分:时间的尺度与空间的拓扑 我们首先要重新审视“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最为神秘的概念。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发,本书将详细探讨时空弯曲的本质,解释引力如何成为宇宙几何形态的塑造者。 章节聚焦:时空结构与引力波的涟漪 引力场中的时钟: 深入剖析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解释为何光速是宇宙的极限,以及引力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同时性”的理解。我们将通过生动的实例,阐释时间膨胀效应在现实世界中的微小但确凿的存在。 引力波的探测与宇宙的声响: 详细介绍LIGO和Virgo等引力波天文台的观测成果,这些成果如何为我们提供了观测宇宙的全新“耳朵”。我们将重现双中子星合并、超大质量黑洞并合等宇宙级事件的壮观场面,并讨论引力波天文学对检验早期宇宙模型的贡献。 时空拓扑的猜想: 探讨虫洞(Wormholes)的理论可能性,以及爱因斯坦-罗森桥的数学结构。尽管目前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对这些极端时空几何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边界条件。 第二部分:星系的诞生与宇宙的演化史诗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宇宙从“奇点”膨胀至今的壮阔历史,重点关注恒星的生灭周期与星系团的形成动力学。 章节聚焦:恒星的炼金炉与星系的群舞 宇宙黎明与再电离时代: 追溯宇宙大爆炸后约三亿年,第一代恒星(第三星族星)的形成。这些巨型、短命的恒星如何通过核聚变,合成了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为后续生命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星系合并与形态演化: 探讨星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引力相互作用,经历合并与吞噬的过程。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星系——螺旋星系、椭圆星系——其形成路径的差异,并介绍暗物质在星系和星系团结构中扮演的“骨架”角色。 黑洞的统治: 超大质量黑洞(SMBHs)在星系中心扮演的关键角色。它们如何通过吸积盘发出的强大能量(活动星系核,AGN)来调控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速率,形成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 第三部分:物质的最底层架构——粒子物理学的奇境 我们将视角缩小,深入到普朗克尺度以下,探索构成我们所见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力。 章节聚焦:标准模型的精妙与超越 夸克与轻子: 详细介绍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分类,包括六种夸克和六种轻子,解释它们如何结合形成质子、中子以及电子等日常可见的物质。特别关注夸克禁闭现象,即夸克为何无法单独存在。 四大基本力的统一图景: 逐一解析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与引力。重点讲解规范场论如何描述前三种力的媒介子(胶子、W/Z玻色子、光子)。通过费曼图,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希格斯机制的意义: 揭示希格斯场及其激发态——希格斯玻色子——是如何赋予其他基本粒子质量的,这是粒子物理学的一项革命性突破。 第四部分:生命的探寻与宇宙的终极命运 在了解了宏观的宇宙结构和微观的物质粒子后,我们将目光转向宇宙中最为复杂和引人入胜的现象——生命,并推测宇宙的终极归宿。 章节聚焦:宜居性的条件与暗能量的推力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 介绍开普勒、TESS等任务发现的大量系外行星数据,探讨何为“宜居带”(Goldilocks Zone)。重点分析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液态水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寻找生物标记(Biosignatures)的最新技术路线。 宇宙的膨胀加速: 介绍暗能量这一神秘现象。通过对Ia型超新星观测数据的解读,解释宇宙膨胀正在加速的事实。探讨当前主流的暗能量模型(如宇宙学常数)及其对宇宙未来几百亿年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宇宙的终极结局: 根据暗能量的性质,推演几种可能的宇宙终结情景,如“大冻结”(Heat Death)、“大撕裂”(Big Rip)或“大挤压”(Big Crunch),让读者对宇宙的“永恒”有一个更具物理基础的认识。 总结: 《宇宙深空:从夸克到黑洞的宏大叙事》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所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人,共同参与到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永恒追问之中。本书通过严谨的科学基础和生动的叙事手法,构建起一个从最小的量子涨落到最大的星系团尺度都相互关联的、统一的自然世界图景。它将拓宽读者的视野,激发对科学探索的无限热忱。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牛頓的絕對時間
時間觀 8
亞里斯多德的定義 10
牛頓與絕對時間 12
愛因斯坦與時間革命 14
過去與未來 ① 16
過去與未來 ② 18
COLUMN 電子與正電子 20
熵 22
熵增原理 ① 24
熵增原理 ② 26

二、愛因斯坦的相對時間
相對時間 30
相對論 32
光速不變原理 34
狹義相對論 36
廣義相對論 38
COLUMN 時間停止 40
同時的相對性 42
時間與空間 44
空間收縮 46
相對論的應用 ① 48
相對論的應用 ② 50
等效原理 52
孿生子悖論 ① 54
孿生子悖論 ② 56
孿生子悖論 ③ 58
太陽的重力 60
COLUMN 時間的最小單位 62
普朗克時間 64
時間的本質 66

三、時空旅行
時空旅行的想法 70
研究時間的歷史 72
前往未來的旅行 ① 74
光速障礙 76
前往未來的旅行 ② 78
前往未來的旅行 ③ 80
返回過去的旅行 ① 82
返回過去的旅行 ② 84
平行世界 86
蟲洞 ① 88
蟲洞 ② 90
蟲洞時光機 92
宇宙弦 94
尋找蟲洞 96
時光機真的不可行嗎 98
COLUMN 感覺上的時光旅行 100

四、時間的起始與終結
時間的起始 104
奇異點 106
擾動 108
穿隧效應 110
從無誕生的宇宙 112
虛數時間 114
無邊界假說 116
超弦理論 118
超弦理論的宇宙誕生模型 120
宇宙與時矢 122
宇宙的終結 124
時間的終結 126
COLUMN 各種宇宙的結局 128

五、時鐘與曆法
古代的時間 132
擺鐘 134
COLUMN 時鐘的運作機制 136
曆法與地球 ① 138
曆法與地球 ② 140
1天的長度 142
1秒的長度 144
世界協調時間 146
自轉與時間 148
太古的1天 150
COLUMN 光晶格鐘 152
時鐘的精準度 154

六、生物的時間
精神步調 158
生理時間 160
心理時間 162
大人與小孩的時間 164
時間知覺 166
同時的認知 168
錯覺 170
COLUMN 對「現在」的認知 172
時間的使用 ① 174
時間的使用 ② 176
生物時鐘 ① 178
生理時鐘 180
COLUMN 睡眠 182
時鐘基因 ① 184
時鐘基因 ② 186
生物時鐘的進化 188
COLUMN 生物時鐘 ② 190
生理時鐘紊亂 192
COLUMN 時差 194
時間的使用 ③ 196
時間的使用 ④ 198
生活型態 200

基本用語解說 202
索引 205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613144
  • 叢書系列:伽利略科學大圖鑑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9 x 24.2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時間究竟是什麼呢?
  日常生活中,時間理所當然地靜靜流逝,
  但不論是物理學、宇宙理論、生命科學、心理學等領域,
  時間仍是困擾許多學者的巨大謎團。
  本書將從多種角度切入,介紹有關時間的話題。
  
  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中,時間只會從過去往未來流動。
  以前的人認為整個宇宙中,時間都以相同的方式流動,
  但目前已知事實並非如此。
  
  能在時間軸上自由移動一直是許多虛構故事的題材。
  時空旅行真的能實現嗎?
  如果可以的話又該怎麼做?
 
  試著想像一下時間的開始與結束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代表宇宙也有其開端與終結。
 
  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人們發明了時鐘與曆法,
  將時間分割成許多小片段方便理解。
  而時鐘隨著科技進展越來越精密,
  能測量到更精準的時間。
  
  生物隨著地球時間的演進也一起進化而來。
  人類與動物對時間的感知也十分精密,
  形成一套相當巧妙的系統。
  
  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時間的世界吧!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厚厚的圖鑑光是拿在手上就感覺沉甸甸的,裝幀設計很有質感,那種深藍色的背景配上一些閃爍的星光圖案,簡直就像要把整個宇宙濃縮在書裡一樣。封面設計很有心思,一眼就能看出這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科普讀物,而是扎扎實實想把知識塞滿滿的。我特別喜歡它那種排版風格,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大量的彩色圖表和精細的插圖穿插其中,讓視覺的衝擊力很強。翻開內頁,那種印刷的細膩度也讓人印象深刻,色彩飽和度恰到好處,即便是介紹一些非常複雜的物理現象,也能透過圖示變得相對直觀。整體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誠意十足」,從材質到內容的編排,都看得出作者群在這上面下了不少功夫,絕對是那種值得擺在書架上,隨時都可以拿起來翻閱的典藏級作品,不會因為時間久了就過時的那種。

评分

坦白講,我本來對這類「大圖鑑」抱持著一點點懷疑的態度,總覺得很多圖鑑只是把網路上的資料重新整理編排一下,內容深度有限。但實際閱讀之後,發現這個系列的用心程度遠超我的預期。它在處理概念時,那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邏輯鋪陳,非常到位,完全不是那種只會拋出名詞然後草草帶過的操作。舉例來說,它在解釋某些天文觀測的原理時,不只是告訴你「怎麼看」,更深入探討了「為什麼能這樣看」背後的科學依據,這對我這種好奇心比較重、喜歡追根究柢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而且,書裡收錄了非常多經典的歷史文獻對照,讓人可以清楚看到科學知識是如何一步步演進,這份歷史縱深感,讓這本書的厚度不只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識結構上的紮實。

评分

我注意到這本圖鑑在資料的更新與引用上做得相當嚴謹。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學知識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很多舊版的科普書可能幾年就落伍了。但這本圖鑑似乎很努力地想跟上最新的發現與理論模型,它不像有些作品只停留在教科書的內容,而是會提及當前學術界正在熱議的議題或尚未完全解答的謎團。這種「面向未來」的編輯策略,讓讀者在獲得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學探索的脈動與前沿的刺激。這對於年輕讀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引導,告訴他們科學並非一成不變的死知識,而是一個持續演進的動態過程,激發他們去關注未來的研究進展。

评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說真的,有點像是在跟一位非常博學但又很會說故事的老師對話。它並沒有使用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的術語,即便遇到需要精確定義的專有名詞,作者也會用非常生活化、貼近日常經驗的比喻來解釋。我特別欣賞它在不同章節間的銜接處理,流暢得讓人幾乎察覺不到知識點的轉折。舉例來說,從牛頓力學的基礎,如何自然地過渡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間的邏輯斷層幾乎被完美地填補了。這種敘事手法,大大降低了讀者在接觸高深理論時產生的挫敗感,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原來如此!」的驚喜感,而不是「我看不懂」的茫然。這無疑是優秀科普作品的標竿。

评分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本圖鑑的實用性與美觀度取得了極佳的平衡。它不單純是裝飾品,內容的豐富度和詳盡度,足以讓它成為我個人書房裡「遇到問題先翻它」的首選參考書。我隨手翻到某個關於光學的章節,裡面對光的本質探討得非常細膩,不僅涵蓋了古典物理的解釋,連量子力學層面的詮釋也有涉及,而且圖文並茂,讓人一目瞭然。如果家裡有正在接觸自然科學的國中生或高中生,這本書絕對是最好的投資之一,它提供的深度遠超一般學校課本的範疇,能夠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深度鑽研的習慣,這份潛移默化的教育價值,才是它真正的「身價」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