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太太的寶寶手指食物:6個月開始就能自己吃!自製好抓握、營養多樣化的72道副食品,讓孩子在BLW中探索五感,快樂吃、健康成長!

原味太太的寶寶手指食物:6個月開始就能自己吃!自製好抓握、營養多樣化的72道副食品,讓孩子在BLW中探索五感,快樂吃、健康成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味太太
图书标签:
  • 宝宝辅食
  • BLW
  • 手指食物
  • 6个月+
  • 自制辅食
  • 营养食谱
  • 婴幼儿喂养
  • 健康成长
  • 原味太太
  • 副食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IG 10萬家長狂推的副食品救星 ★
6個月以上適用! Bonita陳譯庭營養師專業推薦,
營養美味又簡單,讓孩子愛上「自己吃飯」的手指食物全書!

  辛苦做好食物泥孩子不買單?一口一口餵到崩潰?
  餐桌上的風景,總是狼狽的爸媽與憤怒的小嬰兒……
  副食品是育兒之路上的大魔王關卡,
  該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都是燒腦難題。

  身為過來人的原味太太,為了解決緊繃的餐桌僵局,
  開始嘗試「讓孩子自己吃固體食物」的BLW飲食法。
  以「容易抓握、方便簡單、營養均衡」為原則,
  將成長發育需要的六大類食材,依照「嘗試期」「初期」「中後期」處理烹調,
  製作出南瓜飯糰、寶寶薯條、玉米雞塊等,寶寶可以抓著吃的美味料理!

  神奇的是,當放手讓孩子依照自己步調探索食物後,
  不僅拒食寶寶成為小吃貨,各種食物都大口嘗試,
  就連面對吃以外的新事物也更願意勇敢挑戰!

  本書濃縮原味太太親身實踐的BLW知識與體驗,
  分享72道寶寶們一吃就愛上的無調味手指食物,
  也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準備食材、不同階段的注意事項,
  並彙總上萬粉絲群最常問的手指食物疑惑,讓大家一看就懂!
  用輕鬆愉快的心,和寶貝一起迎接第一趟食物之旅。

本書特色

  特色1˙盡情探索五感、培養獨立自主性,讓飲食成為孩子最好的教養。

  「BLW飲食法」讓寶寶從大概6個月大就開始學習自主進食,自行選擇想吃什麼、吃多少,自由探索食物不同的味道、口感、質地,這對寶寶來說很有趣,也會因此更樂意去接觸各種新食物,大幅降低往後挑食的機率。

  特色2˙從食材的選擇、切法到烹調,順應寶寶發育狀況的三階段調整。
  本書將副食品時期依照月齡、發育、咀嚼能力等分為「嘗試期」「初期」「中後期」三階段,分別說明各自需要的食材大小、軟硬度、注意重點,以及營養需求、給予量、一週菜單等,讓爸媽能夠快速理解對照,幫寶寶準備最適合的食物。

  特色3˙主食配菜點心全收錄!一本滿足離乳期所有需求的全功能食譜。
  全書包含捏不爛飯糰、菠菜青醬麵等主食,菇菇牛肉丸、鯛魚高麗菜蛋等配菜,以及很適合當小點心的蘋果迷你甜甜圈、蛋黃豆豆,無論早午晚餐或帶出門,輕鬆組合,就是營養又豐盛的寶寶餐!

  特色4˙可以冷凍常備,也可以全家一起吃,最適合忙碌爸媽的副食品。
  手指食物的自由度很高,只要掌握軟硬度、形狀與調味,不僅可以善用市售品輔助,也能用同樣食材一次完成大人、小孩都適合的料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可以利用假日先做好的冷凍半成品,加熱就可以上桌,省時省力又省錢。

  特色5˙吃飯就是最美好的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邊吃邊玩、健康成長。
  不必依賴餵食,爸媽空出雙手後大家可以一起用餐,享受吃飯的過程,寶寶也會透過模仿父母的動作學習如何用餐。建立愉悅的餐桌氣氛,並透過親子互動,帶寶寶認識食物,寶寶更能享受吃飯的樂趣。

專業推薦

  Bonita陳譯庭/嬰幼兒副食品專業顧問── 「跳脫傳統副食品思維,寶寶準備好就提供手指食物,不僅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讓全家的用餐時光更輕鬆愉快。72道精選食譜,準備手指食物再也不是難事!」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关于婴儿辅食制作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风格自然,且不包含您提到的书名和相关内容: --- 书名:新手爸妈的辅食启蒙:从泥糊到块状的科学喂养指南 引言:开启宝宝的味蕾探险之旅 从母乳或配方奶到固体食物的过渡,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个激动人心又充满挑战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关乎营养的补充,更是宝宝探索世界、发展精细动作和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然而,许多新手父母面对琳琅满目的辅食制作方法、食材选择和喂养时间表时,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他们担心是否能为宝宝提供均衡的营养,担心宝宝是否能顺利接受新食物,更害怕在“喂养”这件事上“做错”。 本书旨在成为每一位新手父母最可靠的厨房伙伴,它摒弃了复杂的理论和不切实际的食谱,专注于提供科学、实用且易于操作的辅食制作方案。我们相信,为宝宝准备食物应当是一件充满乐趣和爱意的体验,而不是一项令人焦虑的家务。通过本书,父母们将建立起坚实的信心,掌握从零开始为宝宝准备营养辅食的实用技能,让宝宝在快乐的进食中健康成长。 第一部分:基础篇——理解宝宝的消化系统与喂养时机 成功的辅食添加始于对宝宝生理发展阶段的深刻理解。本部分将为父母们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帮助你们把握最佳的喂养时机和原则。 宝宝的消化系统准备好了吗? 我们将详细解析宝宝在6个月前后身体发生的微妙变化,包括唾液淀粉酶的产生、吞咽反射的成熟以及肠道对新食物的耐受性。这不仅是判断是否开始辅食添加的信号,也是决定食物质地(从液体到泥状,再到块状)的关键依据。我们会清晰地列出“准备就绪”的信号清单,帮助父母们做出最科学的判断。 辅食添加的“黄金法则” 我们强调“少量、多样、循序渐进”的原则。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儿科权威机构的推荐,科学地引入第一口食物。重点内容包括:如何识别食物过敏的早期迹象、如何进行“四日观察法”以安全引入新食材,以及如何应对宝宝对新食物的抗拒。 安全与卫生:不容忽视的细节 辅食制作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提供详尽的厨房卫生操作指南,包括食材的清洗、食物的储存(冷藏与冷冻的正确方法)、餐具的消毒,以及如何判断食物是否变质。特别针对家庭自制辅食的营养流失问题,提供保鲜和快速烹饪的小技巧。 第二部分:食材篇——营养均衡的食材库构建 辅食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食材的选择。本部分将引导父母们建立一个丰富、安全且符合宝宝月龄需求的食材库。 主角登场:谷物、蔬菜与水果 我们将分类介绍最适合不同月龄宝宝的谷物、蔬菜和水果。例如,关于谷物,我们会对比米粉、燕麦和小米的营养侧重点;对于蔬菜,我们会区分根茎类、叶菜类和瓜果类,并提供它们各自的最佳烹饪方式(如蒸、煮或烤)。针对水果,我们不仅介绍其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提供处理果皮和果核的安全指南。 蛋白质的引入:肉类、禽类、鱼类与豆制品 蛋白质是宝宝成长的动力。本部分会详细指导父母如何安全地引入动物蛋白,强调去皮、去骨、去筋的重要性。我们会提供不同肉类(如鸡肉、牛肉、鱼肉)的营养分析,以及不同月龄下建议的食用量和烹饪方法,确保宝宝获得最佳的铁、锌等关键营养素。 脂肪与乳制品: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 健康的脂肪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我们将讨论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如橄榄油、牛油果油)并介绍其添加时机。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奶制品引入(如酸奶和奶酪的引入时机与注意事项),进行科学的解答。 第三部分:实操篇——从泥到块状的烹饪技巧与工具 理论指导后,实战操作是父母们最需要的支持。本部分聚焦于实用、快速、高效的烹饪方法。 泥糊阶段(6-8个月):丝滑的口感挑战 此阶段的核心是“纯净”。我们将教授如何利用蒸煮后的食材,通过搅拌机或研磨器,制作出百分百顺滑的泥状食物。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调整水分(高汤或母乳/配方奶)来控制稠度,以及如何“隐藏”蔬菜的苦味,让宝宝更容易接受。 泥块过渡期(8-10个月):质地的艺术 宝宝开始需要练习咀嚼。本部分将介绍如何将泥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细腻的碎末状,再到柔软的小块。我们会推荐一些适合这个阶段的“手指食物”(Fingers Foods)的准备技巧,例如如何将蔬菜切成易于抓握的条状,以及如何利用食物本身的软糯性来辅助宝宝学习咀嚼。 块状食物探索(10个月以上):自主进食的乐趣 这是培养宝宝自主进食能力的关键期。我们将提供一系列适合用手抓握的食物搭配方案,重点在于食物的安全性(避免窒息风险的形状和大小)、营养的全面性以及对宝宝精细动作的锻炼。例如,如何制作不易碎裂的烤面包条、如何处理软糯的豆类等。 厨房工具箱:极简与高效 我们不推崇堆砌昂贵的辅食工具。本部分会列出真正实用的工具清单(如高品质的研磨碗、不锈钢蒸架、合适的辅食盒),并教授如何利用家中已有的工具(如电饭煲、平底锅)高效地完成辅食制作。 第四部分:喂养管理篇——应对常见挑战与习惯培养 辅食喂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遇到问题是常态。本部分着重于解决父母们最常遇到的困扰。 应对挑食与抗拒 “宝宝不肯吃”是所有父母的噩梦。我们将提供循序渐进的策略,如:食物多样化的重复呈现、家庭共餐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设置清晰的“用餐时间界限”,帮助父母避免“追着喂饭”的恶性循环。 自制辅食的营养补充:关注微量元素 随着固体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对铁、钙、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本部分将提供专业的指导,说明何时需要开始额外补充铁剂,以及如何通过天然食物高效地提升这些关键营养素的摄入量。 关于“吃”的环境:建立积极的用餐体验 本书强调,辅食喂养不仅是营养的传递,更是亲子互动的过程。我们将提供建议,帮助父母营造一个放松、愉快、无压力的用餐氛围,让宝宝将“吃饭”视为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 结语:享受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 辅食制作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最具体的方式之一。通过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技巧,父母们将不再感到焦虑,而是能充满信心地陪伴宝宝,享受他们探索新味道、学习新技能的每一个瞬间。这本书就是您踏上这段美妙旅程的坚实后盾。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原味太太


  曾經是幼兒園奧福音樂老師。
  在生下兒子頒頒後,為了改善寶寶拒食問題及營養發展,
  開始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摸索研究BLW手指食物。
  從不會下廚到動手做手指食物,並在IG上無私分享研究成果,
  容易理解、切中需求的執行方式,獲得超過10萬爸爸媽媽的喜愛。
  而後設立「原味太太」品牌,
  希望能將自己孩子嘗試手指食物後的耳目一新感受,帶給更多父母。

  IG:@babyinfood
  FB:「原味太太」
 

图书目录

CHAPTER.1 讓寶寶自己動手吃,順應天性的BLW離乳法
從喝奶到正常飲食,寶寶的「副食品過渡期」
掌握BLW基本原則,和孩子一起快樂吃、健康成長!
我選擇BLW的原因
調整心態,無壓力展開BLW生活!
˙初期以「練習」為主,寶寶天生懂得控制食量
˙「作嘔」不是「噎到」,BLW不會增加噎到風險
˙髒亂只是短暫的練習過程,每個孩子都會經歷
˙用溝通取代爭執,也可以改用折衷方式進行
COLUMN最多爸媽問我的BLW&手指食物問題
COLUMN這些寶寶們,都是吃手指食物長大的!

CHAPTER.2 開始BLW!為寶寶準備營養好吃的手指食物
滿足發育需求!寶寶餐的營養組合
配合成長階段,給予適當的手指食物
寶寶不能直接吃的NG食物
輕鬆很多的手指食物準備技巧
方便又好用的基本工具
打造適合寶寶的用餐環境
不同月齡寶寶的一日飲食原則
我家孩子的一週手指食物

CHAPTER.3 【嘗試期】練習抓握的手指食物&處理方式
蔬菜類
1.    花椰菜
2.    紅蘿蔔
3.    青江菜
4.    甜椒
5.    牛番茄
6.    櫛瓜
豆魚蛋肉類
7.    牛肉
8.    雞肉
9.    鮭魚
10.    豆腐
11.    雞蛋
水果類
12.    木瓜
13.    香蕉
14.    火龍果
15.    酪梨

CHAPTER.4 【初期】6~9個月寶寶的手指食物
主食
1.    捏不爛南瓜飯糰
2.    花椰菜薄煎餅
3.    南瓜無蛋發糕
4.    黑米地瓜煎餅
5.    地瓜麵線煎
6.    蔬菜麵條丸子
7.    牛肉蔬菜可樂餅
8.    雞肉地瓜餅
9.    香蕉燕麥鬆餅
10.    蔓越莓蘋果格子鬆餅
11.    蘋果迷你甜甜圈
配菜
12.    菇菇牛肉丸
13.    紅蘿蔔豬肉小香腸
14.    軟嫩豬肉糕
15.    蘿蔔絲丸子
16.    鯛魚高麗菜蛋
17.    紅白蘿蔔糕
18.    藜麥南瓜煎餅
19.    香菇青菜餅
20.    蔬菜小球  
點心
21.    寶寶薯條
22.    蛋黃豆豆
23.    椰棗軟餅乾
24.    山藥甜蒸糕
25.    核桃南瓜絲餅
26.    椰奶地瓜糕  
27.    無糖香蕉小蛋糕

CHAPTER.5 【中後期】9~12個月寶寶的手指食物
主食
1.    迷你韓式飯捲
2.    紫高麗菜飯餅
3.    寶寶水煎包
4.    蔬菜饅頭丁
5.    蔬菜粉漿蛋餅
6.    免揉羊肉餡餅
7.    柔軟印度烤餅
8.    咖哩藜麥薯餅
9.    藍莓地瓜派
10.    蘑菇燕麥披薩
11.    花生拌麵
12.    菠菜青醬麵
配菜
13.    玉米雞塊
14.    魚香茄子肉餅
15.    蔬菜珍珠丸子
16.    豆腐肉捲
17.    寶寶章魚燒
18.    英式魚薯條
19.    寶寶甜不辣
20.    蔬菜月亮蝦餅
21.    冬瓜丸子
22.    韓式櫛瓜煎餅
點心      
23.    美國花生果醬捲
24.    無糖南瓜蛋塔
25.    無糖小泡芙
26.    椰棗糕
27.    芝麻香蕉小餅
28.    蘋果司康
29.    芝麻奶凍
30.    寶寶週歲蛋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305608
  • 叢書系列:新手媽咪特訓班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序言

原來副食品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拜託再吃一口好不好?拿著食物想送進兒子嘴裡,他雙唇緊閉眼眶充滿淚水,並生氣地揮舞著他的小手,他在抗議,抗議我又想逼他吃飯。廚房裡凌亂不堪,看得出來我剛剛在這裡奮戰了一番......狼狽的母親和憤怒的小嬰兒,這樣的場景是否也在你家出現過?

  當以為熬過半夜擠奶的痛,已經沒什麼可以難倒我的時候,準備副食品的難題又狠狠打了我的臉。費盡心思準備的食物泥,小孩不吃就是不吃,或是只吃一餐隔餐就不吃。我不喜歡逼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又擔心這樣下去營養可能不夠,每一天在這樣矛盾的心情中,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母親的能力。直到我認識了BLW,開始改變了我的生活。

  BLW打破了我對於副食品的認知,他讓寶寶很早(約6個月大)開始學習吃固體食物,並順應著寶寶的成長──6個月發展抓握能力,就讓寶寶拿著食物條抓著自己吃。寶寶可以感受到吃飯的樂趣,同時也能增進手眼協調、咀嚼能力,並讓照顧者備餐更輕鬆。

  而其中最吸引我的一點,是它尊重孩子的選擇,寶寶可以自己決定要吃什麼、吃多少。神奇的是當放手給孩子自主權,讓他們依照自己的步調去探索食物後,拒絕吃飯的情況反而消失了。當寶寶發現自己有能力拿起食物,精準放進嘴裡好好咀嚼,這件事可以帶給他們很大的成就感,也更有自信接受下一次的挑戰。這樣培養獨立和自主性的方式跟蒙式教育有一些像,只是BLW可以更早開始。

  當我下定決心讓寶寶嘗試BLW時,台灣才剛開始盛行吃手指食物,所以在這方面的資訊相當少,儘管歐美地區好像相當多人了解BLW,但身在台灣的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起步,第一個食物要準備什麼?有沒有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食物要煮多久才好?

  我開始瘋狂查詢資料,參考國外專業網站,親自研究各式手指食物,實際用於自己寶寶身上再從中獲得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我親眼看見自己家的孩子從拒食到變成小吃貨,哪怕現在到了2歲這個挑食高峰的時期,他對新食物也幾乎是來者不拒,就算苦的蔬菜也願意嘗試看看。更讓我開心的一點,是餐桌上的親子關係不再緊繃,漸漸培養出良好的用餐氣氛,且孩子和食物之間擁有健康的關係。這樣耳目一新的感受,我希望能帶給所有的父母。

  這本書是我濃縮所看到的BLW知識,加上親身的經驗,希望讓爸媽們一眼就看懂BLW是什麼。這些年我也在我的粉專分享上百道寶寶食譜,收到很多媽媽的回饋,所以在這裡除了會分享我自己曾經做過的無調味寶寶食譜外,也會手把手教如何準備食物、各階段的注意事項等重點知識,還有我彙總上萬媽媽粉絲群所問的手指食物常見問題,幫各位省去一個個辛苦查詢知識的時間,用輕鬆且愉快的心情,跟自己的小寶貝迎接第一個食物之旅。

原味太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作为一个新手爸爸,对于准备宝宝辅食这件事实在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科学喂养”指南,读起来要么像教科书一样枯燥,要么就是过度强调某种单一的营养素,让我觉得压力山大。我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操作起来不那么费时费力的指南。我特别留意到这本书强调的是“原味太太”的做法,这让我联想到返璞归真、少添加的理念,这非常符合现代健康育儿的趋势。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基础但又营养全面的食谱,不需要用到太多昂贵或者少见的食材。毕竟,我们追求的是让宝宝吃得健康,而不是攀比谁的辅食更豪华。如果能有一些针对不同月龄宝宝的食材替换建议,那就更完美了,这样可以根据季节和宝宝的接受程度灵活调整。而且,书中如果能对BLW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弄得一团糟怎么办、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等)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那就简直是雪中送炭了。

评分

对于忙碌的职业父母来说,时间管理是准备辅食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希望能有一本食谱,能够提供一些前期准备和批量制作的技巧,让我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准备好一周的食材,平时只需快速组合或加热即可。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给出一些切实的建议,比如哪些食物适合冷冻保存,哪些需要现做,以及如何安全地储存和复热,那对我来说价值会大大增加。我对于“72道副食品”这个数量感到很有信心,这表明内容应该比较充实,不会很快就用完。我希望这些食谱在制作工序上是相对精简的,比如,能否用一个烤箱食谱同时完成好几种蔬菜的制作?能否有一章专门介绍如何利用现有的工具(比如蒸锅、辅食机)来最大化效率?毕竟,我们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但前提是不能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完全被辅食厨房所占据。高效、美味、营养三者兼得,是我对一本优秀辅食书的终极期待。

评分

我个人对“健康成长”和“营养多样化”这两个关键词非常敏感。给宝宝添加辅食,绝不能只关注“能吃下去”,更要关注“吃得好不好”。我的宝宝可能对某些食物比较挑剔,或者对某些常见的过敏原需要特别留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严谨的营养学基础支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起来好吃”的层面。例如,在介绍每一道食谱时,能否稍微提炼一下它主要提供的维生素或矿物质是什么?对于一些被认为有益于大脑发育或肠道健康的食材,是否有专门的推荐和搭配方式?此外,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个如何逐步引入“坚果碎”或“鱼肉”这类高蛋白、高致敏性食材的详细安全指南,我会感到非常安心。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建立我对自家宝宝营养摄入信心的书籍,让我在每一次的食物准备中,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力后盾。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孩子对食物兴趣的工具,而不是仅仅把辅食塞进他们嘴里的工具。我的宝宝现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东西。因此,我非常看重书中关于“探索五感”的描述。我相信,让宝宝用手触摸、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甚至在尝试味道之前就先进行“艺术创作”,是培养他们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菜谱的集合,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引导宝宝进行“食物探索”的指南。比如,如何通过食物的颜色搭配来吸引宝宝,如何处理一些容易让宝宝产生挫败感的食物形状,或者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质地和口味。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情景化的指导,比如“第一次尝试菠菜时,宝宝可能会有抗拒,你可以试试……”这样的文字,对我这个需要大量心理建设的家长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我真的很期待能看到如何将枯燥的喂食过程,变成一场充满乐趣的感官盛宴。

评分

这本关于宝宝辅食的书籍,光是书名就让人感到一种亲切和实用。我最近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正处于非常迷茫的阶段,市面上的育儿书籍汗牛充栋,各种理论和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我尤其关注“宝宝手指食物”和“BLW(宝宝主导式离乳)”这种新兴的喂养方式,因为它强调宝宝的自主性和感官探索,这与我希望培养孩子独立进食习惯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之前尝试过几次自制辅食,但总是担心营养搭配是否均衡,食物的质地是否合适宝宝抓握。市面上很多食谱要么过于复杂,要么食材搭配过于单一,很难满足我这个新手妈妈的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的路线图,让我在享受与宝宝共进餐食的乐趣的同时,也能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特别是关于“好抓握”的描述,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宝宝的抓握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食物形状不对,不仅容易噎到,也会打击他们的进食兴趣。这本书如果能提供大量实用的图片和步骤指导,那就太棒了,毕竟“看图说话”是最直观的学习方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