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齣最獨特的你【30週年紀念版】

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齣最獨特的你【30週年紀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茉琳‧莫德剋
圖書標籤:
  • 女性成長
  • 女性心理學
  • 自我探索
  • 女性賦權
  • 榮格心理學
  • 原型
  • 旅程
  • 自性
  • 30周年紀念版
  • 個人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隻要找迴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所是,並以神聖陰性為本質的自傲之姿……我們一定能夠破除所有障礙,開創新局。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韆麵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剋為榮格分析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閤女性的經驗,於是這本專門探索女性內在成長的《女英雄的旅程》便誕生瞭。
 
  自1990初版以來,本書已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這性別平權、#Me Too運動逐漸受重視的年代,《女英雄的旅程》三十週年版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省視女性的處境。
 
  在男性價值觀當道的社會,女性總會不自覺追求被設定的主流標準。然而,無論是模仿男性般的成功典範,或是刻闆的妖豔形象,都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疲於奔命的女性因此進入瞭黑暗,轉而踏上尋訪陰性本質的自性之旅。
 
  作者透過神話、童話、女神象徵與個案、自身經驗,闡述女英雄自性之旅的十階段。女英雄的旅程從背棄陰性價值齣發,經歷挫摺、覺醒,最終突破陰陽二元的限製,可說是始於追求陽性,卻完滿於與陰性和解。
 
  作者也強調,十個階段並非直線進行,每個女人的旅程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單一的女英雄成長模式可套在所有女人身上。這提醒我們,無論正處在哪一個階段,都應仔細聽從內在的聲音,覺察、歷險,並重生為一個獨一無二且完滿的自己。
 
本書特色
 
  ◤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齣女性纔能走齣的一條路!
  這是一本受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韆麵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所啟發的著作,但跳脫原有的男性框架,走齣女性纔能走齣的一條路。本書探究並爬梳女性在生命中尋求個體完整性的歷程。全書從文化迷思、童話故事等象徵符號為例,闡述文化中亟需女性價值的實踐。
 
  ◤本書為30週年紀念版。以迴顧,也以全新的角度,重啟身為女性的意義與價值之思考。
  時至2022年的今日,女性在文化上、社會上的位置和30年前是否有瞭變化?其中的變化又是什麼?女性從古至今所經歷的旅程、從女性於神話故事、神話象徵的角色,至當代女性的工作、生活與傢庭日常,本書都有钜細靡遺的描述,是一本以心理學角度來說,不容錯過的女性成長史!
 
  ◤關注性別議題的男女讀者都能因閱讀本書,產生更進一步的思考與討論。
  透過閱讀本書的女性成長史,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什麼省思與啟發?我們又是如何看待現在的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隻要是關心人性的你我,都能藉由閱讀本書,產生進一步的反思與討論。
 
  ◤貼近近年來女性的相關議題,以榮格觀點切入、最完整的女性成長探索之旅。
  本書與近年來女性相關議題的齣版品相輔相成,包括《82年生的金智英》、《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我就是我,不是誰的另一半》等書,可見這些母女間的糾結、社會對女性的刻闆期望等等現象,是一直都有的。《女英雄的旅程》不僅關乎男性、女性,也關乎身為人的自性之旅,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本書必能帶來許多啟發。
 
感性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臉書社團「榮格讀書會」創建者
  黃梅芳|榮格分析師
  鄧九雲|演員、作傢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係教授
  鐘 穎|心理學作傢、愛智者書窩主持人
 
好評推薦
 
  這本書不僅感動女性讀者,也能帶領男性讀者探索自身心靈的陰性麵嚮。——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無論你是父親的女兒、母親的女兒、身為母親的自己、身為女兒的自己,或是某個被睏住的女性,你很有可能會在書裡遇見妳自己。——黃梅芳(榮格分析師)
 
  或許更該把《韆麵英雄》裡的旅程稱之為「陽性之旅」,而茉琳・莫德剋的稱為「陰性之旅」。——鄧九雲(演員、作傢)
 
  這錶示人類心靈早早意識到,發展過頭的陽性本質將遭遇各種睏難,而解方則如喬瑟夫‧坎伯所說的那樣:她(陰性本質)就是每個人都企圖抵達的終點。——鐘穎(心理學作傢)
《心靈的煉金術:通往完整自我的古老智慧》 書籍簡介 在光怪陸離、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如同迷失在喧囂叢林中的旅人,不斷被外界的聲音、期望和標準所裹挾,逐漸遺忘瞭內心深處那份最為本真、獨一無二的“自我”。我們渴望深刻的聯結、意義的追尋和持久的內心平靜,卻常常發現自己被焦慮、迷茫和身份認同的危機所睏。 《心靈的煉金術:通往完整自我的古老智慧》並非一本膚淺的自我激勵手冊,而是一次對人類精神核心的深度潛航。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長河,汲取跨越韆年的人類智慧結晶,特彆是那些深植於原型心理學、神秘學傳統以及古老哲學中的“轉化”和“整閤”的秘密。 本書的核心探討在於“煉金術”——這個古老的隱喻。在字麵意義上,煉金術士試圖將卑賤的金屬轉化為黃金;而在精神層麵,它象徵著將我們內在的陰影、未被開發的潛能、以及未被處理的創傷,通過深刻的覺察和艱苦的內在工作,提煉、淨化,最終升華為一個完整、有光芒的“黃金自我”(Philosopher’s Stone)。 第一部分:喚醒內在的潛伏者——“原質”的發現 旅程始於對“原質”(Prima Materia)的認識。這並非指混亂的開端,而是指我們未經雕琢的、包含瞭所有可能性和所有缺陷的初始狀態。許多人將人生的挑戰視為障礙,而本書主張,這些看似“卑賤”的部分——我們的恐懼、羞恥感、被壓抑的欲望——恰恰是轉化所需的原材料。 解構現代神話的束縛: 我們首先要識彆那些塑造瞭我們身份的外部敘事——社會角色、傢庭劇本和文化期望。這些敘事如同套在我們心智上的枷鎖,阻礙瞭真實聲音的浮現。 直麵陰影的邀請: 藉鑒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本書詳細闡述瞭“陰影”的結構。陰影不是純粹的邪惡,而是被我們自身拒絕和投射齣去的生命力。深入探索陰影,不是為瞭被它吞噬,而是為瞭迴收那些被我們遺棄的能量和天賦。 內在的星圖: 探討不同文化中對個體獨特性的理解,例如占星學中的本命盤結構(不側重預測,而側重能量配置)、赫爾墨斯主義中的“如其在上,必如其在下”原則,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精神構造的藍圖。 第二部分:火與水的試煉——轉化的動力與阻力 煉金術的轉化過程充滿瞭危險和矛盾,需要極高的溫度和精確的控製。本書將此過程映射到個人成長的三個關鍵階段:分離(Solve)、結閤(Coagula)和淨化(Sublimation)。 分離的痛苦(Solve): 認識到必須與舊有身份、依賴關係和舒適區“分離”。這一階段充滿瞭不適和失重感,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書中詳細介紹瞭“無名之夜”的體驗,以及如何在這種虛無感中保持定力,而非匆忙地用新的迷戀來填補空虛。 二元對立的交融(Coniunctio): 這是最關鍵的步驟,即整閤我們內在的對立麵。本書深入探討瞭阿尼瑪(Anima,內在的女性特質)與阿尼姆斯(Animus,內在的男性特質)的成熟整閤。男性讀者需要學習接納情感的深度和直覺的細膩;女性讀者則需要擁抱內在的力量感和界限的建立。這種整閤並非妥協,而是創造齣全新的、更具彈性的內在結構。 接受“壞運氣”的饋贈: 探討瞭“黑色大便”(Nigredo)階段的必要性——即經曆挫摺、失敗和失落。本書提供瞭一套工具,將這些看似“無用”的經驗,視為更高層次意識的催化劑,教會讀者如何從崩潰中提取齣“靈性黃金”。 第三部分:賢者之石的顯現——活齣本真意義 當內在的轉化工作接近完成,個體便開始展現齣一種內在的“確定性”和“流動性”——即賢者之石的象徵意義。這不是一種完美的狀態,而是一種與“圓滿的自我”同頻共振的能力。 超越投射的真實關係: 當一個人不再需要從外界尋找驗證或完整的缺失感時,他與他人的關係將發生質變。本書討論瞭如何將內在的整閤,外化為更真誠、更少控製欲的愛與聯結。 時間的悖論與永恒的當下: 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持這種煉金術士的心態。這種心態意味著認識到每一個瞬間都包含著完整的宇宙法則,從而擺脫對過去和未來的過度擔憂,真正“在場”。 使命的內化: 最終,真正的“自我實現”不是關於實現某個宏偉目標,而是關於持續地、有意識地將內在提煉齣的智慧,自然地流淌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它關乎如何在你所從事的任何平凡工作中,都注入一份非凡的洞察力與熱情。 本書以細膩而富有詩意的語言,結閤大量的曆史典故、神話原型和深刻的心理學洞察,為渴望超越錶層生活、追尋靈魂真實呼喚的讀者提供瞭一幅詳盡而可靠的內在探險地圖。它承諾的不是輕鬆的成功,而是深刻的完整。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從中汲取新意的永恒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茉琳‧莫德剋(Maureen Murdock, 1945-)
 
  為榮格分析師,其寫作與教學都以神話與迴憶錄相關的主題研究為核心。她曾於加州帕西菲卡研究所(Pacifica Graduate Institute)諮商心理係碩士課程(MA Counseling Psychology Program)擔任係主任與核心師資。目前同時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修部寫作學程(UCLA Extension Writers Program)以及國際婦女寫作協會(International Women's Writing Guild)教授寫作課。
 
  她也為《女英雄的旅程》一書為遍及全美與歐洲的女性開設工作坊,並領導工作坊的進行。著有《父親的女兒們》(Fathers' Daughters)、《真相難信》(Unreliable Truth)、《嚮內鏇轉》(Spinning Inward)與《女英雄旅程的操練習題簿》(The Heroine’s Journey Workbook)等書。
 
譯者簡介
 
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係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公主變成貓: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關係的責任:永續對話的資源》(以上皆由心靈工坊齣版)等書。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探索自身心靈的陰性麵嚮 / 陳宏儒
推薦序二 ▎陰性之旅 / 鄧九雲
推薦序三 ▎女性,神奇的存在 / 黃梅芳
推薦序四 ▎尋求母親的女兒:女英雄之路的開端 / 鐘穎

引 言
三十週年版前言
序 言

第一章 ▎與陰性本質斷絕瞭關係 
摒棄陰性本質
旅程開始:擺脫母親
可怕的母親和負麵的陰性本質
拋棄母親
離開好母親
抗拒女人的身體
被母親拋棄

第二章 ▎認同陽性本質
父親的女兒
以父親為盟友
爹地的女兒:陰性本質被吞食
尋找父親:延攬盟友
缺乏正麵的陽性盟友
完美主義上癮
跟爹地玩遊戲時的潛規則
嚮父權社會舉牌示警

第三章 ▎試煉之路
迎戰妖怪和惡龍
「依賴」的迷思
雙頭惡龍
「女人不如男人」的迷思
殺掉妖怪暴君
「浪漫愛情」的迷思
賽姬與愛洛斯 

第四章 ▎成就背後的真相
女超人的光環
對傳統完美女性形象的反動
最佳演員
「永遠不夠」的迷思

第五章 ▎強大的女人能說不
受騙的感覺
靈性枯竭
被父親欺騙:伊菲吉奈雅
被上帝欺騙
在父權之下追尋自性的女兒
女人說不之後,她會怎樣?
說不——國王必須死去

第六章 ▎啟濛與下沉到女性上帝所在的深淵
女人的啟濛
尋找不見瞭的肢體
經歷神祕啟濛的母親/女兒
穀物女神
下降到地底最深處的伊娜娜
遇見黑暗母親
刻意承受痛苦後返迴

第七章 ▎渴望重新連結於陰性本質
蛆蟲嬰兒
身與心的對立
女人的性慾
關於女人的身體,傢人傳達瞭什麼訊息?
這是我的身體
心瓶上的瓶蓋
為疏離陰性本質而悲傷
蜘蛛奶奶
陰性本質的守護者麵嚮
陰性本質的創造者麵嚮:奧蓀和萬變女人
陶冶生命的容器

第八章 ▎癒閤母女之間的裂痕
沒有母親照顧的女兒們
母親是我們的命運
尋找生身母親
神聖的屬世生命
藉大自然和誌同道閤的團體獲得療癒
以祖母為嚮導
將神話推陳齣新的女人
女性上帝意象的由來
夢中的黑皮膚女人
女人自己的語言
接納黑暗:收容瘋女人
復原陰性本質的力量

第九章 ▎在心靈深處尋見有心的男人
復原受傷的陽性本質
失去連結能力的陽性本質
釋齣女英雄氣概
聖婚
智慧的女人和有心的男人
陰性本質的療癒能力:希爾嘉德
夢見聖婚

第十章 ▎超越二元對立
癒閤陰性和陽性本質之間的裂痕
圓的世界觀
上帝的二元性
凱爾特人的基督教
以圓為生活模型

結論

緻謝
參考書目
本書所引用的圖文版權所有者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3572671
  • 叢書係列:Holistic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8 x 21 x 1.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探索自身心靈的陰性麵嚮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榮格一句受眾人喜愛的格言是:「我不嚮往成為一個好人,我嚮往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它一方麵破除瞭好壞評價對心靈的傷害,二方麵特別突顯瞭榮格取嚮所追求的人生願景——活齣心靈的完整性。
 
  二○二○年心靈工坊二十週年,辦理瞭【榮格論壇】安放時代的靈魂講座,呂旭亞榮格分析師講授托尼.沃爾夫(Toni Wolff)所提齣的女性原型四個對立嚮度:母親與交際花的對立,女祭司與女戰士的對立;鄧惠文榮格分析師則談論瞭女性案主在諮商當中麵對著貌似自由的選擇,但似乎總難以心滿意足,哀嘆:
 
  「我想要堅持自己主張,但又好怕沒人緣……」
  「我要辭掉工作做全職傢庭主婦,照顧老幼嗎?以前的同學、同事會怎麼看?」
  「我好像要……但這樣好像不是一個好女人……」
 
  當前性別平等意識抬頭,女性已不若百年前要被犧牲奉獻在傢庭,我們有越來越多的雙薪傢庭。二○○四年起,臺灣也有瞭性別平等教育法,開始強調男女能力相同、職業不分性別,臺灣也有瞭第一任女性總統。為什麼當時代對女性的限製移除瞭,女性仍然無法活得完整?仍然睏在矛盾兩難(dilemma)?
 
  二○○七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是《關鍵少數》,說的是一九六○年代美國非裔女性突破膚色與性別歧視,在白人男性主導的航空工程當中自我實現的故事。當時代反過來頌揚女性進取與成就的同時,女性該如何平衡照顧、關愛、情感、關係等傳統陰性價值呢?
 
  榮格心理學是一門關注二元對立、辯證、整閤的心理學,對於上述的睏惑也是從二元的角度切入思考,典型的對立包括意識與無意識、人格麵具與陰影、心理類型、陰性心靈與陽性心靈。榮格心理學也試圖在二元之中找齣第三條道路,並探究各種導緻偏頗發展的因素。榮格在世之時就緻力於修復基督教信仰崇陽賤陰的教義,並倡導男性修復與內在陰性的連結,像是情感、情緒與直覺的麵嚮,另外榮格也鼓勵女性發展其陽性麵,他認為剛柔並濟、對立整閤所促成的生命完整性,是人一生發展的路途,他稱之為個體化歷程。
 
  這本茉琳‧莫德剋三十年前所著《女英雄的旅程》就嘗試著迴應上述的問題,述說我們時代女性的集體敘事:一個女性在生命早期過度認同陽性價值,後來體認到成就的虛幻與意義的枯竭,並於尋迴自己陰性本質後,重新整閤陰性與陽性特質,覓得生命完整性的旅程。除瞭前麵所述,陰性還包括相對於頭腦的身體、相對於有為的無為之為、相對於改變的接納,另外還包括人與自然的關聯。
 
  作者的寫作企圖之一,是發展一個對應約瑟夫‧坎貝爾《韆麵英雄》裡英雄之旅的《女英雄的旅程》,我並不認為英雄之旅的模式是純然男性的,女性也有生命當中的挑戰與深淵,特別是被提供冒險機會的當代女性。作者無意,我們也不該認為《女英雄的旅程》是一個代錶所有女性的個體化歷程,至少我們在呂旭亞榮格分析師的《公主走進黑森林》看見無活力女性的睡美人故事,以及發展陽性心靈的白雪與紅玫瑰;在榮格的論述當中,也有母親太過美好而養育齣來的永恆少女,他們都有不同於這本《女英雄的旅程》的個體化歷程。
 
  心靈陰性麵的拾迴不僅是女性的旅程,也是我這位男性的性別發展。我來自一個母強父弱的傢庭,並從母親身上學習陽性價值,但不同於本書,母親的陽性是因為身為長女在喪父後親職化的結果。作為一個男性,我的喜好卻是非性別典型的,葉永鋕過世於二○○○年,當年我仍在高中,在那個嘲笑娘娘腔不會被處罰的年代,我喜歡的卻是少女漫畫《美少女戰士》。三年前,我以茉琳‧莫德剋《女英雄的旅程》重新解析瞭日本動漫《美少女戰士》,一方麵這驗證瞭《女英雄的旅程》的旅程結構,二方麵我也十分欣慰能在這個伴我成長的女性故事中,找到它的深度心理學意涵,並探究它與我的關係。
 
  在我的心靈裡,也有著不見容於世的陰性麵貌,但母親的性急與脾氣不斷地為我的陽性發展添柴火,是《美少女戰士》這部漫畫的女主從學生、戰士、公主、女王的個體化故事,讓我被守護、愛、友伴連結、療癒、接納、慈悲等陰性價值所感動,存全滋養我的陰性心靈,保護我不緻被過度發達的陽性所傷,也因為這樣的陰性心靈讓我能在心理師的學習與工作裡,能勇敢地親近、能哭泣與示弱、能與苦痛同在,追求基於愛的正義。也正因為我的陰性能有所發展,青少年期與母親的對抗能隨著我的體恤增長而修復。
 
  女性主義並非僅是提升女性權力的主義,它亦在解放受男子氣概傳統論述所苦的男性。祈願這本《女英雄的旅程》不僅感動女性讀者,也能帶領男性讀者探索自身心靈的陰性麵嚮。LGBTIQ是陰陽整閤的先行者;雌雄共身是煉金圖譜《哲學傢玫瑰園圖》裡的整閤意象,象徵著陰陽整閤之完整。在此祈願榮格心理學超越二元對立的思想,能讓讀者更加欣賞性別的多元樣貌。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