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傢限定套組】

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傢限定套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艾德.康威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資本主義
  • 入門
  • 通俗易懂
  • 博客來
  • 套書
  • 理財
  • 投資
  • 社會科學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
  ★最簡單、最全麵的經濟學入門書
  ★暢銷全球13國
  ★財經達人用零基礎就能懂的語言

  將最核心的經濟概念濃縮一冊,讓你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秒懂商業動態!

  一顆茶葉蛋從十元變十八元,是誰決定的?
  去吃到飽餐廳為什麼狂吃纔劃算?
  媒體都在說的經濟衰退是為什麼?
  為什麼大傢都在關注央行升息/降息?
  這些問題,你知道答案嗎?

  經濟相關新聞、資訊每天洪水般湧來,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對未來的工作及投資的方嚮有什麼影響,或是看不懂、想不通,平白讓機會溜走?

  大部分的人答案都是:「經濟學那麼難,公式那麼複雜,我即使想學,也不知道從哪開始……」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正是教你看懂、學會用經濟學思考的好幫手。與充斥公式、函數、運算的教材不同,本書避開繁複的公式,從建立觀念開始,透過淺白的文字、貼近生活的例子,完整的解說看不見的手、供需法則、比較優勢、通貨膨脹/通貨緊縮、股市、政府赤字……等50個經濟學基本觀念,帶讀者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架構,從而活用經濟學。

  本書是曾預警2008金融危機的資深財經編輯艾德.康威為經濟學零基礎讀者所撰寫,不僅風行英美,同時翻譯成德文、西班牙文、葡萄文牙、土耳其文等13國語言,堪稱推廣經濟學普及化的世界級暢銷書。

  你可以學到:
  供給與需求→買方的供給和賣方的需求相互作用,決定瞭商品價格。
  例如∥MacBook規格相同的黑白兩款,黑色款是特殊版(對果粉有吸引力,即製造需求),可以賣比白色貴200美元。

  機會成本→做某件事所花的時間、精力或金錢,可能花在另一件事上更值得。
  例如∥選擇先唸書還是先就業?唸書能儲值知識和學歷,但要花學費,還少瞭就業可以賺錢、賺經驗的好處……你要綜閤評估纔完整。

  誘因→誘使人們做下某些決定的原因,一切事物都有隱藏的誘因。
  例如∥超市提供會員卡,誘因是(1)給摺扣能黏住客戶一再迴購,營收更多;(2)追蹤客戶購買狀況作為精準上架的依據。

  GDP→衡量一國在一年內所生產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總價值。
  例如∥GDP是衡量一國經濟錶現最常運用的指標,一般認為GDP萎縮10%或連年衰退就是蕭條。

  央行升/降息→央行提高/降低銀行的基準利率。
  例如∥升息是一種緊縮貨幣的手段,當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即貨幣供給大於需求),央行為瞭穩定經濟,就會採取升息政策。

  股票→擁有公司部分所有權的證明。
  例如∥股東作為公司的所有者,有權分享利潤。當股票價值上升時,股東也可以獲利;如果股票價值走跌,他們就可能賠錢。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為商業社會的上班族、投資人、管理者……提供瞭解經濟運作原理,進而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基礎知識。隻需一本書,就能洞悉商業世界的真實運作,跟上商業發展趨勢,為未來的競爭力做好準備。

本書特色

  1. 經濟學:商務、投資、職場必備,人人必修
  每個人一生中,每一天都會遇到經濟學:購物、買屋、投資、繳稅,乃至職涯選擇,都需要經濟學的思考,纔能做齣最佳選擇。經濟學可說是商業社會人人必修的通識課。

  2. 零基礎、無門檻、無痛學習
  從生活常見事例齣發,用淺顯易懂的說明、比喻方式,省卻繁複公式及數學計算,不落入太多術語而無法理解的窠臼。對入門者而言是親切度高、好讀好懂、可自學的好書。

  3. 涵蓋完整麵嚮,經濟學一本就懂
  內容架構完整,涵蓋最關鍵、最常見的基礎概念與知識、重點議題、未來趨勢,最適閤想掌握經濟學整體視野的讀者。

  4. 簡單扼要,繁忙的現代人都學得快、用得上!
  以五頁篇幅講完一個概念,精要的整理與提點,句句都是精華。方便忙碌讀者學習及吸收。

  《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
  ★《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最佳書籍 ★

  資本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影響經濟的運轉、社會的運作,
  和你我的貧富、地位和命運…
  每個人都應該懂!

  「波特斯為資本主義這個飽受爭議的經濟體係提供瞭簡要、清晰和寶貴的指南。」
  ——馬丁.沃夫(Martin Wolf,《金融時報》首席主筆)

  為什麼你銀行存的錢和房子就是你的,政府要保護你的「財產」?
  為什麼東西是勞工做,賣的錢卻是老闆賺,勞工隻拿工資?
  為什麼幾乎全世界每一國都有麥當勞?
  為什麼網紅愛曬名牌包、名錶、名車?
  這形形色色的問題,答案都指嚮——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這個工業革命就齣現的名詞,和現在的你我有什麼關係?

  不管喜愛或討厭,我們和資本主義脫不瞭關係——你有存款或是股票,就或多或少擁有「資本」;你有工作、領薪水,就是勞動市場裡的「勞工」;誰都免不瞭買東西,也就是身為「消費者」——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過著資本主義的生活,大小事都受它影響,甚至身份被它定義。
  
  不過,包括許多經濟學傢在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資本主義究竟是什麼。

  《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傢喬納森.波特斯為大眾讀者所撰寫,曾於2016年榮獲《金融時報》年度經濟類最佳書籍,口碑及銷售均佳,不僅風行英美,同時授權葡萄牙、義大利等多國。

  波特斯以50個基本概念,帶讀者掌握資本主義的整體架構,解釋你需要懂的資本主義的運作基礎(諸如貨幣,銀行,廠商及市場);說明資本主義與其他重要的歷史與政治概念(例如社會主義、帝國主義)之間的關係;扼要介紹當代一些最傑齣的思想傢(包括亞當.斯密、凱因斯以及馬剋思);探討資本主義如何透過文化來摺射(諸如消費主義、貧富差距及移民);也展望其前景(成長停滯、數位經濟及環境汙染等)。你可以學到:

  什麼是資本主義→以生產工具的私有權為核心的製度。
  例如∥生產工具由私人業主擁有,由業主與消費者的供需關係決定要生產什麼商品、生產多少;而非由政府控製。

  自由市場→價格由供需決定、而非基於政府乾預的市場。
  例如∥政府的角色是提供中立的法律架構,使契約得以執行,並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自由」最大化。

  剩餘價值→業主擁有營收,勞工領取工資。營收-工資-成本=業主的利潤,也就是勞工創造的剩餘價值。
  例如∥馬剋思主張,企業主將藉由盡可能降低員工工資,以創造更多剩餘價值,拿來再投資,追求本身獲利最大化,

  不平等→所得或財富流嚮前1%或前10%的比重顯著升高的情形。
  例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作者皮凱提認為,資本愈來愈集中於少數人之手,資方將獲得經濟大餅中愈來愈大的份額。

  資本主義文化→緻力於鼓勵生產與銷售文化產品。
  例如∥全球的電影及音樂產業由少數幾傢大型的美國公司製霸(也有一些較大國傢有欣欣嚮榮的本地產業,例如印度)。

  這本書,教你讀懂資本主義的方方麵麵:它的優缺點,它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讓身在其中的我們瞭解它如何影響所有人的貧富、地位和命運。

本書特色

  1.不管喜不喜歡,我們都活在資本主義裡
  從呱呱墜地到迴歸塵土,不論求學、工作、理財、投資、養老,我們都活在資本主義的運行軌道中,用資本主義的邏輯做齣選擇。在當代思潮中,唯有資本主義影響我們一輩子。因此,資本主義是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哲學領域最關注、也最需要懂的主題。

  2. 架構完整、內容淺顯又紮實
  最簡單又完整的入門書,架構完整,涵蓋6大領域、50項關鍵概念與知識、重點議題、未來發展,適閤入門者,也適閤想要對所麵臨的重要經濟、社會問題錶達見解看法的讀者。

  3. 簡單扼要,繁忙的現代人都學得快、用得上!
  以五頁篇幅講完一個概念,精要的整理與提點,句句都是精華。方便忙碌讀者學習及吸收。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之外的其他圖書的詳細簡介,總字數約為1500字。 --- 曆史與文明的恢弘畫捲:深度剖析人類社會演進的經典之作 一、《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內容梗概: 本書以宏大的時間跨度,審視瞭智人(Homo sapiens)如何從一種不起眼的非洲猿猴,一步步崛起,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提齣瞭極具顛覆性的核心論點:智人的成功,歸功於我們獨特的“認知革命”。這種革命使我們能夠相信和創造齣“虛構的故事”——如國傢、法律、宗教、貨幣和公司——這些超越個體生命、能夠大規模協作的想象共同體,是人類得以超越其他物種的關鍵。 第一部分:認知革命與語言的誕生 赫拉利追溯瞭大約七萬年前發生的認知革命。他認為,語言的齣現不僅僅是信息傳遞的工具,更是構建“共享的神話”的載體。正是通過這些神話,成韆上萬的陌生人纔能為瞭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作者詳細闡述瞭從采集狩獵社會到農業社會的過渡,並對“農業革命”提齣瞭尖銳的批判,稱其為“史上最大騙局”,因為它雖然增加瞭人類總體的食物量,卻極大地惡化瞭普通個體的生活質量,使人類陷入瞭無休止的辛勞和傳染病的威脅之中。 第二部分:帝國的融閤與金錢的力量 本書深入探討瞭人類社會如何從分散的部落走嚮統一的全球帝國。赫拉利將曆史視為一個不斷整閤的過程,主要的驅動力有三個:金錢、帝國和宗教。他分析瞭貨幣如何成為一種普世的信任係統,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界限,有效促進瞭大規模的貿易和協作。同時,他對古典帝國(如羅馬、中華帝國)的結構、擴張模式及其對文化傳播的影響進行瞭細緻的考察,指齣帝國在無意中推動瞭文化和技術的同質化進程。 第三部分:科學革命與人類的未來 重頭戲聚焦於最近五百年的科學革命。赫拉利指齣,科學革命的根本在於“承認無知”的態度,以及科學與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之間形成的共生關係。科學研究需要資金,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提供瞭擴張的動力和資源,形成瞭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 最終,作者將目光投嚮未來,探討瞭“智人”是否會終結自己的時代。隨著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和“神明工程”的發展,人類正處於邁嚮“神人”(Homo Deus)的門檻。赫拉利警示我們,未來的挑戰將不再是飢餓或瘟疫,而是我們如何處理自己創造的巨大力量,以及“沒有工作的人”和“有神一般能力的人”之間可能齣現的巨大鴻溝。本書不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部關於人類身份、自由意誌和未來命運的深刻哲學思辨。 --- 二、《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作者:賈雷德·戴濛德 (Jared Diamond) 內容梗概: 《槍炮、病菌與鋼鐵》旨在迴答一個睏擾瞭曆史學傢和地理學傢數百年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是歐亞大陸的民族徵服瞭美洲、澳洲和非洲的土著居民,而不是反過來?作者堅定地排除種族優越論的解釋,主張采用環境決定論的視角,通過地理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證據,揭示瞭人類社會發展速度差異的根本原因。 地理的優勢:歐亞大陸的“頭等大奬” 戴濛德認為,決定社會發展路徑的,是地理和生物資源的差異。歐亞大陸的形狀(東西嚮延伸)是其最大的優勢。東西嚮的緯度相似意味著相似的氣候和日照條件,這極大地便利瞭農作物和傢畜的傳播。 1. 作物的馴化與傳播: 歐亞大陸擁有大量可供馴化的優良野生植物資源(如小麥、大麥)。這些高産、易於儲存的作物,使得人類能夠定居下來,産生剩餘糧食,進而供養齣非農業人口,如工匠、士兵和官僚。 2. 傢畜的馴化: 歐亞大陸擁有全球被馴化傢畜的絕大多數(如牛、豬、羊、馬)。這些動物不僅提供瞭穩定的肉食和奶製品,更重要的是,它們提供瞭強大的役畜力量(耕地、運輸)和軍事優勢(騎兵)。 槍炮、病菌與鋼鐵的“組閤拳” 作者詳細解釋瞭為何這些地理優勢最終轉化為徵服的力量: 1. 病菌(Germs): 長期與大量馴化傢畜共存,使歐亞人接觸到瞭源自動物的緻命病菌(如天花、麻疹)。雖然這在早期造成瞭巨大的死亡,但也使得歐亞人進化齣瞭免疫力。當歐洲人踏上美洲時,攜帶的這些“古老病菌”對原住民造成瞭毀滅性的打擊,往往在槍炮到達之前就削弱瞭抵抗力量。 2. 鋼鐵(Steel)與槍炮(Guns): 糧食盈餘和定居生活催生瞭專業化的勞動分工,促進瞭冶金術的發展。精良的金屬工具和武器(如鋼鐵劍、火槍)在軍事衝突中占據絕對優勢。 3. 集權國傢的形成: 復雜的農業社會需要復雜的管理結構,從而加速瞭政治組織的演化,催生瞭中央集權的、能夠組織大規模戰爭和遠洋探險的國傢機器。 總結: 戴濛德通過詳實的案例對比(如印加帝國與西班牙的衝突、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落對比),係統地論證瞭環境因素在塑造人類曆史走嚮中的決定性作用。本書為理解世界權力的分配格局提供瞭一個強大且極具說服力的科學框架。 --- 三、《國富論: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作者:亞當·斯密 (Adam Smith) 內容梗概: 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留下的這部巨著,是西方經濟思想史上的裏程碑。它首次係統地闡述瞭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原理,並提齣瞭建立在自由競爭和個人理性基礎上的財富創造機製。 第一部分:勞動分工與效率 斯密開篇即以著名的“製針工場”為例,闡述瞭勞動分工對於提高生産效率的決定性作用。他指齣,專業化的分工不僅能增加勞動者的熟練程度,還能節省在不同工序間轉換時浪費的時間,並促進瞭新機械和工具的發明,從而極大地增加瞭國民的産齣。 第二部分:價值理論與市場機製 本書探討瞭價值的本質。斯密區分瞭“使用價值”(Utility)和“交換價值”(Value in exchange),並探討瞭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因素。他認為,在早期社會,勞動是衡量交換價值的真正尺度;而在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的自然價格主要由“自然地租、自然工資和自然利潤”構成。 第三部分:關於不同國傢財富積纍的思考 斯密批判瞭當時盛行的重商主義思想,認為財富的真正來源不是國傢金庫中的貴金屬儲備,而是國民的勞動生産力。他強調,隻有通過自由貿易和開放市場,纔能讓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使國民財富得以持續增長。 第四部分:看不見的手與自由放任 本書最著名的理論貢獻在於“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斯密指齣,當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時,他們往往(並非有意地)促進瞭整個社會的利益。企業傢為瞭盈利會投入資本到社會最需要、報酬最高的領域。因此,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乾預應當受到嚴格限製,應主要專注於國防、司法和公共工程(如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而將日常的生産和貿易活動交給市場自行調節。 第五部分:資本積纍與經濟增長 斯密論述瞭儲蓄和投資對於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他認為,儲蓄(即未被消費的部分)是供給新資本的唯一來源,而這些資本的積纍,通過擴大生産規模和技術改進,是推動國傢財富不斷增長的長期動力。 《國富論》描繪瞭一幅關於如何通過自由市場、專業化分工和資本積纍,使一個貧窮的國傢走嚮富裕的藍圖,至今仍是理解市場經濟運作邏輯的基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艾德.康威(Ed Conway)


  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曾任職於《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和《星期日電訊報》,現為天空新聞颱(Sky News)的經濟學編輯。曾於200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擔任媒體負責人,經常參與電視和廣播節目。目前住在倫敦。

喬納森.波特斯(Jonathan Portes)

  倫敦國王學院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英國國傢經濟社會研究院前總監,曾任英國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內閣首席經濟學傢,就經濟大政方針嚮政府提供建議。他為《金融時報》、《衛報》、《電訊報》、《泰晤士報》、《新政治傢》和《旁觀者》撰稿,並在 BBC、天空新聞颱和國際電視頻道上對各種經濟問題發錶評論。

譯者簡介

林雲


  商業管理書籍資深主編。

李芳齡

  譯作超過一百五十本,包括近期齣版的《中國網路圈套》、《七大市場力量》、《普林斯頓最熱門的電腦通識課》、《貝佐斯新傳》、《領導者的數位轉型》、《21世紀汽車革命》。

圖書目錄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
導言
第一部∥基本觀念
1 看不見的手
2 供給與需求
3 馬爾薩斯陷阱
4 機會成本
5 誘因
6 分工
7 比較優勢
第二部∥經濟學思潮
8 資本主義
9 凱因斯主義
10 貨幣學派
11 共產主義
12 個人主義
13 供給麵學派
14 邊際革命
第三部∥經濟如何運行
15 貨幣
16 總體和個體經濟學
17 國內生產毛額
18 中央銀行和利率
19 通貨膨脹
20 債務和通貨緊縮
21 稅賦
22 失業
23 貨幣和匯率
24 國際收支
25 信任與法律
26 能源和石油
第四部∥金融和市場
27 債券市場
28 銀行
29 股票和股份
30 風險生意
31 繁榮與蕭條
32 退休金和福利國傢
33 貨幣市場
34 泡沫
35 信貸緊縮
第五部∥經濟議題
36 創造性破壞
37 自有住宅和房價
38 政府赤字
39 不平等
40 全球化
41 多邊主義
42 保護主義
43 技術革命
第六部∥各種主題的經濟學
44 發展經濟學
45 環境經濟學
46 行為經濟學
47 賽局理論
48 犯罪經濟學
49 幸福經濟學
50 21世紀經濟學
詞彙錶

《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
自序
第1部∥基本概念
第1章 什麼是資本主義?
第2章 財產與財產權
第3章 自由市場
第4章 資本
第5章 勞動力與剩餘價值
第6章 貨幣
第7章 獨占/壟斷
第8章 相對優勢
第9章 看不見的手
第10章 創造性破壞
第11章 成長
第2部∥資本主義的機構
第12章 企業傢
第13章 廠商/公司
第14章 銀行
第15章 政府的角色
第16章 中央銀行
第17章 工會
第3部∥金融與金融市場
第18章 股票市場
第19章 金融體係
第20章 有限責任
第21章 效率市場
第22章 金融危機
第23章 債務
第4部∥政治經濟
第24章 民主
第25章 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
第26章 社會主義
第27章 馬剋思主義
第28章 凱因斯革命
第29章 國有化與民營化
第30章 福利國傢製度
第31章 工業革命
第32章 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第33章 戰爭
第34章 全球化
第35章 中國奇蹟
第36章 自由的土地?
第5部∥社會與文化
第37章 消費主義
第38章 失業
第39章 文化
第40章 進化論
第41章 貪婪
第42章 不均
第43章 貧窮
第44章 移民
第6部∥資本主義的未來
第45章 停滯
第46章 豐裕與超豐裕
第47章 工作前景
第48章 數位經濟
第49章 環境
第50章 有別的選擇嗎?
詞彙錶

 

圖書序言

  • 叢書係列:藍學堂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7 x 22 x 3.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

你還在想,真的需要知道經濟學嗎?
(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係教授)


  《一本書讀懂經濟學》的英文原著齣版於2009年,當時全世界遭遇嚴重的金融危機。很多人應該還記得,那時政府為瞭因應需求衰退,發放「消費券」。十年之後,全世界因為新冠病毒的疫情又一次陷入經濟危機,我們的政府雖然換瞭政黨執政,也發瞭同樣的東西,隻是換瞭名稱。為什麼不同政黨麵對重要經濟問題,會採取類似的作法?那是因為這些政策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是相同的,藉由鼓勵消費,帶動生產,創造所得。

  誠如作者在導言裡所說,經濟學概念來自於日常生活行為的理解,然而往往在齣現經濟問題的時候,纔會受到重視。這半年來美國的物價大漲,所以聯邦準備理事會連續調升利率,連颱灣的股市投資人都緊張兮兮的等待美國利率決策會議宣布結果。為什麼利率與通貨膨脹有關?為什麼美國的利率升降會影響颱灣的股市?我在這裡沒辦法說清楚,答案在經濟學裡。

  你真的需要知道經濟學嗎?也許最好不要,一方麵希望沒有經濟問題,另一方麵很多人覺得經濟學很難。然而,現實中就是會發生經濟問題,經濟學也確實並不容易,不過,總是會有辦法。這本書提供瞭50個經濟學的關鍵概念,用單元化的方式介紹給讀者,你可以從頭閱讀,也可以挑主題瞭解。雖然有許多概念的標題看起來仍是教科書的專有名詞,但內容其實易懂好讀。像我這種常年在大學教經濟學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字錶達能力。如果你想知道經濟學,有這樣的書籍齣版,現在你就可以知道經濟學瞭。

「資本主義」講清楚、說明白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提起「資本主義」(Capitalism)這個詞,真可以說人人琅琅上口,可是大傢心目中的「資本主義」到底是什麼?大傢指的是同一種東西嗎?

  其實,在歷年來對於資本主義種種的辯證過程中,已有專傢做瞭此項工作,而已故的自由經濟學前輩、也是曾對颱灣民主具引導作用的《自由中國》半月刊主筆夏道平先生和全球知名華裔產權經濟學者張五常教授兩人最具代錶。

  ●資本主義就是私產經濟、市場經濟

  夏先生在1988年曾說:「正確地講,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秩序。這種經濟秩序,是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生產與分配則由市場運作,透過價格體係來決定;政府的經濟功能,隻限於提供某些必要的法製架構,使市場能自由順暢地運作而不加乾擾。所以我們也把資本主義叫做市場經濟。」他接著說:「市場經濟不是什麼偉大人物的精心設計,它是蕓蕓眾生個別行為的互動中慢慢自然形成的;高明的社會哲學傢隻是發現它,瞭解它的優越性、並進而發展齣一套自由經濟的理論體係。」

  張五常曾在1987年12月15日發錶的〈可怕的資本主義〉反諷式文章裡,劈頭就說:「在主觀的、價值觀的經濟學上,我一嚮推舉的是私有產權——即在資產上有明確的個人權利界定的製度,但卻從來沒有擁護過那人雲亦雲的『資本主義』。……私有產權當然可說是資本主義的一種製度。但私有產權——有清楚界定的私人使用權利、轉讓權利,及收入的享受權利——是一個很清楚的概念。」這應非常明確地點齣他心目中的真正資本主義就是私產製度。

  既然「資本主義」這個迷人的名詞不可能被丟棄,我們也將其真義做瞭明確的定義和說明,而「私產製度」或「市場經濟」就是最好的代名詞。那麼,正如上文引述的夏道平先生之說法,市場經濟是一種經濟秩序,是以私產為基礎,生產與分配則由市場運作,透過價格體係來決定,政府的經濟功能,隻是在於提供某些必要的法製架構,使市場能自由順暢地運作而不加以乾擾。因此,市場經濟的主體是韆韆萬萬活生生、有靈魂、會思考的「個人」,而在人類有人與人之間互動開始以來,為瞭追求生活的最大滿足,緻「治理這地、生養眾多、遍滿地麵」的境界得以達成並維繫,發現市場經濟是最好的製度。當然,在市場經濟裡,充滿瞭人際間必須遵循的「準則」,我們姑且稱之為「市場規則」或「市場倫理」,而各個行為人也應該具備身為人的基本修養,如誠信倫理,至於政府這個組織,在市場經濟裡也扮演著極其重要角色,簡單地說是「維護蕓蕓眾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實際生活在「所謂的」市場經濟的人們所看到的社會現象,叫人厭惡或苦惱的,卻是愈來愈多。這該怎麼解釋呢?實情是,這不是市場經濟的結果,而是市場運作受到許多違反經濟法則的乾擾使然,而這種乾擾的源頭卻弔詭的總是原本該擔任去除阻礙市場運作障礙任務的政府。

  ●瞭解「資本主義」的一本入門書

  經由上文對資本主義的明確定義,並剖析所謂資本主義社會裡諸多不堪現象的疑惑之後,大傢對於「資本主義」是否清楚明白瞭呢?如果還是一知半解或者充滿疑惑,那麼,波特斯教授的這本《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或可為讀者解惑。

  本書一開頭就是「什麼是資本主義?」作者用「生產工具的私有權」這一句話來概括,可說一語中的,也就是上文所說的「私產製度」或「市場經濟」。作者意識到:資本主義的故事是經濟學、歷史、政治學、社會學、文化,以及現代社會的故事。也體認到:資本主義充滿矛盾,持續處於危機之中,總是顯得它即將終結,但也充滿活力與機動力,因而得以如此成功地演進。作者覺得:若不思考資本主義的運作及其奏效的原因,就不可能瞭解我們的社會如何運作。而瞭解資本主義的運作基石——貨幣、銀行、廠商,以及市場,是很有必要的,對於資本主義和其他重要的歷史與政治概念(如社會主義、帝國主義)之間的關係之認知,也是不可或缺的。

  有鑑於此,波特斯教授乃選取50大核心概念,劃歸成「基本觀念」,「資本主義的機構」、「金融與金融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以及「資本主義的未來」等六部循序漸進,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寫成此書,每一概念都隻五頁左右篇幅,言簡意賅。其間適當地插入重要傑齣思想傢的名言,以及列齣歷史大事簡圖,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臓俱全」,也可看作一本「資本主義」的經濟小辭典。

  想要瞭解當前社會「現代資本主義」真相的朋友們,盍興乎來?!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