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程式積木玩出150種有趣的編程組合

用程式積木玩出150種有趣的編程組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悅讀
图书标签:
  • 编程入门
  • 少儿编程
  • 积木式编程
  • Scratch
  • 图形化编程
  • STEM教育
  • 创意编程
  • 逻辑思维
  • 动手实践
  • 编程游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用程式積木玩出150種有趣的編程組合》是一套以程式積木搭建為主題的趣味科學學習書。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在組裝學習中,不僅能思考更完善的組裝造型與結構,更能創造出更多的構造與變化,不僅提升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能發揮孩子的創造創新能力。

  本書從最基礎的動力傳送(齒輪、皮帶)、簡單機械(槓桿、輪軸、滑輪)與最基礎的編程方面出發,並提供了詳細的3D立體搭建步驟以及編程軟體,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從STEAM的實驗中更加理解物理知識。

  在孩子學習物理的長路上,本書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物理世界的樂趣,以及親自實驗改裝與創新的成就感。相信在本書的引導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樂於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開啟充滿奧妙的物理世界。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编程启蒙类图书的详细简介,旨在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但不涉及您提到的那本书的内容: --- 编程启蒙的奇妙旅程:探索代码世界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数字时代,编程能力已不再是少数技术人员的专属技能,而是如同读写能力一样,成为每个人理解和塑造未来的必备工具。我们深知,对于初学者,特别是青少年和希望转型的成人而言,如何以最直观、最富趣味的方式踏入编程的大门至关重要。 本系列图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而生动的基础编程学习路径,它摒弃了晦涩难懂的理论,专注于通过实践、视觉化和即时反馈来构建坚实的编程思维框架。我们相信,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 第一册:图形化编程的魔力——让想法动起来 目标读者: 6岁以上儿童,零基础的编程初学者,以及希望通过视觉化方式理解逻辑结构的成人。 核心理念: 积木搭建般的直观操作,培养计算思维。 内容概述: 本书从最基础的“指令序列”概念入手。我们采用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图形化编程环境(如基于Scratch或类似理念的平台),让读者通过拖拽、连接彩色代码“积木块”,来编写程序。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门槛,使得学习的重点从繁琐的语法记忆转移到核心的逻辑构建上。 主要章节亮点: 1. 认识舞台与角色: 学习如何导入素材、设置场景,并赋予程序中的“角色”生命。这部分着重培养用户的对象思维。 2. 顺序、循环与判断——程序的三大支柱: 我们将抽象的“算法”概念具象化。例如,如何让一个角色连续行走十步(序列),如何让它不停地跳跃(循环),以及如何设置“如果碰到墙壁就后退”(条件判断)。每一个概念都配有一个可以直接运行的小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故事”或“让角色学会问候”。 3. 事件驱动与交互设计: 学习如何响应用户的输入,例如点击鼠标、按下键盘或触摸屏幕。读者将学会创建简单的互动游戏,如“躲避障碍”或“简单的迷宫探索”。 4. 声音与表情的融合: 探索如何整合多媒体元素,让程序不仅仅是逻辑的堆砌,更是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创作。 5. 动手项目:《我的第一个互动电子贺卡》。通过本章节的练习,读者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包含动画、声音和用户互动的完整作品。 学习收获: 建立清晰的逻辑流程概念,理解程序执行的因果关系,并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 第二册:迈向文本编程的桥梁——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目标读者: 完成图形化编程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对Python等文本语言有初步兴趣的青少年。 核心理念: 从“拖拽”到“输入”,平滑过渡,强调代码的可读性与结构化。 内容概述: 在掌握了基本的逻辑框架后,本书引导读者接触真实的文本编程世界,采用目前最适合初学者的语言之一——Python。但我们并非直接跳入复杂的语法细节,而是侧重于思维的迁移。我们将图形化编程中的概念,一一对应到文本代码的结构中。 主要章节亮点: 1. 从积木到代码的映射: 展示图形化代码块在Python中的等效写法。例如,“重复执行10次”的积木块如何转化为`for i in range(10):`。 2. 变量与数据存储: 引入“容器”的概念,讲解如何存储分数、名字等信息。这部分通过一系列模拟日常情景的练习,如“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来深化对变量的理解。 3. 函数:代码的“自定义积木块”: 学习如何封装重复性的代码段,编写自己的模块。这对于培养代码复用和模块化思维至关重要。 4. 列表(List):管理有序的数据集: 如何处理一组数据,例如管理一个班级的成绩单,或者一个游戏中的敌人列表。 5. 调试的艺术: 编程过程中遇到错误是常态。本书专门辟出章节,教授如何阅读错误信息,定位问题所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技巧。 6. 动手项目:《简易命令行计算器》。通过编写一个能接收用户输入并执行四则运算的小程序,巩固变量、输入/输出和条件判断的应用。 学习收获: 熟悉Python的基础语法结构,培养编写清晰、可读代码的习惯,并建立起从高层逻辑到底层实现的映射能力。 --- 第三册:数据与算法初探——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目标读者: 已经掌握基础文本编程,希望深入理解程序“为什么能工作”的学习者。 核心理念: 算法思维是编程的灵魂,理解数据结构是高效编程的基础。 内容概述: 本书超越了基础语法练习,开始触及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概念。我们将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解释那些看似深奥的概念,例如“搜索”和“排序”是如何在计算机内部实现的。 主要章节亮点: 1. 算法可视化:排序的效率竞赛: 通过模拟“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过程,让读者直观比较不同算法在处理相同数据量时的性能差异。这不仅是学习代码,更是学习效率。 2. 递归的魅力:无限的自我调用: 介绍递归的概念,并以经典的“汉诺塔问题”或“斐波那契数列”为例,展示如何用简洁的代码解决复杂的分层问题。 3. 数据结构初探:堆栈与队列: 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排队(队列)和叠盘子(堆栈)的例子,讲解这两种基本数据结构的操作逻辑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场景(例如浏览器历史记录的回退功能)。 4. 面向对象思维的萌芽: 引入类(Class)和对象(Object)的概念,指导读者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如“汽车”、“银行账户”)抽象为程序中的蓝图和实例。 5. 动手项目:《基于数据的趣味问答系统》。利用列表和字典结构,构建一个可以存储问题、答案和用户得分的个性化测试程序,侧重于数据的有效管理。 学习收获: 建立初步的算法分析能力,理解不同数据结构对程序性能的影响,为未来学习更高级的编程范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本系列图书的整体优势: 注重实践性: 每一章都配有可立即运行的示例代码和挑战任务。 双轨并行: 从图形化过渡到文本化,确保学习的连贯性和低挫败感。 思维训练优先: 强调“如何思考”而非“如何记忆”,培养真正的计算思维。 通过这套精心设计的学习体系,读者将不仅仅学会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学会像程序员一样思考,用逻辑的力量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挑战。编程的世界广阔而迷人,现在就拿起第一本书,开启你的创造之旅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TA-TA/11
2.小怪獸/15
3.行走機器人/19
4.武裝機器人/24
5.外星蟲族/28
6.異星蟲/34
7.外星怪物/40
8.異齒龍/44
9.牛角龍/49
10.副櫛龍/53
11.劍龍/57
12.三角龍/62
13.腕龍/66
14.卷角龜/70
15.螳螂/74
16.馴鹿雪橇/78
17.眼鏡蛇/82
18.小白兔/85
19.小螃蟹/89
20.小青蛙/92
21.蜥蜴/95
22.步行車/95
23.爬爬爬/96
24.重力小狗/96
25.火箭運輸車/97
26.火箭維修吊塔/98
27.火箭點火發射/99
28.軍用運輸機/100
29.航天測量船/100
30.雷達探測器/101
31.太空船對接/102
32.人造衛星/103
33.月球登陸器/104
34.月球探測車/105
35.太空艙外機械手臂/106
36.拖吊車/107
37.四驅越野車/107
38. F1賽車/108
39.聯結車/108
40.蝙蝠車/109
41.蝙蝠俠戰車/109
42.敞篷車/110
43.小貨車/110
44.公共汽車/111
45.敞篷轎跑車/111
46.裝甲車/112
47.吉普車/112
48.賽車/113
49.拖車頭/113
50.勞斯萊斯汽車/114
51.農用拖拉機/114
52.皮卡/115
53.轉向拖拉機/115
54.坦克車/116
55.火星探測車/116
56.推土機/117
57.小火車/117
58.哈雷機車/118
59.蒸汽火車/118
60.轉向慢跑車/119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566013
  • 規格:平裝 / 120頁 / 21 x 27 x 0.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根據研究發現,國小孩子在學習中,對自然科學的學習最感到困擾,其中,最有待加強的科學知識就屬於「地球科學」與「物理知識」。授課教師對於兒童這方面學習的困擾,普遍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教具不足與科學知識不足,導致學習困難。例如研究小學生的力學概念,指出對於施力與受力的關係,小學中高年級孩子的學習領悟率竟僅有40%;對於生活中常接觸的簡單機械,學習領悟率也僅有38%。

  因此,想讓孩子能夠突破自然科學的學習障礙,首先就必須引發孩子科學的興趣,這就必須有充分的輔助教材,讓孩子能夠親自動手參與到科學的研究,孩子在自己動手的遊戲過程中學習,不僅可以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更能讓孩子有深刻的記憶與體會,藉以打破孩子學習領悟率低下的困擾。

  《用程式積木玩出150種有趣的遙控組合》是一套以程式積木搭建為主題的趣味科學學習書。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在組裝學習中,不僅能思考更完善的組裝造型與結構,更能創造出更多的構造與變化,不僅提升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能發揮孩子的創造創新能力。

  本書從最基礎的動力傳送(齒輪、皮帶)、簡單機械(槓桿、輪軸、滑輪)與最基礎的編程方面出發,並提供了詳細的3D立體搭建步驟以及編程軟體,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從STEAM的實驗中更加理解物理知識。

  在孩子學習物理的長路上,本書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物理世界的樂趣,以及親自實驗改裝與創新的成就感。相信在本書的引導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樂於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開啟充滿奧妙的物理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少儿科普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说,这本书在教材编排上的用心程度是值得称赞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套结构严谨的课程体系的缩影。它对“编程思维”的培养,是从“结构化思考”入手,逐步过渡到“算法概念”的引入,最后通过创意无限的“组合”去实现复杂的交互。书中的每一个小关卡,都像是一个微小的挑战,它巧妙地避开了枯燥的数学公式,转而使用积木搭建的直观模型来解释变量、循环和条件判断这些核心概念。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可能产生的不同理解路径的预设,比如对于更小的孩子,可以侧重于拖拽和连线;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则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背后的逻辑效率。这种包容性和灵活性,使得它能够真正陪伴孩子度过一段长时间的兴趣培养期,而不是三分钟热度。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它对“系统性”的强调,尽管它以“组合”为名。它不是零散地展示几个独立的程序片段,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过渡章节,让读者明白这些小小的积木模块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复杂的功能体系的。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转换,对于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和架构能力至关重要。我注意到,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如何让不同的积木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这实际上是教会了孩子如何设计接口和进行模块间的协作,这在未来的任何技术领域都是核心技能。它没有回避技术细节,但它处理技术细节的方式是优雅的、基于实践的,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工程思维的基础。这绝对是一本能为孩子未来 STEM 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优秀读物。

评分

这本新书简直是为我们家那个对电子设备充满好奇心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们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又不会让他们觉得枯燥的入门级编程读物。这本书的“积木”理念非常棒,它把抽象的编程概念具象化了,让孩子可以通过动手搭建积木来理解代码的运行逻辑。书中的图文并茂的引导非常清晰,即便是对编程一窍不通的家长也能轻松上手,和孩子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我们家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可以实时看到效果的小项目,比如搭建一个能根据光线变化的小夜灯,或者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小机器人。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不再是单纯地按部就班,而是开始尝试自己修改参数,看看会有什么新的效果出现。这种探索式的学习过程,远比死记硬背枯燥的编程语法来得有效得多。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编程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活”,而是充满了乐趣的创意游戏。

评分

我给家里那位正处于“我什么都想试试”阶段的孩子买了这本书,本来还有点担心他能否坚持下去,毕竟他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每完成一个小小的“组合”,孩子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立马为他提供了继续探索下一个组合的动力。它那种“积木化”的学习路径,让人感觉像是在玩乐高,而不是在学习一门技术。书中的插画风格非常活泼明快,配色大胆而不杂乱,即使是那些看似复杂的连接图示,也因为清晰的标记而变得一目了然。它成功地将“创造”与“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我的孩子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他开始主动思考“如果我把这个积木换成那个会怎样?”这种主动性的激发,是任何填鸭式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最近接触到不少面向儿童的编程书籍,但大多数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地重复介绍几个固定的代码块。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设计思路显然是站在一个更高维度上去考量如何“点燃”一个孩子的学习火花。我特别欣赏它在项目设计上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那些“组合”的提法非常巧妙,意味着它鼓励的不是单一功能的实现,而是模块化思维的培养。我注意到书中对某些复杂功能是如何拆解成若干个简单步骤的阐述,逻辑链条非常完整且易于被儿童接受。这对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遇到难题时,知道如何分解、如何重组,比单纯学会一个固定的指令集要重要得多。而且,书中对失败和调试过程的处理也十分积极,它没有回避错误,而是将“调试”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乐趣,教会孩子从错误中学习,这种韧性的培养比学会写一行“Hello World”要宝贵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