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忠均版畫冊

邱忠均版畫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邱忠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門深入,長期薰修。邱忠均用版畫創作體現生命之美。

  邱忠均(1944-2015)老師研究水印木刻技法近四十餘年,是國內少數以水印木刻為創作媒彩的版畫傢。一門深入,長期薰修,他對版畫的堅持,即是製作繁複,他不僅堅持,還不斷地做基礎工,繪畫、素描、寫字,不外乎為瞭提升版畫的創作,他將水印版畫與書法、彩墨創作的體會互為應用,長年從書法運行中深刻的體驗、木闆的紋理趣味、同時蘊含水墨渲染效果,成為其作品鮮明的特色。

  邱忠均所輻射的版畫藝術主題與範圍大抵以佛教主題、民俗議題、日常風景與自然趣味為主。當然,這幾個麵嚮的創作清楚地形構齣邱忠均的生活與生命追求,他潛心於佛教,將藝術實踐視為求道途徑,認為「美可拯救世界」,諄諄叩印,刻畫大韆極樂,翻印蓮花淨土。

  本書彙整邱君(1974-2013)近四十餘年的版畫創作錶現,包括單品445件、套組作品20套,共計893件版畫作品、發錶文章、手稿及新聞剪報等,細細閱讀發現其作品帶有一種重量感,這份重量包含瞭對文化、信仰與人類命運的宏偉使命感,以及生活的倫理與道德。這樣熱烈的美的追求與強烈的使命感,尤其在當代輕盈與消費的時代中,顯得更為珍貴。以愛鄉、自然與土地情感為根基,以佛法為精神指引,以藝術為形式與方法,三者融閤為一,此即為藝術傢邱忠均版畫藝術的具體形象與美學特質。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忠均


  邱忠均(1944-2015)高雄美濃龍肚人,1969開始版畫創作,1978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版畫類),1984開始學佛後作品朝嚮以佛教經典及自然環境為主題,1989獲第八屆高雄文藝獎(版畫類);2000公職退休後,迴到故居就地創作,龍肚人文風情 秀麗山水成為他創作靈感最大的藝術養份。2001罹患帕金森氏癥,篤信佛教的他認為生病帶來覺悟,藝術創作也像是一種修行,而版畫、書法與彩墨創作更是一種體現自身修為及對生命態度的豁達。

圖書目錄

◎序 善畫工書 相映成趣  李永得 / 文化部 部長
002 邱忠均 (1944-2015) 生平紀事
006 現代木刻版畫應有的獨立風格 複製木刻與創作木刻-文 邱忠均
008 我愛版畫-文 邱忠均
009 從水印版畫談起-文 邱忠均
010 認識現代創作版畫-文 邱忠均
012 美能拯救世界-文 邱忠均
013 佛像版畫創作經驗-文 邱忠均
014 春節特別企劃-文 邱忠均
017 版畫作品賞析 (1974-2013)
169 西方淨土變相創作-邱忠均 手稿
174 談佛教木刻版畫-邱忠均 手稿
178 退休前夕文-邱忠均 手稿
179 十九屆文藝獎章 剪報
180 高雄市第八屆文藝獎 剪報
181 相關紀錄剪報
182 邱忠均水印木刻版畫製作過程概說
 

圖書序言

部長序

◎善畫工書 相映成趣


  邱忠均老師生於高雄美濃客傢莊,在三麵環山的環境中成長,從小受到母親刺繡薰陶,漸次開啟其對故鄉風土的人文創作情懷。1984年開始學佛,此後創作轉以佛像、自然環境為主題;2000年公職退休後不久罹患帕金森氏癥,雖然行動有些不便,邱老師還是持續創作,篤信佛教的他認為,生病不是禁錮,於藝術創作也是一種修行,而書法與彩墨創作更是一種體現自身修為及對生命態度的豁達。

  邱老師研究水印木刻技法近40餘年,是國內少數以水印木刻為創作媒材的版畫傢,他將水印版畫與書法、彩墨創作的體會互為應用,隨著他的畫筆,可從書法運行中深刻的體驗木闆的紋理趣味、同時蘊含水墨渲染效果,成為其作品鮮明的特色。

  本書彙整邱老師近40餘年,計1,305件的版畫創作,亦集結瞭許多文章、手稿及新聞剪報等,整體紀錄老師的創作歷程及心境。透過本書,可瞭解邱老師對創作的使命感及其作品內涵,也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學習到在颱灣歷史洪流不懈持續創作及其對藝術態度的精神,看見一位創作者在追求藝術時,始終堅持不懈並勇敢引領前行的典範。
 
文化部部長 李永得

作者序

◎自在隨緣 清淨安樂


  起心動念想要紀錄邱忠均老師的版畫作品,緣由是「敬、淨、境」。邱老師1944年生於高雄美濃客傢庒龍肚,在三麵環山自然環境中成長,從小受到母親刺繡的薰陶,邱老師對於故鄉的風土景物有著深刻的情感,1969年開始投入版畫創作,1978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版畫類);1984年開始學佛,此後他創作的作品便轉以佛像藝術、自然環境為主題;1989年獲第八屆高雄文藝獎(版畫類);2001年公職退休後不久即罹患帕金森氏癥,雖然行動上有些不便,邱老師仍是持續創作。

  敬:篤信佛教的他認為生病帶來覺悟,藝術創作也像是一種修行,而書法與彩墨創作更是一種體現自身修為及對生命態度的豁達。邱老師修行佛法,以版畫、書法及彩墨創作為主,「畫以人重,藝由道崇」從運筆中對書、畫藝深刻的體驗,作品呈現齣創作者專注的生命信仰、崇文敬字及內省的通達心境。

  淨:邱忠均是一位從環境中汲取養分,從生活中力行創作的藝術傢,他的作品充滿手感溫度及濃鬱人情味,欣賞他的作品,就如同是長者的關懷、智者的頓悟、常人話語的哲學錶達,所蘊含的生活智慧及生命省思令人有春風拂麵、醍醐灌頂之感。「美能拯救世界」,一篇邱老師於民國77年在報紙發錶過的文章,文中提到一個人生活在宇宙天地之間,麵對熙攘的現實,接觸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隻要細細去觀察體悟,無處不可以感受到充滿生生不息,欣欣嚮榮的美妙意境,更可以發覺到超脫的心靈世界,以及創造智慧的優雅情景。

  境:邱忠均認為創作就是一門深入長期的薰修,用這樣的精神來進行版畫作品創作,作品中有一種獨特屬於「邱氏風格」的獨特味道,那是很濃、很傳統,很東方的味道,而不是一昧的去追求新的繪畫形式或風格,因為他認為新的東西會如曇花一現般很快地就消失不見瞭,因此,創作對邱老師而言是一門深入長期的薰修是相當重要的,也是他一直以來所持守的創作方式。一筆一劃的刻畫齣他的人文情懷,細讀邱忠均水印版畫作品,如同看一篇篇人文歷史、聽一則則寓言故事,或是一章章生活詩篇,自然迴甘,耐人尋味。

 

圖書試讀

邱忠均(1944-2015)為高雄美濃龍肚(右堆)客籍藝術傢,研究「水印木刻」技法近四十餘年,心中存念推動「藝術生活化」的理念,憑藉創作把藝術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心靈世界。1980年邱忠均開始學佛,此後,他創作的作品便轉以佛教、自然環境為主題;公職退休後持續創作,篤信佛教的他認為「病痛帶來覺悟,藝術創作也像是一種修行」,之後書法與彩墨創作更是邱忠均體現自身修為及對生命態度的豁達。

邱忠均將版畫與書法、彩墨的創作體會互為應用,長年從書法運行中深刻的體驗、木闆(保麗龍闆)的紋理趣味、同時蘊含水墨渲染效果,成為其作品鮮明的特色,是國內少數以水印木刻為創作媒材的版畫傢,迴顧邱忠均一門深入於版畫藝術創作中,也為後人留下許多描繪六堆客莊景物風光的作品及樸質穩重的佛教版畫藝術。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