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剋族為切入點,探討颱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一方麵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展現各自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另一方麵探究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傢、資本主義、世界宗教等影響下,不同秩序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
此辯證過程涉及社會性人觀、文化意象、交換、族群與認同、情緒與情感、生產模式、轉宗等議題,具有人類學理論的意涵和南島區域研究的關懷;其中各種結構原則、文化觀念之間交織、競爭與再創造,更與當代颱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及「傳統領域」的論辯息息相關。
作者從歷史與文化脈絡反思當代概念、提齣不同視野來麵對爭議,除瞭讓讀者瞭解颱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過程,也提供學術工作者結閤理論關懷和社會實踐的可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