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歷程(2版):靈修導讀本

天路歷程(2版):靈修導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仁約翰
图书标签:
  • 基督教
  • 灵修
  • 经典
  • 传记
  • 文学
  • 神学
  • 信仰
  • 救赎
  • 约翰·班扬
  • 天路历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除聖經以外全世界最暢銷的書,一本暢銷三百年的世界經典名著!

  《天路歷程》是英國文學史上最膾炙人口、廣泛閱讀的經典名著!
  出版三世紀以來,全球閱讀人口僅次於聖經,出版已逾一百多種語言,千百萬的讀者受此書激勵與啟迪。
  一部充滿謎題、意象、隱喻的寓言,描述人類靈魂尋覓天國,行走天路的掙扎心聲。
  故事敘述一名天路客,長年背著一塊大石生活,一心想從自己生活的毀滅之城,走到佳美之城,也就是天國去。
  他一路上經過憂鬱潭,困難山、虛華市、懷疑之堡、陰翳谷……。
  不斷遇見各種不同人性的化身:如令他喪志,幾乎要放棄天國之路的貪婪、名利、傲慢、妒嫉等等;
  幸好也有激勵他、陪伴他一同克服困難,繼續走天路的喜樂、信心和希望等良友。
  最終,他成功走到佳美之城,而得以享受上帝所賜的福樂。

  《天路歷程》一書充滿豐富的意象、比喻、訊息,因此本版本特別收入「牧師中的牧師」華倫.維爾斯比(Warren W. Wiersbe)所作的導讀與註釋,以協助讀者深入解析這本經典文學。

本書特色

  ◆ 導讀詳解:共編成九大篇,每篇前皆有背景的詳解與作者當時的心路歷程介紹,並全篇的精神主軸概要。

  ◆ 精闢註釋:每一篇中段落成三至四章,每一章均對書中重點作註解,並配合聖經經文做關連解說。

  ◆ 主題思想:天路歷程的故事正是每一個基督徒走屬天道路的必經路程,設定主題作思考,乃為幫助讀者在靈修時,如同面對一面明鏡,可切身看到個別的問題,並學習書中人物做正確之選擇。

  ◆ 經文默想:每件事、每段靈修都回到神的話語上做深根建造,使《天路歷程》的精采更融會在信徒的每日生活運用中。
繁华落尽后的心灵觉醒:一部关于现代人精神迷失与重塑的史诗 书名: 《尘世迷航:都市灵魂的自我救赎之路》 作者: [虚构作者名] 李明远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名] 时代之光文化 ---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一世纪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我们如同被无形的铁链锁住的旅人,看似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物质丰裕,实则被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追逐。我们拥有了速度,却失去了方向;我们连接了世界,却疏远了自我。《尘世迷航:都市灵魂的自我救赎之路》并非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安慰之作,而是一份深刻、甚至有些刺痛的社会观察与个体反思录。它直面现代社会结构对人性的异化、技术进步带来的精神空虚,以及消费主义文化对生命意义的消解。 本书通过对三位处于不同人生十字路口的都市人——一位在金融巨头中精疲力尽的投资银行家,一位在社交媒体上构建完美人设却倍感孤独的青年设计师,以及一位在传统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间挣扎的中年女性——的细腻描摹与深入剖析,揭示了“成功学”光环下被压抑的真实人性与精神渴望。 核心议题探讨: 第一部分:速度的陷阱与意义的黑洞 1. “效率至上”的异化: 作者以犀利的笔触,解构了现代职场文化如何将人类价值简化为可量化的产出指标。我们被训练成高效的机器,却忘记了机器不需要灵魂。书中详细探讨了“过劳文化”如何不仅损害身体健康,更腐蚀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使人丧失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书中不乏对“多任务处理”的批判,认为这不过是分散注意力的艺术,而非真正的专注。 2. 数字幻象与真实缺席: 本书用大量的篇幅审视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对人类情感连接的悖论式影响。人们在屏幕上展示着精心策划的生活片段,却在现实中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孤立。李明远质疑了“点赞文化”的本质,指出它制造了一种对外部认可的病态依赖,使个体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短暂的注意力和评价之上,而非内在的确定性。这里详细分析了“信息过载”如何导致认知疲劳,使人无暇进行真正的内省和价值筛选。 3. 消费主义的“黑箱”: 《尘世迷航》深入剖析了消费如何从满足需求演变为定义身份的过程。物质的堆积并未带来满足,反而制造了更多的欲望黑洞。作者描绘了“升级焦虑”——永远有更新、更快的科技产品,更时尚的生活方式等待着你,从而使人陷入一种永远在追赶的生存状态,而错过了“当下”的价值。 第二部分:追溯失落的根源 本书并未停留在批判层面,而是试图挖掘现代人精神迷失的深层历史与哲学根源。 1. 现代性的“祛魅”后果: 借鉴社会学理论,作者阐释了启蒙运动以来科学理性如何逐步“祛魅”了世界,使自然、社会乃至个体生命都失去了神秘感和神圣性。当一切都可以被逻辑分解和量化时,生命中的非理性、美学体验和超越性追求的空间便被极度压缩。 2. 叙事的中断: 现代人失去了连贯的、指导性的“大叙事”(如宗教、共同的民族史诗或坚定的意识形态)。个体被迫独自搭建自己的意义体系,这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变得尤为艰难。书中探讨了“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即个体在缺乏外部锚点时,如何确定“我是谁”以及“我为何存在”。 3. 身体与心灵的分裂: 通过对长期久坐、缺乏体力劳动的描绘,作者指出现代生活是如何系统性地将“思考的头脑”与“劳作的身体”割裂开来。身体被视为需要被管理和修饰的工具,而不是承载生命体验的场所。这种分裂阻碍了心智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重塑锚点:回归内在的航向 救赎并非逃离城市,而是学习如何在城市中“在场”。本书的后半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基于深度观察的、可操作的重塑路径,强调“慢下来”是一种主动的抵抗,而非被动的退缩。 1. 重拾“手艺精神”(Craftsmanship): 不同于对旧日田园生活的怀旧,作者倡导的是一种对过程的尊重。无论是编写代码、烹饪一顿饭,还是完成一份报告,重新将注意力集中于技艺的打磨和细节的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抵抗肤浅的修行。书中详细描述了投资银行家如何通过学习制作精密的木工工具,重新找回对实体世界的掌控感。 2. 建立“非功利性”的连接: 本书倡导重建无目的的社交和学习。例如,参与一个与自身职业完全无关的社区活动,或仅仅是出于好奇心去阅读一本晦涩的历史书籍。这种不以“变现”、“效率”或“社交资本”为目的的投入,是滋养自由心智的必需土壤。 3. 拥抱“有界限”的生活哲学: 救赎始于划定界限。这包括为自己的注意力划定边界(主动限制信息输入)、为自己的时间划定边界(坚决拒绝无效的邀约和任务),以及为自己的精神空间划定边界(留出每日的“空白时间”用于纯粹的沉思,不带任何目标)。 4. 重访“自然”的维度: 作者认为,与不可控的、宏大的自然力量重新建立联系,是矫正现代人过度自信和掌控欲的良药。这并非指户外探险,而是指在城市中寻找微小的自然瞬间——观察一棵树的生长、感知天气的变化,从而将个体从短暂的个人烦恼中抽离出来,置于更宏大的生命律动之中。 结语: 《尘世迷航》是一部为所有感到“心累”的现代人准备的地图。它不承诺终点,但提供了一种更有尊严、更有意义的跋涉方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天路历程”不是一条对外在成就的攀登,而是对内在疆域的探索与重建。在这场喧嚣的时代迷航中,找回自己的指南针,才是唯一的出路。 --- 读者画像: 适用于25至55岁,受过高等教育,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就,但对当前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疑问,寻求精神层面深度对话的都市专业人士、白领阶层及知识工作者。 书籍特色: 叙事深刻,批判性强,引用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前沿观点,但语言平实,贴近现代生活场景,避免了空泛的说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本仁約翰(John Bunyan, 1628~1688)


  出生在英格蘭貝德福郡。他出身貧寒,父親是名補鍋匠。童年飽受滄桑,也沒有機會受高深教育,只有繼承父業維生。早年過著憂鬱、醉酒、不道德的生活,但在英國內戰期間,他從軍作戰幾次死裡逃生,使他相信神必有一個特別的目的要他完成。婚後本仁在妻子的影響和村莊牧師的帶領下,經歷到靈魂的轉變,向神回轉,最後竟成為激勵村民、吸引大批群眾的牧師。當時英國聖公會限制其他教派的傳教工作,身為清教徒的本仁因此被捕下獄十二年。他卻在獄中完成了十一本著作,其中最受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天路歷程》。一名受盡苦痛、罪惡與夢魘攪擾,沒有學識的補鍋匠,竟寫出全世界第二大暢銷著作,實在是則傳奇故事。

图书目录

出版序/3
前言/5
作者簡介/7
導讀者簡介/12

第一篇 旅程開始/15
1. 決定啟程
2. 冥頑不靈的反對者
3. 扎根好土的重要

第二篇 脫離世俗/27
4. 世俗的混淆
5. 忠言面提
6. 進入窄門

第三篇 認識真道/41
7. 貼近智者
8. 得勝的真諦
9. 重擔脫落

第四篇 初嚐恩澤/55
10. 破除傳統幌子
11. 進入神家樂
12. 分享蒙恩經歷

第五篇 正面迎敵/73
13. 蓄意的挑釁
14. 同奔天路的良伴
15. 偽善者的引誘
16. 贏得生命獎賞

第六篇 誘惑再來/105
17. 罪惡集散地
18. 惡意的指控
19. 至死不渝的信心

第七篇 攪擾之源/117
20. 似是而非的言論
21. 萬惡的根源
22. 踏入疑惑險境
23. 絕望中的盼望

第八篇 靈程進深/141
24. 偏離天路的原因
25. 戰勝萬敵的秘訣
26. 揭開迷惑的面紗
27. 悔罪的過程

第九篇 進入天城/177
28. 成為智者的條件
29. 擊退最後的疑惑
30. 享受在榮耀中

結語/194
作者為本書致歉/195
什麼是天路客/202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5565145
  • 叢書系列:真光/主題靈修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自一六七八年本仁約翰(John Bunyan)的《天路歷程》出版以來,千百萬的讀者即一直深受此書所激勵與啟迪。這部偉大的著作在今日及將來都勢必永久躋身於經典之列。但歷經世代的變遷,本仁的讀者群也有了大幅度的改變,現今有許多人想一覽此書並從中獲益,卻礙於無法解讀書中部份古語、引徵和典故,以致不得其門而入。而與本仁同時代的讀者又比今天一般的讀者對聖經有較深的認識,加上我們對書中所呈現的一些有關本仁自身的生平經歷,也不如當時的人那樣清楚,因此讀起來有一種無形的距離。

  在此建議各位閱讀此書時,能準備一本聖經(編按:中文讀者除和合本外,建議加上King James Version版)在手邊,以便在作者引用聖經中的某段經文、用語、典故或加以改寫時,可提供您參照,另外,如有需要,書中的導讀與註釋或許能幫助你了解作者所言。

  對於本仁個人的信仰經歷、當時的政經環境及宗教背景,也有一些參考資料,已一併列於本書中,在作者簡介及註解中可找到。

  原著中並無分章節,但為方便閱讀起見,我們在自然形成之段落處分章,便於讀者稍作停歇,並且介紹一些補充材料及訊息,以幫助各位能掌握此書的內容。

  在書的結尾,你會看到「作者為本書致歉」的文章,本仁由此文中開始了其創作原著之源,並解釋為何採用寓言故事中的部分段落,也為此書提供了明確的歷史與文化架構。

  若有人想要閱讀本書並從中獲益,卻對作者及他所生活的歷史環境一無所知,那無異是緣木求魚。唯獨瞭解這些補充資料之後,才會對本書的內容更加洞悉。

  如果你尚未讀過此書,建議你務必一讀,並盡情享受,若有疑惑的地方,書中的註解可以幫助你了解原作之意。讀完以後,回頭再讀一遍,並善用註釋和聖經的經文。慢慢來,仔細精讀,好好思想原著及經文的意義。你將會發覺這本不朽的經典和聖經對你有無窮的新意。

  若你還不是書中所謂的「天路客」,我相信透過此書,你也能成為其中之一。如果你已經是在這條通往榮耀的天路上,我深信此書將可幫助你在這旅途中走得更燦爛、更得勝!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