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與主管對話?常聽不懂老婆的言外之意?
無論是上下屬、男女、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都是因為「他想要的,你懂多少?」,
所以纔會常常齣現衝突與傷害!
因此,想避免衝突,或是在遇到語言暴力的傷害時,你需要鍛鍊的,
不是抗壓力,也不是傾聽術,而是懂一點心理學,讓說話產生正麵效應。
◎明明辯纔無礙,為何夫妻及親子卻溝通不良呢?心理學有解!
本書作者曾帶領2韆人的行銷團隊,發現溝通的最大難題,來自每個人不同的「對話心智」。因此她便全心投入心理學領域,取得心理諮詢師執照,並研修臨床心理動力治療,接受大量精神分析治療的臨床訓練,研發齣一套有係統的方法,作為溝通訓練的依據。
所以隻要運用這套有效溝通方法,無論是上對下任務指派、下對上錶達應對,或兩性、親子間的對話衝突,你都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你的理性溝通,是否讓狀況惡化?學學共鳴的力量!
案例1:飛機上,筆電突然關機瞭……
一班客機上,一位女士的筆電突然自動關機瞭,她非常著急地問隔壁座的男士:「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的筆電怎麼瞭?」
旁邊的男士飛快地掃瞭一眼,說:「係統問題。」
女士幾乎要哭齣來瞭,說:「我剛寫的論文在桌麵上,還沒備份!」
這時男士說:「著急也沒用,你現在什麼也做不瞭瞭,乾脆收起來吧。」
女士收起電腦,一想到花瞭幾天寫的論文可能轉眼就沒瞭,委屈地直掉眼淚。
男士不知如何應對,不知所措地說:「你哭也沒有用,現在根本沒辦法修理啊!」
訓練>>有「述情障礙」的你——提高對話中的「共情能力」
在人群中有1/10以上的人,難以用語言來錶達自己的情感,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傢彼得.西佛尼奧斯(Peter Sifneos)博士,把這種情況稱為「述情障礙」。上述的男士不能理解他人,也無法錶達自己,隻是一闆一眼、就事論事地迴答問題,這會讓很多對話難以推進,更難以排解問題。
解決方法為建立起「共情能力」。擁有共情能力能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的情緒,減少誤會和矛盾,人際交往會更順利,建立持久而安全的關係。
◎你的先入為主,讓你溝通事倍功半嗎?運用事實原則……
案例2:業務員為何不喜歡這個客戶?
廣告公司接到一筆大訂單,要在一週內做好廣告專案。客戶是一位白手起傢的中年女性,對品質要求很高,對價格也很謹慎。廣告公司先內部開會,討論這筆訂單的進行方式。
業務員A:「這種客戶很難搞的,搞不好忙半天的專案,被左砍右砍後連利潤都沒有瞭。我剛入行時接過一個類似的客戶,連續忙瞭一個月,加瞭多少班,結果是噩夢啊……」
業務員B:「經理你可別找我,一碰到這種強勢的客戶,我就說不齣話來,隻有被宰的份,我⋯⋯還是算瞭吧。」
業務員丙:「你們把這事也看得太嚴重瞭吧?哪個客戶不想省錢啊?願意自己齣主意的客戶,比那些沒想法的客戶好溝通多瞭。!」
訓練>>當你的想法有偏差時——用 5大核心「事實原則」來還原事實
長期壓力過大,會使大腦中的海馬體發育受到影響,不得不發展齣防禦性的應對方法,例如,否定、閤理化等等,經由扭麯現實讓自己好過一些,而這就產生瞭內部現實和外部現實的偏差。例如,上例中業務員A想像「給這個老闆做專案簡直就是噩夢」,業務員B想像「會被這個強勢的客戶宰」,這些可能與事實無關,但是當事人卻深信不疑。
這時,要採取5大核心「事實原則」:保持好奇原則、現實驗證原則、還原事實原則、錶達事實原則、不斷更新原則。秉持這些原則進行接下來的開會,纔能得齣客觀的判斷和結論,不丟失掉這個大客戶。
◎附錄+圖錶:一小時練習正嚮心理學,讓話說到對方心坎裡!
作者擁有兩大國際級專業認證、心理諮詢師執照,為大眾設計輕鬆易讀的內容,配閤14個有趣的練習單元,讓你在反思的同時,迴顧該小節重點,必要的時候就能隨時派上用場!
【錶達工作睏境小練習】學習陳述事實
【進入他人情境小練習】給對方「指路」時,該怎麼說?
【有效傾聽小練習】2分鐘複讀機練習
【反思焦慮小練習】轉化焦慮情緒的練習
【自我提升小作業】內感官的訓練計畫
【自我提升小作業】為關係設定邊界
【自我提升小作業】關係觀察小日記
推薦人
「跨世代溝通」權威講師 李河泉
起初文創執行長 陳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