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動起來套組】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語文動起來套組】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賴秋江
图书标签:
  • 語文學習
  • 成語
  • 遊戲
  • 卡牌
  • 賴秋江
  • 兒童教育
  • 識字
  • 語文啟蒙
  • 親子共讀
  • 教材輔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語文動起來套組】內含兩個品項:
「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熟練成語X培養數感X認識身體
296張澎湃牌卡X14種跨域成語遊戲X10種數學遊戲
全家老少適用!從3到99歲,父母陪玩、祖孫共玩都合適,
學校教師必備!從學科教學到班級經營,老師的帶班好幫手。

  超過20年經驗的國小教師賴秋江,繼睽違五年的《動文字》後,
  再次帶來百分百動感、讓家長老師孩子都玩到High起來的跨領域學習饗宴!

  ■跨域學習良伴|包含成語牌卡×160、數字牌卡×100、器官卡x24、身體卡×6、特殊牌×6、DIY紙骰×1、32頁遊戲說明書×1。高達296張的澎湃牌卡,一盒抵三盒。

  ■讓成語變有趣|160條經典成語均出自教育部成語典,挖空成語牌裡的數字與身體器官名稱,吸引孩子主動探究成語的奧妙。

  ■把數學變好玩|100張數字卡,不僅打好奇數、偶數、質數基礎,從分辨數字大小到因數拆解,結合成語的數字世界,讓人驚嘆「原來數學這麼好玩!」

  ■遊戲中認識身體|24張器官牌,徹底認識自己的五官軀幹四肢,做好身體的主人。

  ■雙語課堂也適用|數字牌與器官牌均加註英語,玩樂中也熟悉單字!

  ■挑戰多種玩法|附可自行DIY的多功能紙骰,搭配特殊牌設計製造遊戲驚喜,讓桌遊更好玩!

  嚴選主題成語
  ■「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裡的所有成語,均以「教育部成語典」為依據,並以「正文成語」為主要收納條件,確保準確性與常用度!想更深入了解成語背後的含義,掃一下遊戲說明書的 QR CODE傳送門,開啟成語的探究之門。

  ■挑選成語時,為了讓大小朋友認識不同類型的成語,儘量收集帶有器官或數字,且分別出現在前、中、後等不同位置的成語,讓成語呈現不同的趣味性,例如:「鼻」青臉腫、一「鼻」子灰、仰人「鼻」息、嗤之以「鼻」,帶給玩家不同的變形玩法。

  ■分成頭部五官、手腳四肢、身體軀幹三大部分的「身體成語」,從中點出全身上下 24個器官或部位。你會發現沒有踝、腿、腕等,絕對不是漏掉,而是刻意忽略,因為含有這些部位的成語真的少到湊不滿四個;至於出現足又來個腳,就是因為這些成語太多太經典,不出現實在太對不起它們!

  牌卡貼心設計
  ■成語牌上的國字部分,採用美感與正確性兼具的「芫荽字體」,讓玩家玩成語時,也能學到正確國字,不誤認也不寫錯字。

  ■器官卡面設計圖文並茂,幼兒小玩家也能透過讀圖,了解身體器官與部位的正確名稱。在教學現場,這副牌卡也可以是健康課或生物課教師的活化教學良伴。

  ■數字卡用深淺底色區分奇偶數,數字外畫圈代表質數,讓玩家可以一卡多用,甚至直接當成數學教具典藏。另外,左上角還藏了小巧思,標上與卡面相同數字,讓玩家能快速辨認手中掌握了哪些牌卡。

  ■器官卡與數字卡都同步附上對應的英文單字,就是要玩家玩遊戲時,也能熟悉相對應的英語單字,是英語教師進行議題教學的好幫手。

  玩家自由選角
  ■教師——教學班級經營兩相宜:無論是練習國語數學、跨領域教學,寓教於樂點燃孩子的學習動機,或是用於創造班級歡樂氣氛,活絡小組團體動力,《動成語》都可成為你課堂教學與班級經營的神隊友!

  ■家長——陪玩自用兩相宜:小孩需要大人陪伴,不須插電的牌卡桌遊,是你另一種選擇!除了數字接龍,現在你還有玩「數字成語」的新選擇,一兼二顧玩接龍也能學成語!如果你有小小孩,絕對不能錯過看似簡單的數字卡,陪他從1數到 100,透過牌面深淺認識「奇數」「偶數」,還有100以內的25個「質數」,從遊戲中不知不覺培養數感!

  ■孩子——自學交友兩相宜:動成語中共有 160個成語, 24張器官卡,先一張一張試著說出正確成語和讀音,看看答對率是多少;接著搬出字典或請大人協助進入網路的「教育部成語典」,認識它、熟悉它、讀懂它,然後掌握它,最後約及三五同學好友,不囉唆,開始玩就對了!也請記住,遊戲說明書中的遊戲規則都只是參考,你絕對可以改變遊戲,玩出自己的無限想像!

  ■以上皆非——玩樂消遣兩相宜:《動成語》牌卡在手,語文、數字、身體器官三組牌卡,隨你彈性使用,愛玩什麼就玩什麼。隨心所欲,實現「一卡在手,樂趣無窮」的自得其樂境界!

  《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超過24年的深厚教學經驗,22招讓孩子在課堂上High起來!
  想營造寓教於樂的語文課堂,就讓賴秋江老師為你傾囊相授!


  「光靠苦讀,事倍功半;掌握訣竅,事半功倍。」
  不僅孩子的學習如是,教師的教學更是如此!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專欄人氣作者,擔任高雄市語文領域輔導團成員多年,
  擁有公共衛生、傳播管理跨領域背景的國小資深教師賴秋江,
  也是各家教科書編輯團隊合作請益諮詢的對象。

  著作無數、以創意教學見長的秋江老師,
  這次彙整了22個自己曾在課堂上實際運用的語文教學密技,
  示範如何從基礎的創意識字、閱讀理解、寫作邏輯、筆記拆解、生活應用開始,
  幫助孩子奠定語文基礎,「五力」全開!

  跨域成語,更是本書超級大亮點。
  從數字中認識成語,從成語裡熟悉自己的身體,
  聽三國故事可以學成語,瘋運動也可以學成語,
  誰說學成語只能死背成語典?
  紙上觀摩秋江老師的教學創意,原來學習成語可以這麼有趣又好玩!

  不僅如此,全書更加碼奉上10道成語任務傳送門,
  秋江老師發揮功力,信手捻來就是10道帶孩子玩成語玩到High的任務單,
  家長老師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闖關,玩轉成語,享受學習無限樂趣!

本書特色

  ‧22 招教學密技|打破傳統死背框架,創意教學心法讓學習好Easy。
  ‧5大關鍵學習力|從課本知識到生活常識,受用一生的萬用基本功。
  ‧跨領域成語學習|用成語打破科目的界線,啟動孩子自主學習動機。
  ‧搭配動成語牌卡|精彩桌遊設計活化教學,玩轉跨域學習的神隊友。

齊聲推薦    

  教育圈教授、校長、教師,引頸期待攜手推薦——
  王彥嵓(高雄市新上國小校長)
  王文瑞(澎湖縣馬公國小校長)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國高中圖書館主任)
  吳宜蓉(作家/高雄市陽明國中教師)
  李儀婷(薩提爾親職親子教養作家)
  林怡辰(《從讀到寫》作者)
  林意雪(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楊裕貿(臺中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
  厭世國文老師(作家、高中教師)
  —— 以上依首字筆劃排列

  王文瑞,澎湖縣馬公國小校長
  秋江老師是扎實的教學實踐者,更令人佩服的是,經由深入淺出的統整與轉化,讓理論與精采的桌遊呼之欲出,是讓跨域學習垂手可得的教學利器。

  王彥嵓,高雄市新上國小校長
  這本書是張尋寶圖:化繁為簡,快速入手;按圖索驥,脈絡清晰。
  這套桌遊是個萬花筒:卡牌在手,變化無窮;老少咸宜,寓教於樂。

  吳宜蓉,作家、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教師
  動手,動口,更要動動大腦!秋江老師的動成語保證可以成為闔家歡樂的語文界健身環!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理解成語,在生活中輕鬆應用,同時也為家庭帶來更多歡笑與學習回憶。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秋江老師從「動文字」到「動成語」,說她是「動女王」真是當之無愧。這次除了書籍外還加碼同步推出牌卡,1+1 >2的累積,會讓你看見語文躍遷的奇蹟。

  李儀婷,薩提爾親子教養作家
  天下教育,唯樂不敗,能將知識濃縮於遊戲中,讓孩子「玩」出學問與成就,只有賴秋江老師能做到如此淋漓盡致!現在,只要擁有這套書,所有教育者都將成為孩子心目中的supper教師,讓孩子的學習都「樂」在其中。    

  林怡辰,《從讀到寫》作者/國小資深教師
  桌遊用在教學上,往往事半功倍,笑聲不斷,只是怎麼抓出關鍵而不只淪為遊戲,符合目標卻創造更多可能,秋江老師一直是個中翹楚,從動文字到動成語,還有其中設計巧思、對學生的教學,是語文教師不可錯過的教室寶典,能替班級裡吹進成就感和歡樂的串串笑聲!

  林意雪,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學習閱讀,從一字一字學起,秋江老師的創意並沒有停在「動文字」的識字層次,現在來到了詞語、理解、寫作和筆記…將讀寫環節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面!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動成語的書籍內容和卡牌,可說是綜合整理的語文大補帖,都是秋江老師多年實務經驗累積,非常實用又落地。教室國語課、在家親子互動,怎能少了這一套呢?

  厭世國文老師,《戰鬥吧!成語》作者/高中教師
  「作業是死的,創意是活的。」作者在書中提及過這句話,我覺得這裡想說的不僅是作業,其實更直指教學核心。讀《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的樂趣之一,就是不管你怎麼閱讀它,知識與資訊的內涵都有機會擴增補充,只要稍微放入生活的觀察,結合個人教學目標,那些原本既有的基礎框架,還會再長出不同枝⋯⋯相同的牌卡,會因不同的時間順序與參與者而出現變化,但每一次你的加入都顯得自己是特別的⋯⋯多樣的遊戲規則⋯⋯讓成語再一次活了過來,教室裡的學生也是一樣!
書籍簡介:【玩轉語文 國學素養探索系列】 一、 書籍核心特色與定位 本套書籍,定名為【玩轉語文 國學素養探索系列】,旨在提供一套系統化、趣味化且深度兼具的語文學習資源。它並非單純的語法或詞彙堆砌,而是著重於引導學習者深入理解漢語文化精髓,培養語感、邏輯思辨能力及文學鑑賞素養。本系列特別強調「動手、動腦、動口」的綜合學習模式,將傳統國學知識與現代教育理念完美融合,適用於國小高年級至中學階段的學生,以及對語文教育有濃厚興趣的家長與教師。 本系列共包含兩冊核心專著與一套輔助學習工具,分別側重於語義的流動性、文化背景的連結以及實際應用能力。 --- 二、 分冊詳述與內容結構 冊一:《語義的流動:漢語詞彙的脈絡重建與應用》(約 600 頁) 核心理念: 詞彙並非孤立的符號,它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生長與連結。理解一個詞彙的最佳途徑,是追溯其「誕生之處」與「傳播路徑」。 內容細分: 第一部:字源溯源與形音義的三角關係(基礎建構) 本部分深入探討漢字的六書原則,但重點放在「流變」而非靜態的解釋。透過甲骨文、金文、篆書的對比,揭示象形、指事、會意字在時代轉換中的意象漂移。例如,分析「道」字從道路到哲理的轉變過程。 第二部:核心語義場域的深度挖掘(深度理解) 本卷選取約 300 個高頻核心詞彙(如「理」、「氣」、「情」、「意」等),構建以該詞為中心的語義網絡圖譜。詳細解析同一詞根衍生的所有重要成語、俗語、慣用語。例如,以「觀」為核心,串聯起「觀察」、「觀摩」、「觀點」、「管中窺豹」等詞彙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差異。 第三部:文白差異與語體風格轉換(應用能力) 針對現代漢語與文言文之間的鴻溝,本部分提供大量的「轉譯練習」。重點不在於逐字翻譯,而在於理解文言語境下的「語氣」與「結構美學」。提供大量課文選段,指導學生如何將古文中的精煉表達,轉化為符合現代邏輯的陳述,反之亦然。 特色亮點: 設置「詞彙考古筆記」專欄,收錄歷史上關於特定詞彙的趣聞軼事或文人爭論,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與知識的立體感。 --- 冊二:《結構之美:漢語句法結構與修辭的邏輯思辨》(約 550 頁) 核心理念: 語法是思維的骨架,修辭是表達的靈魂。本冊旨在提升學習者對句子結構的敏感度,並掌握如何運用修辭技巧強化論證力量。 內容細分: 第一部:句法的層次與斷句的藝術 超越傳統的主謂賓分析,本部分專注於複雜長句的拆解與重組。著重訓練「句群」概念,即如何處理多個從句、插入語和複雜狀語的修飾關係。教授如何透過精準斷句,避免歧義,並強化邏輯層次。 第二部:修辭的實用化與風格營造 本部分將修辭手法分為「增強氣勢類」(如排比、層遞)、「營造意境類」(如比喻、象徵)和「強化邏輯類」(如設問、反詰)。重點在於指導學生如何根據寫作目的(敘事、議論、抒情)選擇最恰當的修辭,而非僅僅為修辭而修辭。提供大量新聞評論、短篇小說節選作為範例。 第三部:論辯與表達的結構化訓練 結合語法與修辭,本卷側重於論述文的結構訓練。指導學生如何建構「遞進式論證」、「並列式論證」以及「總分總結構」。特別加入「反駁的藝術」單元,教授如何禮貌且有力地指出對方論點的邏輯謬誤或語義漏洞。 特色亮點: 「錯誤示範解析」單元,選取實際寫作中常見的語病(如搭配不當、指代不明、語序混亂),進行徹底的結構解剖與修正,讓學習者從錯誤中快速建立正確的語感。 --- 輔助工具:《國學素養自檢與應用卡組》(內含 200 張雙面卡片) 此工具組專為即時檢核與快速複習設計,其內容完全獨立於上述兩本書,提供一個互動式的複習環境。 卡片結構: 1. 正面內容: 詞彙卡: 一個古今異義或多義的詞彙,要求寫出其最常見的兩種現代義項。 成語卡: 一個不常見的成語,要求寫出典故出處或應用情境。 句法卡: 一個文言短句,要求分析其句式結構(如判斷是判斷句、被動句還是使動句)。 2. 背面內容: 詞彙卡: 詳盡的語義解釋、一個現代漢語例句、一個文言文例句。 成語卡: 典故簡述、結構分析(動賓、主謂等)、兩個現代應用例句。 句法卡: 準確的現代漢語解釋,以及一句反向的、結構類似的現代漢語例句,以加深結構感知。 輔助工具的獨立性: 本卡組的選材廣泛,涵蓋了歷代經典詩文、書法作品題跋、地方方言詞彙的書面記錄等,其內容橫跨的知識點遠超兩冊教材的重點收錄範圍,旨在作為知識的「擴散與檢驗」工具,而非內容的「重述」。卡組的設計理念側重於「即時提取」與「跨界聯想」。 --- 三、 總結 【玩轉語文 國學素養探索系列】致力於提供一個全方位的語文思維訓練系統。它透過對詞彙的深度溯源(冊一),對句法與修辭的邏輯拆解(冊二),以及通過互動卡組的即時檢驗(輔助工具),全面提升學習者的語文內化能力、邏輯表達能力與文化鑑賞深度。本系列不重複市面上常見的題庫模式,而是專注於「理解語文背後的思維規律」,使學習者真正做到「用活」語文,而非僅僅「學會」語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秋江


  大學時代就讀中國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研究所為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常謙稱自己是「半路出家」進入教育圈。從任教第一天起就服務於高雄市新上國小,迄今擔任國小教師已24年。期間不僅擔任過8年高雄市語文領域輔導團成員,亦受邀於「夢的N次方」以及縣市層級的初任、特教教師研習中擔任講師,也是是各家教科書編輯團隊經常請益諮詢的對象,講座分享主題橫跨班級經營、創意教學、閱讀寫作、桌遊設計、食農教育與親職教育等。

  徜徉於不同領域交會的學經歷背景,讓秋江老師的課堂充滿了創意活潑滿點的跨領域特色。無論是將醫學院「跑台考」的評量方式帶入國小課堂,或是透過跨科桌遊、趣味作業融合各科學習,都讓孩子的學習跳脫制式框架充滿無限樂趣。與團隊攜手的創意教學也獲得不少獎項肯定,包括2009年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特優、入選2019年遠見天下「未來教育TAIWAN 100」與2021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目前也是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人氣專欄作者,每月持續分享實用課堂教案與教學心得。

  出道甚早,在教學生涯第二年便受出版社之邀出書。早年參與著作包括《快樂教學魔法書》、《創意教學56變》、《我們這一班》《教室high課:班級經營100招(三版,合著)》等,近年持續推出的著作包括《小學教室的日常力》、《動動文字》,以及包含將桌遊融入學習的《語文桌遊自造課》、「動文字牌卡」、「動成語牌卡遊戲組」等。

图书目录

【動成語牌卡遊戲組】遊戲說明書

11大亮點,帶你進入語文的動世界
遊戲配件介紹

【跨域數學遊戲】心底有數
玩法1  數字成語暖身局
玩法2  心裡有數
玩法3  心跳數字
玩法4  急數拆解
玩法5  數學接龍
玩法6  終極密碼
玩法7  忽大忽小
同場加映  數字卡的10個數學遊戲

【跨域自然遊戲】 大顯身手
玩法1  身體成語暖身局
玩法2  動手動腳
玩法3  東拼西湊
玩法4  眼明手快
玩法5  身體接龍
玩法6  急中生詞
玩法7  幸運拼盤

【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
作者自序  感受動語文的魅力,體驗動成語的樂趣  (賴秋江)
推薦序  每讀一次,就像逛一遍 IKEA,總會有新的靈感與領悟  (厭世國文老師)
動成語傳送門   11大亮點。帶你進入語文的動世界

Part 1  玩轉語文,玩出關鍵學習力
【1·創意識字力】  
1-1「字」圓其說學形近字    
1-2舉一反三的識字絕招    
【2·閱讀理解力】
2-1標題預測法  
2-2讀劇式閱讀理解策略    
【3·寫作邏輯力】  
3-1各類句型輕鬆學    
3-2善用連接詞    
【4·學習筆記拆解術】  
4-1 符號筆記法    
4-2圖表筆記法    
4-3時間軸筆記法    
4-4地圖化筆記法  
【5·生活應用力】  
5-1 生活中的六感素養課    
5-2 旅遊文學中的閱讀素養   
5-3 認識自己才能介紹「字」己    

Part 2 玩轉成語,跨域學習So Easy
【1·從生活中學成語】  
1-1  善用文轉圖,大腦學更快    
1-2  主題式學成語    
1-3  成語裡的相反字  
【2· 跨領域學成語】
2-1  拆解因數玩成語解謎    
2-2  看三國,學成語    
2-3  瘋運動,用成語   
【3· 從成語認識自己】  
3-1  全身上下都能玩成語    
3-2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3-3  活用情緒成語  

Part3  動成語闖關任務
動成語1    從頭到腳玩成語   
動成語2 掏心掏肺玩成語   
動成語3 器官成語來接龍   
動成語4 三國成語來相會  
動成語5 集合了!成語運動會   
動成語6 情緒指標站  
動成語7 數字成語來接龍  
動成語8 連續數字成語大串燒   
動成語9 數字成語密碼戰   
動成語10 相反成語對對碰   

图书序言

  • ISBN:4717211034231
  • 叢書系列:學習與教育
  • 規格:盒裝 / 296頁 / 17 x 23 x 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每讀一次,就像逛一遍 IKEA,總會有新的靈感與領悟
厭世國文老師


  聽好了,你讀這篇序時要有點心理準備,因為我將要告訴你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是宜家家居(IKEA)。書怎麼會是一間販賣北歐想像與風格的家具商場?或許你覺得十分荒謬,但你必須相信這點,耐心等我述說與解釋。

  「宜家家居」曾經被大家開玩笑的稱作「迷宮」,廣闊的商場與豐富的擺設,從你踏進去大門開始,注定在這個繽紛的空間裡迷失方向。有趣的是,地上其實有著巨大的白色箭頭,指引你走向真正的出口,在終點買一支十元的霜淇淋作為獎勵自己的方式,只不過你必須花上不少時間。據說,這種迷宮般的設計,其實是另外一種展示商品目錄的方式,讓顧客能夠停留、觀看、思考,以及想像眼前的椅子、窗簾、床墊,或是其他的餐具燈飾,放在我的家中到底有多適合。

  *在教與學之間,創造更多空間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關鍵學習力」,便有如宜家家居的賣場,以同樣方式進行清楚的展示,陳列了創意識字、閱讀理解、寫作邏輯,以及學習筆記,引導你進入教與學的空間裡,培養未來需要的各種能力。相信我,你絕對不會在書裡迷路,裡面的指引非常明確。

  除了提供激發學習動機的技巧外,還有延伸練習及完整的例子作為參考。就像宜家家居的動線設計一樣,幫助你擁有更具體完整的想像,在腦袋中創建理想的教學方法,並且規劃學習可能的路徑。

  你在宜家家居裡待愈久,會忍不住買愈多;而你閱讀《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愈多次,則將產生更多的創意與聯想。第一次你沿著指示走,之後你當然想要自己走。「作業是死的,創意是活的。」作者在書中提及過這句話,我覺得這裡想說的不僅是作業,其實更是直指教學的核心。讀《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的樂趣之一,就是不管你怎麼閱讀它,知識與資訊的內涵都有機會擴增補充,只要稍微放入生活的觀察,結合個人教學的目標,那些原本既有的基礎框架,還會再長出不同的枝椏。即使是高中的國文教學,也需要碰觸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

  另一方面,《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還搭配了牌卡遊戲。 2021年,宜家家居曾經推出數位版本的牌卡,希望能以輕鬆和緩的方式展開家庭中的對話,而《動成語》牌卡遊戲組想要展開的是: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對話。

  搭配牌卡這件事,非常的「宜家家居」。看看它們那些需要組裝的書櫃和餐桌,藉由自己動手做的過程,組裝出獨一無二的成品。可能哪個螺絲沒扭緊,或是錘子敲得用力了一些,在某幾個角落你仔細看會注意到凹陷與破損,但這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世界上僅有一件。

  說起來有點矛盾,一樣的木板和螺絲,其他相同規格的產品,或許還有成千上萬件,怎麼可以說「世界上僅有一件」?因為你組裝的書櫃或桌椅,上面按壓著你的指紋,你的指紋沒有另外一個仿製品的存在,而缺陷也無法被再現。

  牌卡的特色同樣是能自由的組裝。相同的牌卡,會因為不同的時間順序與參與者而出現變化,但每一次你的加入,都顯得自己是特別的、有價值的,並且從不同的玩法獲得更豐富的樂趣。多樣的遊戲規則,提供了多元的學習管道,《動成語》牌卡遊戲組上的國字、圖片、數字,以及英文單字,皆是進入知識領域的標記,一邊學習成語,一邊認識數學與英文等科目。學習很枯燥。正因為如此,我們試著翻轉學習,看看另一面會不會比較有趣。這套書+牌卡的【語文動起來套組】,是一種愉快的媒介─激發動機、培養能力。

  *來玩玩看吧,跟著成語一起活過來

  接下來,我將帶各位離開宜家家居,進入比較古老久遠的時空,忘掉那些現代的木板、鐵片、螺絲,以及霜淇淋。

  《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還有第二部分「跟著成語跨域學習」,係從生活中學習與應用成語。

  人們學習成語,有些為了考試,有些不是;有些會把成語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有些不是。無論如何,成語都不應該用死記活吞的方式,硬塞進腦袋裡面,勉強的吐出僵硬的對話與文字。

  現今,我們習慣把記憶暫存網路,真正想要記住那些三字、四字或多字的漢字組合,已經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無法像女詞人李清照一樣,玩起腦力鍛鍊的遊戲,她如此述說: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

  李清照根本 GOOGLE大神上身,能夠從浩瀚書海中搜尋某項事件,並且精準鎖定出自於哪一本書的頁碼與行數,而她還能將此作為遊戲,以輸贏來決定喝茶的順序─聰明且風雅。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李清照應該很無聊,怎麼閒到把書的內容全部記住。我們可能連自己手機號碼記不得,更別提什麼知識性的資訊了。

  這段故事總是讓我在意,李清照宣稱「強記」,當然沒有半點謙虛的成分,但她為何要以遊戲證明自己的記憶力極強?除了進行含有生活情趣意味的賭博之外,似乎也可能是透過遊戲的過程,再次使用曾經記住的東西。

  在此,遊戲是複習。

  不用的東西必定遺失,無論在生活,或在腦袋裡。因此《賴秋江老師的玩轉語文課》第二部分,以有趣活潑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收集、分類,以及統整成語,作為使用成語的一個面向。

  在這本書裡,遊戲成為了學習的一種可能性,從「文轉圖」到「身體心智圖」,皆是希望以愉快的體驗,邀請學生進入成語的世界裡,使那些被視為陳舊的知識更具吸引力,同時賦予新的生命力。

  成語再一次活了過來,教室裡的學生也是一樣。

作者自序

感受動語文的魅力,體驗動成語的樂趣
賴秋江


  依稀還記得幾年前在「翻轉教育」網站分享〈從頭玩到腳〉以及〈看三國學成語〉的主題成語文章,收到許多迴響,原來學成語可以這麼好玩,一位久未謀面的學姐還私訊我:「你怎麼那麼厲害,成語竟然可以想到這樣從頭玩到腳,好有趣呀!」沒錯,我期待的教學現場就是要讓學習變好玩,讓成語更貼近生活,所以除了善用主題式教學帶著學生玩成語外,更化身成桌遊「動成語」,讓孩子透過遊戲輔助,掌握跨域能力。

  不可否認的,成語是語文界中的大明星之一,許多大人更是讓孩子從小接觸成語,只是數量龐大,總無法亂槍打鳥似學習,但如果能梳理成各式主題成語,就能在龐大雜亂的成語世界,有規律及意義的學習。無論是孩子學成語的同時,因著主題性,順勢跨域到各領域,或是依著各領域的主題來搜尋,都會讓學成語變得有趣且豐富。這在國小階段的教學中尤其重要,畢竟,知識不再是單一,而是全面整合,成語也不該只是出現在語文教學中。

  *學習成語,不只在國語課本裡

  在書中我用「看三國學成語」這個概念,帶孩子了解歷史的同時,順勢學習跟著故事主角出場的成語,有了故事性的成語,瞬間充滿畫面感,意義指數爆表。「從頭玩到腳」則是自然課中了解自我身體時,也一併聯想器官相對應的成語玩法,動手設計後,才驚覺到身體裡裡外外的器官部位藏著這麼多成語,更別說現在超級熱門的情緒議題,每天上演的喜怒哀樂更是成語滿天飛,果真人生是精采,孩子怎能不了解呢?

  另一方面,經常令孩子傷透腦筋的數學,尤其大魔王「十十乘法」與「因數倍數」,也利用「動成語」,讓孩子透過遊戲,練習拆解乘積及因數分解,玩的同時,同步學習到國語和數學,「國數」瞬間合體,學習一併到位。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了各種在生活中學習成語的情境,例如一起觀看精采度破表的各類運動賽事,看著主播現場直播的血脈賁張,欣賞選手熱血沸騰的奮力一搏,或是現場觀眾搖旗吶喊的賣力加油,各種搭配緊張刺激畫面的成語瞬間湧出,一場賽事看下來,幾十個成語也跟著輕鬆入袋得分。

  *成語變成遊戲,無痛跨域學習

  為了讓大小朋友可以從遊戲自然接觸成語,同步跨域學習,書中也詳細介紹了「動成語」遊戲的兩大類主題玩法,分別是讓孩子一起練國數的跨域數學【心底有數】,以及帶孩子了解自我身體及界線的跨域自然【大顯身手】,搭配精心設計的「動成語牌卡遊戲組」,讓孩子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透過遊戲實踐與練習。

  在【心底有數】這個數學主題中,收集了含有 1到 10、百、千、萬、億、兆及零等,各種數字成語 64個,並且在牌面上特別設計,將關鍵數字挖空,例如「○步成詩」或「學富○車」,讓孩子利用數學課學習到的十十乘法、位數或是因數分解等知識,有如偵探般,在遊戲中解開成語中的數字密碼,同步將數字主題成語一把抓。

   除了 64張數字成語牌外,另外還有1到100的數字卡。在看似簡單的數字卡中偷偷藏著經典數學知識—奇數與偶數的分辨,就是要讓孩子在玩牌解密的過程中,透過顏色與記號,不知不覺熟悉分類。

  而在【大顯身手】的身體主題中,則將身體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頭部、四肢與軀幹,每個部分都各區分出八個器官或部位,而包含這些器官的相關成語,一共收集了 96個,例如「○有成竹」或是「○纏萬貫」,利用相同的設計概念,讓孩子先透過器官卡,認識身體外在器官與部位的名稱,再進階將這些器官統統配對到正確的成語內,完成人體成語拼圖。

  為了讓玩家都能感受動成語的樂趣,這兩款動成語主題遊戲共有 14種趣味玩法,讓老師帶著學生,或是家長陪著孩子,甚至孩子自己與同伴,無論教學或自學都能「動動成語跨域學習」,體驗遊戲與學習並行下所帶來超乎想像的樂趣與效益。

  除了兩類成語主題遊戲,100張數字卡則賦予「動成語牌卡遊戲組」最大外掛功能,結合了國小低、中、高年段的數學教學,舉出 10個可運用的單元,就是要讓數字卡在課堂上變身成最神奇的數學教具,讓老師教學更得心應手,學生學來也易如反掌。當然,這些法寶統統可以無縫接軌到家庭中,只要跟著書中說明與步驟,家長也能輕鬆陪著孩子玩牌卡學數學。

  *提升學習力,先掌握五力

  當然,這本書不只有成語和桌遊,主要集結了我自己二十幾年來教學精華所淬鍊而成的各種實用密技, PART1的「玩出關鍵學習力」,包含了「必備五力」,也就是創意識字、閱讀理解、寫作邏輯、筆記拆解術及生活應用共五種語文能力。每個單元都透過真實的教學案例與學生作品舉例說明,看著低、中、高年段的孩子,用創意力快速提升識字量、活用理解力輕鬆搞定閱讀、善用邏輯力順勢造出通順句子、利用拆解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學習筆記,最後再透過應用力將知識變現於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學習五力全展開,關鍵能力立刻掌握。

  回首這一路軌跡,看著孩子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動和堅持,當初從公衛領域瞬間跳到教育現場,現在看來或許是個不錯的決定呀!

  最後期盼,右手掌握關鍵學習力,左手運用桌遊跨越力,透過這套書籍與桌遊,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快樂舉起屬於他自己的未來超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名来看,我强烈预期这套书会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学习体验,尤其那个“玩转语文课”的提法,暗示着作者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创新。我猜想,赖秋江老师一定是一位深谙学生心理的教育专家,他明白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依靠灌输是无法真正激发学习热情的。所以,这本书很可能不是一本传统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学习方法论+实践指南”的结合体。我希望看到里面有大量基于情境和趣味性的案例分析,而不是陈旧的、脱离现实的例子。如果能提供一些可以立即在课堂上或者家庭辅导中实践的“小游戏”或者“任务卡”,那就太棒了。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模块,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让我们真正学会如何运用语文,而不是仅仅学会如何考试。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抱有极高的期望,毕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动”与“理解”之间的逻辑链条。例如,在讲解某一语法点时,书中是否能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读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这个语法结构在实际对话中的作用和效果?我非常看重那些能培养学生“语感”的训练方法,因为语感是很难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捕捉语言的微妙之处,例如语气、节奏和潜台词,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它不应该只是教我们“是什么”,更要教我们“怎么用”以及“为什么这么用”。

评分

这套书的厚重感和排版给我一种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感觉,尽管它强调“动起来”,但绝不是粗制滥造的娱乐品。我观察到字体选择非常清晰易读,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相信作者在内容编排上一定也做了大量的打磨和推敲。我尤其好奇“成语牌卡游戏组”是如何融入到整体学习体系中的,它是否仅仅是用来巩固词汇,还是融入了更深层次的语用和文化背景教学?如果它能引导学生在玩乐中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和情感色彩,那就远远超出了普通词汇卡片的价值。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高度整合的学习工具,每一个部分都能互相呼应,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的语文学习网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抓眼球了,色彩搭配大胆又不失和谐,那种充满活力的感觉一下子就传达到了读者的心里。我本来对这类教辅类的书籍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看到这个包装,心里就觉得这套书肯定不是那种死板的说教。尤其是那个动词的插画风格,简直是把抽象的语文概念具象化了,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套书的宗旨是“让语文‘动’起来”,而不是让我们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光是看包装,我就能感受到设计者在试图打破传统语文学习的沉闷,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猜测里面的内容一定也是非常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不会让我们只是干巴巴地背诵那些枯燥的规则。如果内容真能达到封面所传达的这种活力四射的感觉,那对于那些觉得语文学习枯燥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评分

从一个资深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提供长期价值的学习资源,而非昙花一现的速成秘籍。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旨在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但方式是现代且富有趣味性的。我猜测,其中一定包含了对现代语言现象的探讨,比如网络用语、新词汇的产生和演变,这样才能让学习内容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如果它能引导读者思考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那就更棒了。我尤其欣赏那些能够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精神的内容,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引子”,而不是一个“终点”,它应该激励我们走出书本,去观察、去聆听、去实践真实世界的语言交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