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寶花園

迷寶花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溫小平
圖書標籤:
  • 奇幻
  • 冒險
  • 魔法
  • 花園
  • 精靈
  • 童話
  • 成長
  • 友誼
  • 治愈
  • 想象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支離破碎的「拼圖」如何能夠完整,
  「溜溜球」為何執迷於溜滑梯?
  18篇悲歡離閤的迷寶故事,
  種種不可言說卻無法割捨的親情羈絆……

  迷寶花園裡,住著小鞦、拼圖、溜溜球、悶鍋及小蝌蚪等迷寶,
  把榕樹氣根當成溜滑梯,
  爬到樹冠上看星星,
  在湖裡和天鵝嬉戲,
  在林間奔跑追逐,
  貌似歡樂無憂……卻得不到愛。

  其實,迷寶們各有割捨不下的親情羈絆,
  盼望父母記得他們,
  希望擁有自己的名字,
  渴望找到一條迴傢的路……。
  他們等瞭又等,最後期限前,
  迷寶們可以實現心願嗎?

  ★《迷寶花園》是第一本以胎兒為主角的奇幻兒少文學小說,適閤親子共讀。
  ★18篇悲歡離閤的迷寶故事,為死去的胎兒發聲,試圖以父母和迷寶們的寬恕與和解,讓愛圖滿茁壯。
  ★祖孫跨世代攜手圖文創作,以文以圖共創愛之書。

本書特色

  1.知名作傢,廣播主持人溫小平首部奇幻文學小說,以9位迷寶們(未能問世的胎兒)與傢人之間的情感羈絆為故事主軸,娓娓道盡每位迷寶皆是因對人世間仍有割捨不下的情感與盼望,因而逗留於迷寶花園。藉由9個迷寶的不同經歷,道齣人世間父母親子之間的遺憾與無奈感傷。

  2.一部實至名歸的胎兒文學奇幻小說。迷寶花園裡的故事或溫馨或悲傷,有歡樂也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成全與諒解之後的圓滿結局。所有的迷寶皆以提問和疑惑取代怨念與仇恨,一旦瞭結心中睏惑,迷寶們皆可脫離桎梏而昇華。迷寶花園一書為逝世胎兒發聲,也為兒少讀者開闢瞭理解與認同的可能。
好的,這是一部關於曆史探險與文化瑰寶的著作的簡介: --- 《時間深處的低語:失落文明的密碼與遠古足跡》 作者: [此處可填寫真實作者名或設定] 內容簡介: 《時間深處的低語》並非一本單純的考古記錄,而是一場橫跨韆年、穿越大陸的智力與精神的探險之旅。本書以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帶領讀者潛入人類文明長河中最隱秘、最輝煌的篇章。 第一部分:失落的坐標——追蹤歐亞大陸的文明交匯點 本書伊始,我們將目光聚焦於公元前一韆紀的歐亞大陸腹地,那裏曾是無數文化熔爐交匯的中心。作者沒有停留於已知的絲綢之路乾綫上,而是深入探究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次級貿易網絡——那些連接著雪山、草原與綠洲的秘密通道。 我們追蹤的第一個核心謎題,是關於“薩迦印記”的起源。這些散布在阿爾泰山脈與裏海東岸岩壁上的奇特符號,被主流曆史學傢認為是遊牧部落的簡單圖騰,但本書通過對不同時期岩畫層級的精細比對,提齣瞭一個大膽的假設:這些印記可能代錶著一種失傳已久的星象曆法或導航係統,與遙遠的東方文明存在著某種尚未被解讀的關聯。 書中詳細描述瞭作者團隊在哈薩剋斯坦東南部偏遠山榖中,發現的一組與薩迦印記風格迥異,卻在結構上存在數學對應關係的石刻群。這些石刻群並未伴隨明確的墓葬或定居遺址,它們似乎更像是一個臨時的、高度專業化的觀測站。作者憑藉豐富的古文字學知識,結閤現代地理信息係統(GIS)的分析,推斷齣這些印記可能指嚮一個位於天山北麓,具備先進天文觀測能力的早期遊牧王權中心。 第二部分:金屬的記憶——鐵器時代的冶金術與文化傳播 本書的第二部分,深入探討瞭青銅時代嚮鐵器時代過渡時期,冶金技術在不同文明間的傳播與創新。我們摒棄瞭“技術單一源頭論”,轉而審視小亞細亞、高加索地區以及中原腹地在鐵礦開采與冶煉技術上的並行發展與相互影響。 重點章節聚焦於對“斑駁鐵器”的研究。這些鐵器因其獨特的錶麵紋理,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自然腐蝕的結果。然而,作者通過對齣土於伊朗西部與西伯利亞南部交界處的一批鐵製工具的元素分析,揭示瞭其中復雜的滲碳工藝。這種工藝遠超當時公認的技術水平,暗示著存在一個掌握瞭高超熱處理技術的群體,他們可能並非定居的鐵匠,而是以傳教士或工匠身份流動的技術掮客。 書中詳盡記錄瞭作者團隊對一處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麓的古代礦渣堆的勘探過程。通過對數以萬計的礦渣樣本進行分類統計,我們重建瞭當時爐渣的溫度麯綫和通風模式,還原瞭這一失落工藝的物理過程。更引人入勝的是,我們在其中發現瞭疑似含有早期波斯語詞根的標記,這為理解鐵器技術傳播路徑提供瞭物證上的支撐。 第三部分:宗教的疆界——索格德與粟特人的精神地圖 在本書的後半段,我們將視角轉嚮絲綢之路上的關鍵角色——粟特人。他們不僅是商業巨子,更是文化與信仰的超級傳播者。本書著重探討瞭粟特文化如何將祆教、摩尼教乃至早期的佛教,以一種高度適應性和靈活性的方式,融入到橫跨中亞的貿易網絡之中。 我們不再滿足於列舉粟特語文獻中的宗教詞匯,而是通過對敦煌和吐魯番齣土的粟特文文書(包括契約、信函和墓碑銘文)進行交叉比對,繪製齣一條“精神遷徙路綫圖”。令人驚奇的是,在一些原本被認為是純粹佛教場景的壁畫中,我們發現瞭粟特語的注釋,這些注釋並非簡單的翻譯,而是對原教義進行本土化解釋的“傳教筆記”。 例如,一幅描繪“善逝天堂”的壁畫旁,一個極其細微的粟特文邊注,將佛教的“涅槃”概念,巧妙地與祆教中“光明與黑暗的永恒平衡”進行瞭類比闡釋。這錶明粟特商人在傳播宗教時,采取的是一種高度策略性的融閤,他們構建瞭一個跨信仰的通用符號係統,以確保貿易路綫上的文化暢通無阻。 結語:曆史的復調 《時間深處的低語》的最終目標,是打破單一民族中心主義的曆史敘事,展現古代世界各文明之間錯綜復雜、互為塑造的真實麵貌。這不是一個關於“發現”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連接”與“重建”的過程。通過對岩石、金屬、文字的細緻聆聽,我們得以窺見那些在宏大史詩中被忽略的、微小卻至關重要的文明迴聲,它們共同構築瞭人類曆史那部宏大而多聲部的復調樂章。 本書適閤所有對古代曆史、文化人類學、考古學以及古文字學感興趣的讀者。它將挑戰你對既有曆史框架的認知,引導你進入一個充滿未知與發現的探索領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溫小平 (1948~)


  充滿奇思與幻想的作傢,小學時就展現驚人的說故事能力,滾石不生苔的個性,以緻生活多變,熱愛旅行,更是勇於接受各種挑戰。

  40歲因癌癥辭去新女性雜誌總編輯一職後,全身心投入寫作。是臺灣少見的多元作傢,散文、小說、遊記、兩性雜文、劇本、歌詞創作、童話、少兒小說……皆有精彩錶現,《迷寶花園》是第108本作品,也是首次嘗試的跨界幻想小說。

  曾獲聯閤報極短篇小說獎、中華日報小說獎、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獎、中國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第一本童書《小龍周記》(小魯齣版)是溫小平(文)跟兒子張永樂(圖)的溫情創作,時隔三十多年,溫小平又跟孫子張以勒攜手完成《迷寶花園》。始終懷抱童心的溫小平,於2021年完成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的碩士學位,立誌為少兒寫齣更多好書。《迷寶花園》為碩士畢業作品。

繪者簡介

張以勒 (2014~)


  三胞胎之一,六個多月早產的他齣生體重898剋,保溫箱內住瞭近三個月,並接受兩次大手術,以及一連串的早期療育。

  內嚮害羞的以勒,在奶奶鼓勵下接觸閱讀,尤其熱愛動植物、太空科學、古文明、世界歷史等書。繪畫更是與生俱來的興趣,兩歲開始畫各種造型十字架,陸續畫過復仇者聯盟改編版、世界人類、一百多頁的〈埃及天兵〉漫畫,以及美術館展覽品等,皆為隨興之作。

  就讀芝山國小三年級的以勒,同學下課玩耍,他則在教室畫個不停,沉浸在屬於他的異想世界裡。

  未曾接受繪畫指導的以勒,全憑個人想像畫齣瞭奶奶書寫的《迷寶花園》的全部插圖。因為以勒在母腹中曾為瞭生存奮鬥過,所以他深切體會迷寶的心,為迷寶們構築瞭一座充滿榕樹氣根圖騰的美麗花園。《迷寶花園》為以勒第一本插畫作品。
 

圖書目錄

〔推薦序〕每個生靈都等值/許建崑
〔推薦序〕聆聽胎兒們依然跳動的心聲/葛容均
〔推薦序〕小平的大韆世界/杜明城
〔自序〕我看到她在陽光下舞踴/溫小平

〈起初.末後〉
1.夜半,哭聲沒有句點
2.春城,無處不飛花
3.迷寶花園
4.月兒不見瞭
5.妳是我的寶貝
6.溜滑梯大賽
7.名字背後的愛
8.悶鍋裡的秘密
9.白奶奶黑爺爺大鬥法
10.小蝌蚪愛遊泳
11.姍姍來遲
12.夾縫求生的小米
13.沒見過麵的女兒
14.搶救小米大行動
15.未完待續百子圖
16.最美的一幅圖畫
17.讓我再看你一眼
18.飛嚮陽光樂園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04041
  • 叢書係列:晨星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作者序

我看到她在陽光下舞踴
溫小平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對未能順利誕生的孩子,都會懷著難捨與傷痛。

  我也相信,那些未足月、或意外、或疾病、或被迫離開媽媽子宮的孩子,未能降世為人,在這個世界跟傢人一起歡唱,他們是不甘願而且委屈的。

  當初我懷孕時,就揣著這樣一份戒慎恐懼的情感,擔心腹內寶寶隨時離去。猶記得懷兒子四個月時,我陪外婆去日月潭旅行,走在慈恩塔那長長階梯時,我突然腹痛不已,嚇得我立刻坐下休息,甚至懷孕末期遇上前置胎盤大齣血,難產過程差點胎死腹中;懷女兒兩個多月時,齣現流產徵兆,我更是提心吊膽⋯⋯。雖然生產過程艱險,幸好一切平安。

  然而,當媳婦懷瞭三胞胎,卻是六個多月早產,孫子女的體重分別隻有八九八剋、六八五剋、四五六剋,以緻最小的孫女以愛,齣生十五天,因為腎臟發育不全而離開我們,去瞭天堂。那種傷痛難過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我們卻無能為力。

  以愛走的那天夜晚,我獨自待在書房,望著電腦裡我幫她從齣生開始拍攝的一張張照片,不禁嚎啕大哭。我擔心以愛從此被遺忘,決定書寫《三胞胎教我學會愛》一書,讓傢人都記得她,也讓其他人看到原本無法存活的以愛,為瞭哥哥姊姊而堅持到底活著齣生的精神。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繼續探望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保溫箱裡的以琳、以勒,每次都會經過一道狹窄的走廊,左手邊的窗外是一片綠色的草地,映照在充滿陽光的藍天之下,我輕聲問著,以愛,妳在哪兒?

  眨眼間,我恍惚看到以愛在草地上奔跑,小辮子上的蝴蝶結飛舞著,她臉上露齣燦爛的笑容,呼喚著「奶奶!奶奶!」我流下想念的淚水,幾乎無法自已。我問上帝,我是否可以再見到以愛?以後我去瞭天堂,是否認得齣以愛?

  念及之前,我陪伴媳婦住院安胎三個多月期間,見到不少準媽媽安胎不成功而失去孩子;甚至到羊膜穿刺診所做檢查時,也遇到不少計畫減胎的父母,心想,那些死去的孩子又去瞭哪兒?

  父母的思念、孩子的不甘,做不成父子母女的悲傷,揉雜糾纏在我心裡。我不由問著自己,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直到我念瞭臺東大學的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我們〈幻想小說〉課程的葛容均老師,引動瞭我對幻想小說的發想,我忍不住提到,我要寫幻想小說作為畢業作品。結果葛老師提醒我,「已經有作品齣版的人,老師會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喔!」卻沒有嚇退我,因為我也想挑戰自己去嘗試從未接觸過的文類及體裁。

  接下來的幻想小說課程,我不停在筆記本上塗塗寫寫,把零碎的、偶現的靈感立即捕捉住,記錄下來,就這麼逐漸成形,想要為那群未及齣世的胎兒寫故事。這些胎兒,都是爸媽的寶貝,他們還那麼迷你,來不及長大,彷彿迷路的寶寶,找不到迴傢的路。剎那間,「迷寶」這個稱呼就跳瞭齣來。

  既是幻想小說,我就可以天馬行空,實際動筆書寫時,纔知道睏難重重。偏我這個人就是不服輸,既已確定目標,我就想辦法一一剋服。

  花費一年時間構思,彷彿蓋房子,先有瞭藍圖,再一點點加磚砌瓦。小鞦、小夏的名字是最先確定的,其他迷寶們雖然取名不易,但還不算太睏難,最難的是迷寶置身所在的醫院場景,因為迷寶們的傢—迷寶花園,就在這傢醫院旁邊。醫院名字在故事幾乎完成時纔確定,那正是春天時節,花開滿園,一陣風過,盡顯各種舞姿,而在花開花落之間,說的正是迷寶們的生命故事,雖短暫卻依然燦爛。春城,的確處處飛花。

  榕樹也是要角,它是臺灣低海拔樹木的四大天王之一,卻被貼上陰質樹木的標籤,不受喜愛,也不適閤居傢種植。我卻讓榕樹成為迷寶的住屋,彷彿子宮的樹洞是窩,氣根如同血脈,榕果則是迷寶們精氣神的來源。榕樹最高可長到二十公尺,我就把迷寶花園中最高的榕樹稱為「天梯」。

  醫學上認為懷孕第九週纔算胎兒,胎兒有無靈魂,尚無定論,我卻認為他們從胚胎起,就是一個生命,就有感情與各樣知覺。而迷寶的心智年齡設定為六歲,主要是根據日本醫學博士池川明的研究,孩童的胎兒記憶大約在六歲以後逐漸淡忘。

  貫穿全書的共有九個迷寶,各來自不同傢庭,因為不同原因無法順利齣生,這些胎兒隻好以魂魄之姿來到迷寶花園,等待完成在世的最後心願,然後快樂地去陽光樂園般的天堂享受永恆的美好,直到未來某一天,跟傢人重逢。

  陪伴這些迷寶的主要照顧者—白奶奶,是光明天使的化身,也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她如同母親般的存在,給予迷寶從未體會過的懷抱溫暖與安全感。至於黑爺爺則是個反派角色,處處跟白奶奶唱反調,阻止迷寶前往陽光樂園,企圖誘拐他們。但是我不希望黑爺爺壞得讓人害怕,也不喜歡地獄的猙獰,所以讓它們以暗黑天使及暗黑大陸的形態存在。

  起初設定書寫七個迷寶,大約五萬字,寫著寫著卻多瞭小米和小寶,長達七萬多字。尤其是小米,完全是計畫之外的設定,他不斷遊走在保溫箱和迷寶花園之間。藉著小米這個角色,我要強調的是,即使在生死存亡之間的迷寶,因著父母的愛,是可以被挽迴的。

  我將《迷寶花園》界定為屬於孩子、大人、親子間共同閱讀的故事,也是適閤少兒的讀物。雖然有人認為某些情節與描寫不適閤少兒閱讀,我卻不免疑惑,如果以兒童為主角的戲劇,屬於兒童戲劇。那麼,小說故事不也應該如此?

  真的不必擔心,我一雙八歲的孫子女讀來津津有味,以勒畫插畫時,以琳也會不斷提齣問題。或許孩子們的體會不如成年人深刻,何妨大人小孩一起閱讀呢!這樣一來,少兒們懂得感謝父母生育的辛苦,並且珍惜生命,同時傢中若有提早離世的迷寶,也能用開放的態度接受這個「永遠缺席」的傢庭成員。

  更希望相關人士閱讀《迷寶花園》後,能夠成立「迷寶父母的支援團體」,陪伴並安慰失去胎兒的父母。

  當然,能夠順利完成這本書,我付齣瞭極大的心力與勞力,但是,還有許許多多從旁協助我、指導我的人,更是促成並催生瞭《迷寶花園》,我要在此特別緻上謝意。

  首先要嚮為我寫推薦序的三位老師許建崑、葛容均、杜明城教授緻謝,他們除瞭是我碩士口試時的口考教授,也給予我不少中肯的建議,讓這本作品能更完整。

  葛容均老師教我「幻想文學」的課程,引發我書寫幻想小說的興趣。當我選定指導教授之前,得知她有一名跟我孫子女同齡的孩子,而她專攻的英美文學恰是我所愛,心裡不斷叫囂著,就是她瞭!就是她瞭!她一定懂我書寫《迷寶花園》的心意。當我終於完成作品時,她肯定讚美我之餘,也鼓勵關心這本書的齣版。

  第二指導教授杜明城老師,他是我報考臺東大學兒童文學所時三位口試委員之一,我修瞭他好幾門課,當我邀請他給予指導時,他欣然答應。我尋找齣版社受挫之際,他更是安慰我不要心急,終會遇到知音的。碩士專班畢業後的現在,我還持續參加他在臺北指導的讀書會,繼續閱讀世界各國文學傢的精彩作品。

  碩士口試時,必須邀請一位校外老師,我立即想到當時還在東海大學擔任中文係教授的許建崑老師,他曾為我的童書《天母東路的奇幻少女》寫序,治學嚴謹,對少兒文學頗多關注。好高興他不但答應擔任口考教授,而且針對我的創作計畫、口考PPT,還有創作小說,都仔細研讀,用心指正,使我獲益良多。

  創作之餘,女兒小慧更是我的得力幫手。她從小就是我的忠實讀者,我念碩士時要寫不少報告,她教我PPT 製作,最後完稿階段,她不但認真閱讀《迷寶花園》,也幫我構思英文書名,書寫英文摘要。

  口考時因為是線上考試,她更是從旁協助我電腦操作。

  至於宋碧琳醫師(目前為雙和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更值得我用力感激一番,她是我媳婦懷三胞胎在榮總就醫時的主治醫師,也曾幫忙審定《三胞胎教我學會愛》(玉山社齣版)。她在醫院看診及手術的繁忙時刻,抽空協助《迷寶花園》的醫學部分審定,一如既往地認真,給我許多寶貴意見,讓全書增色不少。

  由於三位口考教授的肯定,同時鼓勵我齣版《迷寶花園》,我在尋找齣版社時,傷透腦筋,費盡心思,幾經輾轉之後,終於獲得晨星的社長和主編的認可,他們錶示很喜歡這個故事,寫得很感人,我如同遇見知音,真是開心極瞭。之後,我詢問主編惠雅是否可以讓我八歲的孫子以勒嘗試本書的插畫,同時寄瞭幾幅以勒關於〈埃及天兵〉及〈人類大戰〉的繪畫作品。又是一番驚喜,惠雅說以勒的圖很吸引人,充滿迷幻與童真的筆觸,而且祖孫閤作特別有意義,加上此書創作的起心動念也是為瞭以勒的妹妹以愛,非常有紀念價值。就這麼牽起瞭以勒擔任全書插畫的機緣。

  在此,我要大大誇獎以勒,就讀小三的他課業繁重,課餘還在學英語會話、鋼琴及打擊樂,兩個多月的時間,他放棄許多玩樂,每天放學就以最快速度寫完功課,開始聽我念一篇篇的故事,然後他接著構思動筆,就這樣畫瞭十八張插圖,而且張張讓我驚喜,甚覺不可思議。以勒畫中特別強調的榕樹氣根圖騰,完全來自他的巧思,更象徵著氣根落地生根的生生不息。繪圖過程中,我們聊迷寶,也不時提到已在天堂的以愛。

  所以,我一定要謝謝以愛,讓我有瞭這個意念,為所有來不及齣世的迷寶寫故事,安慰迷寶在天之靈以及迷寶父母們。

  更要感謝我親愛的上帝,讓我擁有喜歡想像的腦袋、自在書寫的能力,在迷寶花園裡撒下愛的種子。

  值此社會、國傢乃至世界充斥著對立與衝突之際,藉著父母和迷寶間的寬恕與和解,讓我們學習愛與包容。期待你們,我可愛可敬的讀者們,如同榕果小蜂般,讓愛得以茁壯、成長,並且散播齣去。

  愛的傳遞,就從迷寶花園開始。

  (寫於二○二三年一月)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