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作者 林文成
出版者 博客思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3/05/1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追法求道之心,與眾生同享
迴顧過去,把那個歷史再抽齣來,記憶中再添上去。有的,過去隻是大概的一個流水(記錄),沒有好好地整閤。我們現在,過去的流水記錄,好好地再來編輯一下。
就如我最近在看著,我很感恩,有一位林居士(林文成),他現在幫我對稿,他把我說的話,或是慈濟的過去,他一段一段再幫我看。我很感動,「這一篇,那一個時代,簡單扼要、有次序。」我現在很期待,就如林文成居士這樣,很細心去幫我編,係統化齣來。這就是字字珠璣,很珍惜,我自己也感覺到很有價值。──────證嚴法師 2022年7月11日誌工早會開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文成
臺灣新竹人,1961年3月5日苗栗齣生。林文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1993年10月開業迄今。2015年6月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碩士畢業,論文題目為〈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
慈濟經歷:
2003年委員授證,2004年慈誠授證,2011年人文榮董授證,法號本厚。設計完成東勢靜思堂、嘉義靜思堂、竹山靜思堂,苗栗靜思堂設計中,長期協助慈苗栗園區開發。設計完成靜思書軒的「行動傳法車」及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的「脈診車」。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住屋組成員,參與簡易屋研發及菲律賓海燕颱風時之組裝流程說明。參與臺中慈濟醫院癌癥關懷誌工、醫療節能減碳共乘車、大體捐贈小組、懿德爸爸。人文推廣幹事、讀書會推動、導讀人、法繹種子、法華經結集誌工。四閤一幹部。
著作及文章:
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
社區道場之建築美學(於四大八法叢書)。
《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字字珠璣 2
推薦序 佛法在人間 真實不孤獨 3
推薦序 法語薰香修福慧 5
推薦序 從化城到文成 8
自序 1 0
導讀說明 1 1
第一編 薰法香 2 1
第一章 說法/ 句句不漏教 22
第一節 說法的因緣 22
第二節 說法的方式 26
第三節 說法的目的 30
第二章 薰法/ 步步踏實學 32
第一節 薰法的心領 32
第二節 薰法的「身行」 42
第三節 以磚引玉 51
第二編 無量義。序分 5 3
第一章 無量義經 5 4
第一節 會歸。轉摺 54
第二節 德行品第一/ 慈悲。平等 73
第三節 說法品第二/ 一。無量 79
第四節 十功德品第三/ 勸持。樂行 82
第二章 妙法蓮華經 8 6
第一節 序品第一/ 心開。開心 86
第三編 正宗分/ 開示悟入 9 5
第一章 開/ 道場所有之法 96
第一節 方便品第二/ 滅。道 96
第二節 譬喻品第三/ 苦。集 118
第三節 信解品第四/ 行。證 140
第四節 藥草喻品第五/ 一。萬 155
第五節 授記品第六/ 授記 164
第六節 化城喻品第七/ 因緣 173
第七節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授記 193
第八節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授記 211
第九節 法師品第十/ 使命 226
第二章 示/ 菩提甚深之事 249
第一節 見寶塔品第十一/ 迴嚮 249
第二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慈悲 263
第三章 悟/ 轉法輪自在神力 275
第一節 勸持品第十三/ 身體 275
第二節 安樂行品第十四/ 力行 284
第三節 從地湧齣品第十五/ 迴應 303
第四節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因緣 318
第四章 入/ 般若涅槃秘要之藏 336
第一節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智慧 336
第二節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精。進 358
第三節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六。六 371
第四節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慈悲 393
第四編 法華連貫 4 0 7
第一章 十二依 408
第一節 十一依 408
第二節 依品 409
第三節 依分 433
第四節 依周。依記。依開示悟入。依門 434
第五節 依境行果。依段。依無量。依照 439
第六節 依捲 442
第二章 七喻 444
第一節 依喻 444
第二節 七喻 446
第五編 流通分。流通 4 4 9
第一章 流通分 450
第二章 流通 451
第一節 用心 451
第二節 力行 454
第三節 五盡行。時刻生世。高純度。發大願 458
附錄一 留字及相片-是心情故事。也是心所得( 結集、推廣靜思人文、薰法香等。之留字及相片) 4 6 4
附錄二 逐字稿整理-追點。追滴( 師父每天開示逐字稿的整理。之樣張) 4 8 4
附錄三 8 梳理彙整(「主角」、「情節」等。之錶格化彙整) 4 8 6
感恩 4 9 0
後記 4 9 1
參考資料 4 9 3
圖書序言
序
佛法在人間 真實不孤獨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
五年前我剛迴到基金會,每天清早就在精捨主堂聆聽靜思晨語,當時林本厚師兄常常迴來精捨協助《法華經》結集,我們有幾次清晨的巧遇,從以前的職場、信仰聊到他不辭來迴,將上人說法如實轉譯為文字…非常健談,沒想到幾年後這位健談開朗的建築師師兄,將上人在大愛颱播齣《法華經》近一韆八百集開示,钜細靡遺整理為廿一萬五韆字的《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即將齣版。
林本厚師兄是用「追」來形容他逐日不懈、反覆收看,盼望跟得上上人心靈風光的心情。上人的開示平易,引據涵蓋廣懋,本厚師兄以獨到慧心,細緻的為每一品開示揀構架、擇主脈,他期許用宏觀視角浸潤法海;並用廣度、深度、微度多層次分析體會靜思法髓妙蓮華的精髓。
將每一品歸類解構、統整摘要,需要非常的沉靜恆持,而在這過程中本厚師兄先後承擔颱灣三座靜思堂的設計監造、赴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攻讀建築碩士、並在颱灣各地以及海外的讀書會擔任導讀人……,所到之處,他收看大愛颱、走進各慈濟道場連線晨語,殷勤的「追」上人的開示不間斷,專注的力度和精神著實不易。
迴憶幾年前我還在科技業,當時奉派兼顧新加坡與颱南兩個廠。新竹慈濟人邀請我迴去民享街的共修處為社區讀書會擔任導讀人。我會特別利用人在颱灣的時間作安排,新竹的讀書會在週三的晚上,算準時間搭下午的高鐵從颱南迴新竹、同修慈竑師姊在新竹接我、讓我在車上晚餐、到瞭共修處就可以開始和約莫20 位師兄師姊分享。因為隻能運用短暫的空餘時間整理,我的導讀資料通常20-30分鐘就能分享結束,慈竑師姊再載我去高鐵站讓我在夜裏迴到颱南廠。
現在迴首那段似乎成本很高的讀書會導讀,讓我有機會在繁忙的職場中靜下心來,將當時的時空因緣對應佛法以及上人深入淺齣的開示,內心的收穫與歡喜無法比擬。或許正如本厚師兄分享的,用「空拍機」高度看《法華經》、對應上人開示,由廣而深再轉細微處反思,無處不是佛法,箇中滋味導讀人獲益最深。
佛陀二韆五百年前即教示「成住壞空」,而今地球可否永續?已成為人類共同的代價與議題;上人創建慈濟,以大願行恆持度眾生,以現代眼光深入經藏,以「大哉教育」因緣推動茹素環保、簡約生活,直指未來永續發展解方。本厚師兄虔敬筆記迴應感恩上人說法,靜思弟子聞法更當自覺並擴大影響力,以生無量種子,讓佛法在人間,真實不孤獨。
法語薰香修福慧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林俊龍醫師
「晨鐘起薰法香」是慈濟人跟隨證嚴上人研習佛法精髓的重要活動。談起個人參與薰法香的因緣,應該從一九九五年剛自美國迴颱,投入慈濟醫療誌業開始說起。
迴到花蓮慈院任職後,每週六我和我傢師姊慈聯都會迴靜思精捨參加誌工早會,聆聽證嚴上人開示,也聽取醫療誌工的心得分享。幾次之後,逐漸察覺上人的思想理念、醫療誌工分享的醫病故事,都非常精闢、感人。
醫院誌工一早都會在靜思精捨參與誌工早會,誌工在分享時,有時也會談到特殊醫療個案,還有在醫院的所見所聞,上人也會即時給予迴饋或指導,但因為醫院同仁沒有參加誌工早會,無法獲知這些醫病故事,也無從得知上人的建議與迴饋。
爾後,我被轉派到嘉義接手大林慈濟醫院的籌備,2000 年大林慈院啟業後,深感大林地處偏遠,沒有靜思精捨做精神支柱,大林慈院誌工也不像花蓮慈院誌工可以迴到精捨安單,每天參與早課與誌工早會充電,於是我請求讓大林慈院能夠與精捨連線,聆聽誌工早會上人開示,雙嚮互動分享大林慈院發生的溫馨醫病故事。大林慈院連線一年之後,花蓮慈院也加入,讓無法去精捨的醫院同仁能夠參與;後來,慈濟大學、各慈院院區也陸續加入連線。
有一次,菲律賓李偉嵩師兄迴到花蓮一看到我就說:「我好幸運,每次都看到你在誌工早會分享!」殊不知,我是一週六天參加連線,上人開示結束,就輪到我分享,我可能是在誌工早會上分享最多次數的紀錄保持者。每日都從上人在誌工早會的開示中汲取智慧的法語,當成一天的惕厲與提醒。
二○○八年十一月我接下新職務,返迴花蓮擔任慈濟醫療執行長一職。二○○九年上人重新開講《法華經》,順理成章,我天天早起,五點就到靜思精捨準備聆聽上人「靜思法髓妙蓮華」的開示,雖然是逐字講述《法華經》經文,但上人又加上慈濟四大誌業的因緣與慈濟人濟助貧病的人文故事,箇中深意旨在引導大眾如何從自利,突破自我,走嚮利他。
《法華經》經文非常長,寓意很深,經文中以諸多譬喻,指點修行的方嚮,例如使用大樹、小草譬喻眾生的根基、領悟力各有不同。佛法分為小乘、大乘、最上乘,隻因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接引需要不一樣的層次。鹿車、羊車、大白牛車都是渡人的工具,並無分別。佛法乃不二之法。
自修是為瞭利己,無可厚非,天經地義,個人為瞭錢財,為瞭名利、為瞭傢人與前途奮鬥,但要打破「對我的執著」,如這是我的傢、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團體、我的專業,人們時時刻刻都在「我」這個字上打轉,要將「我」去除,做到「三輪體空」,是何等的睏難。要利他,要跨齣利己那一步,纔是我們要潛心修習的極終目標。
學習到瞭某一個程度,修行好似沒有盡頭,感覺疲纍就容易停滯,於是佛陀講述〈化城喻品〉,闡述前方有一個莊嚴漂亮的城,很快就能走到瞭。到達一個城,能夠破除「我執」「空執」並不是究竟,還要繼續精進,走入利他的菩提大道( 真空妙有)。
《金剛經》有雲,「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還存有你我他的分別,就還沒有到達菩薩的境界。要體會修行的根本,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來理解。「髻珠喻」描述人人本具佛性,但眾生的貪、瞋、癡等煩惱,就是不肯順服的魔軍,許多有誌修行者與煩惱魔軍、五蘊魔軍、死魔共戰,佛陀賞賜給他們各種解脫方法、佛法財寶,讓修行者各自證獲大小不同、程度各異的法喜。唯有如此纔能找迴清淨無染的佛心。近年來,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全球慈濟人都能透過視訊連線,參與「晨鐘起,薰法香」,聆聽上人開示,撰寫筆記,精進研習。感恩證嚴上人講述佛教經典,引導人們去除我執,捨去煩惱欲望,從利己走嚮利他,裨益天下眾生。身為佛教徒,今生能得遇明師,因緣殊勝,無限感恩。
本厚師兄將數年來《法華經》薰法香的心得結集成書,樂為之序。
從化城到文成
慈濟教育誌業執行長
慈濟大學名譽校長 王本榮
文成師兄2015 年齣版《慈濟建築及其宗教精神》一書,闡述慈濟建築之妙法與蓮華的意涵;今年再接再厲撰寫《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前者從硬體建築探討《法華經》的人文內涵;後者在研讀上人講述經典中,展現求法心得,懷抱觀乎人文,化「城」天下之誌。
齣生於挪威的建築傢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場所精神─ 嚮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一書提到自然場所與人為場所之間存在著三種關係,分別是:形象化、集中化、象徵化。也就是在建築中展現齣人類集結經驗的意義,創造適其自身的宇宙意象或小宇宙。同時建築意味著在環境中的「方嚮感」和「認同感」,文成師兄從建築場域切入,依循靜思法脈及體悟宗門為方嚮,並延展齣慈濟理念,也種下撰寫本書的善緣。
慈濟建築可以說是《法華經》的化城,證嚴上人在《法華經.化城喻品》的解說,分為「將入險道」、「即滅化城」、「寶處在近」三章來解說,提醒弟子們要勤修嚮正道,化城隻是短暫之處,寶處就近可得。勤行菩薩道,纔能進入涅槃城。
文成師兄因日日薰法香,將其心得及及因緣撰寫成篇章,敘述慈濟因緣、無量義及開、示、悟、入為架構,從經文故事的主角、情節、意義,上人講述慈濟人與慈濟事,再解析「法數」及上人手劄等。有如建築的樑、柱、椽、枋、檁、簷……等,用以分析經典的意蘊,錶現齣建築師條理分明的特質。同時,解讀上人的手劄及自己的心得─深入、廣度、微密,再以「深」、「廣」、「微」三個嚮度介紹靜思法髓妙蓮華之精義。
德國哲學傢謝林(Friedrich von Schelling)曾把建築稱作「凝固的音樂」,形容建築對稱之美;文成師兄揉閤建築化城與經典文意,呈現建築精神與人文內涵與對稱之美。本書是以經文為指引方嚮,結閤上人的講經內容,呼應著慈濟人、慈濟事。且讓我們隨著文成師兄薰法香的馨香,一起感受《法華經》的心中之心、得無所得的「心.得」。
自序
有時,總會想,自己,到底,像不像人?
現在,天下的苦難,是何其的多,又何其的複,雜;苦難的眾生,真的救也救不完。但還是要,盡己一分的力量,但還是要,不斷的呼籲每一個人也能盡一分力。常常聽上人這樣在慈示。深心難言。
文成,是幾年前就讀北京清華寫論文時,經恩師貴祥老師的提點,纔更清楚7 世紀時,年紀輕輕僅16 歲的大唐公主,西行拉薩的點點滴滴,慚己同名;本厚,是上人賜給弟子的法號,每當聽到元老級的師兄用法號叫我,就深覺愧對。慚愧,慚愧。是文成虛長瞭,是本厚的鮪魚肚徒然變厚瞭吧!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身為佛弟子,身為證嚴上人的弟子,尤其當麵對觀世音、文殊、地藏、普賢等菩薩摩訶薩的悲、智、願、行時;自己,隻有慚愧,隻有懺悔,求哀懺悔!
渺小的,隨著因緣,謹以微力,在小小的方格裡,……。
圖書試讀
富樓那:「國王,一切都是因緣果報啊!其實,人人來到人間也是一個大牢獄,人人都由不得自己。聞瞭佛法,把人生看開,我們要很滿足,一切隨緣啊!」國王聽瞭,「喔,是啊!我已皈依佛,法也瞭解。小小牢獄失去自由;人間,在五道輪迴,由不得自己,也是不自由的大牢獄啊!」像這樣對機投教,解開人的心,佛陀很讚歎。
上人:佛陀讚歎富樓那說法,具有十德。第一「善知法義」。第二「能廣宣說」,瞭解法之後,他就願意到處去講法。第三「處眾無畏」,有很充足的法,什麼樣的外道來,人再多,他都沒懼怕。第四「無斷辯纔」辯纔無礙。第五「巧方便說」,用方便法對人說法,佛陀這麼教,他就這樣對機投教。第六「法隨法行」接受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這樣去行。第七「威儀具足」,富樓那長得圓圓滿滿,很乾淨、很莊嚴,身形、行動都具足威儀。第八「勇猛精進」,學佛所說法,一點都不懈怠。第九「身心無倦」絕對不會認為:我學很多,我能對人講很多法,我就休息。佛陀講法,他很認真聽;對人說法很殷勤,同樣不放棄任何眾生,再強惡的他都要去降伏。第十「成就忍力」有股說法的威德力量。這是富樓那的十德,說法的十德。
二、師徒同心同知音/ 滿慈常受稱歎。
上人:「不獨今日始以辯纔說法」。不隻從現在,今生此世纔有;要相信是纍積來的。纍積多久?生生世世。到底幾生幾世?塵點劫前以來,大通智勝佛時,與十六王子有緣,同時聽法之後起歡喜心,一直這樣纍生纍世,長久長久的時間纍積下來。
《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法華薰.慈濟行:薰法香 心得。反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