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丁集(四版)

園丁集(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泰戈爾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泰戈爾在華文世界最經典的代言人
  ──最知名的印度文化學人糜文開、裴普賢夫婦獨傢翻譯
 
  印度詩哲泰戈爾的成名之作
  本詩集是泰戈爾躍登世界文壇的成名作。原係孟加拉文,由作者自己譯成英文,於1912年攜齣印度,遊歷歐美各國,廣受西方文壇好評,因而一舉成名,翌年更因《頌歌集》獲諾貝爾文學獎而震驚世界。《園丁集》據泰翁自述,是一部「愛和生的抒情詩」,而譯者糜文開、裴普賢夫婦於蜜月中,同心閤力,將此集對於「萬有的愛和美」的頌讚譯齣,譯筆自然是信、達兼具,堪稱為《園丁集》的最佳譯本。

本書特色

  ☆封麵書名由五四運動命名者 ── 史學名人羅傢倫親筆題字
  ☆首創翻頁動態書眉,趣味十足
  ☆封麵燙金精美設計
  ☆版麵清新,搭配優美插圖,百看不厭
  ☆小開本設計,隨身一冊,輕鬆閱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泰戈爾


  自一九一三年以「頌歌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詩風靡全球,不到十年,也引起瞭中國新文壇的狂熱,尤其在一九二四年他來華的前後,相關譯著如雨後春筍般齣現。泰翁的詩,雖然清新俊逸,但若不瞭解他奧妙哲學的全部,便不能有真切的理解。

譯者簡介

糜文開


  江蘇無錫人。生於1907年,卒於1983年。印度國際大學哲學院研究。歷任香港新亞書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以及外交部專員, 駐印度、菲律賓、泰國大使館秘書,退休後任華岡印度研究所指導教授。作品多以論述、散文為主,由於駐留印度近十年,對於印度文學、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深入的瞭解,緻力於中印文化交流,著譯作品十餘種,為我國當代少數精研印度文化的學人。

裴普賢

  本名裴溥言,山東諸城人。生於1921年,卒於2017年。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文學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係所教授、菲律賓中正學院教授,並兼任國立中山大學、東吳大學教授。一九一一年退休後寓居美國,開班為僑胞義務講授《詩經》、《左傳》、《史記》等課。著有《詩經研讀指導》、《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詩經評註讀本》、《溥言雜憶》、《詩詞麯疊句欣賞研究》等;譯有《橫渡集》。與其夫糜文開閤著有《詩經欣賞與研究》一至四集、《中國文學欣賞》;閤譯者有《泰戈爾小說戲劇集》、《鬥雞的故事》等。

圖書目錄


譯者弁言
內文

 

圖書序言



序瀋剛伯


  糜文開先生在印度時,曾對印度文學下過一番工夫。他翻譯的泰戈爾《漂鳥集》被人們認為比以前的幾種譯本都好,因而頗為暢銷。現在糜先生已經由一隻漂泊的鳥,變成巢居的鳥,其新夫人裴普賢女士在臺大研究並講授國文多年,對英、日文的文藝作品閱讀亦多。她和糜先生既由文字之交,結為連理,更因琴瑟之樂,而益勤寫作;竟於蜜月中,共將泰戈爾的《園丁集》譯齣,作為他們同心閤作的象徵,並藉示他們願在繆斯領域中,長做園丁的誌趣。這比呂東萊之獨成博議,更為雋雅,真算得為今日的藝林添瞭一段佳話。

  目前自由中國的文人都很忙,大半是公事不知從何忙起,傢事不知如何忙完—男的忙於生火、掃地,女的忙於洗衣裳、帶孩子—三餐粗飯剛上口,便又要為明天的柴、米、油、鹽打算,忙著寫點東西去換稿費。在這樣心境中寫齣來的作品,怕免不瞭要多少帶些酸氣、辣味;若果硬把溫柔敦厚的傳統尺度拿去衡量它,總會覺得有點不大閤式,儘管酸刻而不溫柔,辛辣而欠敦厚的詩文並不見得就不好。今日臺灣的文藝可說是大體正在這種「窮而後工」的病態中發展。

  然而糜、裴兩位作傢確是例外。他們得天獨厚,竟能相互地浸淫於愛和美之中,而摒除一切人世間的煩惱。惟其如此,纔能體驗齣泰戈爾所說萬有的愛和美的真諦,因進而翻譯他對於萬有的愛和美的那些讚頌—經過很親切的揣摩,他們的譯筆自然是信而且達瞭。我不能作詩,更不會譯詩,實在說不齣什麼內行話來譽揚兩位的作品。可是我記得泰戈爾曾說過他的詩在百年之後,仍當有人誦讀;我現在希望,並祝福,這譯本的流傳也會如此。

四十六年七月

譯者弁言

  這本詩集是泰戈爾躍登世界文壇的成名作。原係孟加拉文,由他自己譯成英文,於一九一二年攜帶齣國,遊歷歐美各邦,大受西方人士的歡迎,因而一舉成名。翌年,他更以《頌歌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金,震驚世界。沉悶的歐美文藝界,吸進瞭這口新鮮的空氣,頓時頭腦清新,激盪齣一股新的潮流來。這兩書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因此,這兩本集子,也最值得我們諷誦研究,細加玩味。據泰戈爾自述,《頌歌集》是純粹的宗教詩,而這本《園丁集》是愛和生的抒情詩。

  《頌歌集》的迻譯,很費時費力。現在《園丁集》的翻譯工作,得內子普賢的閤作,卻很快就完成瞭。工作開始時,我們隨意挑一篇各據一原本閉門試譯,再一起拿來仔細比較兩人譯筆的得失,擷取兩方的優點,閤鑄成一篇較佳的譯作。後來各選自己喜歡的譯,譯成後互相校訂潤飾。而最後剩下難譯的幾篇,則兩人一同來揣摩研究,解決睏難,逐一譯齣。這樣興趣很好,不到兩個月,八十五篇全部都譯完。

  普賢和我原是臺大文學院的同事,但是我們的認識,卻在瀋剛伯先生的傢裡,我們的結閤,瀋夫人是介紹人。《園丁集》的翻譯,是我們婚後第一次的閤作,我們恭請瀋先生賜撰序文,以留紀念。瀋先生在序文中祝福這譯本百年流傳,這是似易而實萬難實現的事,這過高的期望,使我們十分惶恐,不得不把全部譯文再重新推敲一遍,盡其在我,以冀萬一,並誌數語,以錶對瀋先生闔府的謝忱。
 
民國四十六年八月文開記於臺北中和鄉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