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必備的鋼琴技能 (適用鋼琴)

流行音樂必備的鋼琴技能 (適用鋼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甄婷
图书标签:
  • 流行鋼琴
  • 鋼琴技巧
  • 流行音樂
  • 伴奏
  • 和弦
  • 樂理
  • 鋼琴編曲
  • 流行歌曲
  • 即興演奏
  • 音樂學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適用對象】
  ・鋼琴彈唱初學者
  ・音樂創作者
  ・鋼琴編曲
  ・電腦音樂編曲
 
本書特色
 
  ・著重「拍型分配」,以提升彈奏者節奏感為優先訓練目標。
  ・訓練「聽音樂」及感受力,培養音樂品味並嘗試自行設計旋律及拍型。
  ・以全新角度且實用清晰的樂理概念,建構「心譜」即興編曲思考模式 。
  ・音樂表演者「移調」彈奏技能;音樂創作者「轉調」寫作概念。
  ・無基礎學員6個月即能運用樂理、具有彈奏編曲能力。
 
好評推薦
 
  【知名音樂人推薦序】
  China Blue 大貓、梁心頤 Lara、陶逸群 Tower、葉懷佩 Andrew。
爵士鋼琴即興演奏入門:從基礎和弦到風格模仿 書籍簡介 這本《爵士鋼琴即興演奏入門:從基礎和弦到風格模仿》旨在為對爵士鋼琴充滿熱情,但尚無系統性即興演奏經驗的學習者提供一條清晰、實用的學習路徑。本書摒棄了過於深奧的樂理術語,轉而採用大量實際案例和逐步練習,引導讀者紮實掌握爵士和聲的基礎,並將這些知識迅速應用於即興創作和演奏中。 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了從最基礎的爵士和弦構成,到不同風格(如藍調、搖擺、波薩諾瓦)的節奏處理與即興語法。我們相信,真正的即興能力建立在對和聲結構的深刻理解之上,而非僅僅依賴記憶音階片段。 --- 第一部分:奠定基礎——爵士和聲的骨架 本部分是整個學習體系的基石,重點在於讓學習者徹底理解爵士樂中「和弦」是如何構建和運作的。 第一章:超越古典的三和弦 傳統鋼琴學習多側重於三和弦的構成。本書將立即引入爵士樂的核心——七和弦。 七和弦的結構與命名法: 詳細解析大七和弦 (Maj7)、屬七和弦 (Dom7)、小七和弦 (m7),以及半減七和弦 ($ ext{m7}flat 5$) 的構成音。我們將專門討論「和弦功能」與「和弦色彩」的區別,理解為何屬七和弦具有解決的傾向性。 和弦的「擴展音」初探: 介紹九音、十一音、十三音的概念,但不急於深入複雜的變化,而是著重於如何將這些音作為「裝飾音」融入基本的七和弦骨架中,為後續的和聲擴張打下基礎。 第二章:和弦進行的邏輯:II-V-I 的統治力 爵士樂中數不盡的和弦進行都可以被視為「II-V-I」的變體或延伸。掌握這一組和弦的語法,如同掌握了英語的基礎句型。 功能和聲的再定義: 重新審視古典樂中的主、屬、下屬功能,並以爵士的視角(Tonic, Predominant, Dominant)來分析。 指法與轉換效率: 針對初學者,提供一套高效的、適合在鍵盤上快速移動的 II-V-I 轉位指法。本書強調使用「根音在低音,旋律集中在中高音區」的實用手型配置。 實戰練習: 涵蓋所有十二個調性的 II-V-I 進行,並要求學員在不看譜的情況下,能夠在兩拍內完成轉調與轉換。 第三章:和弦的替換與色彩化 當 II-V-I 結構建立穩固後,我們開始學習如何讓和弦聽起來「更爵士」。 屬七和弦的變化音: 深入探討 $ ext{V7}$ 和弦的常見變化,包括升九 ($9$)、降九 ($flat 9$)、升五 ($5$) 和降五 ($flat 5$)。本書會提供具體的聽覺辨識方法,區分 $ ext{V7}(9)$ 和 $ ext{V7}(flat 9)$ 的情緒差異。 三全音替換 (Tritone Substitution):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概念。我們將詳細解析 $ ext{V7}$ 如何被其下方三全音處的 $ ext{V7}$ 替代,並分析其在樂句中的行進方向和功能保持。 --- 第二部分:即興的語言——旋律與節奏的建構 掌握了和弦骨架後,重點轉向如何在這些骨架上「說話」,即創造有邏輯的即興旋律。 第四章:音階與調式在和弦上的應用 本書強調「和弦導向的即興」(Chord-Scale approach),而非單純的音階練習。 調式練習的實用化: 區分 Dorian (D小調的爵士調式)、Mixolydian (屬音調式) 和 Aeolian (自然小調) 在實際和弦進行中的使用場景。例如,何時在 $ ext{m7}$ 上使用 Dorian,何時在 $ ext{Dom7}$ 上使用 Mixolydian。 連接音(Passing Tones)與延伸: 如何利用和弦外音(Chord Tones)和和弦內音(Non-Chord Tones)來創造旋律的張力與釋放。我們將專注於「旋律輪廓」的訓練,確保即興線條具有連貫性和呼吸感。 第五章:藍調的靈魂與即興框架 藍調是爵士樂的根源,必須單獨深入探討。 十二小節藍調進行的分析: 拆解最常見的 12-Bar Blues 結構,並針對 I 級、IV 級、V 級和弦,提供特定的音階和模進建議。 藍調音階與推移: 介紹藍調音階 (Blues Scale) 的構成,並強調「推移」(Bending) 和「藍調音」(Blue Notes) 在鋼琴上的模擬技巧,如何透過八度選擇和觸鍵力度來模仿薩克斯風或小號的音色感。 藍調即興範例分析: 以 Count Basie 和 Wynton Kelly 的簡單藍調樂句為例,分析他們如何巧妙地利用轉位和節奏切分來豐富單一和弦上的即興。 第六章:節奏的魔力——切分與搖擺感 (Swing) 即興不僅是音符,更是時間的藝術。 掌握三連音的「搖擺」處理: 詳細講解如何將平均的八分音符「搖擺化」,從傳統的長短長短 (Long-Short) 感覺,過渡到更現代的「直感式搖擺」(Straight-eighth feel)。 切分音 (Syncopation) 的運用: 練習將重音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本書提供專門的節奏卡練習,要求學員只彈奏根音和五音,但必須將節奏感強烈地植入其中。 左手伴奏模式的發展: 從最基礎的「Walking Bass Line」概念入手,逐步過渡到「Shell Voicings」(只取三音和七音)和「Comping」(伴奏)的技巧,學習如何在不干擾即興旋律的同時,提供強勁的和聲支撐。 --- 第三部分:風格的掌握與實戰演練 本部分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的爵士標準曲目中。 第七章:標準曲目分析與即興策略 選擇幾首關鍵的爵士標準曲(如 Autumn Leaves, All The Things You Are, Satin Doll),進行系統性的拆解。 和聲簡化法 (Harmonic Reduction): 學習如何將複雜標準曲中密集的和弦進行「簡化」成清晰的 II-V-I 或 I-VI-II-V 鏈條,使即興時壓力減輕。 主題的變奏與發展 (Thematic Development): 示範如何從原曲的主旋律 (Head) 中提取動機 (Motif),並圍繞此動機進行 AABA 結構的即興發展,確保即興線條與歌曲主題緊密相關。 第八章:探索不同流派的鍵盤質感 爵士鋼琴風格多變,本章簡要介紹幾種關鍵風格的演奏特徵。 搖擺 (Swing) 與 Hard Bop 的力度控制: 探討如何使用更強的觸鍵和清晰的重音來體現 Hard Bop 的活力。 Bebop 的速度與線條密度: 介紹 Bebop 快速十六分音符線條的設計原則,著重於樂句的「空間感」,即如何巧妙地安排停頓。 Bossanova 與拉丁節奏的左手處理: 學習巴西音樂中特有的左手節奏型,以及如何將之融入鋼琴伴奏中,營造輕盈的氛圍。 結語:持續的探索 本書提供了進入爵士即興世界的堅實階梯。真正的精通需要長期的聆聽、模仿和實踐。建議讀者在完成書中練習後,立即將所學應用到錄音或現場演奏中,不斷校準自己的聽覺與演奏之間的落差。爵士樂是活的藝術,持續的探索才是唯一的「必備技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潘甄婷 Genevie Pan 
 
  樂次方音樂創作有限公司/總監
  做樂子/共同創辦人
 
  鋼琴彈唱表演訓練|Sibelius流行鋼琴編曲製作|iOS GarageBand教學應用|
  教學法研究|教材編輯|課程企劃|音樂書籍翻譯|B2B音樂創業顧問

图书目录

「曲調篇」
如果你剛好也愛唱歌
010歌唱音域
011定調
 
移調
017什麼時候需要「移調」
018跟移調樂器合奏
019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移調
 
首調唱法的優勢
012首調唱法 VS 固定調唱法
013訓練相對音感
015用「固定調」理解和弦的後遺症
016首調的優勢
 
音階
020「大調音階」如何形塑
021「小調音階」如何推算
 
「和弦篇」
本調和弦
022三和弦
023三和弦裡的音程
024七和弦
025七度音程
026Xmaj7 + 延伸音
027X7 + 延伸音
028Xm7 + 延伸音
029指定音
 
和弦轉位
030和弦轉位
031和弦音的排列組合
032和弦音的設計與刪減
033根據主旋律安排和聲
 
「節奏篇」
節拍的設定
034節拍器App
035時值
036拍號
038節拍量化
040基本重拍
 
節奏的掌握
042鼓組
043大鼓小鼓的位移(切分)
044過門
046拍子的組合
047休止符
0481拍組合
0491拍組合 練習
0501拍附點組合
0511拍附點組合 練習
052每一和弦1拍組合
053每一和弦1拍組合 練習
054第4拍加入附點拍
055第4拍加入附點拍 練習
056第2拍加入附點拍
057第2拍加入附點拍 練習
0582拍混合 |
0592拍混合 | 練習
0602拍混合 ||
0612拍混合 || 練習
0624拍混合
0634拍混合 練習
064低音吉他Bass guitar
065Bass 4 beats
066Bass 8 beats
067Bass 16 beats
 
「應用篇」
068推薦歌單 技能表
069一人樂團
 
常見彈唱風格
0704/4Ballad 彈唱基本款
0884/4搖滾節奏147
1026/8 Slow Swing 節奏
 
「聽奏篇」
112彈出一個感覺
113曲式分析
116節奏採譜
 
和弦進行
120大調和弦角色與功能
121常見的大調和弦排列
122古典流行雙棲
126有一點浪漫
127抒發型大合唱
129惆悵地訴說
132留白的張力
 
「轉調篇」
平行調
134關係大小調
135平行調七和弦比較
136平行調級數換算
1374m和弦
 
和弦重置
142屬七和弦&次屬和弦
143經過和弦
144音階大彙整
145調外和弦
 
轉調
139使用「原調」的共同和弦轉調
140使用「非原調」的和弦轉調
 
「器材篇」
鍵盤的種類
146MIDI主控鍵盤/合成器/數位鋼琴
 
宅錄設備
147入門/基礎/進階
 
「附錄」
149 本調和弦表
C大調
G大調
D大調
A大調
E大調
B大調
Gb大調=F#大調
Db大調=C#大調
Ab大調=G#大調
Eb大調
Bb大調
F大調
 
152流行音樂唱作技能評鑑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584031
  • 叢書系列:流行音樂必備的鋼琴技能
  • 規格:螺旋 / 160頁 / 21 x 29.7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在曲库选择上让人感到一丝困惑。虽然标题点明了“流行音乐”,但书中作为范例出现的曲目,很多都偏向于二十世纪中叶的爵士标准曲(Jazz Standards)或是早期的经典电影配乐主题。这些曲目虽然对和声的运用十分精妙,但它们在和声色彩和节奏型上,与当下主流的Pop、Trap或者EDM影响下的流行音乐风格相去甚远。例如,我非常想知道如何用钢琴来处理当今排行榜上那些带有复杂切分节奏和大量合成器音色的歌曲,但书中提供的练习大多围绕着传统的Swing律动和八度分解和弦进行。这就像一本烹饪书,教了你如何烤制完美的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式甜点,但没有一页纸教你如何制作一个受大众欢迎的网红奶茶配方。学习这些经典曲目固然可以提升触觉的灵活性和耳朵的辨识度,但它们在“流行性”和“时代感”上的缺失,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在快速迭代的音乐行业中显得有些滞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对当代流行音乐人(如Max Martin式的制作人或当红Solo Artist)编曲手法的解构和模仿练习。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方式,强烈地散发着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它倾向于用大量的理论术语和复杂的图表来解释音乐现象,而不是通过直观的听觉示例或简短的练习来引导学习。比如,在讲解“调式互换”时,作者不仅列出了所有相关的和声功能分析,还引用了多位音乐理论家的论述,这无疑增加了内容的深度,但也极大地拖慢了学习节奏。我个人更偏好那种“先给你听一个酷炫的例子,然后告诉你怎么做到”的学习路径,这样更容易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这本书的逻辑是“先建立理论体系,再实践应用”,这个顺序对于追求即时满足感的流行乐学习者来说,适应起来非常吃力。我翻阅了多次,试图找到一些可以直接套用的和弦进行或节奏型模板,但这些“捷径”几乎没有。它要求学习者必须从最底层的音响物理学和历史和声学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更像是在“造房子”,而不是在“装修”已有的“房子”。对于只想在KTV或乐队里快速提升自己伴奏能力的爱好者,这本书的学术负担过重了。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更像是一本面向音乐学院预科生的教材,而不是一本面向广大流行音乐爱好者的实用手册。书中对音阶、琶音的讲解极其详尽,每一个指法和练习都要求精确到毫米级的力度控制,这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转向流行音乐领域进行探索的乐手来说,显得有些基础过头了。例如,它用整整一个章节来讨论“如何处理三度叠置的半音阶音型”,这在古典练习曲中是标准流程,但在流行钢琴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快速构建一个流畅的、有节奏感的即兴旋律线,或者如何根据人声旋律线即时变化左手的低音线。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书中对电子音乐制作或数字音频工作站(DAW)中的钢琴音色处理几乎没有提及。在今天的流行音乐制作中,键盘手的工作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声学钢琴范畴,采样的使用、MIDI控制器的映射、效果器的链式处理都是日常技能。这本书似乎停留在了一个比较传统的、 akustik(声学)的时代,对于如何将这些“必备技能”应用到现代录音和现场演出环境中的指导是缺失的。这让这本书的“必备”光环大打折扣,更像是一套扎实的、但年代感较强的基础功训练集。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是《流行音樂必備的鋼琴技能 (適用鋼琴)》,但我在阅读后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古典乐理的深层挖掘,而非我原本期待的流行音乐编曲与即兴技巧。举例来说,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巴赫赋格曲的结构分析,以及如何运用和声导向法来解决复杂的对位问题。这对于一个希望快速上手弹唱伴奏或学习现代流行和弦走向的钢琴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有点“跑偏”的。我期望看到的是关于如何解析当代R&B的和弦色彩,或是如何模仿著名流行歌手的钢琴伴奏风格的实用指南,比如如何用爵士和弦替换流行歌曲中的基础三和弦来增加“高级感”。然而,书中提供的更多是关于奏鸣曲式、曲式分析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和声的传统课程。虽然这些知识本身很有价值,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人的音乐基础素养,但它未能触及标题所承诺的“流行音乐必备”这一核心诉求。我花了很大精力去尝试将学到的这些古典技法嫁接到我正在学习的流行歌曲上,但转换过程中的工具性指导非常缺乏,更像是一种要求学习者自己去“意会”的教学方式。这种反差让我感到有些失落,特别是对于那些时间有限、追求效率的成年自学者而言,可能需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更现实的预期。

评分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如何将“钢琴”与“电子设备”整合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于现代流行钢琴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疏漏。全书的讲解似乎都假设学习者只面对一台传统的原声钢琴,所有的技巧都围绕着踏板的运用、键盘的触键深度以及两手协调性展开。然而,流行音乐的现场或录音室环境,往往涉及复杂的键盘切换——可能是合成器主音色、可能是电钢(Rhodes/Wurlitzer)、可能是管风琴音色,甚至需要即时控制效果器参数。书中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快速切换音色、如何设计一个多层次的钢琴伴奏声部(例如,一层用Pad铺底,一层用钢琴演奏主旋律,一层用贝斯音色走低音线)的策略性指导。学习流行钢琴,不仅仅是会弹,更是会“安排”声音。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觉,如果我拿着这本书学完,我可能成为了一个极佳的传统钢琴家,但在一个现代流行乐队的Keyboards位置上,我可能依然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快速、有效地用我的乐器去匹配制作人的要求。这本书提供的是“如何弹得好听”,而不是“如何在流行音乐的工业流程中高效地工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