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講中國人的。
中國人的事最不好講。
一本「破譯」並「解密」中國人群象的解答之書,
從尋常之中,揭示中國文化最核心、最深層的秘密。
講到中國人的事,為什麼總是特別麻煩?
講了中國人那麼久,你真的了解中國人嗎?
人之謎,就是文化之謎。中國人之謎,當然就是中國文化之謎。
本書從中國歷史、詩詞、小說、人情世故、社會價值觀下手,發現一些大眾習焉而不察的習慣或習性,其實都有本有源,易中天引經據典,化繁為簡,撥清思路,一步步的帶領讀者走進一個趣味幽遠的中國人的世界。
在書中,特別拈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九種文化現象來進行討論:
■飲食──革命不是請客,就是吃飯
中國人見面,開口第一句就是問吃飯的事。會不會吃、懂不懂吃、善不善於處理飲食問題,就關係到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官、會不會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服飾──變通以趨時,不為天下先
超前有風險,落伍遭恥笑,因此中國人處理時尚問題,有條古訓叫「變通以趨時」──時代變了,服飾也要跟著變,否則就是不合時宜。而只要做足「表面工夫」,就不至於被追究。
■面子──先顧全面子,再顧好裡子
面子幾乎主宰著中國人的一切。人際關係,要靠面子來處理和維繫;社會生活,也要靠面子來決定和操作。丟了面子,就是「沒臉見人」,有時會比喪失性命還要可怕,所以也才會產生「死要面子」的現象。
■人情──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人情的基本法則是「回報」。然而,中國人的所謂「人情」,是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它是情感,又不純粹是情感。人情「還,還是不還」,對於許多中國人,也都是個問題。
■單位──「安身」「立命」之所
對於中國人來說,單位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兩個陌生人見面,多半會問「你是哪個單位的」。在大街上騎車闖了禍,或者到機關衙門裡去辦事,警察和門衛都會問這句話。單位,差不多可以說是中國人生存的依據。
■家庭──內外有別,親疏有差
中國傳統社會是「家本位」,或者說「家為國之本」。家庭的特點,就是「公私不分,內外有別」。當家庭成為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普遍性模式」,這兩個基本原則也就確立起來了。
■婚戀──盡義務,結親緣,繼血緣
在大多數中國人看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於是婚嫁一事就從「個人權利」變成了「社會義務」,也就「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有資格來關心、來過問,來插上一腳了。
■友誼──肥水不落外人田,資源共享
交朋友,要講「交情」。而中國人友誼的又一個特點,就是任何人的結交,都有一定的「圈子」。君子之交是一種圈子,小人之交也是一種圈子,雖然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沒有一定圈子的交往,事實上並不存在。
■閒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中國人愛說閒話。但「閒話」其實不「閒」,在現實和歷史中常被拿來當成鬥爭的武器,造就了許多「閒話陰謀家」的存在。
這九種文化現象,有的是中國獨有的,如人情、面子;有的雖非中國獨有,卻頗具「中國特色」,如飲食、家庭。現象雖有九種,但「九九歸一」,目的卻只有一個,即要揭示出中國文化最核心最深層的秘密。
易中天是一位社會學者,多年來研究中國文化,他筆下的「閒話」其實「不閒」,其實是一位資深社會觀察家的觀察筆記。
一致推薦
Cheap|百萬歷史YouTuber
文成|作家、一歷百憂解主持人
矢板明夫|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羊咩老師|高中國文老師、《上一堂人生國文課》作者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依筆畫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