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佛教法門很多,歸納起來不齣聖道、淨土二門。前者是指行人專憑自己的禪觀念誦等修證,叫做自力;後者是指行人依靠信願持名,仰仗彌陀的宏願接引生西,稱做他力。比方人們旅居遠方欲返,自力就是步行,一步一步地迴歸;他力則是辦妥乘坐先進交通工具的手續,走上和依靠先進的交通工具返傢,既省力,又迅速。所以弘揚淨土的佛典十分宏富,古德對此謂之「功高易進」法門。
佛陀開的淨土法門,實為指點教法的最終歸宿。古印度龍樹、無著和世親諸菩薩先後齣世,開中觀、瑜伽行兩大學係,一本佛陀意思,前者著《十住毗婆沙論》,後者作《往生論》,倡導淨土作歸宿處。大教東漸,漢代開始翻經,即有淨土譯典問世。東晉竺法曠(西元三二七~四○二年)首先吟詠和講誦《無量壽經》,接著,慧遠大師(西元三三四~四一六年)於廬山般若臺精捨彌陀像前,與同一百二十三人供齋發願,結社念佛,共期生西。至南北朝東魏的曇鸞大師(西元四七六~五四二年)、唐道綽大師(西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和善導大師(西元六一三~六八一年)先後倡導淨土時,此教已普遍地弘傳開來;尤其是善導大師著重提倡持名專修,使淨土教像風馳電掣般地發展,幾成「傢傢阿彌陀,處處觀世音」的境地。此後,乃至於今,代有高賢提倡,成為我國禪、教、律、密的共同指歸,以至淨宗被眾推尊共有一十三祖。這就是淨土文化在我國流行的史略。
佛典後多,但能對它深入研究而登堂入室者少;諒由其義蘊深隱,入門非易。魏磊居士宿植德本,善根深厚;精研佛典,探究淨宗文化。以「韆經萬論,處處指歸」之旨,用淨土三經一論作基幹,尤其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即善本《無量壽經》,精心敬選摘錄瞭四十餘部經典和一百一十餘部論著的淨土言教,按照淨土緣起、極樂依正莊嚴和往生資糧的次第,逐段提要或簡介論述,擇難注釋,把原文譯成語體,彙編成三冊,集淨土要義之大成,而為讀者易閱易入之作。並且句句齣乎經論,字字都有依據,得此一部,即能係統地瞭解淨土的真意,掌握住到達寶所的捷徑。此書即將付梓問世,誠望讀者人人受益,終究同登淨域,庶符佛陀的慈悲本懷,也滿編譯者的深切心願。承囑為序,粗述其源流和願望,以饗讀者。
王新 一九九四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