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股安穩因子投資法:每年花8小時,報酬近20%,天天睡得著的股票投資法

颱股安穩因子投資法:每年花8小時,報酬近20%,天天睡得著的股票投資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怡成
圖書標籤:
  • 颱股
  • 投資
  • 股票
  • 因子投資
  • 價值投資
  • 財務分析
  • 長期投資
  • 被動投資
  • 高股息
  • 穩健投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最大特色是「方法簡單,績效可靠」
讓你可以日日好眠的超幸福股票投資法
 
  巴菲特長期投資的年化報酬率19.8%。而你隻要照本書的方法做,每季花2小時就可以達到19.3%的年化報酬率?兩個問題:(1) 這真的可信?(2) 真是如此,為什麼不去買巴菲特的BRK.B,多賺那0.5%的報酬率?
 
  關於第一個問題,葉怡成博士任職於國內知名大學,是人工智慧及統計方麵的專傢,他以過去20年的歷史資料為基礎,研究影響投資報酬率的因素。他提齣以「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最近一個月股票報酬率」等三個因子的加權評分選股法。
 
  市麵上很多作者提齣投資的方法,這些當然值得參考。不過他們陳述的績效通常隻是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往往沒有經過長時間嚴謹的實證。
 
  本書則完全不同。投資績效不隻被超過20年長時間檢視,也考慮許多不同的麵嚮,如最大迴撤。比如,二個投資方法,10年的纍積報酬都是500%。其中一個最大迴撤是50%,另外一個是30%,你要投資哪一個?這不可不考慮。因為如果你採用兩倍的槓桿,那麼遇到50%的迴撤,你的資產就歸零。本書得齣的結論,不但禁得起量化方法檢驗,考慮的麵嚮也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包括年化報酬率、標準差、最大迴撤、絕對勝率、相對勝率⋯⋯。本書提齣的方法,不隻讓你賺得多,也能睡得好。
 
  第二個問題:你為什麼不去追求巴菲特提供的額外0.5%的溢價?
 
  原因很簡單,巴菲特現在管理的是上韆億美金的資金,市場上已經無法找到足夠多的高獲利資產可以滿足投資需求,因此近年來巴菲特的年報酬率已經降低到15%以下。
 
  本書提供瞭大量投資股市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識,讓你以這些基本常識為基礎,做齣正確的判斷。如前述,如果你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年化報酬率不到20%,那麼你就知道有人宣稱短短三年可以賺好幾十倍是不可信的事。
 
  又如颱股最大迴撤是多少,做空是不是比做多好賺,本書都提供瞭無庸置疑的實證結果和推論。更重要的是,本書花瞭一半的篇幅,說明得齣本書結論的實證方法。這不隻更進一步證明本書立論的完整,也是在資訊時代,研究股市投資必須瞭解的基本知識。
 
本書特色
 
  ★任何人都可以複製的投資方法,每季隻須投入2小時
  本書提齣的投資方法,經過完整嚴謹的測試,步驟明確,不用個人主觀「經驗值」介入。任何人依據書中的方法照著做,都可以利用財報資料選股,達成同樣的投資績效。由於方法明確,投資人每季隻要投入2小時,根據財報數據計算股票的三個因子的評分,再用加權評分法整閤成總評分,就可以把所有股票排名次,再剔除不符條件的個股,就可以創造19.3%年化報酬率。重點是你必須相信這套方法是有用的,纔會有信心長期堅持持續投資。因此本書對投資方法的理論推理與迴測過程做瞭清楚的陳述。此外,作者還在2021至2023年實際根據此策略在市場實際買賣股票十個財報季,並評估投資績效,證明這個策略是實際可行的高報酬投資方法。
 
  ★睡得好,賺得多的投資方法
  任何的投資方法都要考慮風險。以巴菲特為例,若以夏普指標為標準((投資績效−無風險報酬)/投資績效標準差),長期以來名列世界前茅。而他同時也是在股市中投資錶現最好的人士之一。在漫長的投資歲月,有大約13年投資績效不如多頭市場的大盤,但是極少產生虧損。可見降低風險不但能讓你睡得好,而且賺得多。
 
  ★最新資料驗證,報酬大勝0050 19.4個百分點
  為瞭更進一步證明此選股策略的市場操作實際績效,從2021年3月31日,使用2020年Q4財報選股,並投入可觀資金實際買入股票。之後一直持續固定在財報公告日隔日換股,直到在2023年5月15日依照2023/Q1財報換股,一共10個財報季。截至本書截稿的2023日7月7日,年化報酬率18.6%,同期的0050 ETF年化報酬率則為-0.8%。
股票投資的穩健之道:構建你的長期財富基石 在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中,尋求穩定增長與安心持有的投資策略,一直是無數投資者的終極目標。本書並非側重於追求一夜暴富的投機技巧,而是深入探討如何構建一個能夠穿越牛熊、基業長青的投資組閤。我們聚焦於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被市場反復證明的價值原理,旨在幫助讀者從頻繁交易的焦慮中解脫齣來,建立一套係統化、可執行的、以“安穩”為核心的投資哲學。 第一部分:重塑投資認知——從投機者到長期持有者 傳統的股票投資往往被塑造成一場高風險、高強度的智力競賽,要求投資者時刻緊盯盤麵,進行情緒化的買賣決策。本書將徹底顛覆這一觀念,引導讀者迴歸投資的本質:成為企業的所有者,而非市場價格的賭徒。 1. 風險的重新定義:波動性與永久性損失的區彆 我們首先要厘清兩個核心概念:市場波動性與資本的永久性損失。股價的日內或季度性波動是市場常態,不應被視為真正的風險。真正的風險在於選擇錯誤的企業,導緻本金的不可逆轉的損失。本書將教授如何通過嚴格的篩選標準,將“不可承受的風險”降至最低。我們將深入分析企業的基本麵分析框架,重點考察其護城河的深度、現金流的質量以及管理層的誠信度。 2. 市場先生的脾氣:理解情緒與周期的力量 股市的非理性行為往往是獲利的最大機會。本書將介紹市場情緒的周期性,探討“貪婪”與“恐懼”如何在不同階段主導價格行為。我們不會試圖預測市場的短期走嚮,而是學習如何利用市場先生的過度反應——在恐慌時敢於關注價值窪地,在狂熱時保持必要的警惕。這部分內容將藉鑒行為金融學的洞察,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對抗自身心理偏見的防禦機製。 3. 長期主義的復利魔力:時間是最好的朋友 復利的力量是宏觀經濟和企業成長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書將通過詳實的案例展示,即使是中等迴報率的投資,在數十年間也能積纍齣驚人的財富。我們將計算並展示“時間跨度”在投資迴報中的決定性作用,強調“持有時長”遠比“擇時進齣”更為重要。培養耐心,是安穩投資的第一個紀律。 第二部分:構建穩健的價值篩選體係 成功的投資不在於找到十倍股,而在於避免那些注定失敗的股票。本章將詳細構建一個多層次的篩選漏鬥,確保隻有那些具備長期生存能力和增長潛力的企業纔能進入投資組閤。 1. “護城河”的深度測量:企業的競爭優勢分析 理解一傢公司為何能夠持續盈利,是價值投資的核心。我們將分解“護城河”的幾種主要類型——無形資産(品牌、專利)、網絡效應、成本優勢、轉換成本等。通過量化指標和案例分析,教你如何區分那些擁有強大壁壘的企業,以及那些僅憑短期概念炒作的企業。 2. 財務報錶的“健康檢查”:識彆被低估的信號 財務報錶是企業的體檢報告。我們不會陷入復雜的會計細節,而是聚焦於幾個關鍵的“紅旗”和“綠旗”指標。重點分析自由現金流(FCF)的穩定性和增長性、資産負債錶的杠杆水平,以及盈利質量(剔除一次性收益)。我們將介紹“安全邊際”的財務應用,確保買入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 3. 優秀管理層的畫像:看人比看數更重要 即使擁有最好的商業模式,錯誤的管理層也會毀掉一切。本部分深入探討如何評估管理層的能力和動機。考察他們的資本配置決策(再投資、迴購、分紅)、曆史記錄以及與股東利益的一緻性。我們將使用具體的案例來分析“管理層欺詐”的常見手法,以及如何通過薪酬結構來判斷管理層是否真正緻力於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第三部分:實戰構建與動態維護——少即是多 投資組閤的構建不應是拼湊大量個股的遊戲,而是一個精選、集中的過程。本部分側重於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價值原則,並建立一套低維護成本的管理係統。 1. 集中度的藝術:如何確定最佳持股數量 許多研究錶明,過多的持股隻會稀釋你的最佳想法。本書將提供一個框架,幫助讀者確定最適閤自己研究能力的持股數量。討論集中投資的風險與迴報,以及如何確保組閤中的每一筆投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高信念”選擇。 2. 動態調整的哲學:何時“賣齣”比“買入”更重要 安穩投資法強調“買入並持有”,但這不意味著“買入並遺忘”。賣齣決策通常源於兩種情況:一是初次買入的邏輯已破壞(企業基本麵惡化),二是齣現瞭更具吸引力的、提供瞭更大安全邊際的機會。我們將詳細闡述清晰的賣齣規則,避免因市場噪音而進行情緒化操作。 3. 組閤的防守策略:分散化與對衝的非必要性 對於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而言,過度的分散化(例如持股超過20傢)往往是低信心或缺乏深入研究的錶現。本書將探討如何在精選少數優質資産的基礎上,通過行業輪動(而非頻繁交易)和適當配置低波動性資産(如高評級債券或特定商品),來增強組閤的整體韌性,確保在市場恐慌時,核心持倉能夠穩如磐石。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賦能讀者,讓他們能夠建立一套強大的內在框架,從而在投資過程中保持冷靜、理性,並最終實現長期的、令人安心的財富積纍。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套久經考驗的原則,而非追逐短期熱點的秘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葉怡成
 
  目前任教於淡江大學,開設工程經濟學、財務管理、資料探勘等課程。
 
  【著作】
  《颱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
  《誰都學得會的最強選股公式GVI》、
  《誰都學得會的算股公式》、
  《工程經濟與財務管理》、
  《工程經濟》、
  《用黃金公式找到隱藏版潛力股 》、
  《颱股研究室》、  
  《美股研究室》、  
  《用Excel做商業預測:終身受用的原理與實作》、
  《資料探勘:程序與模式─ 使用Excel實作》、
  《證券投資分析:使用Excel實作》、
  《AI 證券投資分析:探索超額報酬  使用Excel實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導論篇:報酬與選股因子
第1章 縱橫解剖股市,探索股票本質
─股市解剖1:市場報酬率與風險

1-1 投資人對股票投資方法的需求
1-2 本書投資方法的基礎
1-3 投資報酬率與風險的計算
1-4 投資工具的報酬率與風險
1-5 颱灣股市的報酬率特性
1-6 國際股市的報酬率比較
1-7 股市長期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平均值與標準差
1-8 股市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關係
1-9 暴躁市場假說
1-10 股市的年投資報酬率的均值迴歸
1-11 股市的日投資報酬率的自我相關係數
1-12 個股報酬率之觀察
1-13 個股報酬率之間的相關係數
1-14 提高報酬:指數成長法則
1-15 降低風險:大數法則
1-16 對投資人的忠告
1-17 對投資人的啟發:投資六大基本原則

第2章 選股還是擇時,這是首要問題
─股市解剖2:選股與擇時策略

2-1 股票投資策略的分類: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
2-2 主動投資策略的分類:選股與擇時
2-3 股票的主動投資策略:選股
2-4 股票的主動投資策略:擇時
2-5 選股的報酬率
2-6 擇時的報酬率
2-7 選股與擇時的報酬率比較
2-8 選股策略的報酬率:作多/作空
2-9 擇時策略的報酬率:順勢係統/擺盪係統
2-10 選股與擇時策略市場麵比較:選股好於擇時
2-11 選股與擇時策略心理麵比較:選股易於擇時
2-12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股為主

第3章 因子兵團圍攻效率市場城堡
─股市解剖3:報酬異常與因子投資

3-1 投資績效的衡量:報酬、風險與流動性
3-2 效率市場假說:古典的學術堡壘
3-3 單因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3-4 多因子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3-5 股票市場的報酬異常
3-6 五種主要的報酬異常
3-7 報酬異常的四種解釋
3-8 行為財務學:另一座學術堡壘
3-9 能否擊敗市場的三種觀點:不行、可以、可能
3-10 因子投資的超額報酬來源
3-11 選股因子的初步篩選:績效與綜效
3-12 選股因子的綜效建構:加權評分法
3-13 選股因子的綜效現象:綜效前緣
3-14 選股因子的輪動現象:風格輪動
3-15 選股因子的擁擠現象:因子擁擠
3-16 選股因子的失效現象:解釋與原因
3-17 因子投資的重點
3-18 因子投資的實證研究迴顧
3-19 對投資人的啟發:提高績效的三大法寶

第4章 複製巴菲特的報酬異常
─股市解剖4:巴菲特與因子投資

4-1 巴菲特:市場的股神
4-2 葛拉漢的價值投資哲學
4-3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
4-4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1:從分年報酬率來看
4-5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2:從十年一期來看
4-6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3:從財富纍積麯線來看
4-7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4:從年報酬率散布圖來看
4-8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5:從夏普比率散布圖來看
4-9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6:與其他投資大師比較
4-10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觀察7:與凡人比較
4-11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解析1:財務槓桿
4-12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解析2:選股能力vs經營能力
4-13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解析3:報酬的來源
4-14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複製1:因子投資
4-15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複製2:綜效選股、持續投資、財務槓桿
4-16 巴菲特的報酬異常複製3:路線圖
4-17 對投資人的啟發:如何複製巴菲特的報酬異常

第二篇 選股原理篇:價值、成長、趨勢創造綜效
第5章 股票內在價值的評估
─股價的成長價值模型(GVM)

5-1 內在價值估計的起點 ─ 股東有何權益?
5-2 內在價值估計方法分類
5-3 內在價值估計方法1:收益基礎法 (盈餘分配請求權)
5-4 內在價值估計方法2:資產基礎法 (剩餘財產請求權) 
5-5 內在價值估計方法3:市場基礎法(市場比較法) 
5-6 股票、房地產、商品定價方法之比較:殊途同歸
5-7 股利貼現模型 
5-8 各種評價方法的原理與優缺點
5-9 成長價值模型的假設:股東權益報酬率的均值迴歸
5-10 成長價值模型的推導
5-11 成長價值模型的改進
5-12 成長價值模型的參數:價值係數與成長係數
5-13 成長價值模型的運用: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決定
5-14 成長價值模型的解析:淨值價值與盈餘價值
5-15 成長價值模型的解析:初始價值與未來價值
5-16 對投資人的啟發:高價值股票的三條件

第6章 股票定價與報酬估計閤一
─預期報酬率模型(ERRM)

6-1 內在價值增長定價模型的假設與推導
6-2 外在價值增長定價模型的假設與推導
6-3 預期報酬率模型1:假設與推導
6-4 預期報酬率模型2:特例的意義
6-5 預期報酬率模型3:實例的計算
6-6 預期報酬率模型4:參數的影響
6-7 預期報酬率模型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關係
6-8 對投資人的啟發:一公式,五原則,二提示

第7章 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閤一
─股價與報酬的動態過程

7-1 股價的形態:趨近型、振盪型
7-2 股市的投資人1:價值投資人、趨勢投資人
7-3 股市的投資人2:交易行為
7-4 股市的投資人3:實例解說
7-5 投資人理論的股價方程式1:假設
7-6 投資人理論的股價方程式2:推導
7-7 投資人理論的股價方程式3:參數的影響
7-8 投資人理論的股價方程式4:數據的匹配
7-9 投資人理論的選股策略1:啟發─融閤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
7-10 投資人理論的選股策略2:實現─加權評分法
7-11 投資人理論的選股策略3:分析─振盪型
7-12 投資人理論的選股策略4:分析─趨近型
7-13 投資人理論的選股策略5:迴測
7-14 對投資人的啟發:以加權評分法融閤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

第三篇 數據驗證篇:資料視覺化的運用
第8章 價值因子與獲利因子的股票報酬率歷程完全不同
─資料視覺化1:股價與報酬的一維動態分析

8-1 價值股與成長股:傳統的理解
8-2 價值股與成長股:常見的誤解
8-3 價值股與成長股:績效的綜效
8-4 價值股與成長股:股價與報酬之假說
8-5 價值股與成長股:股價與報酬之實證 ─ 前後五季
8-6 價值股與成長股:報酬之建模 ─ 前後五季
8-7 價值股與成長股:股價與報酬之實證 ─ 前後十季
8-8 價值股與成長股:報酬之建模 ─ 前後十季
8-9 對投資人的啟發:價值、成長是二維的概念

第9章  股價淨值比與股東權益報酬率的關聯性
─資料視覺化2:股票的二維靜態與動態分析

9-1 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
9-2 P/B與ROE的關係:成長價值模型
9-3 P/B與ROE的靜態關係1:投組
9-4 P/B與ROE的靜態關係2:個股
9-5 P/B與ROE的動態關係1:方法
9-6 P/B與ROE的動態關係2:數據
9-7 P/B與ROE的動態關係3:全部股
9-8 P/B與ROE的動態關係4:低風險股和高風險股
9-9 P/B與ROE的動態關係5:小市值股和大市值股
9-10 P/B與ROE的動態關係6:小動量股和大動量股
9-11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趨勢是選股的佐證

第10章 股價趨勢是投資的輔助因子
─資料視覺化3:預期報酬率的2D與3D分析

10-1 報酬率與P/B及ROE的關係:預期報酬率模型
10-2 報酬率與P/B及ROE的2D觀察
10-3 報酬率與P/B及ROE的3D觀察
10-4 報酬率與P/B及ROE的麯麵1:方法
10-5 報酬率與P/B及ROE的麯麵2:數據
10-6 報酬率與P/B及ROE的麯麵3:結果
10-7 報酬率與P/B及ROE的麯麵4:方法的修正與結果
10-8 對投資人的啟發:報酬率是P/B與ROE的函數

第四篇 操作方法評比:加權評分法最佳
第11章 篩選法、排序法、成長價值法比一比
─選股方法概論

11-1 選股模型的優點與缺點
11-2 選股模型的難點與要點
11-3 選股模型的架構與參數
11-4 選股模型的四種方法
11-5 選股模型的實例1:篩選法 (Filter Based Method)
11-6 選股模型的實例2:排序法 (Sorting Based Method)
11-7 選股模型的實例3:成長價值法 (GVI)
11-8 對投資人的啟發:評分排序法是較佳的選股方法

第12章 選股方法,殊途同歸
─加權評分法與成長價值法之比較

12-1 選股模型的實證比較
12-2 選股模型I:成長價值法
12-3 選股模型II:加權評分法
12-4 迴測方法
12-5 實證結果Ⅰ:全體股票
12-6 實證結果II:大型股票
12-7 報酬與風險的趨勢之比較
12-8 對投資人的啟發:加權評分法更具整閤性

第13章 因子兵團展開陣勢
─加權評分法:2階模型之實驗設計與模型建構

13-1 選股模型:加權評分法
13-2 實驗設計:配方設計
13-3 以實驗設計優化選股模型
13-4 步驟1:實驗設計與實施
13-5 步驟2:模型建構與分析
13-6 步驟3:權重優化與驗證
13-7 對投資人的啟發:因子綜效明確存在

第14章 往高報酬中等風險的方嚮,開疆闢土
─加權評分法:綜效前緣

14-1 綜效前緣:投資人的邊疆
14-2 步驟1:設計配方實驗
14-3 步驟2:迴測選股模型
14-4 步驟3:建立預測模型
14-5 步驟4:探索綜效前緣
14-6 步驟5:建構綜效前緣
14-7 對投資人的啟發:風險承擔能力不同應採用不同選股模型

第15章 選股模型是否吃得好,也睡得好?
─加權評分法:績效的穩健性

15-1 選股效果的時間穩健性:投資人的城堡
15-2 迴測方法
15-3 外顯穩健性
15-4 內隱穩健性
15-5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具有時間穩健性

第16章 優化模型參數,提高績效
─加權評分法:績效的最佳化

16-1 選股效果的參數最佳化:投資人的聖殿
16-2 買入規則:選股股數─以排名2%股票最佳
16-3 賣齣規則:賣齣門檻─以排名10%股票最佳
16-4 交易規則:換股週期─以交易日為準時30日最佳
16-5 賣齣門檻與換股週期─交互作用
16-6 交易規則:換股時機─以日曆天為準時財報公告日隔日最佳
16-7 對投資人的啟發:最佳交易規則必須由迴測決定

第17章 機動調整選股風格,擴大戰果
─加權評分法:風格擇時策略

17-1 風格擇時策略:投資人的錦囊
17-2 設計各種風格模型
17-3 迴測各種風格模型
17-4 實證風格擇時策略
17-5 對投資人的啟發:風格擇時策略具有應用的價值

第18章 迴測實證,市場實戰
─加權評分法:最佳選股策略

18-1 最佳選股策略:從2010至2022年共13年之迴測
18-2 巨觀:投資組閤的績效統計
18-3 組成的微觀1:個股報酬統計
18-4 組成的微觀2:交易報酬統計
18-5 時間的微觀1:年報酬率統計
18-6 時間的微觀2:年報酬率分解
18-7 時間的微觀3:日報酬率統計
18-8 時間的微觀4:日報酬率纍積過程
18-9 時間的微觀5:日報酬率最大迴撤
18-10 最佳選股策略:從2000至2020年共21年之迴測
18-11 最佳選股策略:從2021至2023年之市場實戰
18-12 對投資人的啟發:最佳選股策略經得起考驗

附錄A 成長價值模型(GVM)的股價評價公式
附錄B 投資人理論的股價方程式
附錄C 加權評分法:八組選股因子實驗設計
附錄D 加權評分法:離線與線上迴測之比較
附錄E 加權評分法:3階模型之建構與優化
附錄F 財報選股實戰交易紀錄
附錄G 基於成長價值模型(GVM)之統一價值成長ETN (020018)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197424
  • 叢書係列:VIEW
  • 規格:平裝 / 640頁 / 17 x 23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常受邀演講談計量投資,當我看到底下聽眾是一群年輕人時,我都會眼睛一亮,很高興地跟他/她們說:「恭喜各位年輕人,你們有我沒有的關鍵優勢:可以比我多投資三十年!」
 
  巴菲特是股神,顯然投資人不能指望任何投資方法的報酬率能在長期上超越他。那麼他的年報酬率是多少呢?這個數字當然會隨時間持續地變動。根據許多人的研究,巴菲特早期的年化報酬率約在25%至30%之間。但近年來這個數字有些下降。有人算齣巴菲特自1965至2021年的年化報酬率為19.6%,標準差14.5%。因此,在美國隻要年化報酬率20%就可與股神並肩瞭,可見年化報酬率20%絕非易事。
 
  請注意,特定年獲得20%的年度報酬率不難,例如在2004到2013年這十年間,S&P500在2009、2013這兩年的年度報酬率都高於20%,在2006、2010、2012這三年也都高於15%,因此看起來20%並不神奇。但問題是也要考慮「歹年鼕」,例如2008年的 −37%。因此「平均」達20%並非易事,特別是用幾何平均值來看。在1965至2013共49年期間,巴菲特的年化報酬率比S&P500高齣約10%,如此算來每一個月不到1%,可見即使投資人盡得巴菲特真傳,也沒有快速緻富這迴事。
 
  假設有一位年輕的投資人,他的年化報酬率是很普通的5%。如果他能學到一種方法,讓他的年化報酬率達15%,那麼差距有多大呢?假定他每年投資12萬元,
 
  10年:151萬 vs 244萬 (1.6倍,有差嗎?)
  20年:397萬 vs 1,229萬 (3.1倍,有差!)
  30年:797萬 vs 5,217萬 (6.5倍,差不少。)
  40年:1,450萬 vs 21,349萬 (14.7倍,差很大!)
  50年:2,512萬 vs 86,613萬 (34.5倍,驚人吧!)
 
  投資不隻需要IQ,更需要EQ ─ 至少三十年的恆心,與臨危不亂的毅力。西方人說滾石不長苔(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投資是耐力賽,不是百米衝刺。今日的巴菲特是在投資路上已經跑瞭將近七十年的健將,如果他少跑30年,他的資產將隻有今日的1/300。我們投資人除瞭景仰他的IQ,也當景仰他的EQ。
 
  我自己原本是土木係教授,專長人工智慧、統計分析、營建管理。後來因係所調整,42歲纔到資管係服務,研究主題自然是要另起爐竈。因有人工智慧、統計分析專長,選擇瞭資料最豐富的投資分析領域。在資管係研究瞭七年,到瞭快50歲纔敢說自己有一點懂這個領域瞭。現在已再次迴到土木係任教。大學教授大都是一群嚴謹、保守的人,對投資也是一樣,不懂不齣手。所以嚴格來說,個人實際投資年資僅十五年(47歲至61歲),但「他謹慎,您發財」。年輕人能善用嚴謹、保守的人的多年研究成果,不是很幸福嗎?
 
  本書最大特色是「方法簡單,績效可靠」。一年隻需依據四次財報換股,每次約需二小時。本書最後一章的迴測實證(迴測期 2000至2020,共21年),年化報酬率19.53%,月報酬率超越大盤次數:146/252 (57.9%)。為瞭更進一步證明此選股策略的市場操作實際績效,從2021年3月31日,使用2020年Q4財報選股,並投入可觀資金實際買入股票。之後一直持續固定在財報公告日隔日換股,直到在2023年5月15日依照2023/Q1財報換股,一共10個財報季。截至本書截稿的2023日7月7日,年化報酬率18.6%,同期的0050 ETF年化報酬率則為-0.8%。
 
  投資股市不外乎「選股」、「擇時」以及兩者的混閤方法,這些方法各有特性與優缺點,適閤不同個性與環境的投資人。這本書談如何以因子投資來選股,在選股因子中除瞭有價值投資的價值因子、獲利因子,也包含趨勢投資的慣性因子。本書從原理、驗證、迴測,一直到談到如何實踐市場實戰。希望對投資人,特別是4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人有所助益。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