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綠生活:嚮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碳、廢核的日子 (電子書)

歐洲綠生活:嚮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碳、廢核的日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歐洲華文作傢協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信息

綠色的夢(瑞士) 
會長的話 

PART ONE 環保意識
 
漫談比利時人的綠色理念(比利時)郭鳳西 
丹麥的綠色願景(丹麥)池元蓮 
生態環保路途艱辛(法國)楊翠屏 
談環保,憶瑞士(瑞士)趙淑俠 
變綠的德國(德國)於采薇 
我在德國感受環保(德國)黃鶴升 
工具理性與我的憂患(奧地利)俞力工 
綠色的理念(捷剋)老木 

PART TWO 綠色環境 

CHAPTER1 空氣 

補天(俄國)李立 
見證工業廢墟的轉變(德國)鄭伊雯 

CHAPTER2 水 

上善若水(西班牙)張琴 
一杯咖啡多少水?(德國)謝盛友 
省水比省錢更重要(德國)穆紫荊 
萊茵河裡遊泳(德國)區曼玲 

CHAPTER3 太陽 

並非百分之百都贊同(德國)劉瑛依舊 
暫時先說:不!(荷蘭)丘彥明 

CHAPTER4 風
 
風,美在於變成能源(德國)麥勝梅 
風車與風力能源(荷蘭)丘彥明 
綠色平原和白衣巨人(德國)高蓓明 

CHAPTER5 核電
 
瑞士的核電戰爭(瑞士)顏敏如 
我不後悔(德國)穆紫荊 
人類最大的能源之夢——核聚變(德國)麥勝梅、許傢結 

CHAPTER6 城市
 
鄉野社區化和都市叢林化(瑞士)硃文輝 
廢棄碼頭舊瓶換新裝(德國)鄭伊雯 
黑色煙煤下的重生(德國)高蓓明 
可否依樣畫葫蘆?(德國)鄭伊雯 

PART TREE 健康生活
 
CHAPTER1 居住
 
綠色傢園歡迎您!(瑞士)黃世宜 
綠色的尷尬(瑞士)宋婷 
度假小木屋(挪威)郭蕾 
為瞭一個燈泡(德國)穆紫荊 
冰島地熱的體驗(荷蘭)丘彥明 
傢有壁爐好溫馨(西班牙)張琴 

CHAPTER2 行
 
英國電動汽車發展現狀及前景(中國)文俊雅 童威 
自行車的聯想(荷蘭)丘彥明 
麵對森林的迴憶(德國)高蓓明 

CHAPTER3 衣
 
老康的襯衫(德國)穆紫荊 
土耳其媳婦的尿布環保觀(土耳其)高麗娟 
尿布(波蘭)林凱瑜 
歐洲襯衫發展演變來龍去脈(比利時)郭鳳西 

CHAPTER4 飲食
 
五月的草莓香(德國)穆紫荊 
吃肉在德國(德國)謝盛友 
我傢的日常飲食(西班牙)張琴 
綠色食物的健康哲學(英國)林奇梅 
種植的喜悅(荷蘭)丘彥明 

CHAPTER5 垃圾
 
扔在地上就行(德國)邱秀玉 
遠程供暖在德國的應用(德國)謝盛友 
垃圾場的變遷(德國)劉瑛依舊 
垃圾分類(西班牙)張琴 
德國的地溝油(德國)謝盛友 
綠族的沉吟(瑞士)硃文輝
一幅更美麗的風景(德國)穆紫荊

編後記

圖書目錄

綠色的夢(瑞士)

  歐洲華文作傢協會創始人、首任會長及永久榮譽會長 趙淑俠

  我曾有過一個夢,夢見走在一片無垠的綠色裡,兩旁的樹林是綠色,枝梢的翠鳥是綠色,腳下絲絨一般的草地是綠色,前麵一彎小溪,正潺潺流著的水也是透底的淺綠色。頭頂清澈的天空,不知是否受瞭感染,在淡淡的湛藍中泛著一抹隱約的綠意。
  
  那是一個恬靜的、和平的、沁爽的、綠得如翡翠般的夢。在那夢裡,我沒有一點懼怕或憂慮,我放心地走著,穿過樹林,越過小溪,望著藍裡透綠的天空,漫步於看不到邊際的草原,心裡裝滿瞭綠色的希望……夢醒瞭,我睜開眼睛,紗窗上晃動著綠色的波痕,知瞭兒送來意氣高昂的嘯唱,空氣裡飄散著夏日的暖烘烘。世界果然跟夢境一樣地娟好,果然有翡翠般地清雋安寧。
  
  那個夢已過去許多年,是屬於我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候的夢。那時的我,被父母的愛嗬護著,被無憂的歲月嬌寵著,在我童稚的眼光裡,世界充滿著希望的亮麗,人間沒有仇恨,沒有愁苦,沒有破碎。夢裡、現實裡,總是一片諧和透剔的綠,一片如無垠的綠野般的無窮遠景。我所知道的人間,染著可愛的翡翠色。

  綠,代錶著什麼?翡翠代錶著什麼?夢又代錶著什麼?
  
  人說:綠,象徵著希望。翡翠冷艷而堅貞。夢嗎?是隨著人的肉身來到世界上的一個怪東西,世間億萬人口,很難找到一個從來無夢的人。不管上智下愚,老幼男女,哪個行道,哪條路數上的,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夢,都有做夢的權利和經驗。
  
  人睡著瞭會做夢,醒著也照樣做夢,睡中的夢不能控製,據雲多半來自日間的所思所見。事實上日有所思亦未見得便夜有所夢,往往想夢個懷念中的人,偏偏是大覺睡瞭幾百場,仍然「魂魄不曾來入夢」。
  
  醒著做夢,常被譏為空想、鬍想,或者乾脆就叫白日夢。然而並非所有的空想都是白日夢,凡是希望的、企盼的,嚮往而還未成為事實的,都可說是夢,也可說是期望、是夢想、幻想,甚至是理想。
  
  我常想,如果這個人間沒有歌、沒有畫、沒有花、沒有鳥、沒有山川河流和日月光華,該是多麼地陰暗恐怖。如果人沒有夢,或有夢而無色彩,隻是灰蒼蒼白茫茫地一片,那該又是多麼地貧乏枯荒!上天賜給我們這個美麗玄妙的世界,又給我們做夢的能力和權利,使我們知道過瞭今天還有明天,過瞭明天還有一個明天,還有另一個明天,再一個明天。為瞭那些將要來到的、彷彿無窮盡的明天,我們懷著憧憬的情懷繪畫著夢。

  夢帶給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尋不到的空靈虛玄之美,也讓我們看到永遠有希望在前麵招手。夢點綴瞭人生,也詩化瞭人生。
  
  我愛人生,我也愛夢,更愛這美麗玄妙的世界,願這世界上的人都能擁有自己喜愛的夢。我當然知道這是很難的,多少殘酷的現實,碾破瞭人的心,也碾碎瞭人的夢。

  當我走齣那個種滿瞭好花綠樹的院落,進入塵埃滾滾的人寰,年齡隨著歲月增長,天地便漸漸地呈現齣另一副麵貌。我看到刺刀的閃光,看到飢餓和死亡,看到弱肉強食,看到炸彈投下後的血肉橫飛,看到被戰爭蹂躪過的、焦黑的土地裡埋藏著血和淚。
 
  於是,我清醒瞭,我的夢也變色瞭,她不再是安詳寧宜、綠得滴得齣水來的翡翠色瞭,她變成瞭有廝殺、有仇恨、有死亡、有強權的醜陋的夢。
  
  和平與寬容,真純與潔淨已迴到洪荒以前的幻覺世界,跟真實離得太遙遠,於是,我失去瞭那個綠如翡翠的夢。

  那個失去的夢是好的,是美的,是我一直懷念的。
  
  我一直為失去那個夢而悲哀,認為這個充滿瞭慾念、兇惡、權勢、猜忌,工業汙染的地球,已不再供給生存在他懷抱裡的人們翡翠色的夢瞭。
  
  今天的我做的是什麼夢?我夢到的是染汙瞭的海水,病壞瞭的樹林,被高樓擠沒瞭的草原,被煙霧瀰漫著的天空,被物欲玩弄得疲憊瞭的人,也夢到戰爭、流血、自相殘殺和迫害異己。我有五顏六色的夢,唯獨失去瞭那個滿溢著祥和諧美的綠如翡翠的夢。
  
  我悲哀著,深深地悲哀著,為失去的夢而悲哀。
  
  有人說:生活在進步,科學發達得日新月異,現代人要追求花團錦簇、繽紛多彩的夢,誰還需要那帶著原始顏色的翡翠色的夢?
  
  我則說:世界在進步,科學發達得日新月異,但是人們喜愛自然,崇尚仁慈和平的稟性在減退。聰明的人類正用自己的手在毀滅自己。
  
  有天和友人去瑞士鄉間,行經山榖,越過一個深淵上的高橋,舉目四望,見不盡的蒼翠環繞,起伏的山巒上覆著深深淺淺的綠,淵下流著潺潺清泉,水流過處,淙淙作響。而山風徐來,天地寂寂,人走在其中,不覺渾然忘我,被大自然的美深深震撼,淳淳感化,不知不覺地融於其中,彷彿走在夢境裡。
  
  我對那朋友說:瑞士人是屬於少數的,有條件有幸運做做綠色,翡翠色的夢的。
  
  她道:這是瑞士百餘年來沒有戰爭的結果,我們的河山不曾被破壞,我們的人民愛好和平。不過現在不行瞭。經濟戰打得兇啊!湖水在鬧汙染,一些森林被酸雨侵襲,自然生態已在破壞中。戰爭嗎?核子武器打到歐洲任何一個地方,瑞士都不能倖免。我們也沒資格做甚麼綠色或翡翠色的夢瞭。
  
  她的話如暮鼓晨鐘,大大地震動瞭我,事情果然是如此地令人絕望嗎?我不甘於接受她的悲觀,但當我用冷靜細微的思維去觸碰這忙碌的世界時,竟也說不齣何處還有一片淨土。人們的笑臉下隱藏著焦慮,野心傢正在為徵服製造武器,科學像午夜的煙火般在空中放著異彩,留下的是炸藥的氣味和引人深思的暗潮。自然景物正被無情地破壞。和平的錶麵下有戰爭的菌蟲在蠕動……
 
  樂觀的人說:這一切都不值得去擔憂,當舊的毀滅後,新的纔能誕生,生生息息,延延續續,興衰枯榮,正是天演。
  
  悲觀的人,感到毀滅的危機正在逼近,已在覓安全的處所存身。令他們苦惱的是:不知何處有真正的安全?
  
  我不完全樂觀也不特別悲觀,唯不免也像很多當今的知識分子一樣,精神上感到深沉的壓力,但擔著一份心思,懷著一些期望。
  
  我渴望著重新尋迴一個綠如翡翠的夢,那夢說神奇也神奇,說簡單也簡單,就是世界上突然聽不到仇恨的字眼瞭,也看不到炮火的流光瞭,人們厭棄殺戮瞭,有權柄的年長者隻想灌輸子孫們以理性與智慧,而不再愚弄他們瞭。也沒人因貪婪與自私去破壞自然的美好瞭,工廠和汽車的廢氣也不汙染環境瞭,因財色犯罪的人越來越少瞭。一些頑固的腦袋漸漸地變得鬆活並懂得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敢於正視現實虛心學習瞭。人與人之間講究信與誠,不再耍油滑玩手段瞭……大地也在人性的美善中美麗起來,花正開,草正濃,綠樹遍野,沒人知道什麼叫酸雨,什麼叫炸彈,寬容與和平的空氣,充塞在人間任何最微小的角落裡,你想不呼吸它也不行瞭,無論仰視天空俯視海水,還是漫步街頭,視線裡總有悅目的翠綠與碧藍。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個綠如翡翠的夢,在那裡麵,沒有憂慮,沒有懼怕,每個人都可按著自已意願過他喜愛的日子……我始終在懷念那個曾屬於過我的,綠如翡翠的夢。

圖書序言

  2011年福島事件發生後,德國於當年6月30日八座核能廠便停止使用,剩下的九座也確定到2020年都要全麵關閉。雖然德國反核走瞭好長一段時間,經此事件第一次國會順利通過反核條款。可見德國對於環保意識已經是全體國民的意識。

  反核和環保並非是隻是口號,更是生活態度。比利時人的時裝品牌如Martin Margiela逐漸走入國際時裝市場,講求環保概念研發輕便、舒適、自然原料,反對不環保的尼龍布料。在飲食方麵,也有20多個復古團體成為時尚,自定一星期吃兩次魚兩次肉,每天三蔬菜二水果,盡量食用時令的蔬果,並吃多少做多少,不浪費。

  來自歐洲各國的作傢提供歐洲各國的人民,對於環保和綠生活的思想態度和實際作為,可供正在努力反核和提倡環保的颱灣一個參考。

本書特色

  來自12個歐洲國度,28位作傢,分別從衣、食、住、行等多方麵提供全方位環保概念和做法。

作者簡介

歐洲華文作傢協會

  於一九九一年在巴黎成立,為歐洲第一個華人文學團體,首任會長為著名作傢趙淑俠女士,前任會長為俞力工先生,現任為硃文輝先生。多年來本會集閤歐洲的中文創作力量,在海外辛勤筆耕並取得可喜成績。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