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駭客的告白 : 軟體反組譯、木馬病毒與入侵翻牆竊密 (電子書)

職業駭客的告白 : 軟體反組譯、木馬病毒與入侵翻牆竊密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鞦聲
圖書標籤:
  • 駭客
  • 安全
  • 反組譯
  • 木馬病毒
  • 入侵
  • 網路安全
  • 軟體安全
  • 資訊安全
  • 翻牆
  • 竊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篇》
  
  職業駭客的告白
  
  鞦聲:
  「拿起這本書的各位請注意,我們都是駭客。」--改編自真人真事
  
  職業駭客首度現身揭密
  驚悚程度更勝小說電影
  
  揭露駭客業界不為人知的祕辛
  「我現在纔知道,原來駭客是用這麼簡單的方式打敗我們。」
  -颱灣資深資訊安全技術顧問
  
  「唯有駭客纔懂駭客。」
  -2015颱灣HITCON駭客年會
  
  「其實電腦並沒有漏洞,漏洞在於人的身上。」
  -駭客名言
  
  一次搞懂「技客(Geeker)」、「駭客(Hacker)」、「怪客(Cracker)」。
  所謂的駭客就是精於技術的人,真正的駭客是不入侵別人電腦,不是討厭的破壞者。
  
  駭客技術並不是本科係的專利,像我這種非本科係同時也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人(有智力測驗結果以資證明),也是一樣按部就班地來慢慢學習。也就是說,成功靠努力,而不是靠運氣。再說,現在這個時代裡頭幾乎每人傢裡都有一颱電腦,因此要跑程式對各位讀者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重點是隻要按照方法辛勤地努力成功就會是你的瞭。
  
  隻要記住一件事情,在資安或駭客技術裡頭,學歷也好經歷與經驗也罷,那幾乎全都沒什麼用處,隻有能力這玩意兒在駭客技術當中纔是百分之百的真正王道。
書籍名稱: 揭秘數字世界的幕後:計算機安全與網絡攻防深度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視角,探索當代信息技術環境中,計算機安全領域的核心概念、防禦策略以及新興的威脅與對策。我們聚焦於一個宏觀的圖景,探討數字基礎設施如何構建,它們麵臨哪些結構性的安全挑戰,以及企業和個人如何在日益復雜的網絡空間中構建可靠的數字堡壘。 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礎架構與核心原理 本部分從最基礎的層麵入手,奠定瞭理解高級安全議題的知識基礎。我們首先探討信息安全的三大支柱——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CIA 三元組),並闡述它們在不同係統架構中的實際應用和權衡。 加密技術:從數學到實踐 我們詳細剖析瞭對稱加密(如AES)和非對稱加密(如RSA、ECC)的工作原理,強調公鑰基礎設施(PKI)在身份驗證和安全通信中的關鍵作用。內容將涵蓋數字簽名、哈希函數(如SHA-3)的安全特性,以及它們如何共同保障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重點將放在TLS/SSL協議的演進,解釋握手過程、證書驗證機製,以及當前麵對量子計算威脅的後量子密碼學研究方嚮。 身份、訪問與授權管理(IAM) 本章深入探討瞭如何驗證“你是誰”以及“你能做什麼”。內容涵蓋多因素認證(MFA)的部署最佳實踐,Kerberos 認證機製的內部工作流程,以及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RBAC)與基於屬性的訪問控製(ABAC)的優劣對比。特彆關注零信任(Zero Trust)架構的理念和實施路綫圖,解釋“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原則如何重塑企業網絡邊界安全。 操作係統安全強化 操作係統是所有應用和服務的基石。我們將分析主流操作係統(如Linux內核和Windows NT內核)的安全設計哲學。討論內容包括內存保護機製(如ASLR、DEP/NX位)、權限分離(如SELinux、AppArmor的強製訪問控製模型),以及安全啓動流程(如UEFI Secure Boot)如何抵禦固件層麵的攻擊。此外,還將探討容器化技術(如Docker、Kubernetes)帶來的新的安全挑戰和相應的隔離技術。 第二部分:網絡邊界防禦與深度檢測 本部分將視角從單一主機擴展到整個網絡環境,聚焦於如何構建一個多層次、縱深防禦的網絡安全體係。 網絡協議棧的脆弱性與防禦 我們將對TCP/IP協議棧中的已知漏洞進行深入解析,例如IP欺騙、ARP緩存投毒、以及對ICMP協議的濫用。重點分析邊界防禦設備的工作原理,包括防火牆(狀態檢測、應用層網關)、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的簽名匹配與異常行為分析技術。 高級持續性威脅(APT)的可見性與響應 本書詳細闡述瞭APT攻擊的典型生命周期——偵察、初始訪問、橫嚮移動、駐留和目標達成。針對這些復雜的攻擊模式,我們將討論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係統的構建、日誌聚閤與關聯分析的難點。更重要的是,內容將聚焦於威脅狩獵(Threat Hunting)的技術方法論,指導安全分析師如何主動在海量數據中尋找未被傳統防禦機製捕獲的蛛絲馬跡。 雲環境安全模型 隨著企業嚮雲計算遷移,共享責任模型成為理解雲安全的關鍵。本章將區分IaaS、PaaS和SaaS環境下的責任劃分,深入探討雲原生安全挑戰,包括配置漂移(Configuration Drift)、雲存儲桶的錯誤授權、以及DevSecOps流程中如何實現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安全掃描和治理。 第三部分:新興技術與未來安全趨勢 本部分展望瞭影響未來信息安全格局的關鍵技術領域,並討論瞭它們帶來的機遇與風險。 物聯網(IoT)與邊緣計算安全 物聯網設備的低功耗、資源受限特性帶來瞭獨特的安全難題。我們將研究常見的IoT固件漏洞、默認憑證問題,以及如何建立安全的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從安全啓動到OTA(Over-The-Air)固件更新的完整加密驗證鏈。邊緣計算環境下的數據隱私保護和分布式信任機製是本章的探討重點。 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技術 隨著全球隱私法規(如GDPR、CCPA)的趨嚴,數據治理成為企業的核心閤規要求。內容涵蓋數據脫敏、假名化技術,以及前沿的隱私增強技術(PETs),例如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它允許在加密狀態下直接對數據進行計算,極大地拓展瞭數據安全使用的可能性。 安全運營的自動化與人工智能 麵對爆炸式增長的安全警報,人工分析已力不從心。本章探討如何利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來增強安全運營中心(SOC)的能力。這包括異常行為基綫的建立、惡意代碼分類的自動化,以及安全編排、自動化與響應(SOAR)平颱如何集成多種工具,實現對常見事件的快速、一緻性處理。 本書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堅實、全麵的安全知識框架,幫助讀者理解現代數字基礎設施的韌性來源,以及麵對日益專業的網絡威脅時,應如何從戰略和技術層麵進行有效防禦和前瞻性規劃。它側重於係統的、結構性的安全設計理念,而非針對特定單一攻擊工具鏈的細節剖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鞦聲


  浪蕩漂泊十載有餘,偶然間麵海時忽得一悟:

  原來自身興趣在底層。

  愛旅行,曾被醫生宣告患上「不去旅行會死癥」的癥狀,至今仍無藥可醫;更熱愛技術,尤其是底層的駭客技術;也愛學語言,目前正在研習第三外國語,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往北歐國傢旅行去。

  目前隱居中從事作傢的工作,與室友還有他的兩隻貓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圖書目錄

I 反組譯的應用
01 偷盜、破解與修改密碼的技巧
 1.1 個人資料洩漏-沒有密碼的保護
 1.2 個人資料不洩漏-添加密碼的保護
 1.3 使用反組譯來破解程式並找齣密碼
 1.4 修改密碼掌控程式的主導權-勒索人的好利器
 1.5 結論

02 反組譯與組閤語言簡介
 2.1 反組譯的基本原理
 2.2 反組譯軟體簡介
 2.3 IDA Pro的使用方法
 2.4 對VS專案的設定
 2.5 組閤語言簡介

03 程式分析的基本入門技巧
 3.1 Hello World的堆疊部分
 3.2 加法運算的堆疊部分
 3.3 對HelloWorld與加法程式的堆疊比較
 3.4 堆疊的簡單介紹
 3.5 去掉HelloWorld與加法程式的共通部分
 3.6 掌握常見的組閤語言指令
 3.7 掌握暫存器的運用
 3.8 結論

04 木馬病毒入侵電腦的基本技術簡介
 4.1 安裝虛擬機
 4.2 攻擊的示範教學
 4.3 結論

05 技術測試-木馬病毒的解析
 5.1 C語言的TCP/IP程式碼(Server端)
 5.2 經過反組譯之後的TCP/IP程式碼
 5.3 TCP/IP程式碼與反組譯程式碼之間的交叉比對
 5.4 木馬病毒與TCP-IP程式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比較
 5.5 關於木馬內部其餘部分的分析提示

06 黑帽駭客的甜點-修改可執行檔
 6.1 Aello World
 6.2 修改文字-以Aello World為例
 6.3 修改數字-以木馬的port號為例
 6.4 修改函數-使用DLL來修改字串
 6.5 如何查看DLL的檔案名稱
 6.6 結論

07 技術測驗深入研討-加殼軟體的應用
 7.1 查殼器的使用
 7.2 加殼軟體的使用
 7.3 對加殼的Hello World進行分析
 7.4 對木馬病毒的加殼
 7.5 加殼後程式或軟體逆嚮分析後的記憶體特徵
 7.6 分析著名商業軟體是否加殼-Google與Line
 7.7 解決之道-脫殼

08 DLL解析與加殼
 8.1 DLL的原始碼
 8.2 DLL反組譯
 8.3 DLL查殼、加殼與反組譯

09 Window PE簡介
 9.1 什麼是PE
 9.2 使用PEview與HxD來查看PE
 9.3 PE格式的簡介
 9.4 加殼與脫殼的基本原理

II 計算機病毒導論
10 開玩笑與惡作劇
 10.1 灌爆硬碟
 10.2 欺騙的藝術
 10.3 剪刀石頭布 輸瞭就關機
 10.4 垃圾郵件攻擊信箱
 10.5 結論

11 程式運作的基本原理
 11.1 深入探究加法運算在底層的運作原理
 11.2 程式、行程與執行緒
 11.3 如何查看行程以及行程號碼
 11.4 RootKit概述

12 木馬病毒入侵電腦的基本技術簡介
 12.0 前言
 12.1 建立行程
 12.2 建立執行緒
 12.3 DLL設計概論
 12.4 DLL設計1-使用main函數
 12.5 DLL設計2-使用DllMain函數
 12.6 修改函數-新增函數到函數中
 12.7 建立記事本
 12.8 將資料寫入記事本
 12.9 從記事本讀取數據
 12.10 查詢檔案
 12.11 Client-Server通信

13 經典駭客程式
 13.0 前言
 13.1 竄改網頁
 13.2 鉤子與DLL
 13.3 鍵盤監聽器
 13.4 自我複製

14 木馬與DLL
 14.1 鉤子+木馬
 14.2 DLL夾帶木馬

III 模擬入侵電腦的實戰演練
15 入侵遠端電腦取得控製權
16 竄改網站首頁
17 在遠端電腦植入檔案
18 遙控遠端桌麵
19 竊取帳號與密碼
19.1 竊取FaceBook帳號與密碼
19.2 竊取Google帳號與密碼

番外篇
20 跳過中國金盾工程封鎖線
21 跳過遊戲密碼驗證

附錄篇
22 軟體安裝與使用1-IDA Pro
23 軟體安裝與使用2-Visual Studio 2010
24 軟體安裝與使用3-使用IDA Pro進行反組譯
25 軟體安裝與使用4-UltraEdit
26 軟體安裝與使用5-查殼器PEiD、加殼器UPX
27 軟體安裝與使用6-程式設計師計算機模式
28 製作與取齣DLL檔與執行檔
29 修改DLL與反組譯DLL可執行檔
30 在虛擬機安裝管理Appserv

駭客工作密話
經驗漫談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40958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4.0MB

圖書試讀

前言
  
  之所以會寫這一本書,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瞭。
  
  一直以來,駭客技術就帶有秘而不宣的模樣齣現在世人的眼前,其實駭客技術確實很神秘。在我的工作經驗當中,很多人都想要一窺其秘,可是往往卻無門而不得而入,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學習者眾,卻無師可尋。因此,大多數的學生或工程師們就隻能望而興嘆。
  
  其實,駭客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技術,在這門技術領域裡頭隻有永遠畢不瞭業的學生,就算你在資深也是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技術的進步是無止無盡的。
  
  有鑑於此,我很高興能夠與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一起閤作,將這門暨高深又神祕的知識技術拋磚引玉,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提升我們國傢對於資訊安全領域的重視。由於駭客技術難學難精,因此在書中有很多部份我盡量使用白話,用一種比較淺顯易懂,或者是貼近我們生活的語言來對這門技術來進行描述,希望讀者們能夠在看完此書之後而有所啟發。
  
  至於要怎麼成為駭客,在此我送大傢一句話,那就是「做研究的目的就在於追求真理」。但願大傢能夠抱持著對於真理的熱愛來研究技術,相信你有一天也一定能夠在資訊安全的領域當中獲得不錯的成就。
  
  鞦聲
  2016/3/15
  序於高雄
  
編輯推薦
  
  普羅大眾對於駭客的認知就像是神奇的魔術秀,可以在網路上隔空入侵重重防火牆所保護的資料伺服器,竊取企業乃至國傢重要機密。
  
  這些神秘的駭客們總是來無影去無蹤,多數都在暗網的地下世界中潛伏,促進龐大黑色經濟的流動,對世界具有莫大的影響力卻又難以親近。既使是任職於資訊安全顧問公司解析病毒拆解木馬的白帽駭客,一般民眾也鮮少有機會在公開場閤接觸到他們,隻有在電影小說中會以技巧高超神奇的電腦怪客麵貌呈現,所以多數人對駭客抱持既害怕卻又深感興趣的微妙態度。而身為程式設計師或是網路通訊領域的學習者,則是崇拜這些齣神入化的高手,夢想有朝一日也能成為網路世界中聲名鼎鼎的駭客大師。
  
  本齣版社有幸取得現役職業駭客鞦聲的協助,閤作齣版這本揭露駭客技術的專門書籍,讓有誌踏入此領域的學習者取得敲破駭客封閉世界的一塊敲門磚。不論是正在校園讀書的學子或是業界有意進修的專業人士,都可以藉由本書淺顯易懂的圖文說明理解駭客入門的基礎程式知識,取得分析病毒、解構程式保護,以及監聽網路通訊的各種必備工具軟體。書中的精華內容都是來自作者本人跌跌撞撞的自學經驗歷程,將駭客間口傳心授的技法改寫成可按教學步驟循序漸進的平易內容。
  
  在颱灣乃至全球華文圖書市場中,對於駭客自學的書籍非常稀有,大部分都是引進外文書對中文的讀者不甚友善,程度也屬於高層次的深入研討缺乏銜接的學習管道。這份入門教學內容並重於原理與實務的相輔相成,擁有程式基礎的讀者們先學習反組譯技術瞭解病毒木馬基本概念,再於後半部實際演練遠端的入侵攻防。對於初學者也貼心安排軟體安裝以及伺服器環境架設的補充資訊,可依個人程度參照閱讀,適閤各階段實力不同的學習者。
  
  國外駭客圈的技術交流風氣熱絡,作者希望我們也能重視資安人纔教育,效法濛麵魔術師公開魔術技巧,嚮社會大眾分享駭客秘而不宣的寶貴資產。可藉由推廣本書成為業界職訓培養的課程教材,解決人力技術斷層促進資訊產業良好循環,也可讓渴求自我精進的夥伴們能獲益新知開展思路。
  
  感謝作者以及熱情駭客們的無私分享
  
  博碩文化編輯部

用戶評價

评分

從書名上來看,《職業駭客的告白》這幾個字,帶有一種文學性或自白式的語氣,這讓我對內容的組織方式有瞭不同的想像。我猜測這可能不隻是一本純粹的技術指南,而是夾雜著作者對於這個行業、對於技術倫理的一些個人見解。例如,當你深入瞭解如何破解一個係統時,你對這個係統的設計者會產生什麼樣的看法?這種哲學性的探討,往往比生硬的指令集說明來得更耐人尋味。如果作者能在講解「木馬病毒」的架構時,同時反思這種技術被濫用的社會影響,那麼這本書的深度就會遠遠超越一般市麵上的駭客工具介紹冊。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理解技術本身是中立的,但使用者的意圖纔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评分

我最近迷上瞭解碼一些老舊遊戲的檔案結構,雖然這跟書名裡的「入侵」方嚮可能不太一樣,但都需要對二進製和記憶體操作有一定的理解。這本書的齣現,剛好填補瞭我知識庫裡關於「木馬病毒」和「竊密」這些惡意軟體行為模式的空白。很多時候,我們隻知道被駭瞭、資料被偷瞭,但很少有人去探究那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中間的溝通協定、封包偽裝,光是想像就覺得很燒腦。我特別期待作者能用一種編年史的方式,帶我們走一遍攻擊鏈的完整流程,從最初的漏洞探測,到後續的權限提升,最後是如何建立一個穩定的後門。如果能搭配一些係統層級的圖解,那簡直是太棒瞭,畢竟光看純文字的程式碼描述,對非科班齣身的我來說,還是有點吃力。

评分

最近幾個科技論壇上,大傢都在討論特定產業的資料外洩事件,雖然細節都被模糊處理,但那種「無所遁形」的恐懼感是真實存在的。我對書中關於「入侵」與「竊密」的章節抱持著高度的好奇心。畢竟,傳統的防火牆和IDS(入侵偵測係統)似乎越來越難應付那些高度客製化、難以被特徵碼捕捉的新型態攻擊。這本書如果能解析一些較為隱蔽的資料外傳技術,例如如何利用正常的網路流量通道夾帶敏感資訊,或者如何躲避沙盒環境的監控,那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軟體測試或品質保證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拿到瞭一份極為寶貴的參考手冊。它或許能幫助我們在開發階段就預先模擬齣駭客的思維,把產品的弱點一網打盡。

评分

坦白講,在颱灣這個網路環境相對成熟的地方,大傢對資安的意識其實是兩極化的:要嘛超級警惕,要嘛完全放任。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反組譯」這個聽起來像是高階工程師的領域拉到大眾麵前,那它的教育意義就非常大瞭。我一直覺得,如果大傢都能理解程式碼是如何被編譯、如何被逆嚮解析的,或許在開發軟體時會更加注重安全性,而不是等到齣瞭問題纔亡羊補牢。這本書名裡提到的「翻牆竊密」,更戳中瞭現代網路使用者在資訊自由與隱私保護間的拉扯。它不隻是教你怎麼做,更可能是要揭露這些行為背後的技術細節,讓讀者在麵對各種網路陷阱時,能建立起一道自己的防火牆,這比單純使用防毒軟體來得更根本。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在話,挺抓人眼球的,那種帶點霓虹燈光暈的暗色調,立刻讓人聯想到電影裡那些深藏不露的電腦高手。我對資訊安全這塊本來就蠻有興趣的,平常看新聞遇到駭客攻擊事件,心裡總會嘀咕,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齣「告白」兩個字,感覺像是作者要卸下神秘麵紗,把那些一般人聽起來像天書的技術,用比較親民的方式講齣來。雖然我還沒翻開內頁,但光是預期它會深入探討軟體底層的運作邏輯,就讓我有點小興奮。畢竟現在軟體越做越複雜,很多應用程式的內建功能已經不太透明,能不能真正瞭解背後運行的機製,對我們這些想知道更多「為什麼」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大誘因。希望它不隻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能有足夠的實務案例來佐證那些聽起來很硬核的技術。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