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背起自己的行囊,去旅行吧! 身為一個坐辦公室的人夫,生活和工作上有太多的事要兼顧,到神秘的中東去旅行,本來是不敢奢望的事。但是,我所服務的單位-水深之處福音網,有一天做決策的兄長們說,你們坐辦公室太久瞭,老瞭,也纍瞭,到以色列去看看人傢是怎麼做創意的吧!
這真是太有吸引力瞭。眾所周知,以色列是著名的新創產業國傢,猶太人的聰明和靈活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麵,這裡又是人類最悠久的戰場之一,是三大洲交會三大教共尊的聖地,在這裡歷史不僅是活的,牆邊的樹,傾圮的石塊,戴在男子頭頂的小帽,空氣中瀰漫的禱告聲,歷史根本就與你一同呼吸。
於是2016年春天,我們八個人分兩梯次,分別在3月和4月間結結實實到耶路撒冷住上瞭一個月,並且扛著攝影機到處參訪。我們被洗滌瞭,被震撼瞭,被逗樂瞭,被弄哭瞭,被啟發瞭,被滿滿地感動瞭,也遺憾著陰錯陽差沒能去成海法和阿卡。帶著大包小包的紀念品我們迴到瞭臺灣,就像從桃花源迴到瞭人間的樵夫,繼續砍我們的柴,過著熟悉的山居生活。
經過幾個月以後,兄長們納悶地問我:「你怎麼還沒有把這趟旅行寫成一本書?太忙瞭嗎?」於是他們放瞭我一個大假,整整一個多月天天振筆疾書,把我們的故事一個一個還原齣來。迴到辦公室以後,我又花瞭一兩個月的時間,天天加班到晚上挑選照片和影片,有時候甚至跟親愛的妻子請假說:「今晚睡辦公室。」接下來又是一長串與齣版社的你來我往,同事們也跟著我團團亂轉,好不容易,這本書終於生齣來瞭。
如果你問我感想,我得說許多人事物想像半天,還不如一張機票過去直接看清楚。比如你讀聖經,老是讀到耶穌離開海邊後退到山上去禱告,為甚麼?等親自去瞭加利利海一看,喔,這裡就是大片的曠野環著海,海邊聳立著一座座小山嘛!那一個月看見的畫麵至今依然清晰,好比通過全世界最嚴格的機場安檢時行李全部被倒齣來,在海拔七百多公尺空氣清新的聖城裡聽著鳥鳴聲醒來,三不五時到哭牆邊看猶太人搖頭呢喃,在橄欖山號稱韆年的古樹旁默想耶穌的事蹟,在街頭被看似急躁卻又很有耐性的車輛禮讓,不斷被孤高的黑衣宗教徒施以白眼,而春日少雨的天空永遠是蔚藍的。
那一個月的見聞,也幫助我明白一件事:猶太人之所以那麼機靈有創意,能在全球經濟居於一言九鼎的地位,在軍事科技文化各方麵有傑齣的成就,並不見得是天賦異稟,而是因為苦難與生存的壓力。苦難是神所布置的環境,通過考驗的人纔能真正成長。所以很有趣,從五湖四海迴到祖國的猶太人,其實人人各吹一把號,但傢門一開,槍口永遠一緻對外。由於周邊都是敵人,所以我不能示弱;傢裡甚麼都沒有,所以我不能躺著睡覺。結果,這個沙漠中弱小貧瘠的國傢蛻變為強者中的強者,不管是經濟發展或者學術成就,都遠遠把世界大多數的國傢拋在腦後。當然,以色列也存在著複雜難解的歷史和政治問題,不過這些事近乎無解,就讓神按祂的時間來解決紛爭吧。
最後要謝謝駐颱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協助,包括遊亞旭代錶和不厭其煩幫我們處理公關的蔡佳芳姊妹。限於篇幅,這本書並沒有把我們的故事全部寫齣。我期待看完它,你也能背起自己的行囊,到這個有趣的國度自己體會,經歷遠遠比我們更為動人心弦的心靈故事。
陳舜儀(水深之處福音網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