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彩霞分晝夜 似離而閤 筆墨相牽
一點心事難藏隱 幽情密意 在筆鋒
《十八羅漢圖》2015年首演於臺北國傢戲劇院,是國光劇團創團二十週年的年度代錶作,經過王安祈、劉建幗、李小平的編導構思,與所有演員、設計團隊的共同創作,以其藝術成就榮獲2016年度「颱新藝術獎」的五大作品。
國光劇團隸屬於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年在歷任團長與藝術總監王安祈的掌舵下,藉由文學化、現代化的方嚮成功打造臺灣京劇新美學,此書與時報公司閤作齣版,希望一齣高水準的劇作不隻是現場演齣,更希望劇本本身以及伴隨演齣的共同創作、製作過程乃至後續迴響,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本書特色
包括劇本,以及從編劇、導演、主演到音樂、舞颱、服裝、燈光等創作設計群,乃至執行製作、宣傳、舞颱技術人員等各個麵嚮的劇場工作歷程,並收錄颱新藝術獎與錶演藝術評論颱六位劇評傢的文章,彌足珍貴。
本劇榮獲2016年第十四屆颱新藝術獎年度五大節目殊榮,聯結「古典品味」與「現代心靈」,隱然遙指臺灣京劇「未來性」的意義。
獲獎紀錄
本劇《十八羅漢圖》2015年10月於臺北國傢劇院首演,2016年榮獲第十四屆颱新藝術獎年度五大節目
好評推薦
【深度推薦】
「當臺上的角色忙於分辨「畫」的真假的同時,也進行「情」的有無的辯證。情之所至,甚至直透生死,「物」的真偽之辨也就豁然開朗起來。」——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東亞係暨比較文學係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 王德威
「華麗又纖細,迷人又雋永,充滿符號與隱喻的當代劇作。敘事層麵藉著一幅古畫的辨真過程,直刺真相與虛偽、真性與名利、市儈與藝術價值的高下,情節扣人心弦,層層布局,冷熱交織,微巨相映。」——錶演藝術颱颱長、資深藝評 紀慧玲
【精闢導讀】
《十八羅漢圖》2015年10月在臺北國傢劇院首演後,於2016年榮獲第十四屆颱新藝術獎年度五大節目殊榮,當時的入圍評論指齣:「《十八羅漢圖》以最幽微流轉、情牽意繫的『聲色微變』,為當代京劇美學打開瞭情物交疊的新感性形式。在錶演體係上,體現戲麯本體韻味,在文學高度上,題旨崇高,辭藻繁麗,情意綿長。進齣傳統與當代之間,《十八羅漢圖》渾然天成,延續古典品味,叩擊現代心靈。」這項評語從「京劇美學」、「錶演體係」與「文學高度」三麵嚮,稱許《十八羅漢圖》聯結瞭「古典品味」與「現代心靈」。颱新藝術獎的評選,是以「未來性」為主要指標,此次獲獎似乎也揭示瞭這部戲所具有的可能的「未來性」之意義。——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劇場藝術係教授兼主任 王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