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方夜譚:撒米爾的奇幻之旅(經典復刻版) (電子書)

數學天方夜譚:撒米爾的奇幻之旅(經典復刻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馬爾巴塔罕
圖書標籤:
  • 數學
  • 科普
  • 經典
  • 復刻版
  • 電子書
  • 撒米爾
  • 奇幻
  • 數學史
  • 趣味數學
  • 科普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除瞭足球之外,還有一個故事能從巴西燒到全世界!
全世界最暢銷的「趣味數學解謎故事」,
傳誦七十年仍歷久不衰,
發行超過十二種語言,原版狂賣2,000,000冊,
全球最熱門的數學故事書!

  當數學謎題闖進瞭《天方夜譚》裡……

  奉真主阿拉的名,數字無所不在,幾何無所不在,真理也無所不在,再玄的數字都有被破解的時候!

  在那滿是駱駝的城市,一間煙霧瀰漫的小茶館裡,數數人撒米爾因為他的智慧與臨危不亂,名氣愈來愈大,樹大招風的結果讓他又得挑戰新的謎題。

  這次來挑戰的是個說書人:「從前,有個壞心眼的法官,故意齣瞭一道難題。他將九十顆蘋果分給三姐妹,規定老大一定要賣齣五十顆,老二要賣齣三十顆,老三隻能賣齣十顆,每個人賣齣的價格必須相同,最後每個人的總收入也必須一樣。」

  「比方說,老大一顆賣七元,老二和老三也必須一顆賣七元。這太難瞭,三姐妹感到非常睏擾,明明是不同數量的蘋果,怎麼可能賣相同的價格還能得到一樣的收入呢?這分明就是壞心眼法官在找碴!」

  「不知所措的女孩們嚮智者請教,從智者那裡得到瞭解決的方法,果真在用相同的價格賣齣不同數量的蘋果後,每個人還能得到一樣的收入。我的故事說完瞭,親愛的撒米爾呀,你能為我們解開這椿神奇的買賣嗎?」

  撒米爾不慌不忙地解決瞭這道難題,想要挑戰他的人,無不打從心底敬佩起來。充滿智慧的撒米爾啊,沒有一個謎可以難得倒他,直到最後一個謎,那將是他此行最大的賭注,他能順利解開嗎?

  流傳超過半個世紀的經典故事,在已故巴西數學傢馬爾巴塔罕的神來之筆下,活靈活現的串連文字、數字與真理間的奧妙,並榮獲巴西文學院大獎。奉真主阿拉的名啊,正確的分配不一定是最好的分配,有時付齣纔會是最棒的收穫。所以數字不難,真理也不難,且看馬爾巴塔罕如何用數字說真理、用文字算數學。狂銷超過兩百萬本的趣味、驚奇與感動,在你讀過後必能心領神會。

作者簡介

馬爾巴塔罕Malba Tahan

  本名Julio Cesar de Mello e Souza(1895-1974),已故巴西數學教授並身兼作傢一職,童年時受到《天方夜譚》的啟濛後,瘋狂愛上阿拉伯文化,以阿拉伯筆名馬爾巴塔罕自稱,並用筆名發錶著作超過五十本,獲巴西前總統瓦賈斯準許將筆名印在身分證上。其作品融閤數字與文字間的奧妙及趣味,藉由「娛樂教授法」數學作品聞名巴西與國際,著有六十九本故事書、五十一本數學與其他主題書,及至一九九五年已銷售超過兩百萬本。作者因其著作成就榮獲巴西文學院大獎,他的生日也被立為巴西數學日,是巴西唯一和足球員同樣有名的數學老師。

譯者簡介

鄭明萱

  政大新聞係畢,美伊利諾大學廣告碩士、北伊利諾大學電腦碩士,曾任美國某大公司企業資訊分析部門經理,公餘從事翻譯寫作。著有《多嚮文本》,主要譯作包括:《極端的年代》、《少年時》、《從黎明到衰頹》、《到葉門釣鮭魚》等,並以《從黎明到衰頹》(貓頭鷹齣版)一書,獲得二○○五年第二十九屆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翻譯人獎。

宇宙的低語:費米悖論與星際文明的探尋 作者: 艾莉森·霍爾姆斯 譯者: 王之恒 齣版社: 啓明文庫 齣版日期: 2024年9月 --- 內容簡介 《宇宙的低語:費米悖論與星際文明的探尋》是一部宏大而深刻的科普力作,它將我們從熟悉的地球搖籃中喚醒,直麵宇宙中最令人著迷也最令人不安的問題之一: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本書的作者,著名天體物理學傢艾莉森·霍爾姆斯,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帶領讀者踏上瞭一場跨越光年、穿越時間尺度的星際文明探索之旅。全書圍繞“費米悖論”這一核心命題展開,即:如果宇宙中存在著數量龐大的恒星和行星,理論上生命演化和智慧文明誕生的概率極高,那麼,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觀測到任何確鑿的、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或存在的明確證據?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科學事實,而是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探討框架,深入剖析瞭導緻這種“大沉默”的各種可能性。它不僅僅是寫給專業天文學傢的,更是寫給每一個仰望星空、對未知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 第一部分:宇宙的尺度與生命的概率 本書的開篇,霍爾姆斯教授首先為讀者描繪瞭我們所處的宇宙圖景。她詳盡地闡述瞭德雷剋方程(Drake Equation)的各個變量,並結閤近年來係外行星研究的最新突破,對“生命可居住星球的數量”進行瞭極為審慎的估算。 宜居帶的重新定義: 傳統的“金發姑娘區”(Goldilocks Zone)理論受到瞭挑戰。作者深入介紹瞭“水世界”、“冰下海洋”以及“潮汐鎖定行星”等新型宜居環境的可能性,拓寬瞭我們對生命生存條件的想象邊界。 生命的“起源之謎”: 在討論生命誕生之前,作者迴顧瞭地球生命起源的復雜性,並比較瞭不同化學模型下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她探討瞭生命從化學演化到生物圈形成所需的“門檻事件”,強調瞭地球生命誕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微妙平衡。 智慧的進化階梯: 本部分著重討論瞭從簡單生命到技術文明的漫長演化過程。作者引入瞭“大過濾器”(Great Filter)的概念,將其放置在生命演化曆史的不同節點進行考察——生命起源、多細胞生物的齣現、真核生物的形成、智慧的産生,以及文明的技術飛躍。如果“大過濾器”在我們身後,那麼我們是極其罕見的幸運兒;如果它在我們前方,那麼等待我們的,可能是自我毀滅的宿命。 第二部分:搜尋的足跡與技術文明的信號 在確立瞭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理論基礎後,本書的第二部分聚焦於人類對地外文明的實際搜尋工作——即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項目。 射電天文學的黃金時代: 作者詳細迴顧瞭從“奧茲瑪計劃”到現代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如FAST、SKA)的工作原理和曆史成就。她清晰地解釋瞭為何射頻波段是目前最主要的通信窗口,以及我們如何從宇宙的“噪音”中識彆齣潛在的人工信號。 光學信號與激光通信: 除瞭傳統的射電波段,本書也詳細介紹瞭利用高能激光束進行星際通信的可能性。作者分析瞭“光子閃爍”作為地外文明信號的潛在優勢與識彆難度。 “技術特徵”(Technosignatures)的拓展: 霍爾姆斯教授強調,我們不應將搜尋範圍局限於傳統的通信信號。她引入瞭更廣義的“技術特徵”概念,包括巨型結構(如戴森球)、行星大氣中的工業汙染物、甚至是恒星光度麯綫中的非自然變化。特彆是對“戴森球”及其變體的深入分析,展現瞭高度發達文明對能量的極緻需求。 第三部分:費米悖論的深層解答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對“為什麼我們還沒找到他們?”這一問題的全麵剖析。作者將可能的答案歸類為三大類,並進行瞭嚴謹的邏輯推演。 A. 他們根本不存在(The Rare Earth Hypothesis的極端化): 銀河係並非沃土: 探討瞭銀河係自身的環境限製,如超新星爆發頻率、伽馬射綫暴的威脅、銀河係核心區的輻射乾擾等,這些因素可能使得穩定演化齣高等文明的行星極其罕見。 智慧的短暫性: 認為智慧文明的壽命遠比我們預期的要短。技術爆炸帶來的武器、環境退化或資源枯竭,可能導緻文明在達到星際旅行能力前就自我毀滅。 B. 他們存在,但我們無法察覺(The Detection Problem): 維度差異與通信壁壘: 探討瞭地外文明可能采用的通信方式完全超齣瞭我們目前的物理學認知。他們可能使用中微子束、引力波調製或其他尚未發現的媒介進行通信,使得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形同虛設。 “動物園假說”與“隔離原則”: 這一經典理論被深入探討。如果高級文明遵循某種宇宙倫理,主動避免乾擾尚處於“前技術”階段的地球文明,那麼他們的沉默便是故意的“不乾預”。 時間尺度上的錯位: 宇宙已有138億年曆史,而人類文明的技術活躍期可能隻有短短幾百年。可能高級文明早已散布星海,但他們“發射信號”的黃金窗口期與我們“接收信號”的窗口期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軸上完全錯開。 C. 他們存在,且已經來過(The Visitation Hypothesis): 未被識彆的遺跡: 審視瞭地外文明可能在太陽係早期留下的探測器或信號,這些信號可能因過於微弱、被自然現象掩蓋或我們缺乏正確的解讀工具而長期被忽視。 費米悖論的終極反思: 作者在本章結尾處提齣一個發人深省的觀點:或許費米悖論的答案並非關於他們,而是關於我們自身——我們對“文明”的定義是否過於狹隘?我們是否在用人類有限的經驗去衡量無限的宇宙可能性? 結語:對未來的呼喚 《宇宙的低語》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充滿哲思的探討,為讀者提供瞭一份關於我們自身在宇宙中地位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們,搜尋地外文明不僅僅是科技競賽,更是對人類智慧極限、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問。 本書不僅總結瞭過去半個世紀的科學探索成果,更展望瞭未來幾十年中,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等下一代觀測設備在係外行星大氣分析中可能帶來的革命性突破。 這是一部關於可能性、概率、孤獨與希望的史詩。閱讀它,你將不再以同樣的方式仰望夜空。你將聽到宇宙深處,那既宏大又寂靜的低語。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輯室報告 神奇數學老師的奇幻國度 5

一、邂逅 13
二、有個人可以倚靠 15
三、載重之牲畜 19
四、仔細考量 23
五、直言說齣 27
六、數字審判 35
七、上市場去 41
八、極樂之境 51
九、命中注定 59
十、一鳥在手 63
十一、除此之外 73
十二、循環論證 79
十三、友誼無邊 85
十四、一個永恆的事實 93
十五、整齊收好 99
十六、策畫方針 103
十七、蘋果與螞蟻 113
十八、危險珍珠 121
十九、水手的抉擇 131
二十、十的力量 139
二十一、齣現在牆上的預兆 147
二十二、一半又一半 153
二十三、都有關係 159
二十四、我找到瞭! 167
二十五、麵試開始 173
二十六、值得一書 179
二十七、歷史正在創造進行中 183
二十八、錯謬的希望 187
二十九、獨力成功 191
三十、三物以類聚 197
三十一、白紙黑字 203
三十二、妥協斡鏇 209
三十三、看法完全一緻 213
三十四、生命與愛的題目 221

解題說明 223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262140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0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說真的,剛開始翻開這本《數學天方夜譚》時,我還在想,這標題聽起來有點誇張,會不會隻是譁眾取寵的軟科幻?結果證明,我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它的優點在於敘事節奏的掌控極佳,時而如急流般推進,時而又像沉思般緩慢下來,細細描繪一個數學結構的美。特別是對於那些古老文明中數學思想的追溯,那種文化底蘊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讓我聯想到許多歷史紀錄片中的場景。它不是那種填鴨式的教育讀物,它更像是在邀請你加入一場盛大的智力饗宴。我身邊很多朋友,一看數學兩個字就退避三捨,但我極力推薦給他們,因為這本書巧妙地繞開瞭那些讓人頭痛的計算細節,直擊數學美學的核心。它讓你思考的不是「怎麼算」,而是「為什麼是這樣」。而且,作為電子書,排版和字體調整都很人性化,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容易疲勞,這一點對我這種經常需要盯著螢幕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

评分

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佈局極其巧妙。作者很清楚如何運用懸念來維繫讀者的注意力,每一個數學分支的介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透過一條主線串聯起來,讓讀者始終保持在「尋寶」的狀態。我對其中描寫到的數論部分印象最深,那種對於質數的追逐,簡直比任何偵探小說都來得扣人心弦。它挑戰的不是你背誦公式的能力,而是你對模式(Pattern)的感知力。這本電子書的優勢在於,我可以在通勤的捷運上隨時暫停,迴味一下剛纔那個關於非歐幾裏得幾何的描述,然後做點筆記,不用擔心紙本書會太厚重。這是一本需要反覆閱讀的書,因為第一次讀,你可能被故事吸引;第二次讀,你纔會真正領略到那些數學結構的精妙與必然性。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藝術體驗。

评分

這本復刻版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它帶著一種時間的沉澱感,彷彿你拿著的不僅是一本關於數學的書,而是一件被精心保存下來的藝術品。我個人對那種強調「證明過程的美感」的寫作手法特別著迷,書中對幾何學中那些看似簡單的定理,是如何被層層剝開、最終顯露齣其內在優雅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示範。它成功地將「數學傢」這個職業的浪漫性發揮到瞭極緻,讓我忍不住去搜尋書中提到的那些晦澀難懂的數學傢生平。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於「錯誤與修正」的態度也十分坦然,沒有把數學描繪成一個完美無瑕的體係,而是強調瞭人類認知在不斷試錯中前進的過程,這份真實感,非常打動我。整本書讀下來,給我的感受是,知識的邊界是無限延展的,而人類的好奇心纔是推動一切的永恆動力。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尤其對於我這種對數學概念有點「望而生畏」的人來說,作者用一種近乎魔幻的敘事方式,把原本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變成瞭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冒險。我記得有幾個章節,講述的不是單純的計算,而是關於無限的概念,那種在時間與空間的邊界遊走的感覺,非常震撼。它成功地將抽象的數學世界具象化瞭,讓人彷彿親身走進瞭那個充滿邏輯與美感的國度。書中的插圖也相當有特色,雖然是經典復刻版,但畫風依然保持著一種復古而又充滿想像力的風格,對於提升閱讀體驗有很大的幫助。我特別喜歡作者如何將歷史上的數學傢們融入到故事線中,讓他們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刻闆印象,而是有血有肉、充滿智慧與激情的探索者。讀完之後,我對數學的態度徹底轉變瞭,不再視為一種工具,而是一種探索世界本質的語言。這本書絕對是科普文學中的上乘之作,值得每一位對知識抱有好奇心的人仔細品味。

评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隻是抱著「翻翻看」的心態去讀這本的,畢竟市麵上這類題材的書多如牛毛,大多讀個開頭就束之高閣瞭。但撒米爾的這趟奇幻之旅,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它處理複雜概念的方式,非常「類比化」。比如,它用一個中東市場的場景來解釋機率的複雜分佈,用迷宮的結構來闡述拓撲學的概念,這種在地化的比喻,讓遠在颱灣的我,也能立刻抓住那個抽象的核心。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親民度」,它不貶低讀者的智商,而是耐心地引導你進入一個需要邏輯思考的遊戲場。我還特別注意瞭書末的註釋部分,可以看齣編輯團隊在這次復刻上下瞭很大的功夫,許多舊有的術語都做瞭現代化的對照,兼顧瞭懷舊感與實用性。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它的售價,它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升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