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 (電子書)

【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趙明明
图书标签:
  • 生活自立
  • 自立支援
  • 照護指南
  • 電子書
  • 身心障礙
  • 弱勢群體
  • 社會福利
  • 生活技能
  • 獨立生活
  • 輔具資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移除尿布.避免約束.擺脫臥床.坐站訓練.自行移位.適當餵食速度】

※增進被照護者的生活品質
※提升照護者專業照護能力

約束、尿布及不當餵食等照護方式,
不僅無助於被照護者的功能恢復,
甚至會導致失能狀況惡化。
透過照護者技巧性的引導與專業性的照護,
可提升被照護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重拾自信與尊嚴。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 (電子書) 之外的书籍的详细简介。 --- 《無齡生活:打造身心健康,享受豐盛晚年的實用手冊》 书籍简介 在这个追求生命质量的时代,如何优雅地迎接岁月的馈赠,实现真正的“无龄”生活,是许多人共同的课题。本书《無齡生活:打造身心健康,享受豐盛晚年的實用手冊》并非关注特定的照护技术或医疗流程,而是聚焦于如何从根本上构建一种积极、自主、充满活力的晚年生活模式。它是一本全方位的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在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交连接和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实现自我赋能与持续成长,将晚年视为人生的黄金阶段,而非衰退的开始。 第一部分:重新定义“老年”——心智的重塑与规划 本书的开篇并非从身体的衰退谈起,而是从心智的觉醒入手。传统的观念常常将老年与被动、依赖划上等号,但本书坚信,心智的活力是“无龄”生活的基础。 1.1 拥抱转变:从“退休”到“再出发” 我们深入探讨了退休后的心理调适过程。这不仅包括财务规划,更重要的是“身份认同”的重塑。如何将过去职场上的成就感,平滑地过渡到新的生活角色中?本书提供了从“工作者”到“学习者”、“贡献者”、“探索者”的思维转变路径。我们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那些成功跨越身份焦虑、开启第二人生的人们的心路历程。 1.2 心理韧性与正面老化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应对生活变化的缓冲垫。本书详述了如何通过正念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和积极自我对话,来增强面对健康变化、社交圈变动时的承受能力。我们引入了“感恩日记”与“意义建构”的实践方法,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强化生命的意义感,从而有效对抗孤独感和无助感。 1.3 终身学习的蓝图 知识的迭代从未停止,本书强调,学习是保持大脑年轻的最佳良药。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终身学习蓝图,涵盖了数字技能(如何安全使用智能设备、理解新兴科技趋势)、人文素养的深化(文学、历史、艺术的再探索),以及专业技能的更新(即使是兴趣导向的技能)。本书着重推荐了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模式,确保学习过程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产生挫败感。 第二部分:优化身体机能——超越“维持”的活力实践 本书的健康章节,摒弃了单纯的疾病预防视角,转而专注于如何提升身体的“功能性储备”(Functional Reserve),让身体不仅能应付日常,还能支持更高质量的活动。 2.1 功能性运动:不只是锻炼,更是生活能力的投资 我们详细介绍了“功能性训练”的核心概念,即所有运动都应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这包括了针对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关键)、握力(影响独立进食和抓握能力)、以及核心稳定性的专门训练。书中配有清晰的图解,演示如何在家中利用自身重量或简单的家庭物品进行安全有效的练习,例如“椅子上的核心激活”和“单脚站立的渐进式挑战”。 2.2 营养科学的再解读:少即是多 不再是繁复的卡路里计算,本书侧重于“营养密度”和“抗炎饮食”的实践。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选择特定种类的食物(如深色蔬菜、优质脂肪、发酵食品)来支持肠道健康、减缓慢性炎症反应,进而维护心血管和认知功能。特别设立了一章,介绍如何根据个人消化能力和慢性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膳食调整,强调食物是维护身体自主演绎力的重要燃料。 2.3 睡眠质量的精密管理 睡眠被视为身体和大脑的“深度修复时间”。本书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睡眠卫生方案,不仅仅是关于“早睡早起”,更深入到光照管理(白天自然光暴露与夜晚蓝光阻断)、环境声学优化以及睡前“心绪整理”的技术。它帮助读者识别并解决那些常常被忽视的睡眠干扰源。 第三部分:构建丰盛的社会网络与环境支持 真正的“无龄”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人际连接和适宜的居住环境。本书将社交视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 3.1 社交质量优于数量:深度连接的艺术 我们探讨了如何维护和发展多代际的社交网络。书中提供了“高质量对话”的技巧,教导读者如何倾听、表达需求以及化解代沟带来的沟通障碍。此外,我们还指导读者如何利用科技工具(如视频通话、在线社群)来维系远距离的亲密关系,并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实现从“被照顾者”到“贡献者”的角色转换。 3.2 智能环境与居家安全设计 本书从居住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打造一个既能支持独立生活,又兼具美感与舒适度的空间。这包括了对照明、地面材质、家具高度的“人体工程学”考量。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安全、非侵入性地引入适度的辅助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例如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安全监测与便捷操作功能,目的是“增强”而非“取代”个人的自主能力。 3.3 财务自主与遗产规划的实用视角 财务的稳健是心理安全网的一部分。本书以平实的语言解释了退休资产的保全、抗通胀策略,以及如何以一种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与家人讨论长期财务安排和意愿表达(如预立医疗指示),确保未来的决策能够完全符合个人的价值观。 结语:活出精彩的“此时此刻” 《無齡生活:打造身心健康,享受豐盛晚年的實用手冊》旨在激励每一位读者,将注意力从“失去”转移到“拥有”上。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规则,而是一套灵活的工具箱,帮助读者主动设计属于自己的、充满活力、自主和意义的生命下半场。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趙明明
【總策畫】趙明明
現任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自2006年接手基金會會務,沿襲李天德創辦人的理念,除了持續深耕老人機構照顧服務,並將服務觸角深入社區,鼓勵社區長輩走出家門參與靜態與動態的文康活動,希望激發長輩對健康的認知,達到延緩老化及在地老化的目標。
此外更積極配合政府的長照政策,陸續開辦居家及社區長照服務,包括「居家服務(到宅服務)」、「日間照顧(老人安親班)」、「到宅沐浴服務」、「失智老人團體家屋」、「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及「社區整體照顧服務模式~ABC」等,提供專業且完整的優質服務給失能或失智長輩們,進而讓長輩們有安全、快樂與有尊嚴的生活。
2012年接觸到日本竹內孝仁教授及八木秀明本部長所推動的「生活自立支援」概念,在臺中市政府的指導下,開始在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推動「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模式,促成永信基金會獲得「傳善獎」的契機,也因此啟動了永信在全國推動生活自立支援的計畫。


葉建鑫
現任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發展部主任,大學就讀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畢業後就職於企管顧問公司,有感於台灣快速老化,至苗栗長照機構擔任實習生以學習照顧及營運技巧,一年期間取得照顧服務員資格,並考取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2011年至基金會就職,3年來擔任計畫主持人,歷經執行生活自立支援的完整過程,遭遇挫折、瓶頸不少,但都在不斷地與各機構、輔導委員、國外長照專家的學習與切磋中,得到突破,終於看到台灣機構照護開始翻轉成「以人為本」的模式,看到失能長輩也能生出夢想,找到活得更好、生活更自立的動力。因而在與其他二位社工的合作下,共同編寫完成此書,希望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遞下去。


賴暖婷
賴暖婷
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現任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
2016年進入永信基金會服務,為「傳善獎生活自立支援方案」社工,一開始對於什麼是「生活自立支援」懵懵懂懂,在辦理「不當照護體驗工作坊」當中「做中學」。社工背景的她,第一年透過自立支援基礎課程學習到照護概念及技巧,開始隨行15位專業輔導委員陪伴全國31家長照機構單位一同面對困境及成長,在方案社工角色當中汲取各輔導委員專業領域知識(包含護理、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照顧服務員),累積方案管理及個案導入經驗,並在2017年及2018年擔任輔導委員一職,輔導南投及高雄兩家單位。


賴俞綺
賴俞綺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事業系畢,現任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
於2017年1月的實習期間,首次接觸生活自立支援的照顧模式,對於「照顧」有了新的認識。結束實習後,轉為正職的方案社工,開啟踏入長照的第一步,和機構一起學習、解決問題、分享喜悅和辛苦,並將這段時間來的體驗與心得整理出來,希望能對所有的照護者有所俾益。
預計於2019年1月擔任永信松柏園照顧服務員,希冀將這2年所學,實際運用於照顧現場中。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台灣長期照護的窘況與突破

以外籍監護工及機構照護為主力

不當照護的產生

1.約束

2.不當尿布

3.不當餵食

4.工作人員不經意的言語或行為

建立同理心,轉變照護文化

 

第二章 啟動以人為本的照護

四大基本照護原則

為何長輩不喝水、不運動、容易便秘及營養不良?

不當照護體驗營,啟動生活自立支援第一步

不當照護體驗之設計理念及流程

一、約束體驗

1.約束類型

2.約束體驗流程

3.注意事項

二、尿布體驗

1.乾淨尿布體驗

2.人工排泄物尿布體驗

三、不當餵食體驗

1.布丁湯匙餵食體驗

2.鐵湯匙餵食體驗

3.快速餵食體驗

 

第三章 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技巧

端正坐姿腳著地

1.端正坐姿對飲食及排便皆有幫助

站立條件與環境

1.先往前,再往上

2.從床鋪或馬桶上站起

3.伸展關節活動度

4.站立訓練

環境營造及輔具

1.桌椅挑選

2.餐具挑選

3.排便環境

4.沐浴環境

5.尿布與尿褲

6.拐杖及扶手

給水技巧

1.喝水的最佳時機

2.長輩不願喝水的原因

飲食及烹飪技巧

1.進食障礙

2.協助長輩自行用餐

3.口腔運動及吞嚥訓練

移位原則

1.床上翻身

2.坐於床緣

3.移至輪椅

擺脫臥床

1.訓練抬臀

2.訓練動態平衡

3.增加膝關節角度

訓練走路

1. 運用學(助)步車

避免約束

1.鼓勵長輩不要害怕向照顧人員尋求幫助

2.以科技產品感知長輩離床動作

3.端坐姿勢避免跌倒

4.訓練核心肌群

擺脫尿布

1.排便最優先原則

2.夜間以睡眠品質為優先

 

第四章 生活自立支援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1 擺脫重度依賴,生活功能大幅改善

成功案例2 獨立性、自主性、參與活動意願皆提升

成功案例3 性情變得開朗活潑,協助院內工作

成功案例4 參與太鼓隊,公開進行表演

成功案例5 返家與兄長姊姊再相聚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692236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30歲~65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0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從台灣社會的脈絡來看,少子化和高齡化的趨勢已經是不可逆的現實。許多家庭面臨的壓力是雙重的,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工作壓力也大。因此,這本《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如果能提供一些「減壓」的配套建議,那就更貼心了。我不是指單純的喘息服務資訊,而是指照護者本身如何維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畢竟,照護是一場馬拉松,如果照顧者先累垮了,那麼所有的自立支援計畫都會功虧一簣。我期待書中能穿插一些「給照顧者的溫馨提醒」或「快速放鬆小技巧」,可能是十分鐘的伸展運動,或者如何有效率地安排輪班休息。一個被照顧得很好的照護者,才能提供最高品質的支援。如果這本書能同時關照到「被照顧者」和「照顧者」雙方的福祉,那它在台灣的照護市場上,絕對會佔有一席之地。

评分

說真的,現在坊間關於照護的書籍五花八門,但真正能打中人心的往往不多。我對這本《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真正落實「自立支援」這個核心概念。這跟傳統那種「我來幫你做」的照護模式很不一樣,它強調的是「引導」和「支持」,讓當事人盡可能地動起來。這對提升長輩的生活品質非常重要,心理層面的影響,有時候甚至比身體上的協助更關鍵。我希望這本書在介紹各種技巧時,不只是教你「怎麼做」,更能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原理是什麼。例如,在復健運動的選擇上,是不是有考慮到不同失能程度的族群?或者在溝通技巧上,有沒有提供一些能避免引發衝突、提升合作意願的對話範例?如果能從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角度切入輔助說明,那這本書的深度就會大幅提升,變成一本不只是工具書,更能引導我們建立正確照護觀念的寶典。

评分

這本《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的電子書,光看書名就覺得很實用,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家裡有長輩,或者自己也想學點自救技巧的人來說。我最近剛好在研究怎麼讓年長的家人在生活中可以更獨立一些,減少對別人的依賴,所以看到這本書就忍不住想入手。雖然還沒細看,但光是「圖解」兩個字就讓我覺得很安心,畢竟有些照護的技巧,光用文字描述真的有看沒有懂,要是能配上清晰的圖片或流程圖,操作起來肯定事半功倍。我特別期待看到裡面關於如何正確地扶持長輩起身、轉移位,或者居家環境的無障礙改造建議。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急著想幫忙,卻可能因為姿勢不對,反而讓自己或長輩都受傷了。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細節都講清楚,那真的是功德無量。希望它能提供的不只是理論,更有許多實際操作上的「眉角」,讓照護工作變得更輕鬆、更安全,也讓被照顧者保有尊嚴。

评分

我最近在社區大學上了一堂關於高齡友善環境的課,老師提到很多居家安全問題其實都是源於不了解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的基礎原則。因此,我對這本《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在「環境改造」這方面的著墨非常感興趣。所謂的自立支援,除了人力的介入,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本身成為最好的幫手。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檢核表,讓讀者可以從玄關、浴室、臥室,一路檢視到廚房,看看哪些地方是潛在的危險區,以及該如何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進行改善。例如,扶手的安裝角度、防滑墊的材質選擇、燈光的配置等等,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累積起來卻是影響長輩行動安全與否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提供「預防勝於治療」的具體實踐方案,我會覺得物超所值。

评分

身為一個追求效率的現代人,我對電子書的便利性很有感。這本《圖解生活自立支援照護指南》如果排版設計得好,對於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查閱的需求來說非常加分。想像一下,當你在現場需要臨時確認某個輔具的使用方法,或者想快速回顧一下某個特定動作的步驟時,如果能立刻在手機或平板上找到清晰的圖解,那真是太方便了。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電子書的互動性如何?它有沒有內建搜尋功能?在圖文編排上,是否能針對重點步驟進行放大或標註?畢竟,涉及到精細操作的部分,一點點細節的遺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差異。如果它只是把紙本書的內容掃描進去,那可能就少了電子書的優勢。我真心期盼它能有針對電子閱讀優化的設計,讓查找資訊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支援」而非負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