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

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山田弘
图书标签:
  • 物理學
  • 圖解
  • 科普
  • 電子書
  • 學習
  • 教育
  • 科學
  • 入門
  • 基礎
  • 更新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類因無窮的想像而發現物理,物理則使人們更了解這世界的真實。

解答身旁的種種「為什麼」即為物理的精隨。

  • 為何天空會被晚霞染紅?
  • 為什麼救護車接近時的音高較為高亢,遠去時則較低而穩定?
  • 彩色電視機的原理是什麼?
  • 為何水裡加入冰塊後,不是水結凍,而是冰塊溶化?
     
    物理是源自於對生活周遭的現象所產生的好奇,進而抽絲剝繭試圖解答的科學。物理學不僅解釋了自然界中許多有趣的、令人疑惑的現象,利用物理學的原理,人類也創造出許多實用工具,例如透過電阻加熱的烤箱、誘電加熱的微波爐、利用空氣比重浮起來的熱氣球等。
     
    世界上存在著難以計數的自然現象,都能系統地被歸納於力學、熱學、波動學、電學、量子學等五大領域,也是物理學發展的歷史順序。透過這五大領域可以掌握物理學的整體輪廓。《圖解物理學更新版》即以不同篇章介紹這五大領域的要點及各領域之間的關係,並藉由圖文並列的撰述方式,使讀者能輕鬆地建立完整且脈絡清晰的基礎物理概念。對於物理當中不可或缺的運算公式,則深入淺出地說明根據的原理和推演過程、帶出各公式間相互套用的關聯性,並透過有趣的物理知識幫助記憶,使一向被初學者視為畏途的公式也能變得易於理解。
     
    本書特色
  • 具圖像式思考的學習特色

以圖解方式輔佐內文說明,使得學理變得更為具象、容易理解應用。

  • 從根本邏輯著手

由根本的邏輯推演公式演變,不拘泥於數學公式的應用,幫助認識原理,同時了解重要應用公式的由來。

  • 由生活實例出發

各單元皆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原理,輕鬆有趣、易於理解和想像。

宇宙的奥秘与日常的法则:一本面向未来的物理学启蒙之作 书名: 宇宙的奥秘与日常的法则 作者: [请在此处填写作者姓名,若无则留空或用“佚名”代替] 页数: 约 650 页 装帧: 精装/平装(请选择) 定价: [请在此处填写定价] --- 导言:在宏大与微小之间,重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精妙的物理定律所支配的宇宙之中。从星系团的壮阔旋转到亚原子粒子难以捉摸的跳跃,万事万物都遵循着一套普适而优雅的规则。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物理学常常被视为一门晦涩难懂、充满复杂数学公式的学科。 《宇宙的奥秘与日常的法则》旨在彻底打破这种藩篱。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教材或手册的简单翻版,而是一次深度、广度兼备的知识探索之旅。我们摒弃了冗长枯燥的公式推导,转而采用概念驱动的叙事方式,将物理学的核心思想以清晰、直观、富于启发性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好奇的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极其广泛:无论是对世界本源充满好奇的高中生,渴望系统回顾基础知识的大学生,还是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提升科学素养的职场人士,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我们相信,理解物理学不是少数科学家的特权,而是理解我们所处现实的基石。 --- 第一部分:机械的律动——经典物理学的坚实基石 (约 200 页)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到物理学的黄金时代,探索那些塑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将聚焦于概念的建立而非繁琐的计算。 第一章:运动的几何与力的本质 本章深入探讨了牛顿力学的核心。我们首先从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入手,但这并非单纯的数学练习。我们通过分析跑车加速、行星绕日运行等实例,阐释向量分析在物理描述中的直观作用。 惯性与参照系: 伽利略的相对性思想如何为牛顿的力学定律奠定基础。我们讨论惯性系与非惯性系(如旋转的地球)的区别,以及我们如何“感知”到地球的运动。 力的多重身份: 不仅是推或拉,力是相互作用的媒介。本章详细解析了重力、摩擦力(静态与动摩擦的微妙差异)、弹力(胡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我们通过一个复杂的攀岩场景,演示如何分解和平衡多个作用力。 动量、冲量与碰撞的艺术: 动量守恒定律被提升到与能量守恒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章通过棒球击球、火箭推进原理以及微观粒子碰撞的模拟,展示动量传递的普适性。 第二章:能量的流转与守恒的铁律 能量是宇宙中最根本的量度之一。本章致力于让读者真正“感受”到能量的形态变化。 功与能的转换: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与势能)是理解系统变化的钥匙。我们以过山车在不同坡度上的速度变化为例,解释机械能如何在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无损转化(在理想情况下)。 非保守力与耗散: 引入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非保守力,探讨能量如何转化为热能,以及熵增的初步概念——为什么运动总是趋于停止。 功与能的更广泛应用: 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宏观体现,以及功率(能量转换的速率)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旋转、振动与波的交响乐 本部分超越了直线运动,进入周期性和波动性的世界。 圆周运动与向心力: 解释了为什么卫星能够保持轨道,以及在过山车上体验到的超重或失重感的真正物理来源。 简谐振动(SHM): 以钟摆和弹簧振子为例,清晰阐述简谐运动的特性,以及时间周期、振幅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波的传播与叠加: 机械波(水波、声波)的特性,如波长、频率、波速。重点讲解干涉和衍射现象,为后续的电磁波学习铺平道路。 --- 第二部分:能量的本质与物质的微观结构 (约 250 页) 进入现代物理学的门槛,我们将探索物质的构成,以及能量在不同尺度上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热力学——宏观世界的统计规律 热力学被视为“科学的皇冠”,因为它描述了大量粒子系统的集体行为。 温度的微观起源: 温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分子平均动能的直接体现。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不可逆性: 熵是本书中讨论的最为深刻的概念之一。我们通过“房间变乱”和“咖啡冷却”等日常现象,解释熵增为何是时间之箭的箭头,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绝对零度限制。 热机的效率极限: 卡诺循环的分析,揭示了任何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都有一个理论上的上限,深刻影响了能源利用的哲学思考。 第五章:电、磁与光的统一 本书将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伟大成就整合为一个连贯的故事。 静电学基础: 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以及电场线的直观理解。 电流与磁场的相互作用: 洛伦兹力如何驱动电动机,以及电流如何产生磁场(安培定律的几何意义)。 电磁感应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精髓: 阐释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场(发电机原理)。我们不用复杂的微分形式,而是聚焦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含义: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自身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第六章:相对论的革命——时空的新视角 爱因斯坦的理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绝对时空观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 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推导出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奇特效应。本书通过高速列车和宇航员的“时间旅行”实例,解释这些效应并非错觉,而是时空结构本身的特性。 质能等效性(E=mc²): 不仅仅是一个公式,而是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深刻洞察。我们探讨其在核能中的应用及其哲学意义。 广义相对论的几何化: 将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的现象。通过“蹦床上的保龄球”模型,直观解释黑洞、引力透镜等宏大现象。 --- 第三部分:量子世界的奇景与现代科技 (约 200 页) 这是物理学最令人困惑也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我们努力用最清晰的语言揭示其反直觉的本质。 第七章:量子的诞生与波粒二象性 本章追溯了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危机及其解决方案。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假设: 能量的量子化——光子作为能量的最小“包裹”登场。 光电效应的解析: 证明光不仅是波,也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物质波(德布罗意假设): 电子等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通过双缝实验的完整回顾,揭示了观测行为如何影响粒子的状态——量子世界的核心谜题。 第八章:原子结构与量子力学的概率之海 本章专注于描述原子内部的结构以及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玻尔模型到薛定谔方程的演进: 解释了电子的能级为何是分立的,以及氢原子光谱的由来。 量子态与概率解释: 引入波函数(Ψ)的概念,强调在测量之前,粒子的状态是“叠加”的。我们讨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不是知识的欠缺,而是宇宙固有的界限。 量子纠缠: 介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探讨两个粒子之间超越空间限制的关联性,为未来的量子计算和信息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第九章:从核能到前沿科技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展望未来。 核物理基础: 质子、中子与原子核的稳定性。核裂变(反应堆)与核聚变(恒星的能量来源)的原理差异。 固体物理与半导体: 解释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差异,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设备(从晶体管到芯片)的物理基础。 粒子物理学概览: 简要介绍标准模型,包括夸克、轻子和传递力的基本玻色子(如希格斯玻色子),描绘我们对基本粒子认知的最前沿版图。 --- 结语:永恒的探索与未解之谜 全书的最后一章,是对科学精神的颂扬。我们将讨论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例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证据、量子引力的尝试,以及宇宙的最终命运。本书不是知识的终点,而是一张通往无限求知旅程的地图。它旨在激发读者去质疑、去观察、去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审视这个既宏大又精妙的宇宙。 --- 本书特色: 1. 概念优先,公式次之: 所有核心公式均配有详细的物理意义阐释和形象化的类比。 2. 跨学科的连接: 强调物理学如何渗透到化学、生物学、工程学乃至哲学领域。 3. 历史叙事: 穿插伟大的物理学家及其思想斗争的故事,使学习过程更具代入感和趣味性。 4. 丰富配图(插图与图表): 大量采用高质量的示意图、思维导图和历史照片,辅助理解复杂的空间和能量关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山田弘
山田弘
  1947年 生於宮城縣
  1972年 北海道大學工學院應用物理系畢業
  1979年 取得北海道大學工學研究所電氣工程專攻博士課程學分
  1979年 岩手大學工學院電氣工程系助教
  1995年 岩手大學工學院電氣電子工學系教授
  1984~1986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客座研究員

  現任
  岩手大學工學院電氣電子工學系教授 工學博士

  著作
  《歡迎來到電子學的世界》(岩手日報社)
  《固體內核反應研究》(合著,工學社)

相關著作:《圖解物理學(修訂版)》《圖解物理學》

譯者簡介

顏誠廷
1976年生,高雄人。譯有《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漫遊者)等書。

相關著作:《圖解物理學(修訂版)》《圖解物理學》

图书目录

推薦序

以圖像建立物理觀念 以想像力登上物理殿堂.........................2

作者序

愉快學習物理 體驗物理美妙之處............................................4

第1章

探訪物理的世界

01 解答「為什麼」即物理的精髓........................................... 12

02 為何物理中一定要有數學式............................................... 14

03 支撐物理的五大支柱........................................................... 16

04「物理入門」的第一道關卡──了解原子的構造............ 18

05 以支配自然的四種作用力為主軸來學習「物理學」...... 20

06 物理思考的原點──「克卜勒定律」............................... 22

07「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導過程............................................ 24

08 好好地融會貫通「場」的概念........................................... 26

Column1

物理天才的誕生....................................................... 28

第2章

力學為物理之鑰

01 物理量的單位只有四種........................................................ 30

02 力學能藉由「向量」以圖像表現........................................ 32

03 較重的物體會落下得比較快嗎........................................... 34

04 力與加速度及質量的關係................................................... 36

05 運動方程式的發現大幅地改變了物理............................... 38

06 「慣性定律」就是「惰性定律」?................................... 40

07 無論何時,力都是成雙成對的........................................... 42

08 偏西風的產生是受到地球為球形的影響........................... 44

09 有苦就有樂──能量守恆定律............................................ 46

10 測量能量的大小................................................................... 48

11 即使物體相撞,動量還是維持不變................................... 50

12 向心力是萬有引力的仲介................................................... 52

13 藉由萬有引力定律來思考圓周運動................................... 54

Column2

為什麼萬有引力是無所不能的?........................... 56

第3章

探討波與光

01 在空間中進行傳遞的「波」............................................... 58

02 聲音與光同樣是波卻完全不同!....................................... 60

03 為何會發生「都卜勒效應」............................................... 62

04 愈大型的樂器聲音愈低沉................................................... 64

05 自然界中充滿了共鳴........................................................... 66

06 光的特性就是「急性子」................................................... 68

07 光的折射原理....................................................................... 70

08 鑽石的寶貴價值來自「全反射」....................................... 72

09 偏光濾鏡使水中之物也能清楚看見................................... 74

10 可以通過狹縫的半圓形──波的繞射............................... 76

11 同心協力就是一種美?波的各種干涉現象...................... 78

Column3

為何天空會被晚霞染紅...........................................80

第4 章

「熱力學」一點也不難

01 當分子的運動愈來愈激烈,固體與液體就會變成氣體.. 82

02 水既不容易變熱也不容易冷卻........................................... 84

03 溫度的高低即表示分子運動的程度................................... 86

04 溫度的最低下限──「絕對零度」................................... 88

05 壓力可用分子的質量、速度與密度來表示...................... 90

06 分子的動能與絕對溫度成正比........................................... 92

07 能量可以轉變成各種形式................................................... 94

08 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恆定律」............................... 96

09 獲得的熱能有兩種瓜分方式............................................... 98

10 在無火的情況下點火──絕熱變化.................................100

11 覆水難收即「熱力學第二定律」.....................................102

12 熵只會不斷增大.................................................................104

Column4

為什麼保溫瓶裡的熱水不會冷掉?.......................106

第5 章

到底什麼是「電」?

01「電」是因為缺乏電子而產生..........................................108

02 靜電作用力非常地強大.....................................................110

03 在電的世界裡,占據高點同樣較為有利.........................112

04 當相同的電荷互相靠近時…….........................................114

05 原子核是儲存電能的罐頭.................................................116

06 電也會受到來自空間的作用力.........................................118

07 空間在肉眼不可見之下改變了.........................................120

08 金屬會散發出光澤是因電子快速移動所致....................122

09 在汽車裡就算打雷也很安全.............................................124

10 電容器是儲存電的倉庫.....................................................126

11 如何儲存大量的電.............................................................128

12 電阻是連接寬廣水道的細小水管.....................................130

13 電的流動──電流.............................................................132

14 載運砂石的觀念也可以用來說明歐姆定律....................134

15 從電能到熱能.....................................................................136

Column5

電在傳送時會耗損!?.........................................138

第6章

一窺電磁的世界

01 磁鐵的N極與S極為何分不開?.......................................140

02 磁力可證明移動中的物體會「縮小」.............................142

03 利用磁鐵來產生電.............................................................144

04 線圈會在磁場中儲存能量.................................................146

05 即使沒有移動的電荷,電流還是存在!?....................148

06 電磁波是由振動的電場所產生!.....................................150

07 藉由勞倫茲力來了解馬達的作用原理.............................152

08 磁浮列車是如何前進的.....................................................154

09 以電容器讓磁場旋轉!.....................................................156

Column6

以微波爐來加熱食物............................................ 158

附錄 基本粒子的世界充滿趣味!

01 光也具有粒子的特性.........................................................160

02 不接受分散能量的電子.....................................................164

03 無論多麼巨大的物體都擁有波的特性.............................166

04 兩者不可兼得──測不準原理.........................................168

05 基本粒子可以向上帝借用能量.........................................169

06 測不準原理使原子得以存在.............................................172

索引...........................................................................................174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800988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9.6MB

图书试读

由圖像建立物理觀念

以想像力登上物理殿堂

文◎牟中瑜(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許多物理重大突破均源自生動的想像

圖像式思考是想像的重要延伸

物理學自十七世紀後即有突破性的發展,在一些領域上的進展,如牛頓力學、電磁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發展,不僅將人類的知識向前推進,並帶動了科技的進步。許多科技的產品來自物理學的進展,例如人造衛星的發射使用了牛頓力學與牛頓重力定律、用來接收電磁波的電視機是電磁學的最佳說明實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使用了相對論,而電腦的發明則來自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的半導體物理。

雖然這些科技的產品已直接影響到人類的日常生活,然而多數的人並不清楚其背後的物理,而當提到物理時,仍然覺得那是一個距離遙遠、困難且令人生畏的學科。造成這樣的印象,部分的原因是大多數與物理有關的讀本都太嚴肅並缺乏想像的空間。實際上,物理學上許多重要的突破都來自超凡與生動的想像,而非來自機械制式的想法。

近代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愛因斯坦,當愛因斯坦在十六歲──相當於目前的高中一年級時──就已經想像騎在光束上會見到的景象,對這個問題的持續關注與執著思考,最後導致他發現了相對論。除了想像在光束上馳騁外,愛因斯坦更經常藉由思想上的實驗來檢驗他的想法,因此他聲稱想像比知識更為重要。而本書所採用的圖像式思考正是想像的重要延伸,是學習物理學的一個重要方式,但卻也是過去國內物理教育比較欠缺的。

 

數學公式非學習物理的目的而是追求圖像式思考的重要媒介

物理學是講求精確的科學,而講求精確可說是造成物理學困難而令人生畏之印象的主要原因。然而為了精確,物理學中常需要使用數學式子來精確陳述重要的結論或結果,因此使用數學或以數學推導在學習物理中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數學的使用卻往往成為多數人學習物理學的障礙,以為使用數學是唯一了解或說明物理的途徑。

這樣的認知常常使許多人在學習物理時,注意力集中在數學的推導而被數學牽著走,忽視了物理圖像,因而往往在學習一些課題後,無法掌握這些課題的要點。實際上,為了精確,物理學雖然大量使用數學,但其目的在協助我們得到所謂的物理圖像,數學的推導只是輔助推導精確的結果。這些所得到的物理圖像可說是圖像式思考的基礎,指的是以生動圖像的方式理解精確的結果,因此在經過必需的數學推導之後,一定要再回顧整個推導的邏輯,並勾畫出問題或結論所獲得的圖像,才能掌握重點,比較有效地學習物理。

*   *   *   *   *

本書來自日本,為針對業餘的物理讀者所寫的一本高中程度的物理讀本。除了以口語式的說明取代直接的數學式,作者透過使用大量而生動的圖片,讓讀者知道每一單元的重點及其圖像。書中內容先大致說明了物理學的概要、架構以及宇宙觀,再透過之後的章節,循序漸進地介紹四大物理基礎領域。建議讀者讀完全書後,可再重讀剛開始的章節,如此可更有助於了解物理學的全貌。此外,本書主要特點是在文字說明的同時,一定配合圖片的解說,充分掌握了學習物理時需注重「圖像式思考」的要點,相信讀者在圖文合併的解說下,都能夠清楚地掌握到物理的重點。

了解物理學是掌握現代科技的第一步,希望這本書的引用,能帶動國內物理界以更活潑生動的方式來介紹與物理相關的課題,打破物理是一門生硬學科的印象,讓更多的人能體會到物理學的奧妙。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科普書真的很多,但真正能做到「深入淺出」的,鳳毛麟角。我對這本**《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抱持著一種「懷疑中帶點希望」的態度。我之前買過一本號稱圖解的書,結果圖畫得像國中生的作業,標示不清,邏輯跳躍,根本是把公式換成了圖片,沒解決任何實質問題。所以,我真的很在意它「更新版」這三個字。物理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基礎原理或許不變,但新的實驗技術和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現,如果這本書只是把舊版的圖掃描進去,那可就太敷衍了。我希望它能涵蓋一些現代物理的基礎概念,比如對暗物質、暗能量的初步介紹,或者在材料科學上的一些應用,讓讀者覺得自己讀的不是一本「阿公級」的物理書。電子書的形式也很有趣,希望它能利用超連結或互動元件,讓讀者點擊某個術語就能跳轉到相關的解釋,而不是像傳統教科書那樣只能死盯著一個頁面。如果能做到這些,那它就真的配得上「更新版」這個名號了。

评分

這本**《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我還沒真正入手,但光是從書名和聽到的風聲來看,就覺得它可能很有意思,尤其強調「圖解」,這對我這種理工科背景沒那麼扎實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仙丹。我最近在幫我姪女複習高中物理,她對那些抽象的公式和理論簡直是碰都不碰,每次看到牛頓定律就開始頭痛。我那時候學物理,全靠死記硬背,搞得腦袋快爆炸,結果學完也忘了七七八八。現在看到有這種強調視覺化的教材,我就在想,如果當年我有這本書,會不會對物理的興趣大一點?我猜它應該會把很多原本晦澀難懂的概念,像是電磁感應或者量子糾纏(當然,也許高中版不會到那麼深),用生動的插圖和流程圖把它們攤開來,讓讀者像看漫畫一樣就能理解背後的原理。我特別期待它在處理力學問題時的圖示,像是斜面上的摩擦力、拋體運動的軌跡,如果能畫得清楚明白,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絕對比看一堆希臘字母組合的數學式子要來得實在多了。總之,我是抱持著「希望它能拯救我姪女的物理成績」的期待在觀望的。

评分

我對物理的熱情其實是從大學通識課上被激發出來的,那時候老師講到相對論時,那種顛覆世界觀的震撼感,讓我對宇宙的運作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不過,每次想深入了解,就會被那些複雜的數學推導卡住,久而久之,熱情就被消磨殆盡了。所以,當我看到**《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這個標題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它會不會避開數學?如果完全不談數學,那物理學的嚴謹性不就蕩然無存了嗎?我的期望是,它應該像一個高明的橋樑設計師,既要展示橋樑的美觀(圖解),也要讓你知道這橋樑如何承重(基礎數學原理),但又不會把鋼筋混凝土的配比細節拿出來嚇唬人。我希望它能巧妙地「暗示」數學的重要性,而不是強迫讀者去計算。例如,在談到能量守恆時,展示的圖形變化要能直觀地對應到能量轉換的公式,但重點放在「為什麼」能量不見了或出現了,而不是「如何算」不見了多少。這需要極高的編輯功力,看來這本書的編者壓力不小。

评分

我是一個從事設計業的朋友,他對科學類書籍的選購標準非常嚴格,他總是強調:「如果一本書的排版和視覺呈現讓你覺得累,那內容再好都白搭。」他對這本**《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的興趣點就在於它的「設計感」。他認為,物理學的美感本身就在於其結構的簡潔與和諧,如果圖解做得支離破碎、色彩混亂,那跟原本要解決的問題沒兩樣。他尤其關心的是,這本書在表達「向量」或「場」的概念時,會使用什麼樣的視覺語言。是像傳統物理學那樣,用一堆箭頭和線條把畫面塞滿?還是會發展出更直觀、更符合人腦認知習慣的圖示系統?他跟我說,好的圖解,應該能讓你只看圖,就能在大腦中建立起一個穩固的物理模型,書本上的文字只是輔助確認細節。對於我們這種偏人文藝術背景的人來說,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將理性的物理世界,用設計師的眼光重新詮釋,那它就非常有價值了。

评分

我總覺得,現在的學習工具都在往「碎片化」的方向發展,大家都追求快速、即時的滿足感。一本好的物理書籍,不應該只是一種快速的知識填鴨,而應該是一種引人入勝的「認知旅程」。我對這本**《圖解物理學更新版 (電子書)》**的期待,是它能否提供一種「從宏觀到微觀,再回到宏觀」的結構感。例如,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比如為什麼熱水壺會燒開),逐步帶入到分子的熱運動,最後再擴展到熱力學的第二定律,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才能讓人真正建立起對物理世界的整體認知。如果它只是把一堆獨立的物理現象零散地畫出來,雖然單個圖解可能很精美,但讀者讀完後,可能還是覺得物理像一盤散沙。我希望這本電子書能展現出物理學的「整體性」和「統一性」,讓讀者意識到,我們腳下的萬有引力,跟遙遠星系間的運行軌跡,其實都是同一套規則在支配,這種宏大的敘事感,是純粹的「圖解」很難傳達,但又極為重要的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