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能迴到從前嗎?:認識日本.迴望中國.正視當下 (電子書)

「我們」還能迴到從前嗎?:認識日本.迴望中國.正視當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泰戈爾說過:「當黎明仍然是一片黑暗之時,信仰就是那隻感覺到光明而開始歌唱的鳥。」(Faith is the bird that feels the light and sings when the dawn is still dark。)作為一種個人的生命體驗,信仰是一種心靈之光,也是讓人度過任何艱難的精神慰藉。如果我們都像明朝的哲學傢王陽明那樣信仰普通人的良知,那麽自由和尊嚴就離我們不遠瞭。
 
我希望,硃科先生的這本書,在那些機智風趣的隨興嘲諷中,或在略為辛辣尖銳的直言批評中,或在風和日麗的精美描述中,不僅會給讀者提供一種輕鬆的娛樂,更在字裡行間讓世人看到未來一代青年知識人身影中所閃爍齣來的一線心靈之光:畢竟未來世界將是屬於他們的。
 ——旅美學者 傅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輯:哈日反日不如知日
日本,這麼近那麼遠
神道,掛在門前的沙丁魚頭
可愛的「牛鬼蛇神」
理解日本,山本七平的問和答
佩裡來航,侵略者何以成為英雄?
「我們」還能迴到從前嗎?
「支那」的愛恨情仇
當內山完造成為鄔其山
歷史課本之外的田中角榮
中日相互理解還有多遠?
閒聊近代日本語
日語和漢語的「默認值」
日本語的「真麵目」
日本對中國的「另類自豪」
「中國」侵略過日本嗎?
如果沒有學過歷史,你幾乎要被他說服瞭
日本的「東張西望」
中國人的「兩張麵孔」
當「日流」遭遇「華流」
如何識別一個日本人?
 
 
◆第二輯:鄉愁中國
如何「陌生化」中國?
中國夢,民國夢?
少年民國
鄉愁臺灣
鄉愁,美麗的誤會
神的傳說
大俠們的「長衫」
進擊的作傢
理論的「迴鏇鏢」
閱讀無意義,那就寫作吧
被淡忘的花園口
美的殺傷力
勿使後人復哀後人
 
 
◆第三輯:高牆與雞蛋之間
高牆、雞蛋和母雞
讀《燃燈者》
觀點的自我修正就是「打臉」?
最下者與民爭
法律必然帶來正義嗎?
老鼠哲學
知識的傀儡
香港,書天堂
《鴉片戰爭》中的香港
白晝將盡,暮年不再燃燒咆哮
法中閤拍片,你的節操掉瞭!
原來女神隻存在於硬碟
枕邊書
生而有債
 
 
代後記:若能如此,夫復何求

圖書序言

記得多年前,我在北京採訪某個著名的會議,在非常認真地忙完手頭工作後,花瞭一整天看瞭陳浩民、馬浚偉主演的TVB劇《天機算》。港劇嘛,情節老套,特效粗劣,演技根本談不上,打發時間的話勉強過得去。整部劇以神書《推背圖》為噱頭,稱得到此書並加以破解,就可預見未來就能得天下。於是,為瞭爭奪此書,正邪兩派展開對決。
  自古以來,權力高度集中的王朝,都奉行密室政治,皇帝一個人或者再加上幾個心腹,腦門一拍就決定瞭下一任統治者。而且隻要翻一翻史書就會知道,「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都隻是些場麵話,說給天真無邪的儒生們聽的。在朝者從此榮華富貴還是淪為階下囚,仿佛咫尺之間。零和遊戲式的博弈,不殺個你死我活,就難以甘休。
  因為不公開不透明,政權發生更替,變數太大。人們在心理上迫切需要剋服恐慌,需要一種可以消除未來不確定性的確定的東西。於是,《推背圖》這樣的玄之又玄的「神書」就應運而生。據當今的某位「算師」說,這部由唐初司天監李淳風與術數大師袁天罡閤著的書,自唐代起,將中國及世界局勢,一一預言齣來。這其中不僅包括武則天當政、趙匡胤登基,甚至還有臺灣領導人的名字。你說神不神?
  可是,隻用在網上查一查,就知道這本「神書」是在民國時期成書。對前朝的「推算」大約是事後諸葛亮,對今世的「預言」也免不瞭「算師」為謀生計的穿鑿附會。大傢從小都是少先隊員,接受的是歷史唯物主義教育,胸前的紅領巾都告訴你政權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不過,當你離開瞭被意識形態左右的「純良」的學校環境,走入複雜而險惡的叢林社會,殘酷的現實說不定真的會讓你相信,一本小人書就能決定一個人、一個時代的命運。
  確定與不確定,這是一個問題。
  在這樣一個國傢,這樣一個時代,生活中能夠把握的確定的東西,實在太少瞭。幾年前,微博還是社會輿論的重要空間,現在成瞭娛樂明星、「正能量」異常擁擠的地方。幾年前,「中國模式」還是大國崛起的一個神話,PM2.5還是美帝精心設計的一個「陰謀」。現在呢,中國進入「新常態」後又進入「新時代」,PM2.5成為考核政績的重要指標。
  外界處在不停變化之中,個人也是如此。儘管有那麼多的事情難以確定,我仍然非常確定地持守住內心,保持謹慎樂觀,保持相信,這個國傢、這個社會能夠更好。引用一句我在第一本書後記裡的話:「反歸各自內心,追根溯源,問問人格構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哪些,自己的真實信仰便漸漸浮現——愛、智慧、自由、自律、正直、與人為善。」
  關於這本書,同樣有著很多的確定與不確定。

2015年,我的第一本書《請把美獻給世界的荒涼》齣版後,我就著手開始這本書的寫作。這本書的第一輯「哈日反日不如知日」,就是在那一年寫的。現在迴想起來,那的確是一場異常孤獨但又令人興奮的知識探險。
  有評論者說中國是個複雜的國度。其實,中國的鄰國日本又何嘗不是?而且,對於不少國人來說,日本的複雜不僅在於其與中國因歷史問題產生的民族情感方麵,更在於其與中國文化的若即若離,看似真切卻又無比陌生。我齣生的上世紀80年代,中日兩國交好,日本的大量文藝作品湧入中國。高倉健的硬漢電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因戲結緣、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以及《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聖鬥士星矢》《蠟筆小新》《七龍珠》等動畫片,成為不少中國人的童年迴憶。但是,隨著閱歷的增長,我越來越發現,這個鄰國有那麼多的歷史問題和讓人瞠目結舌的社會問題。這種前後對比產生的複雜性,驅使著我去瞭解這個國傢和他們的深層文化。
  本書的第二輯,便是我在第一輯的基礎上,重新建構自己對中國和中華文化的認知。也就是,在認識鄰國日本的同時,迴望中國。
  本書第三輯的寫作,其實是由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演講引發。第三輯的篇名就藉用瞭演講的題目「高牆與雞蛋」。村上春樹在演講中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是的,無論高牆多麼正確和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他用「高牆與雞蛋」的比喻,錶達瞭自己對弱者的無條件同情。我覺得,村上的這種對待文學和現實衝突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激發瞭多數世界主義者與和平主義者的共鳴。因此,第三輯的內容其實是前兩輯的延伸與昇華。
  為什麼說這本書有著很多的確定與不確定。確定的就是我對這三輯內容的說明,不確定的則是內容的增刪和齣版時間。2015年我著手寫第一輯,一年後基本上完成第二輯,第三輯的寫作又花瞭一年多。之後,便是將原稿發給多位老師請求指教,並一遍遍對全書內容不斷的修改、完善。全書雖然隻有11萬多字,但我卻用瞭4年多的時間。直到2019年6月,增刪八稿之後,我覺得應該可以拿齣來讓更多人看一看瞭。
  至於齣版時間,我自然不能確定,但也不心急,至少不用找《推背圖》,不用找「算師」瞭。
 
2019年夏
寫於湖北襄陽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