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韓文擬聲‧擬態語 (電子書)

活用韓文擬聲‧擬態語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韓國語教育研究所
图书标签:
  • 韓文
  • 擬聲語
  • 擬態語
  • 語言學習
  • 韓語學習
  • 詞彙
  • 韓國文化
  • 電子書
  • 自學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灣第一本!韓文擬聲語、擬態語專用學習書
  透過40種生活中常見的描寫情境,搭配淺顯易懂的敘述和例句
  用最直覺的方法,學會最生動的韓語表達詞彙!
 
  ‧什麼是擬聲語、擬態語?
  擬聲語、擬態語顧名思義為「模擬聲音或狀態的詞語」。當我們敘述人事物所發出的聲音或呈現的狀態時,使用擬聲語、擬態語能讓整句話聽或讀起來更身歷其境、生動有趣。
 
  ‧中文裡也有擬聲語、擬態語嗎?
  在中文裡面有形容雨聲或時鐘的「滴答滴答」,或者形容快速吞嚥的樣子為「狼吞虎嚥」。但相較於韓文來說,中文的擬態語相當稀少;很多韓文的擬聲擬態語無法直接找到對應的中文,若查網路字典也翻譯得不完整、難以理解。因此對中文為母語的我們來說,學習韓文擬聲擬態語一直是充滿挑戰的事情。
 
  ‧為什麼學韓文一定要會擬聲語、擬態語?
  韓語能力檢定(TOPIK)考題中其實經常出現擬聲擬態語喔!但就算不考檢定,擬聲語、擬態語亦充斥於韓國綜藝節目及日常口語、文章當中;有可能是畫面中的笑點,或是讓一段文字畫龍點睛的關鍵。想把韓文學到像母語者一樣道地嗎?那麼,在韓文表達中適當加入擬聲語、擬態語的使用,相信你的韓文將會精準到讓韓國人瞠目結舌。
 
本書特色
 
  特色一:依照情境需求分類,搜尋詞彙直覺又快速
  本書依40種形容各種樣貌、聲音或狀態的情境分類,將含義、類型相近的擬聲擬態詞彙收錄在一起。當我們想敘述某個狀態卻感到詞窮時,查目錄便可循著情境找到合適的詞彙。
 
  特色二:中韓文解釋加上豐富例句,精準掌握擬聲語、擬態語語感
  每個擬聲擬態語都有中韓對照說明,搭配豐富例句,幫你真正從語感去體會擬聲擬態語的活用和奧妙!
 
  特色三:詞彙收錄自TOPIK歷屆試題、附練習題檢視學習成效
  以為擬聲擬態語只出現在生活口語中嗎?其實韓語檢定考試(TOPIK)中也經常有擬聲擬態語出現於閱讀題組中喔!本書將曾出現在TOPIK試題的詞彙做了醒目標示,若想在考試中拿高分,請務必留意,並完成練習題以檢視學習成效喔。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活用韓文擬聲‧擬態語 (電子書)》内容的图书简介,字数约1500字,内容详实: --- 书名: 《光影交织:电影摄影与视觉叙事深度解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现代电影摄影技术、美学原理及其在视觉叙事中作用的专业著作。它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美学指南,旨在帮助电影制作者、摄影指导(DP/Cinematographer)以及影视艺术爱好者理解光线、构图、运动和色彩如何共同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全书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基础原理与光线语言、镜头、运动与空间构建、色彩理论与情绪渲染,以及当代技术下的叙事革新。 第一部分:基础原理与光线语言——捕捉与塑造现实 本部分奠定了电影摄影的基石,深入剖析了光线作为电影“颜料”的本质。 1. 光的物理特性与摄影认知: 我们首先从基础光学入手,讲解光的强度(曝光)、色温、方向性和穿透性在数字传感器和胶片介质上的表现差异。重点探讨了自然光与人造光的不同质感,以及如何通过柔光、硬光、侧光、顶光等基本布光方式,来定义场景的物理环境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2. 三点布光法的精进与超越: 经典的三点布光(主光、辅光、轮廓光)被视为标准,但本书强调如何根据叙事需求对其进行颠覆和重构。详细分析了低调布光(Low-Key)如何营造悬疑、惊悚和戏剧张力,以及高调布光(High-Key)在喜剧、浪漫或医学剧中的应用。特别引入了“电影感”布光的概念,即如何通过光影对比(Chiaroscuro)来引导观众视线,强化画面的立体感和叙事焦点。 3. 空间照明的艺术:环境光的介入: 阐述了如何处理环境光,包括窗口光、城市光污染、火焰光等真实世界光源,使其不仅服务于清晰度,更能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分析了如何利用窗格阴影(Window Pattern)来暗示囚禁或疏离感,或如何通过暖色调的台灯光来营造亲密与安全。 第二部分:镜头、运动与空间构建——观众的眼睛与身体 本部分聚焦于镜头语言,即摄影机如何“观察”并“参与”到故事之中,这是定义电影风格的关键环节。 1. 焦距的选择与心理距离: 详细对比了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对主体和环境的扭曲与压缩效果。广角镜头如何夸大前景、营造压迫感或宏大感;长焦镜头如何使背景模糊、集中注意力于角色面部表情,并压缩空间以增强冲突感。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分析,说明特定焦距如何与角色内心情绪同步。 2. 景深控制与焦点引导: 探讨了光圈对景深(Depth of Field, DOF)的精确控制。浅景深如何将观众的注意力锁定在特定角色或物体上,制造“隧道视野”般的紧张感;大景深如何展示环境的广阔或复杂的场景关系。同时,深入讲解了焦点转移(Rack Focus)在推动叙事转折和揭示隐藏信息时的强大作用。 3. 摄影机运动的语法: 运动不是花哨的炫技,而是叙事的延伸。本书系统梳理了摇摄(Pan)、移摄(Tilt)、推轨(Dolly/Tracking)、升降(Crane/Jib)以及手持(Handheld)等运动方式的内在含义。例如,稳定的摇摄常用于展示发现或确认信息;跟随主体的前后推拉则直接模拟了角色的行动或情绪波动。对于复杂运动(如旋转镜头、复杂轨道设计),本书提供了技术实现路径和美学考量。 第三部分:色彩理论与情绪渲染——潜意识的沟通者 色彩是电影中最直接、最原始的情绪触发器。本部分致力于揭示色彩在电影制作中的科学应用与艺术表达。 1. 色轮与互补色的运用: 基于色彩科学,详细阐述了主色调(Dominant Color)的设定对影片整体基调的影响。分析了互补色(如蓝与橙)在视觉上产生的冲突和对比度,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对比来区分不同的叙事元素(如正邪、冷热、现实与幻想)。 2. 色彩分级(Color Grading)的叙事功能: 不仅讲解了LUTs(查找表)的应用,更侧重于后期调色的哲学。如何通过调整饱和度、色相和明度,将一个平淡的镜头转化为具有特定时代感或情绪色彩的画面。案例分析包括对复古影片的暖黄色调处理、对赛博朋克电影的霓虹蓝绿色调构建等。 3. 色彩与角色心理的关联: 研究了特定颜色在不同文化和电影语境下的隐喻意义。例如,绿色如何暗示疾病、嫉妒或自然生命力;红色如何代表激情、危险或权力。本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角色的服装、布景以及环境光线中的色彩元素,来无声地叙述角色的内在冲突。 第四部分:当代技术下的叙事革新 本部分展望了技术进步对电影摄影带来的变革,以及摄影师如何驾驭这些新工具以服务于故事。 1. 数字高分辨率与动态范围的挑战: 探讨了4K、8K拍摄、高帧率(HFR)以及宽容度(Dynamic Range)的提升,对传统布光和化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技术下保持“电影感”,避免画面过于“干净”或“数字感”过重。 2. 虚拟制片与实时渲染的应用: 深入分析了LED墙技术(如Volume技术)在构建虚拟场景中的潜力与局限。摄影指导如何在预先设定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布光和构图,以及这如何改变了实景拍摄的传统流程。 3. 沉浸式格式与未来展望: 讨论了HDR、全景声环境与电影画幅的关系,思考在观众越来越追求沉浸体验的时代,摄影师如何利用视觉语言创造更具代入感的体验,同时又不牺牲叙事的清晰度与深度。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知识的电影学院学生、年轻的摄影指导、导演、后期调色师,以及所有对电影“如何被拍摄”充满好奇心的资深影迷。它提供了一个从“我看到了什么”到“我为什么这样拍”的完整思维框架。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韓國語教育研究所
 
  「韓國語教育研究所」是由一群志在推廣韓語學習、專為外國人編寫韓語教材,而聚集在一起的人所組成,是專門研究外國人學習韓語的機構。掌握韓國語能力測驗(TOPIK)、KLAT等各種韓語檢定考試的命題方向,並致力於開發絕對實用的韓語教材。

图书目录

01 形容「矛盾」的樣子
02 形容「重複的行為」
03 對待他人的態度
04 形容「懶散」的樣子
05 形容「小心行事」的樣子
練習題01

06 緩慢移動的樣子
07 匆忙移動的樣子
08 無力的樣子
09 形容「小動作」
10 形容「大動作」
練習題02

11 形容「爭吵」的樣子
12 形容「說話」的樣子
13 關係好的樣子
14 吃東西或喝東西的樣子
15 變胖的樣子
16 纖細或乾癟的樣子
17 碎裂的樣子
練習題03

18 聚集一起的樣子
19 分散的樣子
20 形容「快哭」的樣子
21 形容「笑」的樣子
22 形容「驚訝」的樣子
練習題04

23 形容「用身體感受的感覺」
24 與「心情」有關的表達方式
25 形容「顏色或光線」的擬態語
26 與「食物」相關的表達方式
27 形容「溶解」或「解決」的樣子
練習題05

28 形容「下雨」的樣子
29 形容「蜿蜒綿長」的樣子
30 形容「柔軟」的樣子
31 形容「乾燥」的樣子
32 形容「不均勻」的樣子
33 形容「皺巴巴」的樣子
34 形容「被整頓好」的樣子
35 形容「生氣」的樣子
練習題06

36 各式各樣的身體動作
37 滾動或旋轉的樣子
38 各種面貌1
練習題07

39 各種面貌2
40 各種聲音
練習題08

練習題答案
【活用篇】更多例句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48858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4.3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準備一個跟韓國朋友的視訊聊天計畫,我希望這次聊天能聊得更深入、更有趣,而不只是停留在「天氣真好」、「你吃了飯沒」這種層級。我目前在用的那套教材,是多年前出版的,裡面的生活情境設定感覺有點過時了,像是討論打長途電話、或是去郵局寄信之類的場景,在現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實用性就大打折扣了。雖然裡面的發音示範很標準,但語速偏慢,比較適合剛入門的學習者,對我這種已經學了一兩年的程度來說,聽起來有點像在聽兒歌,提不起勁。我特別想知道韓國年輕人之間交流時,那些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詞彙該怎麼使用,畢竟,學語言最終還是為了交流情感。我目前缺少的,是一種能讓我「感覺到」韓語活力的材料,而不是只能在紙上背誦規則的那種。要是我能掌握一些生動的表達,或許就能在跟朋友聊天時,讓他們覺得我的韓語聽起來更「道地」,而不是像個剛下飛機的觀光客。

评分

這本關於韓語擬聲擬態語的書,聽說對想要更道地、更生動地表達韓語的學習者很有幫助,但老實說,我目前手邊的書單還沒輪到它。我最近在忙著啃一本號稱能把初學者帶到中級水準的文法書,那本實在是太厚了,裡面塞滿了各種時態變化和助詞的細微差別,讀起來比想像中要枯燥得多,每次翻開都像在啃一塊硬骨頭。我得花大量的時間去消化那些密密麻麻的例句,還得搭配線上課程的錄音檔反覆練習發音,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把「께서」和「께서는」搞混,那種戰戰兢兢的感覺,真的會讓人懷疑人生。每次做完一套練習題,都覺得心靈被掏空了一樣,需要休息好一陣子才能再戰。而且,那本參考書的編排邏輯總覺得有點跳躍,常常在講解完一個複雜的文法結構後,馬上又跳到一些看似不相關的日常對話範例,搞得我腦袋裡像是一團打結的毛線球,常常需要停下來,拿出便利貼在旁邊做大量的筆記來重新梳理脈絡。要說實用性,那本或許打下了基礎,但真的需要很多毅力才能把它讀完。我還在期待哪天能找到一本更活潑、排版更清爽的教材來換換口味,畢竟學習語言最怕的就是失去熱情。

评分

老實講,我最近對韓國流行文化那塊比較著迷,尤其是那種綜藝節目或網紅直播,他們說話的速度快、語氣變化多端,光是聽他們「啊~」、「咦~」這類感嘆詞的發音和長短,就覺得內容豐富。我現在手邊的教材,很多都是針對韓語檢定考試(TOPIK)設計的,內容嚴謹但風格偏學術,講解句子結構時,常常會用非常學理的方式去拆解,例如細談動詞的活用變化,或是書面語和口語的對應關係。這種學習方式的好處是基礎紮實,但缺點是效率有點慢,而且在實際情境中應用時,腦袋需要多轉好幾步才能反應過來。我常常覺得,如果能有個橋樑,把那些考試的標準答案,快速地轉換成日常口語中聽起來順耳的說法,那該有多好。我甚至花時間去下載了一些舊版的韓劇劇本來看,試圖從中找出那些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但自己歸納整理實在太耗時費力了,很希望有現成的、整理好的資源能讓我直接吸收,而不是自己從零開始摸索那些細微的語氣差異。

评分

最近我的韓語學習進入了一個平台期,主要卡在口說表達的「生活感」上。我現在看的教材,多半是針對考試設計的,每個句子都非常標準、非常「正確」,但聽起來就是少了點人味,就像機器人講話一樣,缺乏那種韓國人聊天時常有的語氣和節奏感。我常常在看韓劇或聽韓國人訪談時,發現他們動不動就蹦出一些我教科書裡完全沒教過的短語,那種時候就會感到非常挫折,覺得自己好像學的都是「書本上的韓語」,而不是「真正生活中的韓語」。我的韓文老師是個很嚴謹的人,他總是強調精準度,對於非標準用法總是會溫和地糾正,這讓我在嘗試開口時會變得更謹慎,甚至有點畏首畏尾,生怕用錯一個助詞就被指正。因此,我現在非常渴望能夠接觸到更多關於「語感」的材料,而不是單純的語法結構分析。我希望找到的書可以帶我進入更深層次的文化語境,理解為什麼某些詞彙在這個場合比另一些更合適,而不是只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目前手邊的學習資源,很多時候只能讓我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卻無法讓我理解「韓國人為什麼要這麼說」。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韓國的烹飪節目,那種看著廚師把各種食材在鍋裡翻炒、燉煮的過程,真的很療癒。不過,每次聽到他們在描述食物的狀態時,像是描述湯頭的「濃郁度」、或是食材的「Q彈度」,我總是一頭霧水,因為我現有的詞彙庫裡,大多是描述顏色、大小、基本動作的單字,對於這種細膩的感官描述詞彙量嚴重不足。我現在手邊的教科書,內容編排得很工整,每一課都有明確的語法目標和單字列表,但它們很難涵蓋到日常生活經驗中最豐富的那些「描述性」詞彙。例如,他們可能會教你怎麼說「好吃」,但很少會教你怎麼精確區分「酥脆的」、「鬆軟的」和「有嚼勁的」這類形容詞在不同食物上的適用性。我試著在網路上查閱,但零散的資料很難系統化地吸收。我非常需要一本能幫我把這些感官體驗和對應的韓語詞彙連結起來的書,這樣下次看烹飪節目時,就不會只是單純地看畫面猜測了,而是能真正聽懂他們對食物風味的讚美和細微的差別描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