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直觀、圖解、實例、分析,從完全不懂到一次全會 (電子書)

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直觀、圖解、實例、分析,從完全不懂到一次全會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秀憲
图书标签:
  • 财务报表
  • 会计
  • 创业
  • 公司财务
  • 一人公司
  • 电子书
  • 图解
  • 实例分析
  • 速成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公司值多少錢?品牌價值怎麼算?3公式立即分曉!
公司會成長還是衰退,5大財報指標精準預測!

5分鐘掌握財報重要情報,怎麼做?
韓國最權威財經暢銷作家聯手,不懂會計也能輕鬆會

  一眼看穿地雷股,精準選出潛力股,「存股族」必備技術

  無論拿錢投資,又或者開公司、做生意,不懂財報真的很危險……
  #生意好竟然也會倒閉,為什麼?
  #利潤和淨收入,哪個重要?
  #存貨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天數、現金循環週期,很重要但你會算嗎?
  #員工薪水有的列成本,有的要做管銷,你知道嗎?
  #企業手上一堆現金卻還是向銀行借錢,為什麼?
  #擴大投資、大量舉債,這公司股票可以買嗎?

  ★財報是營運診斷神器,即便一人公司也要懂

  無論一人公司又或者成千上萬員工的大公司,無一例外都要有自己的財務報表。

  別以為生意好就沒問題!「藍字倒閉」案例可說時有所聞。不清楚公司現金剩多少,能撐多久?該收的該付的有多少?存貨賣了多久、剩餘價值多少……這些能在財報中輕易發覺的重要指標,若一無所悉就猶如「矇眼經營」,公司很可能深陷危機卻渾然不知,最終面臨倒閉的慘痛命運,也就不意外了!

  財務報表可說是公司經營的溫度計、指南針,無論是因應變局、找出缺失或者業務擴充都少不了它,都能拿來找出問題癥結或制定企業最佳策略。

  ★公司估值最強利器,「存股族」賺錢要靠它

  數年苦心經營的公司,你知道現值多少嗎?

  即便未上市的小公司,依然可以估算出來。本書將一步步教會你使用「相對價值估算法」或是「現金流折算法」算出公司目前價值,還教你如何用對價計算法則估算出「公司品牌」商譽值多少錢。除此之外,你還能運用「收益性五大分析工具」和「成長性三大工具」,診斷出未來前景會成長又或者衰退。

  對於存股小資族來說,同樣可利用剛剛提及的工具來盼判別上市櫃公司好壞,值不值得出手,更重要的是你還能利用現金流量看穿有無倒閉風險,不讓辛苦錢買到「地雷股」,甚至因為股票下市而血本無歸。

  ★五分鐘掌握財報重點,一張圖快速做出損益表

  密密麻麻的財報數字讓許多人不知該從何看起,這是因為你尚未學會閱讀財報的方法。本書將告訴你正確閱讀財報的順序、各種數字代表的意義、哪些是重點不能輕忽,你只要花「五分鐘」就能掌握財報中最重要情報。

  本書從最簡單準則「資產=負債+資本」為出發點,以化繁為簡、刪減艱澀術語,用直觀圖表做輔助,深入淺出地說明諸多會計概念,從此不再做錯,甚至只需利用書中一張圖就能輕易作出損益表。

  再者,你也不再因土法煉鋼而弄錯財報,比方研究開發費、人事薪資、意外損失、折舊攤提、佣金收入等,哪些是成本、哪些是費用,以及什麼該歸資產又有哪些是負債,許多人容易搞錯的概念,都能在這本書中得到並學會正確的做法。

本書特色

  .韓國公認最強兩大財務專家,聯手撰寫
  .直觀+圖解+實例+分析,看一次就懂、就上手
  .沒有深奧難懂的術語,完全沒會計經驗也能看懂

專業推薦    

  連續創業家暨兩岸跨國企業爭相指名的財報講師 
  林明樟(MJ)
  ──專序推薦

  JC 財經觀點版主 Jenny
  財經專家 MissQ
  財經作家 Mr.Market市場先生
  資深網路人、個人品牌事業教練 于為暢
  少女凱倫有限公司創辦人 花芸曦
  《個人品牌》作者、「職涯實驗室」社群創辦人 何則文
  Super教師 / 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
  為你而讀、人資商學院創辦人 蘇書平
  ──權威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探索商业世界的财务逻辑: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实用指南 本书旨在为那些渴望理解并驾驭商业财务语言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无障碍的入门途径。它不是一本枯燥的会计教科书,而是一份为实际操作量身定制的指南,重点关注如何将晦涩的财务报表转化为可指导决策的实用信息。 核心主题:从零开始构建财务思维 本书的出发点是假设读者对会计和财务知识一无所知。我们将摒弃复杂的理论推导和法律条文,转而采用直观的类比和日常生活的例子,逐步揭示财务报告背后的商业逻辑。我们深知,对于初次接触商业财务的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术语的陌生感和数字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因此,全书致力于消除这种认知隔阂。 第一部分:理解企业的语言——资产负债表的构建与解读 在商业领域,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被称为企业的“快照”。本书将详细解析这张快照的结构。我们不会仅仅罗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些名词,而是会深入探讨它们在企业运营中的实际意义。 资产的本质: 什么是真正的“拥有”?我们将区分流动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与非流动资产(如厂房、设备)的性质及其在时间维度上的转化。例如,探讨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如何反映资源的使用价值。 负债的界限: 负债不仅仅是“欠钱”。我们将区分短期融资需求和长期资本结构。通过实例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判断一个企业的债务结构是否健康,以及不同类型的负债(如应付票据与长期银行借款)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差异。 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这一部分是理解企业所有权归属的关键。我们将解释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与实收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股利分配决策如何影响股东价值。重点在于建立“资产 = 负债 + 权益”这一基本恒等式的直观理解,即企业的一切资源都来自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入或经营积累。 第二部分:追踪企业的脉搏——利润表的剖析与盈利能力评估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快照,那么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就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运营的“动态视频”。本书将侧重于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成本费用的归集逻辑。 收入的艺术: 我们会详细讨论收入确认的实际操作,特别是对于提供服务或分期收款业务的复杂性。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识别何时收入是真正实现的,而非仅仅是订单的签订。 成本与费用的区分: 区分销货成本(COGS)与其他营业费用(Operating Expenses)至关重要。我们将通过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例子,展示如何计算毛利率(Gross Margin),这是衡量产品定价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第一个关键指标。 从营业利润到净利润: 介绍所得税和利息支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本书会引导读者关注“核心业务利润”,即在排除一次性收益或损失后的持续盈利能力,这是评估企业长期价值的基础。 第三部分:现金流的真相——现金流量表的实战应用 许多初学者认为利润表等同于现金流,本书将用大量篇幅纠正这一误区。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是揭示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工具。 三大现金流活动的界定: 我们将清晰地区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例如,为什么购买新设备是投资活动,而出售旧设备是现金流入,这如何影响企业的未来扩张潜力。 从间接法到直接法的理解: 大多数公司使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本书将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如何从净利润出发,通过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和营运资本变动(如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化),准确推导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与意义: 重点介绍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CF),这是衡量企业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量。理解FCF是评估企业价值、偿债能力和进行分红决策的基石。 第四部分:指标的力量——财务比率的系统分析 掌握了三大报表后,下一步是如何将这些数字转化为有意义的洞察。本书将介绍一系列关键的财务比率,并强调比率分析的上下文重要性。 流动性比率(偿债短期能力): 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它们告诉我们企业在短期内应对紧急支出的能力。我们将探讨行业基准,以及比率过高或过低可能隐藏的风险。 盈利能力比率: 除了毛利率,还将深入讲解资产回报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特别是对ROE的拆解分析,展示了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如何揭示高回报背后的驱动因素——是高利润率、高周转率还是高财务杠杆。 运营效率比率: 考察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管理层对营运资本的控制水平。 偿债能力与杠杆比率: 深入探讨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评估企业的长期财务风险承受能力。 本书特色:实践驱动的学习路径 本书摒弃了抽象的术语堆砌,所有的理论讲解都紧密围绕以下三个核心要素展开: 1. 直观类比: 将复杂的会计概念转化为生活中的场景,例如将资产负债表比作家庭的财务状况,将利润表比作一个月的收支日记。 2. 图解辅助: 大量使用流程图、结构图和对比图,视觉化地展示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帮助读者快速建立整体框架。 3. 真实案例分析: 选取不同行业(如电商、制造业、服务业)的简化报表案例,手把手演示如何从原始数据推导出关键的财务结论,实现“从数据到决策”的完整闭环。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阅读和理解任何一家标准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再被数字迷雾所困扰,从而在商业合作、投资决策或内部管理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金秀憲


  曾獲記者協會最佳報導人獎。從會計和財務的觀點分析企業和資本市場,以簡單方式解釋市場發生的事件和問題,其突出的洞察力廣受注目,以《這是實戰會計》一書躍身為商業會計領域的暢銷作家。

  現為韓國《中央日報》、《經濟學人》、《中央Sunday》、《Bizwatch》的知名專欄作家,也是一位活躍講師,對象擴及企業、劵商職員、記者、學校等,並於「Samil Academy」教授上班族基礎會計,著作尚有《企業經營所隱藏的101種真實》和《完全征服企業揭露》等。

李在洪

  畢業於韓國漢陽大學經營學系,具有公認會計師和稅務師資格,是位實務型會計師,客戶對其評價為「能掌握客戶問題,簡易說明解決方法」。

  曾在Deloitte Anjin會計法人、韓國外換銀行企業諮詢中心就職,目前在三德會計法人擔任會計師,擔任過逾百家企業的會計監察人,以本身專長領域幫助過50多家企業進行價值評價,也曾制定過企業繼承等各種稅金計劃著有《這是實戰會計》(共著),同時也在《每日經濟新聞》等各種經濟媒體撰寫和會計有關的專欄。

譯者簡介

蔡佩君


  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國際商務系,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並赴韓國漢陽大學及培材大學交換學生。曾於遊戲公司擔任韓文翻譯專員,從大學期間就開始兼職口譯、筆譯等翻譯相關工作。譯作有《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隨身一冊!秒懂日文菜單》、《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不想成為滄桑前輩,你一定要懂的36件事》、《Memory回憶時光》、《Dream魔幻國境》。

图书目录

專序推薦 財報,最重要的經營診斷神器
自序 看懂財報,一點都不難!
前言 直觀化圖像思考,讓複雜變簡單

第一堂課 資本+負債=公司資產
即便是賣菜郎,也要懂/財務報表的第一個變化/資產歸股東所有

第二堂課 會計恆等式,掌握財務報表的關鍵
資產與資本一起增長的原因/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資本/
現金或賒帳,減少的資本都一樣/跟銀行借錢,怎麼做帳?

第三堂課 資產負債與營業損益,環環相扣
營業交易與資本交易/損益計算後的保留盈餘

第四堂課 營業毛利與利潤,快速上手
賺的叫收益,剩下的是利潤/一張圖,快速做出損益表/製
造成本與銷售成本,不一樣/計算毛利,損益第一步/計算營業獲利,損益第二步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人事費該算成本,還是費用?

第五堂課 稅前利潤與淨收入
中樂透的損益表/業外盈虧怎麼算?/淨收入怎麼算?/開創以來賺多少,怎麼看?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保留盈餘,淨收入的錢包

第六堂課 實戰研究──七家公司的損益
損益表是年度成績單/成本低,利潤不一定高/技術研發擺第一的三星SDI/
管銷費超高的大元製藥/注定虧損的現代樂鐵/被租金壓垮的新羅酒店/
手續費高過薪資的遊戲公司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財報附錄,比主菜更精采的配菜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業績成長錯覺的最大電商

第七堂課 一次看懂資產負債表
買屋也能做財報/時間是流動資產的關鍵/有形資產超級多的企業/
服務業與製造業,差很大/擁有「良性負債」的樂金顯示器

第八堂課 設備折舊攤提有方法
媽媽不能理解的會計帳簿/折舊結束收益更高

第九堂課 老舊報廢的資產損失
連回本都困難的汽車/減值損失如何反映?/大舉投資的折舊虧損/
營業成長卻虧損的韓國鋼鐵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未完成的建設,製造業的資產常客

第十堂課 無形資產,看不見的價值
品牌的價值/商標使用費如何計算?/商標權費用的起點

第十一堂課 開發支出不是費用,而是資產
現代汽車的帳面錯覺/研發費的處理訣竅/移花接木的財報騙局/
研發有成卻銷售失利的處理

第十二堂課 先付錢的是資產,先收錢的是負債
轉為銷售的良性負債/現金多到花不完的蘋果電腦/預收款大變身/婚介公司的債務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手握大筆現金的三星電子,為何還借錢?

第十三堂課 破解會計原理的左右均衡等式
財報就像蹺蹺板/左右相等的秘密

第十四堂課 符合左右平衡原理的無形資產
二兆戰利品的詛咒/無形資產攤銷不破平衡/耗損減值的無形資產/
經紀公司的無形資產/簽約金攤銷是成本還是費用?

第十五堂課 帳款可能收不回來,怎麼辦?
賒帳處理,企業和雜貨店不一樣/如何預估壞帳風險/壞帳起死回生,如何處理?

第十六堂課 對象與金額不明的負債準備
抽象的承諾不算負債/老闆承諾的獎金是負債/意外損失,財報如何變化?/
一夜之間多出1兆元費用/保固責任是負債/少掉七成獲利的負債準備/
苦進甘來的保固責任

第十七堂課 淨收入高過營業額的魔法
股票怎麼買,處理大不同/淨收入大過營業額的手法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利潤驚人的比特幣交易

第十八堂課 關係企業的財報,一次全懂
決策影響力的收購/把別人利潤放進我的財報/虧損卻有高額淨收入

第十九堂課 商譽價值,超乎想像的昂貴
比帳面多更多的價值/額外多付的是資產而非費用/帳面與實際價值,不一樣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收購與合併有什麼不同?

第二十堂課 企業價值與商譽價值如何計算?
總市值不等於淨資產/非上市公司價值如何評估?/商譽對價與計算準則/
超過四兆的商譽/商譽損失的代價/收購與合併的禮物

第二十一堂課 現金流量表,看穿即將倒閉公司
如何記錄賒售交易?/兼顧收益與費用的權責發生制/保險是費用也是資產/
利潤不等於現金/資產增加是錢流出,負債增加是錢流入

第二十二堂課 實戰研究──營業、投資與財務現金流
現金流的三叉路口/回款慢+存貨過多,現金崩盤危機/投資活動的現金流/
財務活動的現金流/最理想的現金流/收益百億卻一夜倒閉/盈餘也有品質差異

第二十三堂課 財務比率分析,企業健康檢查表
一秒能看完財務報表?/懂先後順序,看財報只要五分鐘/利潤和淨收入,哪個重要?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不在乎虧損的創投公司

第二十四堂課 診斷企業收益性與成長性的財務分析
損益表看長期而非一年/企業價值五大分析工具/企業成長三大分析工具

第二十五堂課 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基礎
資本 資產 負債的閱讀順序/資本公積與保留盈餘/流動負債越多,風險越高
【高手才懂的關鍵知識】一眼看穿,誰家股票會變壁紙

第二十六堂課 診斷企業穩定性的財務分析
流動性,支撐公司的重要力量/看出企業成長性的資產負債表

第二十七堂課 多快賣出、多快回收的財務分析
資產負債與損益的交叉分析/流動週轉率三大指標/存貨週轉率,怎麼算?/
驚人的存貨週轉天數指標/應收帳款週轉天數/算出營業週期,企業好壞立判/
現金循環週期的計算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09477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8.0MB

图书试读

專序推薦

財報,最重要的經營診斷神器


  拜網路科技的進步讓創業成本大幅下降,加上這些年來迅猛發展的社群與短視頻媒體,讓創業的人有了連結世界的群眾基礎。

  這是一個創業最好的時代,你只要有過人專長,又能找到1000個鐵粉,願意對你的產品或服務付錢就能讓你活下來,就有機會讓創業夢想成真。

  這也是個創業最壞的時代,因為隨著你的事業不斷壯大,才發現競爭者蜂擁而至,擋都擋不住,只能心不甘情不願跟著殺價,卻不知道自己的毛利還能剩多少?其原因就出於對成本沒有概念(料、工、費)。以前沒同類品的競爭,只要銀行帳戶裡的現金不斷增加,財報與你沒有一毛錢關係,根本不重要!然而當市場舐血競爭後,突然發現財務的重要性,開始到處學卻學不會,總覺得財會專家講的是文言文,學了很多次還是一點都沒感覺。

  當團隊不斷擴編,每到月底又發現薪水發不出來,卻不清楚到底哪裡出問題?是人員太多?工作效率不佳?其他費用太多?又或者當初機械設備買太多?還是因為市場規模愈來愈小所造成……也說不上來,看著財會人員送來的報表,你依然一頭霧水。於是團隊一個個地裁撤、店面一間一間地關,對公司的未來充滿徬徨……,因為你不知道錯在哪裡?!

  我是連續創業家,也是兩岸三地數百家上市公司的職業財報講師,老實說:「創業初期,財報一點都不重要,能活下來才最重要。」但隨著公司不斷成長,財報將成為最重要的經營診斷神器,它能告訴您──

  【1】目前公司到底賺不賺錢?靠什麼賺錢?(損益表)
  【2】公司有多少資產?多少負債?公司的家底深不深厚?(資產負債表)
  【3】生意上賺的錢,有沒有真的變成現金回流公司?萬一沒錢,該向銀行借貸或是找自己人(股東)借錢或增資?(現金流量表)
  財務的三張報表,很簡單也很複雜,有點資質的人通常需要花十年才能真正學得通。

  還好,你現在不用擔心,因為這本新書《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的二位作者:金秀憲與李在洪,也是說人話接地氣的財會高手,他們用了一個最重要的會計恆等式觀念,貫穿三大報表,從一家電鍋新創公司的例子,一步步以最直觀的圖表呈現方式,領著你進入財務會計的實戰領域,你不但能看得懂更能用得上。包括:如何用一張圖輕鬆做出你月底日夜盼望早點出來的損益表;以前搞不清楚的研發、薪資、意外損失、折舊、佣金收入、預收貨款、預付費用等,哪些是成本?哪些是費用?哪些是資產?哪些是負債?不再傻傻分不清。更棒的是,本書作者用幾個簡單的分析工具,協助您活用財務報表,快速診斷出公司未來前景是成長或是衰退,讓你進退有據。

  這是一本以實戰出發的財會好書,化繁為簡,一切以讀者看得懂為出發點,不賣弄艱澀術語,以最直觀的案例與圖表,真正教會你財報的核心知識。

  我也是連續創業家,深知創業大不易,過程中連睡覺都是奢侈,因為時間根本不夠用!如果你只有四個小時要學會核心財會知識,MJ真心推薦您,就看這本《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
 
林明樟(MJ)
(本文作者為連續創業家暨兩岸跨國企業爭相指名的財報講師)

作者序

看懂財務報表,一點都不難!


  兩年前,我們立志打造一本「以實戰案例為出發點,盡可能提升讀者對於會計理解與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的教科書」而意氣相投聚在一起,當時最後的成果就是《實戰會計》。

  也因為這本書,我們得到諸多讀者的許多溢美之詞與鼓勵,然而更吸引我們注意的是部分讀者的另一種反應:「由於自己能力還差得遠,即便野心勃勃地開始閱讀,還沒讀完就只能放棄。」

  綜合整理《實戰會計》的書評後,我們得出下列結論:「對於中級水準的讀者而言,這或許是一本充實且可以順暢閱讀的書籍,但對初階者來說卻過於困難。」由於內容主要是諸多企業實際發生的會計案例,有學過會計的人能「透過實際案例,循序漸進理解會計與財報」而感到滿足,然而對初學者來說卻是難以理解。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友人說過的玩笑話:「我老公書桌上都不知放多少幾本會計入門書,別人看到還誤以為他是會計書收藏家呢!但其實卻沒任何一本從頭看到尾。」許多初學者雖然屢屢嚐到挫折,卻仍然沒有放棄希望。

  因此我們決定為初學者,試著寫出一本能夠確實培養會計基礎能力的「真正入門書」。果斷地拿掉在初學階段會明顯造成理解困難的內容,並且還讓身邊不懂會計的朋友試讀原稿,再依照他們的反饋重新修正,反覆數次這樣的過程。

  同時我們也反覆思考該如何對進行解說,最後得到的答案是「原理」──只要理解原理,那麼不管遇到任何問題,都將有迎刃而解的能力。

  我們以「資產=負債+資本」的簡單原理作為出發點,不論是入門或是進階會計,若無法了解這個原理,就無法進行處理。在本書中我們該這個原理稱為「會計恆等式」,所提到的各種情況下都試該原理的變化型態。

  一張圖像的傳達能力,遠比一百句話都來得更清楚。本書的所有會計處理過程與結果,都會以圖像形式做為說明,利用圖像不僅能讓讀者自然而然了解會計原理,也能從中掌握會計與財務報表之間的關聯性。

  或許每個人學習會計的目的不同,但最終目標就是擁有解讀與活用財務報表的能力,而這本書也就是基於這個終極目標而寫成的。為此,本書收錄了最新的企業實例,將企業們遇到的問題以數字反映在財務報表上,讓讀者了解公司的營運問題會如何反映在財務報表上,進而培養檢視企業的洞見。

  有些人認為,財務報表只不過是反映企業過往交易紀錄的死數字,但其實只要能夠提升解讀財務報表能力,就可以從中讀出企業栩栩如生的故事,因為財務報表裡反映了企業的歷史、現在以及未來。

  「會計」是企業的語言,也是經營的語言,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讀者理解企業語言,藉此聽見財務報表當中所訴說的諸多故事。

  一如既往,我們都受到許多人幫忙,才得以平安地度過一天,這本書也同樣受到許多人的幫忙與關照,才得已問世,總之感謝再感謝。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和書名就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想自己當老闆、但又對數字完全沒概念的小資族或斜槓青年來說,簡直是救星來著!我之前看過一些財經書,不是太過學術化,就是講的都是大公司的複雜報表,看得我頭昏腦脹,根本不知道怎麼應用到我自己的微型事業上。這本《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標榜的「直觀、圖解、實例、分析」,這幾個關鍵字我特別有感。我最怕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會計術語,光是看到「應收帳款」跟「預付費用」我就想關書了,但如果這本書真的能用圖表和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太友好了。我希望它能讓我搞懂最基本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至少在跟銀行打交道或者報稅的時候,我可以聽得懂會計師在講什麼,而不是只能乖乖點頭然後任人宰割。畢竟,自己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不懂裝懂」最後踩到地雷,所以這本書的實用性是我最在意的部分,期待它能真正實現「從完全不懂到一次全會」的承諾,讓我對金流的掌握度大幅提升,不再被數字追著跑。

评分

說實話,我對「一次全會」這個說法抱持著一絲懷疑,畢竟會計的深度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但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非常堅實的「地基」,讓我未來遇到新問題時,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查證或請教,那我就非常滿意了。我希望這本書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例如,當我看到營業外收入時,我能立刻聯想到它對當期淨利潤的影響,以及如何影響來年的稅務規劃。這種系統性的理解比死記硬背幾個名詞重要太多了。如果這本書在結尾處,能提供一個「常見財務問題 Q&A」或者「會計師訪談精華」,那更是錦上添花。這能幫助我們這些初學者在遇到實際操作瓶頸時,有一個快速的應對參考。總之,我追求的是效率和精準度,希望這本電子書能成為我未來營運公司時,隨手可查、立即可用的財務操作手冊,而不是一本束之高閣的參考書。

评分

讓我最期待的,其實是書裡提到的「分析」能力。學會記帳只是第一步,會計的真正價值在於「預測與決策」。光是會計師幫你結完帳,告訴你賺多少錢,這對我的生意幫助有限。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這個月毛利率比上個月低了三個百分點?是原物料成本上升了,還是我的報價策略出了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深入淺出地教我們如何解讀那些報表上的數字背後隱藏的商業故事,那就物超所值了。例如,透過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變化,看出我是不是過度依賴短期借款,或者我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是不是太長,導致現金流卡住。這種從「數據」到「洞察」的轉變,才是創業家真正需要的超能力。我希望這套書不只是教我「怎麼算」,而是教我「怎麼看」,讓我在面對資金需求、擴編人手,甚至跟供應商談判時,能更有底氣,因為我的決策都是基於扎實的財務數據。

评分

我對這本電子書的格式和呈現方式也抱持著高度興趣。畢竟是電子書,如果排版設計不好,那些圖解和表格很容易就擠在一起,閱讀體驗會非常差。我特別希望它能善用電子書的特性,例如,圖表可以點擊放大,或者重要的會計公式有彈出式的解釋視窗。如果它能像某些優質的線上課程一樣,將複雜的流程拆解成數個步驟,每一步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圖,那學習效果肯定會大幅提升。特別是針對「一人公司」的特性,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針對性的節稅建議或成本控制的「黑科技」。例如,哪些個人開銷可以合理地歸入公司費用,既符合法規又達到節稅效果。這類「實戰技巧」通常不會出現在教科書裡,但卻是自主創業者最想知道的秘訣。如果能用清晰的電子書結構呈現,讓我在通勤或午休時可以隨時拿出來複習重點公式,那簡直是完美的學習夥伴。

评分

老實說,現在市面上的創業書籍很多,但真正能把會計這塊硬骨頭啃下來的,鳳毛麟角。我特別注意到這本書強調「一人公司」的視角,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會計準則都是為了解決大型企業複雜的股東結構和交易設計的,對我們這種頂多就接接案子、偶爾做做電商的個體戶來說,根本是用牛刀殺雞,反而徒增困擾。我希望這本書能專注在「必要之惡」上,也就是說,哪些是法規要求的、哪些是為了公司健康營運必須看的關鍵指標,然後用最精簡的方式呈現。例如,如何準確計算自己的淨利潤,這對決定下一年度的定價策略和擴張計畫至關重要。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像是「簡易版損益表範本」,並搭配台灣特有的營業稅申報概念,那就太貼心了。我買書不只是想學理論,更想學怎麼「馬上用」,希望它能幫我建立一個極簡但高效的個人記帳系統,而不是又要買一套複雜的軟體來配合書本的教學,那樣就本末倒置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